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都只是派了个代表过来。
  甚至一年之后吴楚七国之乱的导火索就是有人告发楚王刘戊在太皇太后丧礼期间饮酒作乐,于是被大喜过望的晁错揪住小鞭子,削减封国,由此导致楚王刘戊与吴王刘濞打起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叛,然后,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卯、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等起兵响应,大半个中国一夜之间狼烟四起。
  前世的时候,刘德此时正被人按上一个“不孝”的罪名,给按在地上狂揍。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因而,即使他知道吴楚之乱将来,却也没办法利用吴楚之乱来为他自己赢取一些筹码。
  现在么……
  “皇兄,你怎么回事?”刘德正神游物外的时候,冷不丁被人拉住袖子,轻声问道:“母妃很生气呢!”
  刘德回头一看,发现是他的胞弟刘阏,不由得为之一愣。
  比起其他十个兄弟,刘德对刘阏的感情是最复杂的。
  前世穿越之后,顶着一个“不孝”的帽子,一段时间里,几乎人人都避着刘德,就连刘荣都不怎么搭理他。
  在刘德那段被软禁在皇宫中等待审判的日子里,是刘阏每日都找些机会里跟他说话聊天。
  可惜……
  刘德记得三年后,刘阏就病死了,谥为临江哀王,又过了两年,太子刘荣废为临江王,再两年后,刘荣自杀……
  转身握住刘阏的手,刘德拍了拍他的肩膀,答非所问道:“没事,母妃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等她气消了就好了……”
  这倒是事实。
  这两年,随着便宜老爹当了皇帝,便宜老妈粟姬的脾气与日俱增,兼之更年期的原因,常常会无缘无故的发火,然后又无缘无故的消气。
  “皇弟,去为兄那里坐坐如何?”刘德想了想,建议道。
  对于粟姬,对于刘荣,刘德前世已经尽力了尽心了,因此并不在乎他们怎么看自己。
  但是刘阏……
  想着前世身陷囫囵之时陪伴着他的刘阏,刘德就不能无动于衷了。
  “不管刘阏的命运会否改变……”刘德在心中想着:“我至少先努力一下,看看能否不让他被封去湖广……”
  在汉室历史上,有两个禁忌封国,一个是临江,先后死了两个君主,且都是英年早逝。
  另外一个就是燕国,封为燕王的几乎没有好下场……
  燕王们大部分是自己作死。
  但临江就是水土有问题了。
  临江国大概是在后世的湖北荆门一带,此时的湖广,可不是后世的鱼米之乡,根本没被怎么开发过,天气又潮湿闷热,娇生惯养的皇子去了那样的一个地方,身子差点的肯定难保染上什么疾病。
  刘德也知,他的这个胞弟,才能只能说是一般,因此,并不受便宜老爹所喜。
  所以,才被封在临江国。
  要知道,就连当初背负着“不孝”罪名帽子的刘德都被封在了河间,逗比刘端都捞了个胶东国。
  众多兄弟里,封国条件最差的就是刘阏的临江国跟刘发的长沙国。
  原因嘛……
  就这两人在皇室诸多皇子中没什么存在感。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刘德忘记怎么回家了……
  说起来好笑,但却也很容易理解。
  前世,刘德穿越之后就被人指责“不孝”,然后就被软禁了起来。
  等好不容易出了小黑屋,屁股还没做热,就被封为河间王了。
  这期间,他统共只在皇宫中属于他的皇子殿里过了一个月的生活。
  再之后,刘德就再也没回过那个小窝了。
  算算时间,少说也有十几年了。
  所以,他根本不记得自己的家在那个方向也是正常的。


第6章 推恩(中)
  连拐带骗刘德哄着刘阏带他回到了属于他的宫殿中。
  “殿下……”
  刚一进门,刘德就看到了一个前世他最为熟悉的人,在前世一直跟随在他左右,最后更是跟着他一起服毒自杀的忠奴王道。
  王道是个太监,年纪跟刘德相差无几。
  若没记错的话,此时的王道,刚刚被分来服侍刘德不到一个月。
  但就是这个小宦官在前世始终陪在刘德的左右。
  不管是受封河间王的风光也好,还是饱受打压和猜疑的岁月也罢。
  因此,回来以后再见王道,刘德的心里满是感触。
  在前世最后一年的生命中,刘德的起居生活在事实已经被监视起来了。
  拿着天子剑的将军就站在他的王宫门口,手持天子诏令的河间国相,时刻监视和审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那时候,王宫的一切都极为稀缺。
  刘德有时候甚至都还要饿肚子。
  刘德永远都记得,在那段日子里,是王道将自己的食物分给了他的子嗣食用……
  想着这些,刘德的眼眶有了些湿润,但偏偏还不能表现出来。
  他只是嗯了一声,然后就拉着刘阏的手,进了他的寝宫之中。
  因为是国丧期间,所以,寝宫之内一切都极为简单,也没有什么酒水、歌舞宫女一类的奢侈享受。
  “皇弟……”将刘阏请到客席跪坐下之后,刘德郑重的对他道:“皇兄请你过来,是有件事情,想请皇弟帮衬一二!”
  刘阏豪爽的道:“骨肉兄弟,何谈帮衬二字,皇兄但有吩咐,刘阏敢不从命?”
  “是这样的,我想给父皇写一封奏疏,但皇兄人微言轻,因此想请皇弟副署……”刘德看着刘阏的眼睛道。
  这是一个有风险的事情。
  在汉室,通常需要联名上书的奏疏,都是有争议或者内容敏感。
  汉室虽然没有后世满清的变态,更不会因言治罪。
  但是,若是上书的奏疏里,说了些让皇帝不开心的话,也得小心秋后算账。
  而且……
  当今天子,两兄弟的老爹,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天子。
  邓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年,邓通可是先帝孝文皇帝最宠幸的近臣,连丞相都无法治其罪,只能责罚。
  但是,刘德的便宜老爹登基之后办的第一个大臣就是邓通——将其革职、抄没家产,最后这个前朝最受宠幸,财富富可敌国的宦官,竟然活活饿死在了长安街头。
  邓通何以得罪了刘德的便宜老爹?
  坊间传闻,当年先帝背上生了一个疮,疼痛难忍,有次竟然疼晕了过去。
  邓通见状,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卫生不卫生,直接扑到先帝背上,用嘴为其吸去浓汁,先帝这才醒转,先帝醒来后大为感动,感叹:你是朕最亲之人。
  邓通连忙回道:太子才是陛下最亲之人。
  这时候刚巧刘德便宜老爹听说先帝晕厥,急忙过来探视,正好就撞枪上了。
  先帝就命刘德的便宜老爹去吸他背上的恶疮。
  刘德的便宜老爹在万般不情愿之下硬着头皮把嘴凑过去,结果还没张嘴,就吐了先帝一身……
  由此,刘德便宜老爹深深恨上了邓通,所以一登基就迫不及待的下令查办邓通……
  通过这个故事,就可以想见,所谓的明君,其实心眼也不比针眼大多少。
  当面对一个心眼不比针眼大多少的天子时,即使是父子,贸然上书,说些敏感的事情,也是很有风险的。
  而且,刘德要写的这个东西,确实是充满了风险,甚至有可能得罪便宜老爹。
  刘德记得很清楚,前世,他写了这个东西后,交给刘荣,希望刘荣拿来作为稳固太子地位的利器。
  可惜,刘荣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最终丧失掉了最后的生机。
  想着往事,刘德道:“皇弟先别急着答应或者拒绝,且待为兄写出来,你看看再决定是否副署!”
  这也是刘德给刘阏的一个改变他将来悲催命运的机会。
  实际上,前世十几年的经历与记忆,让刘德非常了解他那个便宜老爹的为人和对子女的态度。
  当今天子固然有着许多许多的缺点和毛病。
  但是,作为天子,作为政治家,作为这大汉江山的统治者,他是非常优秀和合格的。
  因此,只要不是踩了他的痛脚,那么就算再激进的东西,他也能看下去,并且还不会因此怪罪任何人,他若觉得合理,甚至能让上奏者平步青云,最典型的人就是当朝内史晁错和之后把晁错送上断头台的袁盎。
  晁错建议削藩。
  这非常激进,同时还会百分百引起内战,但便宜老爹觉得合理,于是就削了……
  袁盎说七国反叛都是晁错的错,杀了晁错,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等于是让便宜老爹自己打自己嘴巴,但是便宜老爹觉得可行,于是就砍了晁错……
  之后,七国叛军并未如袁盎说的那样退兵,但是,便宜老爹也没追究袁盎的责任。
  而刘德要写的东西,虽然表面上有很大的风险,还会得罪现在风头最劲的大臣晁错。
  但是,实际上这个东西完全无风险!
  刘德命人拿来帛书与笔墨,将之摊在案几上,提笔就写了起来。
  前世十几年的国君生涯,让刘德锻炼出了一笔不错的文字和相当不俗的古文功底。
  因此,写起来并不觉得困难。
  只是,用帛书写东西,总归有点别扭。
  此刻的刘德无比怀念他在前世发明和创造的白纸。
  “等此事忙完,我就该将白纸‘发明’了!”刘德心里想着。
  白纸,是他前世最得意的作品,在河间国,他动用军队与王室宫廷工匠,用了三年时间反复试验和推敲,终于得出了白纸的最佳配方与最简易制作流程,或许比之后世的宣纸、工业纸张差距很大,但最起码已经可以用来书写、装订和保存了。
  而对于这个最得意的作品,刘德自然将其工序与流程记得滚瓜烂熟。
  一边想一边写,一刻钟的功夫,刘德就已经在帛书洋洋洒洒写下了数百言。
  写完之后,刘德吹了吹墨迹,将帛书递到刘阏手中,道:“皇弟看看,愚兄这奏疏怎么样?”言语之中难免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