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句话说,刘彻要选的云中郡守是要求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安民,文武双全的强人!
  即使是汉室历史上,能具备这样的素质的人才,也是寥寥无几。
  老实说,就是当朝丞相周亚夫也未必符合条件!
  “看来,朕得启动军校的计划了!”刘彻在心中想道。
  通过这半年来与南北两军的许多中高级军官的接触,刘彻大概了解到了,这些将官,要说没有能力,基本上都还是有的!
  只是,受限于时代以及他们本身的文化水平,这些将官绝大多数,终其一生,也就只能当个校尉、司马,再往上,那就是力有未逮!
  原因,当然很简单。
  在这个知识被垄断,兵家著作被国家视为禁脔的时代。
  绝大多数的武将,其实都是靠着自己的经验以及过往的传统在办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自学成才的人才,你就可以想象了。
  看看现在的名将们吧!
  周亚夫的老爹是大名鼎鼎的周勃,俪寄的父亲是俪商,韩颓当也不简单,他的父亲就是韩王信,魏尚就不说了,他与田叔是老兄弟了,当年赫赫有名的赵国三君子之一。
  基本上,现在,所有的名将,大将,都是列侯勋臣,将二代或者干脆就是将一代。
  从这里面,刘彻看到了一个事实:在军队,功臣列侯阶级们,掌握了上升的通道。
  这些家伙垄断了兵法著作的知识,使得汉室至今的将军、大将,基本都是从他们的圈子里选出来的。
  而大部分的中下层军官,却因为接触不到更高级的军事知识,只能一辈子当个大头兵。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看看李广家族吧!
  李广、李蔡、李当户、李敢、李陵!
  还有霍去病家族的霍光!
  也就是说,并不是中下层的军官,他们的能力不足。
  看看太宗孝文皇帝从代国带到长安的那几个老臣子吧!
  张武、宋昌甚至已经死了的枳候薄昭。
  他们最开始,也不过是个千石左右的武将,一到长安,不过三五年功夫,就摇身一变,成为能执掌禁军甚至统帅数万大军出征的将军!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些人的成功?
  答案很简单,知识与历练!
  霍去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从小就是被小猪一手培养大的,石渠阁中的所有兵书,全部向他开放。
  史书记载,霍去病死后,小猪收养了他的遗腹子,亲手抚养,想要再造一位冠军候,可惜,那位冠军侯在随小猪封禅泰山的路上夭折了,不然,后面那里还有霍光什么事?
  后世的事实也证明了,名将是可以批量制造的!
  黄埔军校、西点军校,都是名将的摇篮。
  但刘彻一直不敢将这个想法付诸实际!
  原因也很简单。
  他搞考举,并未触动列侯勋臣阶级们的利益,相反,还尽量照顾了他们的诉求。
  在少府搞科研,那是他这个皇帝的自留地,也不会伤害到任何贵戚的利益。
  但,搞军校就不一样了!
  这是要打破列侯勋臣阶级们对军队的垄断,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这些拿着枪杆子的列侯们,上演一出玄武门或者夺门之变了。
  不要以为列侯们不敢!
  吕氏当年也以为这帮家伙不敢。
  结果,吕氏全族都死光光了!
  汉室至今五十多年,列侯中敢跟皇帝掰腕子的人才也是不少的!
  历史上,小猪敢动这帮家伙,是因为卫霍军事外戚集团,已经完全的取代了他们,将枪杆子彻底的拿在了手里。
  至于现在?
  刘彻低头沉思了一会。
  他手里头,真正掌握的也就是羽林卫与虎贲卫,再加上未央宫本身的宫廷宿卫武装,大概加起来有个一两万人。
  可以说,他自身的安全保障,已经没有问题了。
  “是时候了!”刘彻在心里想着。
  他也做过许多准备工作了,譬如,他曾经请栾布著书,写一本彭越的兵书,也试探过俪寄和韩颓当,这三个将军,都对刘彻的要求没有反感,甚至,还曾一度表现出十分热情的态度。
  另外周亚夫刘彻也试探过了,周亚夫对于培养新人,非常支持。
  刘彻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有了这些将军支持,基本上,等于他已经控制了汉室军队的六成兵力了。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皇帝假如已经控制了六成以上军队的枪杆子,其他人就只能跪地三呼万岁,就算有人不愿意,那历史的车轮,也一定会毫不留情的将他碾成碎片!
  更重要的是,这次考举以后,等这批考举出来的官员掌握了地方的行政权力以后,就算列侯勋臣阶级们想掀桌子干一票,恐怕还没来得及串联,就得被里正、亭长和廧夫们给镇压了!
  一念至此,刘彻下定了决心,对身旁的王道吩咐道:“晚上,请丞相入宫议事!”
  在这个事情上,刘彻决定,再试探一次周亚夫,以确保万无一失!


第419章 考举(六)
  日至正午,气温达到最高。
  即使刘彻呆在清凉殿中,都有些Hold不住了,需要借助冰块消暑。
  同时,考举的考场那边,也开始出现了交卷的现象。
  毕竟,这只是第一轮的考试,题目也基本上不算很难。
  唯一有难度的那道算术题,做的出来,自然做的出来,做不出来的,扒光头发也是没用!
  “去告诉内史,增派士兵,维持秩序,不可出乱子!”刘彻淡淡的吩咐着:“另外吩咐下去,这几天加强对长安各闾里的巡视力度,但凡有图谋不轨者,一律格杀勿论!”
  随着考举的结束,刘彻知道,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治安问题。
  譬如有人考的不理想,心理压力过大,化身加爵哥,又或者二两马尿下肚,就记不得自己是谁,拿着武器乱砍。
  这样的问题,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而刘彻更担忧的是,那些居住在长安城的贫民区中的参考士子。
  因为,这些家伙为了留在长安,都欠了一屁股的债!
  而且还是高利贷!
  考举过后,那些成功杀出重围的士子,自然能还掉债务——就算他们还不掉,高利贷商人也没那个胆量硬逼着一个当官的还钱,那会捅出马蜂窝,若是那个士子能杀进考举第二轮甚至第三轮,那么……刘彻相信会有大把的“好心人”愿意帮他们还债。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那些一无所得,还欠下一屁股债的士子。
  这些人,肯定会成为后考举时代长安治安的大问题!
  高利贷商人们可不是吃素的!
  为了赚钱,这帮家伙皇帝的债都敢放,列侯欠了他们的钱,他们照样上门讨债,而且,大多数列侯,不还都不行!
  至于这些士子欠了他们的钱,要是还不起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这用屁股都能猜到!
  而为了还债,这些士子很可能被逼着给家里写信要钱。
  但这高利贷是出了名的利滚利,而那帮商人又一个比一个精明。
  那些欠下债务的士子,想要还清债务?
  在没有被榨干以前,做梦吧!
  而这些没钱,又没有了前途,还欠下一屁股债务,被人追债的士子,到最后,就算是最有原则的人,恐怕也会放弃原则!
  早在考举的风声放出去后,大量的士子云集长安时,刘彻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些高利贷商人与底层贫困士子之间的买卖。
  并且知道,考举后一定会出现动荡。
  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就算是提前知道了,恐怕也是无计可施。
  就像你重生到零八年,成为奥黑,也没办法阻止金融风暴的发生。
  因为,那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同样的道理,刘彻也没办法阻止此事。
  借贷这样你情我愿的买卖,在汉室是受法律保护的。
  但,当时间来到今天,考举开始后的今天,刘彻就必须在此事造成严重的治安问题和社会问题前,插手此事,至少,也要防止这个事情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毕竟,那些士子都是响应刘彻的号召来参考的。
  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强权社会,上到皇帝,下到百姓,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传统,向来都是朝廷包揽一切。
  因为考举,士子们不得不举债,最后名落孙山,还欠下一屁股债。
  可能西方欧罗巴的人会自认倒霉。
  但在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连老天爷不下雨,都是皇帝的锅的社会。
  绝对会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绝望之下,把锅丢给刘彻!
  别说是现在了,就是两千后的天朝,老百姓们遇到问题了——譬如,被骗了,被欠薪了,被欺负了,首先想到的,也还是找政府要说法。
  现在的情况也是相同。
  而且,作为皇帝,自我标榜着代天牧狩,天下元元兆民,连草木都崇拜的天下共主,刘彻也不可能不管这个事情。
  这大概也算是任何一个稍微负责一点的中国皇帝必然的逻辑思维:天子,管天管地管下雨,任何事情,只要涉及统治基础稳定,管它合不合法,必然要插手其中!
  目前来说,面对这么一个局面,刘彻还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解决。
  毕竟,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在民间,还不起钱的农民,卖屋卖地甚至卖妻卖子卖自己,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高利贷商人们的势力,遍及朝野,有的是为他们鼓噪和说话的大臣、贵族甚至后宫妃嫔。
  刘彻暂时只能是加强对长安闾里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加强对贫民区的巡逻和管制,最起码,先震慑一下高利贷商人们的气焰再说。
  剩下的事情,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么想着,刘彻忽然就想起了一件事情,对王道问道:“王道,前几天,你不是禀报说,本次考举,有不少寒门士子,是靠着给人做工度日吗?”
  王道低头道:“回禀陛下,确实如此,奴婢记得,当时奴婢还给陛下递了份这些士子的名单!”
  “找找看!”刘彻吩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