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彻正头疼着该派谁去怀化坐镇当地,主持治安时,有黄门宦官在殿门奏道。
  “宣!”刘彻不得不先将怀化的事情搁置到一边。
  自从田叔渐渐老朽,内史衙门就已经开始按照刘彻计划,走上分治的道路。
  目前,内史在实际上,已经分为三个独立的机构。
  颜异在两个月前,卸任尚书丞,转任为内史中丞,负责起长安及以长安为中心的京畿地区地方事务及民政。
  同时,刘彻任命了章武候窦广国的儿子窦安为内史左丞,负责渭河以南的广大关中地方民政,又下诏任命故丞相申屠嘉的长子申屠蔑为内史右丞,负责渭河以北的地方民政。
  而颜异的尚书丞之职,则是由从江都国调回长安的周远接任。
  “臣廷尉禹(臣内史臣异)……恭问陛下圣安……”赵禹与颜异被领进来后,恭身拜道。
  “朕躬安……”刘彻站起来,问道:“两位爱卿今日入宫,可有要事?”
  “圣明无过陛下……”赵禹躬身道:“臣等入宫,确有要事,伏请圣意……”
  “嗯?”
  “启奏陛下,旬日以来,关中各县皆上报了大量人口外流的报告……”颜异说道:“仅在京畿,过去一月,就有近百余人,出关北走,臣等忧心,关中人口恐有不稳……”
  过去六十年,关中,这个老刘家的大本营,就是一个只进不出的地方。
  从来就只有人口内迁,从未出现过像现在,大规模人口人流的迹象。
  内史自然是惶恐不安。
  在理论上来说,编户齐民政策下的汉室,具备完全将人口固定在户籍所在地的能力。
  尤其是关中,只要锁死四关(函谷、武关、萧关和散关),连只苍蝇都休想飞出去。
  但自太宗以来,刘氏除关津之禁,如今,除了萧关依然维持了严格的关禁外,其他三关,只要你拥有合法的传符,就不再禁止百姓出入。
  这是汉室工商业兴旺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以前,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老刘家对关中的细心呵护和无数优惠政策,使得,从来只有关东人翘首以待,拼命想混进关中,成为一个生活在天子脚下的百姓。
  除此之外,很少有关中人口外流的迹象。
  如今,怀化的黄金传说,却带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关中人外迁的潮流。
  内史衙门,面对这样的局面,几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只得是来请示天子。
  “不用去管它……”刘彻笑着说道。“这样的事情,以后就不用来请示朕了,只要他们不违法,不犯罪,内史就听之任之!”
  “这……”颜异有些理解不能或者说不大情愿了。
  廷尉赵禹也道:“陛下,这样恐有不妥吧……”
  “恩?有何不妥?”刘彻反问道:“游侠跟无业游民外流,照道理来说,廷尉应该高兴才对啊……”
  讲道理的话,也确实如此。
  法家从来都是将游侠跟儒生,列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罪魁祸首的。
  韩非子就说了: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当年秦始皇就觉得,这话真是太正确了。
  于是把儒生给游侠吊起来打。
  现在,在法家的眼里,这话依然如此。
  只不过,他们已经没有秦代时一统天下,吊打一切的力量了。
  但若有可能,法家绝对愿意,将游侠跟儒生统统送进集中营去捡肥皂的。
  所以,赵禹跑出来跟刘彻说:这不妥。
  在刘彻看来问题大大的。
  “廷尉身负刑狱执法之权,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刘彻笑眯眯的道:“列侯勋臣的牢骚,廷尉不要去听嘛……”
  赵禹闻言,背脊上一阵发凉,连忙叩首拜道:“陛下圣明,臣谨受教……”
  他可不敢欺君。
  毕竟,前任廷尉张欧的下场就摆在那里。
  况且,身为廷尉,赵禹自然清楚,当今天子,不是先帝,也不是太宗,是一个很难被忽悠的至尊。
  当然,不是说今上就比先帝、太宗厉害。
  而是今上,有自己的耳目——绣衣卫。
  传闻,绣衣卫的探子,甚至直接安插到了大臣贵族的家里,这些家伙,甚至连监视对象当天晚上吃了什么,睡在那个小妾房里,都很感兴趣。
  特务政治的威力,渐渐在朝堂上显现。
  故太仆袁盎,就成为了特务政治的第一个牺牲品。
  在绣衣卫的阴影下,现在,已经很少有大臣,敢欺瞒刘彻了。
  不然,假如天子发飙,欺君之罪的帽子,谁敢担当?
  刘彻看了赵禹跟颜异一眼。
  最近这些天,关中的暗流,刘彻自然知道。
  列侯勋臣跟地主豪强们,拼了命的掩盖怀化的传闻,甚至不惜赌上自己的名声。
  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一个事情——人力。
  毕竟,列侯们的封地开发,也需要大量的廉价人力。
  地主豪强们,也想着去怀化发发财,同样需要廉价的人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家伙自然盯上了关中的游侠跟无业流民以及贫民。
  哪里肯让这些活着的摇钱树跑掉?
  这些家伙,前不久不就玩出了一个放贷的戏码?
  想靠着借钱给游侠以及贫民,玩文字游戏跟合同欺诈,将这些游侠、贫民以非常廉价的手段给买到手里。
  对此,刘彻冷眼旁观,没有干预。
  毕竟,无论是游侠、贫民自发前往,还是被列侯贵族地主豪强组织起来前往,本质上没有区别。
  而且,身为皇帝,只要某些人吃相别太难看,弄出丑闻,刘彻也不会跟他们对着干。
  但,假如这些家伙想让刘彻帮他们一起干这样的事情,那,刘彻就敬谢不敏了。
  这些家伙,要是连游侠跟贫民都忽悠不了,刘彻要他们有何用?
  趁早去死!
  当然,列侯勋臣跟地主豪强们,却未必是这样想的。
  他们或许以为,天子无论如何也会照顾他们。
  对此,刘彻只能说:呵呵……
  当然了,作为皇帝,刘彻也不能不管这些家伙的利益。
  毕竟,讲道理的话,皇帝还要靠这些家伙来统治国家。
  敲了一棒子,总得给颗甜枣嘛。
  所以,刘彻就很善解人意的建议道:“不过,卿等回去后,告诉各位君侯:朕听说,西南夷那边,奴工很便宜,诸君不妨一试……”
  颜异跟赵禹同时抬起头,傻傻的看着刘彻。


第716章 肮脏时代(二)
  奴工,这个词语,已经有N年没有从身为天子的男人嘴里出现过了。
  自春秋之后,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成为中国的统治阶级。
  从那以后,列国都迎来了人道主义时代。
  奴隶,慢慢的淡出了社会的主流,佃农和自耕农,成为了新的被统治阶级。
  从此,仁义道德,就成了统治者们的口头禅。
  到汉室,历代天子更是尤其看着自耕农以及中小地主阶级的生存以及安全,严厉限制和抑制蓄奴。
  汉律明文规定,奴婢的人头税,以五算起征,企图通过重税,从经济层面限制跟抑制地主豪强贵族蓄奴。
  但然并卵,士大夫勋贵们,只要有机会,就拼命蓄奴。
  某些大户家中的奴婢跟仆臣,是用千这个单位来计算的。
  “富至僮千人”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评判某个家族是否是狗大户的标准。
  至于列侯们?
  谁的封国里没有个几百奴婢,数十歌姬,千把佃户的?
  刘彻前世就在河间国,见过大户贵族家里的奴婢的悲惨处境。
  尤其是那些为大户贵族耕作的奴仆,生活处境跟待遇,比几百年前的奴隶社会还要可悲。
  他们被视为工具以及牲畜,需要戴着镣铐以及枷锁劳作,甚至就是休息时,也不允许取下。
  列侯们家里的奴婢,待遇稍好一些。
  最起码,列侯们要脸,不敢太过苛刻虐待,免得被人攻忤。
  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譬如卫青的故事,就很生动的告诉了后人,贵族的奴婢,是一个怎样的生活处境。
  卫青的母亲以及卫青的几个姐姐,她们,统统是平阳侯家族用来招待外来宾客的工具。
  毫不客气的说,在此时,贵族家里的女奴,就是贵族们养的妓、女。别说是客人,就是当地的差役跟廧夫什么的,也能看上哪个就去来一发。
  刘彻即位以来,对这样的情况,极为反感。
  他根深蒂固的认为:以同胞为奴,不仅不道德,而且极为可耻可悲。
  有本事,应该去奴役夷狄外族。
  正如后世欧米的白人一样。
  欺负同胞,窝里横,算什么英雄好汉?
  所以即位后,刘彻就立法宣布:汉人奴婢五算,夷狄奴婢一算,希望从经济上引导人们去蓄养夷狄奴婢,而不要再奴役同胞手足。
  可惜,然并卵。
  天下地主豪强勋贵依然我行我素。
  这让刘彻恨的咬牙切齿,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次借着这个机会,刘彻决定,自己站出来,给这帮渣渣好好的上一课。
  中国周边的奴隶,可是很便宜的。
  就拿现在在长安被炒上天价,一个动辄就要十万钱甚至更多的僰奴来说吧。
  以刘彻从许九那里得知的情况来看,在西南夷的僰国,一个训练好的僰奴只要几匹丝绸再加点青铜器,就能买到了,成本撑死了也就几千钱,即使现在僰奴价格走高,也最多一万钱。
  若是一次性下订单,订的比较多,譬如上百这样的数字,还有优惠。
  另外,刘彻的两个老丈人,卓王孙跟程郑婴,最近两年,就主要从西南夷诸国那里购买奴工了。
  最便宜的滇国奴隶,一匹绢布就能买一个……
  简直不要太廉价了,卓王孙跟程郑婴,在有了刘彻当靠山后,拼命的从西南夷引进奴隶,当成消耗品,结果利润节节攀升……
  短短三年时间,卓王孙跟程郑婴,就新开了三个矿山,全部以西南夷奴工挖矿,拼命压榨——反正死了也不心疼。
  而卓王孙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