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穿越者,刘彻曾经在网络上看过爱摩斯基人划着小皮艇,用最原始简单的武器和渔具捕杀鲸鱼。
  也知道,就连霓虹人在宋明时期,也能捕鲸。
  鲸鱼这种地球上最庞大的海洋生物,其实只是看着可怕而已。
  实际上,多数鲸鱼都很好捕捉,而且危险性也很低。
  尤其是座头鲸这种广泛分布于各大洋的鲸鱼,只有有船,能找到它们,就能捕获!
  而鲸鱼全身是宝,尤其是对汉室这样缺乏工业原料和油脂的社会来说,一头鲸鱼,就能抵一座农庄。
  说起来,中国之所以没有形成捕鲸传统和文化,原因有很多。
  既有中国属于内陆国家和农耕文明,对于海洋及其资源不够重视也没有人去研究有关。
  更与中国几千年的君权天授观念息息相关。
  在君权天授的传统下,鲸鱼这种庞然大物,除了皇帝,谁敢享用?
  就连抹香鲸的结石形成的龙延香,在古代中国都能被神化为龙的唾液。
  刘彻打算改变一下这个局面,刷新人们对鲸鱼的认知!
  而最好的办法,自然莫过于:
  鲸乃泰一神授我汉室之兽,凡岁有不登,灾厄之际,民可自泛海捕杀,得其肉脂以飨神明,解黎庶之厄。


第494章 移民(一)
  朝会继续进行。
  继直不疑后,桃候、中大夫刘舍也出列拜道:“臣中大夫桃候舍昧死以奏陛下:陛下兴义师,伐无道,诛叛臣,定朝鲜之地,海内沸腾,黎庶黔首,无不为陛下贺……”
  刘舍一出场,瞬间就抢走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汉室上下,谁不知道桃候家族,就是汉天子最忠实的狗腿子?
  永远忠于汉天子,谁是天子忠于谁,这句长安城贵族圈里流行已久的潜台词,最早就是从桃候家里流传出来的。
  而桃候家族也是这么干的。
  历代以来,桃候家族就是靠着无节操跪舔未央宫而闻名的。
  当然,回报也是巨大的。
  刘舍的长子现在就是汉室敕封的鲁承恩公,在理论上,是汉室政权的宾客,只要脑子不发蠢,就可与国同休。
  只要脑子还没被驴踢过的臣子,都知道:没有天子的授意,刘舍在朝廷里就是一个泥塑的雕像,平日里是出了名的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屹然不动。
  换句话说,刘舍的意思,既是天子的意思。
  先前,盐铁官营一事,天子都没有让刘舍出来冲锋陷阵。
  难不成?
  许多人心里敲着鼓,一个巨大的疑问萦绕在他们心头:“天子想干一票大的,而且是比盐铁官营动静还要大的事情?”
  刘氏天子历代以来,即位后都喜欢营造一片新气象,推行新政策,甚至挑战新难度。
  先帝不就尝试着挑战了国中的割据诸侯王势力,而且取得了完胜?
  这么一想,无数人觉得,可能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正在酝酿。
  至于先前盐铁官营,恐怕只是这场暴风雨的前奏。
  接下来,天子要干啥?
  是把诸侯王宗室子弟们架到火上烤?还是干脆把刀子捅向国之干城,社稷的栋梁,宗庙支柱的列侯勋臣阶级?
  这样的可能性,可不是没有!
  历代,少年国君,不都喜欢掌握了权力后,挑战固有的秩序和阶级?
  秦武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无数人心里忐忑不安,眼神严肃的看着刘舍。
  但刘舍却仿佛没注意到他们一般,自顾自的奏道:“然……”
  刘舍这个字一出口,许多人就只感觉小心肝一颤:“看吧,果真如此……”
  “然朝鲜新纳,地广人少,化外蛮夷之处,若不塞中国之民,则有不保之虞,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高皇帝也曾训曰:士不教不得征,又曰:不教而诛是为罪。朝鲜国民,前所在化外夷狄之中,被发左袵,不通教化,不识中国文字,制度、律法,不闻汉官威严,汉法之律,臣愚昧,不明于古今之事,然以臣愚意,当择宗室壮年,效周制,分封朝鲜,以镇山河,化夷为夏,再移民、遣官,如此,数十年后,朝鲜化为中国矣!”刘舍一口气讲完。
  群臣顿时都傻眼了。
  就是这个?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搞不明白了。
  不过刘舍说的有道理!
  朝鲜的事情,是要着手解决了!
  移民,派遣官吏前去治理,划定郡县,设立乡、亭、里,建立起基层政权,才是控制和同化朝鲜这块刚刚被咽到嘴里的肉的最佳途径。
  要不这么干的话?
  汉室大臣们自己都会觉得自己无能、渎职,有负君恩。
  古典中国,虽然对外霸道、蛮横,而且拿夷狄不当人,视为禽兽,秦汉两代的中国人杀起外国人来,根本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动不动就屠啊破啊斩啊。
  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传统的中国士大夫和贵族,都有着一种深厚的教化情节。
  对于古典中国的社会来说,占领了某地后,当地人民就从夷狄禽兽变成了天朝子民,纳税服役的对象。
  前者可以不当人看,而后者,却受到了汉律保护。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吃下了某地后,当然要在当地实行全套汉化。
  包括建立官府和基层的乡、亭、里,丈量土地,组织人民开荒,修葺水力道路,推行中国服饰、文字、制度。
  当然,移民、派遣军队和官吏前往统治,都是其中应有之理。
  这一整套程序,在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中国人就玩的非常熟练了,而且两种模式切换起来,毫不费劲。
  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民族在中国本土全面扩张的时期。
  春秋战国前,中国人出门都能碰到诸如东夷、北狄,犬戎一类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原始部落和其他乱七八糟的小部落,翻开史书,常常能看到各种野人与夷狄各族在历次战争,尤其是春秋五霸时期的战争中打酱油或者成为一个背景板。
  但到了战国中后期,不止周室的诸侯们从几百个变成了七个。
  就连那些从前常常在五霸战争时期打酱油、充当背景板乃至于参与其中的夷狄各族以及各种各样的野人部落,几乎在中国本土消失的干干净净,也就只有吴越和长城外还能看到他们。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汉室的皇家避暑庄园兼疗养院甘泉宫在两百多年前,是匈奴人祭祖之地。当时,匈奴人常常在夏天来到甘泉山祭祀祖宗神灵。
  现在呢?
  那些消失的部族去哪里了?
  答案是,不是被消灭了,就是已经融入了华夏民族,或者跑去了朝鲜半岛,西南的山沟沟以及塞外的草原。
  就像霓虹人的老祖宗,现在汉室的狗腿子,濊人部落,在殷商时期,他们在齐鲁一代生活,到了西周时期,他们就被赶去朝鲜半岛了……
  这就是汉宣帝所说的:汉家自有制度,以霸王道杂之的由来。
  内王外霸,就是古典中国王朝及统治者们恪守的真理。
  先前,朝鲜是被发左秹的夷狄之国,朝鲜国民全是夷狄,等于是两只脚走路的禽兽,他们爱怎样,汉室朝臣管不着,也懒得管。
  但如今,王师已定朝鲜全境,朝鲜各族人民也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那么,化夷为夏就势在必行了。
  所以,无数朝臣就开始头疼了。
  移民、派遣官吏乃至于分封诸侯王,这些都是要大把大把的砸钱,而且还要汉室中央源源不断的输血的。
  这意味着,今年汉室朝廷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
  九卿重臣,一个都别想跑,甚至就是下面的层层官吏,也都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全天下人的眼睛可都在盯着呢!
  于是,大家都将眼睛偷偷的看向天子。
  这种军国之事,拿主意和下命令的只能是天子!
  正如洪范所言: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第495章 移民(二)
  感受到群臣的目光,刘彻站起身来。
  向前踱了两步,做了下样子,刘彻才道:“桃候所言,朕以为甚佳,其下列侯勋臣两千石以上共议之!”
  汉室的政治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即使皇帝再怎么急迫想要推行某个政策,也要装模作样的让列侯勋臣两千石以上的官员讨论,商议,得出他想要的答案,再顺势而为。
  有些时候,遇上了全国性的大调整,还要广泛的向天下各郡郡守、郡尉、致仕的故九卿、三公大臣、诸侯王听取意见和建议。
  看上去,这有些像类似贵族民煮或者共和。
  但实际上,不止刘彻清楚,天下多数列侯和勋臣也心知肚明。
  这不过是皇帝用来彰显自己的政策是得到了最广泛支持和民心所向的手法。
  而且,这个传统实际上脆弱得很。
  皇帝性子急了,撇开这个传统单干,也不是没有。
  譬如先帝的削藩策,朝野就有着巨大反对声音,甚至申屠嘉都公开站出来反对过于激进的削藩。
  然而,然并卵。
  但这个传统的生命力,却又顽强的很。
  无论统治者怎么践踏它,怎么摧毁它,怎么无视它。
  当总有一天这个统治者或者它的子嗣,为了收拾人心,团结朝野,总会主动把它捡起来。
  历史上小猪统治的中期,基本上就是一个独裁者了。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任何意志能改变他的心意,这个传统更是被踩在脚下,践踏到淤泥里!
  但那又怎样?
  到了小猪晚年,小猪通过一纸罪己诏,自己主动把它捡了起来。
  昭宣时期,就更不用说了。
  地方士绅和豪强地主甚至能直接参与、议论和修改国家政策,甚至影响意识形态!
  几次盐铁会议,石渠阁辩论,都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帝即神明,君权无限大的西汉政权,反而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上,最民煮的(表面上)。
  一介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