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5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侯们倒是无所谓,他们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木匠、屠夫甚至地痞无赖、强盗和土匪出身,像张良那样的旧时代贵族,在汉室功臣序列里的数量少之又少。
  但士大夫出身的大臣就不一样了。
  这些人的出身就很高贵了。
  往上数三代、四代,谁不是世代贵族、官宦、地主?
  像汲黯、颜异这样的诗书世家,在汉室官场上是极多的。
  现在,刘彻想要将木匠、冶炼铸造的匠人,也列入博士官体系。还要跟高雅的文学艺术平起平坐,这简直是不能忍!
  “博士向以多闻博识者充之,匠人安可为博士?”有人立刻就炸了,站出来叩首拜道:“臣导官令许远昧死以奏:陛下深谋远虑,臣愚昧不达也,只是陛下若以匠人充内府,岂非令天下人笑话?且,以匠人为博士,尊而养之,先帝、太宗、太祖所未有,三皇五帝所未见,故丞相故安文候嘉公曾对太宗皇帝道:陛下幸爱群臣,则可以富贵之,然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太宗以为然!今陛下若爱幸匠人,可赐金赐宅赐爵,然博士,社稷公器也,臣愚以为,以陛下之圣明神圣,不当如此!”
  刘彻看循着声音看过去,好嘛,是少府的官员!
  少府令刘舍一脸的尴尬,看着那许远,牙齿咯咯的响着。
  “许远!”刘彻托着腮帮子,轻描淡写的道:“卿何以如此自轻乎?倘匠人不得为博士,择米者安可至千石?”
  那个官员顿时受到了成吨伤害,脸上涨红涨红的,只感觉火辣辣的疼。
  他的官职——导官令的本职工作,确实是负责择米的。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制度的变迁,导官令渐渐的拥有了一些与本职工作相关联的事务,譬如说管理假田租赁什么的。
  但,无论如何,在少府体系的明文规定中,导官令主要就是给皇帝、妃嫔和太后择米的!
  择米这个工作,在民间可是贱业中的贱业,一般只有大户人家的奴婢才会专门干这个活计。
  虽然说给皇帝当奴才,那也是高贵的奴才。
  但当面被天子指出来,这就是打脸了。
  许远顿时就将头都贴到地面,不敢抬头。
  而他的顶头上司,刘舍却依然是红着眼睛看着他,恨不能将这个家伙吃了。
  若非现在是在朝堂上,刘舍真是恨不得将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伙大卸八块——尼玛,自己作死别搭上劳资,要是因此连累自己为天子所记恨,刘舍真不知道该去跟谁哭。
  于是,刘舍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后,就将这个愣头青一脚踢到胞人寺去。
  胞人寺,顾名思义,这是个主管宰割牲畜,供给宫廷的衙门。
  孔子说,君子远庖厨。
  你不是清高吗,你不是文雅吗?
  哥就让你去胞人寺,看你丫还清高不?文雅不?
  刘彻却没有再去关心这个跳起来送脸上门的家伙。
  老实说,若是黄门侍中或者给事黄门侍郎什么的跳起来,刘彻还真要头疼,因为,这两个官职都是清贵无比,擅长嘴炮的。
  好在有了个愣头青跳出来给刘彻打了脸,那两个家伙再跳出来,那就是要摆明了跟刘彻刚正面。
  跟皇帝刚正面的家伙,毫无疑问是来骗廷仗的。
  只是,老刘家的廷仗,动不动就会出人命。
  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敢这么不怕死。
  再加上,刘彻要求的是群臣用文字来表达观点,所以,许多对此不满的大臣,都决定回去好好写一篇文采飞扬,引经据典,规劝天子的美文,劝谏君上。
  所以,这个插曲很快就过去了。
  终于,到了关键时刻。
  “朕昨日命宗正将朕所拟的一个诏书,传给诸卿参详,未知诸卿可有什么想法?”刘彻说完这句话,就对王道吩咐:“再宣读一遍朕的诏命罢!”
  “诺!”王道跪下来叩首领命,然后,捧着一份帛书,走到御阶前,朗声道:“皇帝诏曰:……”将那个诏命的内容复述三遍。
  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三读。
  三读期间,有反对意见的,都可以随时提出来。
  但倘若三读过后,无人反对,那就意味着这个命令产生了法律效应,必须从上到下,严格落实。
  郡国要是敢对在朝议三读通过的命令推三卸四,阳奉阴违,那就是对抗整个国家,整个世界。
  历史上,小猪的告緍令,虽然地方上反对声络绎不绝,但却被强力推行,反对者统统掉了脑袋或者送进了监狱或者赶回家种田的原因,就在于此。
  当然,三读期间,哪怕有人反对。
  但假如皇帝一意孤行,照样能强行通过。
  老刘家这么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只是那样做,影响比较坏,下面的官僚也未必执行,即使执行了,人家也可以各种推诿和拖延或者做做样子。
  王道连续朗读三次。
  整个宣室殿都是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
  不是没有人想反对。
  但是,看看高陵、下相、阳信三家的下场,再想想被精神病的安平侯以及被宽宏大量的天子轻轻放过的舞阳侯。
  没有人敢站出来再触霉头了。
  大家都等着别人出头,自己再看情况决定。
  而且,就算有心想出头的人,也觉得,成功的概率太低了。
  目前的情况是:假如丞相、御史大夫不出来扛局势,根本不可能逆转!
  但所有人都知道,丞相、御史大夫,不会出头。
  既然如此,何必再跳出来当恶人让天子厌恶,然后被精神病?
  大家又不傻,没必要平白去给执金吾郅都送人头送政绩。
  三读完毕,刘彻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党校计划,终于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第637章 新学派?(一)
  三读通过,诏书正式具备了法律效用。
  这个时候,丞相周亚夫终于起身出列拜道:“臣亚夫昧死奏报:甘棠之政,虽圣贤之政,奈何春秋以来,列国征伐,至今已无文字、史料记载,召公当初如何施政,臣等愚昧,不明所以,敢请陛下示之!”
  刘彻点点头,周亚夫算是找到关键了!
  就是因为召公甘棠之政,几乎遗失了所有的文字记载和史料描述,他才可以肆无忌惮的在里面掺私货,而不用担心被人质疑啊!
  当然,就算有具体的记载和史料,刘彻也照样可以玩的很嗨皮。
  后世三胖帝国,不就活生生的将马列主义,变成了封建帝国主义吗?
  当然了,这些想法只能埋在心里面。
  在表面上,刘彻还是表现出非常惋惜的样子,痛心疾首的道:“朕对此也很是苦恼哇……”
  “不过……”刘彻话锋一转,道:“三代不同法,五帝不同礼,召公甘棠之政虽失,然其本未失,甘棠之政,以朕看来,首在教训!教训者何?官吏士绅也!明之以法,宣之以道,说之以生民,美之以德,故天下归心,黎庶欢腾,此王者之道也!”
  “朕欲在长安,置甘棠大学,朕亲任甘棠大学之令!”刘彻缓缓的道出了自己的意图。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中央党校的校长,岂能让他人担任?
  刘彻打算,今后,参考天朝制度,甘棠大学的校长,由储君担任。
  这样即能锻炼继承人的能力,也能看出这个家伙到底是徒有其表,还是真有真才实干。
  更重要的是,还能及早的确定名分,避免诸子夺嫡,产生争执混乱。
  而且,储君担任甘棠大学校长,能让储君在没即位前,就已经具备极强的政治能力和政治素养,使之拥有相应的治国能力,还能对国家、社会和基层拥有一定的认知。
  现在,刘彻未立太子,自然是自己兼任了。
  群臣却被刘彻吓到了。
  天子亲自担任某个官职?
  这可是亘古所未有的事情!
  大家顿时就议论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只是,这个事情虽然看上去很奇怪,但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反倒觉得很合理了。
  除了天子,谁还可以为天下官员之师?
  雷霆雨露,皆自上出!
  谁还可以有资格代君教训天下官员?
  至于大学这个名词,大家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大学并非舶来词汇。
  这是出自礼记的一篇文章。
  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止至善,后面还有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等耳熟能详的名句。更有许多非常符合刘彻三观的论述,刘彻对这篇文章非常喜欢。算是儒家经典中,刘彻最爱的一个章节之一。
  而用在中央党校身上,非常贴切。
  刘彻摆了摆手,让群臣安静下来,才接着道:“朕之下,设甘棠祭酒一人,主常训甘棠大学内外事务,掌训诫、宣讲、教化之责,由丞相担任……”
  周亚夫立刻跪下来叩首道:“臣谨奉诏!”
  这个祭酒其实就是正牌的校长了。
  “祭酒之外,增设督丞,主巡查甘棠内外不法,由御史大夫出任!”
  “臣谨奉诏!”晁错也马上出列受命。这就是副校长兼教导主任了。
  “此外,甘棠之中,九卿各官,皆出任教长,如廷尉,为法教长,执金吾为中教长,为甘棠学员师,各以其职,宣讲朝廷法度,施政之要!”
  九卿各官也纷纷出列受命:“臣等谨奉诏!”
  这些就是系主任了。
  “另外,诸博士,诸列侯勋贵外戚宗室名臣,皆各任甘棠之师,日常入甘棠,宣讲仁义惠民,教化元元之要!”刘彻缓缓地说道:“至于甘棠条例及制度,有司各官,下朝后仔细议定,交由丞相汇总,报与朕知!”
  规矩、法度、条例和甘棠的奖惩制度,这些刘彻都不准备插手,让群臣去商量。
  “诺!”群臣叩首拜道:“臣等谨奉诏!”
  “至于郡国甘棠……”刘彻考虑了一下,道:“祭酒由郡守或郡尉轮流担任,督丞,则由丞相、御史大夫,商定人选下派,其他条例、制度如中央甘棠大学……”
  至此,刘彻的党校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