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王加东宫,在某些时候是可能变成核弹一样的恐怖存在!
  只是,想把刘武赶回睢阳,这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且刘彻也不好出面,甚至,刘武假如请求就国,他都还得做做样子,挽留一二。
  这就是政治的龌龊!
  看到刘彻看向自己,刘武连忙带着自己的妻妾儿女们走上前来,拜道:“臣武拜见陛下!”
  然后就给刘彻介绍起了他的王后与儿女们。
  不得不说,刘氏的繁殖能力还是很强的。
  仅仅刘武就有四子三女。
  长子刘买,年纪比刘彻小两岁,今年恰好十四,发育的也很好,在同龄人中算的上是佼佼者了。
  但可惜,刘彻总感觉这个堂弟似乎有些问题,过于胆小了些,连跟刘彻说话都是磕磕绊绊的。
  这让刘彻想起了他的弟弟刘余,似乎两人都有着相同的问题。
  至于次子刘明,未来的朝鲜王,现在才十一岁,头上还扎着总角辫,看着还算乖巧。
  三子刘彭离和四子刘定,就分别只有六岁和三岁,看不出什么东西。
  说到这里,刘彻就不得不佩服刘武。
  刘武的到现在为止的四个儿子,全部是他与王后所生。
  刘彻记得,前世刘武死后,遗命要将自己的陵寝与王后陵寝连接在一起,还营造了浩大的地下幽会所用的宫殿。
  刘武的痴情可见一般。
  只是,用后世的话说是:然并卵。
  刘武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


第474章 家宴(二)
  与梁王一家寒暄了片刻后,刘彻来到薄窦两位太后身边行礼后坐了下来。
  “今日大朝仪,皇帝感觉如何?”刘彻刚坐下来就听到窦太后问话。
  “还好吧……”刘彻笑了笑,躬身回答:“仰赖先帝遗德,四海升平,黎庶安居乐业,士农工商各居其位……”
  “这就好!”窦太后点点头,不再言语。
  薄太后却适时的开口问道:“皇帝,今年各郡上计吏都已经到了长安了吗?”
  刘彻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心里明白,看样子,两位太后大抵谈妥了某件事情,这是在探他的口风!
  放下心中那点小小的不愉快,刘彻露出一个笑脸,答道:“回禀母后,天下郡国上计吏,皆以送递郡国上计账簿,朕命令卫尉和中尉已经将所有账簿都看管了起来,尚书台的侍中和尚书们此刻已经开始了清点!”
  “哀家听说第一个送递上计薄的是清河郡?”薄太后接着问道,然后她就感慨了一声,道:“哀家好像听人说过,这位清河郡郡守颇有政绩,甚的民心啊!”
  刘彻抬头看了看薄太后,再看了看窦太后,然后呵呵一笑,不以为意的道:“既然此人名声连母后都有所耳闻,想必应当是个能臣罢,朕觉得,这样的人才不该放在地方蹉跎,当调入朝中辅佐朕……”
  刘彻想了想,道:“光禄大夫一职自石奋致仕后,已空缺数年,以儿臣的意见,是不是可以将此人调入朝中担任光禄大夫?”
  刘彻这话,看似是在回答薄太后,但其实,他的眼睛却钉在了窦太后身上。
  薄窦外戚做了利益交换这是肯定的。
  将一个自己人放到朝中,这也无可厚非。
  汉室历代以来,除了已故的太皇太后薄氏外,东宫基本上都或多或少会干预朝廷的人事安排。
  窦太后虽然耳根子软,但却不是笨蛋。
  刘彻这么久以来,私底下的一些小把戏,要说东宫一点风声没听到,那是骗鬼!
  当然,投桃报李,窦家的一些小动作,刘彻看到了也装瞎子。
  但,那是建立在窦氏外戚不会伤害刘氏天下的这个基础上。
  不然,别说是舅祖父跟表舅们了,就是丈母娘馆陶,刘彻逼急了也能跟她翻脸。
  刘氏天子又不是没宰过外戚!
  清河郡的事情,刘彻心里跟镜子一样敞亮。
  窦氏门风很好,但那仅限窦家核心的那几个人。
  剩下的嘛,就呵呵了。
  只能说,这帮家伙好好的在长安城斗鸡走狗,别出去欺男霸女,落到廷尉手里,还要刘彻腆着脸去下令释放,就已经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最大贡献了。
  至于那位清河郡郡守,刘彻有所耳闻。
  根据绣衣卫调查的结果,此人姓李名文,当年曾经在章武候门下当过一段时间的书吏,颇得章武候窦广国欣赏,其后得窦广国举荐,出仕清河郡,一路从县令做到了如今的郡尉,也算的上一个典型的“西汉梦”的代表人物了。
  但是,跟大多数老式官吏一样,这个李文,只知道拍窦家马屁,在清河郡纵容窦氏子弟为非作歹,搞的全郡上下鸡犬不宁。
  更让人无法相信的是——这个李文,连窦家的下人跟管家什么的犯法,居然也不敢管……
  这样的官僚,刘彻只能摇头。
  但偏偏,他拍马屁拍的好,窦家上上下下都给他说好话,因此今年上计,去年还在吊车尾的清河郡,居然有胆量抢在全国郡县之前,第一个上计了。
  在知道这事情后,刘彻就已经明白,这位李郡守的升迁,他是拦不住的。
  而且,就算窦家不开口,刘彻也打算找个借口把他弄到朝廷里来。
  这种有背景的昏官,还是放到朝廷里用个高级待遇养起来比较好。
  但,此事没有这么容易结束!
  在汉室,上计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上计这个大坑里,埋的也不仅仅只有三五两个巨头。
  刘彻还是很有耐心,等待那位马屁精自己作死的。
  窦太后听了刘彻的回答后,却是很开心。
  老太后一开心,这家宴的气氛就变得欢快了起来。
  酒过三巡,窦太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问道:“对了,皇帝当日曾经许诺,要以金屋为礼,迎娶阿娇为妇,如今阿娇已为皇后,皇帝的金屋在哪里?”
  这是一句玩笑话。
  刘彻自也能听出来,他呵呵笑道:“皇祖母无需着急,朕为天子,自然言出必践!”说着刘彻深深的看了一眼刘武。
  窦太后的话虽是玩笑,但是,这背后未尝没有借这个笑话提醒和敲打刘彻履行他的某些承诺。
  只能说,某些人的吃相和作态未免太难看了。
  但窦太后既然这么打趣,刘彻自也不愿意放过这个好机会。
  他微微笑着道:“像前些时候,朕就说过,取朝鲜之后,朕将裂朝鲜国土,以嘉皇叔匡扶社稷之功!”
  刘武连忙带着自己的子嗣出列脱帽拜道:“陛下厚恩,臣惶恐……”
  刘彻呵呵的笑了一声,颇为玩味的道:“皇叔快快请起,这当不得,而且,今日乃是家宴,在这里,只有家人,没有君臣,朝中的俗礼,朕的意思,就免了吧!”
  汉室家宴,向来有这么个传统,皇帝通常都会要求与会者不要拘泥君臣之别。
  但谁又敢当真?
  反正上个一个当真的淮南厉王刘长如今已经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刘武自是唯唯诺诺一番,然后才领着子嗣们起身入座。
  刘彻却忽然对着坐在一角的小猪道:“阿彘今年五岁了吧?”
  小猪的母亲连忙带着小猪出列叩首道:“蒙陛下垂恩,今年七月阿彘就要满五岁了……”
  “先帝在日,对阿彘甚是喜爱,常常召至御前……”刘彻装模作样的感慨了两句,然后才故作姿态地说道。
  王娡连忙叩首:“先帝洪恩,臣与阿彘常常感激涕零……”
  刘彻嗯了一声,不置可否,但却忽然道:“阿彘,来,到朕身边来!”
  年幼的小猪不明所以,但在看了一眼自己母亲后,乖乖的来到了刘彻身边。
  刘彻看着这只小猪,心情真是复杂无比。
  良久他才叹了口气。
  前世种种,皆以是过眼云烟,如今的小猪,不过是个毛都长齐的小屁孩,再怎么聪明,那个宝座,也轮不到他了。
  “阿彘给皇帝大兄问安!”小猪却是一板一眼的叩首拜道。
  “阿彘,大兄问你,你可愿替大兄分忧,永镇东疆,与刘明一道,撑起我汉家东方的边境?”刘彻图穷匕见。
  小猪今年要七月才满五岁,哪里有什么见识,连字都估计还不会写。
  但他很聪明,知道察言观色,也明白,如今这个在他眼前的皇帝大兄是决定他命运的关键——对小孩子来说所谓的命运,大抵可能是好吃的好玩的。
  于是,为了好吃的和好玩的,刘彘很乖巧地答道:“大兄有命,臣弟岂敢不从?”模样和架势倒是有板有眼的,想必之前王娡没少费心思教导和教育他。
  “善!”刘彻根本不给旁人反对和异议的机会,抱起小猪,就在他粉嘟嘟的脸上亲了一口,道:“那阿彘以后就是我汉室的辽东王!”
  辽东在汉初倒是一度曾经是诸侯国,如今再分为诸侯国,倒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王娡的脸色在这刹那就变成一片雪白。
  辽东?那可是燕北寒苦之所,据说一年四季都冷的要命!
  更关键的是,辽东毗邻匈奴和东夷,是汉室边疆,一有战争,辽东王那还不是首当其冲?


第475章 杀鸡骇猴
  翌日,按照预定的程序,刘彻领着文武百官与皇后陈阿娇,在高庙祭祀了列祖列宗。
  顺便,还把先帝的汉鼎从阳陵抬到了高庙中,献祭给列祖列宗。
  汉乘秦制,而秦制又依从了部分周制。
  正所谓“右社稷而左宗庙”,自周至汉,祖宗的地位高于社稷(天地)。
  所以,汉室至今五十余年,即使算上少帝兄弟,也不过五位天子,但前后的祭祀天地的活动加起来没有超过十指之数。
  但祭祖却是年年都要进行。
  甚至于,祭祖本身就是汉室皇帝用以宣告权力,明确君臣地位,加强对臣子,尤其是诸侯国、列侯、勋臣控制力的一个政治行为。
  而献酌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所谓酌金,酌者,顾名思义,就是酒,而且是高纯度的美酒,在汉室,常常代之献祭给祖宗享用的美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