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年考举,但凡是墨家子弟,几乎全部中了……
  这就让更多的骑墙派和投机主义者心痒难耐。
  对文人来说,改变一下自己的意识形态,或者换个嘴脸出来喊口号,其实,压根就没什么难度。
  就像历史上,从纵横家变成了儒家的主父偃,还有从法家立场,变成高举春秋,甚至以春秋故事来解释法律的张汤们。
  文人,从来就不需要脸面,他们只需要成功。
  为了富贵,为了权力,为了迎娶白富美。
  莫说是墨家了,就是两千年后的那个最初的天朝,不也有一大帮平时衣冠楚楚,住豪宅,喝咖啡,平时私生活混乱无比的大师、名家们,纷纷跪舔,甚至脸不红心不跳的认为自己也是无产阶级的家伙吗?
  杨毅看着人群,知道是时候了。
  于是,他长身而拜,道:“幸蒙陛下不弃,以我墨者还有些许微功于社稷,乃特拨内库禁钱三千万与我墨家于长安城东市之侧,立一墨校,凡诸夏之人,无论士农工商,只要认同我墨家理念,愿与我辈墨者,一同携手,为天下兼爱,四海非攻之人,皆可来墨校学习,我墨家将不收分文学费,若有人能得我墨家任意一位墨者认可,更可免费提供食宿与生活之用!”
  这个炸弹炸下来,顿时就惊得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方士术士们在心里面是跳脚大骂,愤愤不平。
  三千万啊!
  这些钱,若是堆在一起,恐怕有小山那么高了!
  当陛下却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拨给了墨家。
  若是给我们,那该多好?
  能去花街柳巷潇洒多少年啊!
  而儒家的士子们,则是露出了无比警惕的神情。
  墨校?
  墨翟的思想,真要复活了吗?
  再没有比儒生更清楚,墨家的可怕之处的人了。
  当年,战国之时,儒墨之间在列国相互竞争。
  尤其是在齐国,捉对厮杀。
  彼此,对对方的能耐和行为方式,可是极为清楚的。
  而当数年前,墨家在长安出现复苏的迹象,并且得到当今天子的大力支持后。
  儒家的各个巨头,就已经紧急给自己的门人弟子和族人上过课,反复强调过墨家的可怕和恐怖之处了。
  因而,现在大凡有所师承的儒生们都知道,当年墨家是怎么在列国吊打儒家的。
  他们扎根于底层,与百姓士卒为伍,赤脚蓑衣,哪怕不为君王所喜,也能跟其他诸子百家,掰手腕,比拼一二。
  一旦得到君王信重,立刻就是鱼跃龙门,横扫所在的国家的一切派系。
  而且,因为他们起于底层。
  所以,一旦溃败,其他派系几乎很难再在当地有所作为,只能灰溜溜的滚出该国,等待那个支持墨家的君王死去或者改变主意。
  如今,墨家得到当今天子信重,更有军方的许多巨头支持。
  若再被他们立起墨校,有了足够的人才补给和血液补充。
  那,这个曾经的大敌,那曾经遮蔽了大半个中国,让儒家只能瑟瑟发抖,甚至被人在各个场合,朝野乡村所有地方反复打脸和嘲讽的墨家,在未来的三五年中,恐怕就要回归人间了。
  最起码,在关中,将会如此。
  “不行,我等要马上回去,将这个消息报告给老师!”许多人在心里想着。
  而在围观人群中的其他诸子百家的弟子,却是看着人群里激动不已议论着结伴一同前去墨校学习的年轻人,纷纷在心里哀叹一声:“墨翟的学派,终究还是复苏了啊……”
  但他们并不像儒家那样,对墨家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
  对他们来说,墨家复苏也好,儒家崛起也罢,都是威胁。
  所以也就不存在,墨家坏蛋,儒家好人这个设定。
  对他们来说,儒墨都是异端。
  插儒家一刀跟插墨家一刀没有区别。
  当然,若有可能,多数人都会选择亲近儒家而排斥墨家。
  只是目前看来,儒墨都已经是羽翼丰满,大势已成。
  在这个情况下,聪明人当然不会跳出来当MT拉仇恨了。
  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旁观。
  “这是王者归来的景象啊……”远处,一个马车中,宋子候许九,把玩着手里的一个小物件,看着这里的景象,在心里想着。
  “诸君!”许九看着马车中的其他几位穿着布衣的男子说道:“我等杂家子弟也是时候奋起了,不能让墨家独美于前!”
  “陛下已经准许我等,前往安东诸都尉治下,宣扬我等的理念,传播我等的思想,教化士民,有朝一日,我等或许也能像今日之墨家一般,堂堂正正的回归朝堂,告诉天下百姓,我等亦是豪杰!”
  “君侯所言,我等受教!”其他几人纷纷站起身来,长身而拜。
  杂家凋零至今,最后的传承者,如同风中残烛,可能,自己等人就是这世界上最后一批立誓要合儒法,并墨道,兼百家之见的杂家子弟了。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是杂家理念的真正支持和践行者。
  愿意不惜一切,哪怕赌上身家性命,宗族名声,也要让世人知道,曾经有过他们这样的一群人,曾经思考过国家前途,百姓未来和天下苍生!
  “去吧!诸君!”许九慷慨的对着自己的这些同窗同门和同志们拜道:“陛下让我赠诸君一言:安东诸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今日,诸君子然离长安,来日,或许回归之时,便是负天下苍生之望,得国家社稷之盼!”许九说道:“届时,我将在灞桥,迎接诸君以王者之态,率三千子弟,回归朝堂!”
  “到时候,我等联手,将儒法黄老墨诸子,杀个片甲不留!”
  “必不负君侯所望!”所有人都是慨然而道,言语之中的决心已是毋庸置疑了!
  ……
  库里提奥斯,站在人群中,看着周围的一切,耳中听着前面的那个叫杨毅的墨者的言语。
  他在中国已经待了将近一年了,对中国的言语与典故,也有所了解了。
  虽然,不是太明白,那个叫杨毅的墨者所说的一些话。
  但他依然感觉心潮滂湃,难以自抑。
  “我决定了……”库里提奥斯对着自己身旁的同伴说道:“我要去报名,去那个墨校学习!”
  此时此刻,库里提奥斯心里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罗马贵族的使命感,如同他对祖国的未来前途的担忧一般浓厚而沉重。
  “我的直觉告诉我,那个化学,于我的祖国,罗马,将有很大帮助,甚至可能是一门比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学问加起来,影响还要大的学问!”
  “罗马共和国,应该学会这一门学问!”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或许,学到了这个化学,还能找到接触铅毒的法子……至少,也能找到避免铅毒害人的预防手段……”库里提奥斯很清楚,罗马的城邦里,到处都是铅做的水管。
  因此,哪怕得到了元老会和百人队长会议的全力支持,全国动员,拆除这些水管,其难度与工程量,也将是罗马所不能承受的。
  况且,拆了铅管,罗马人用什么饮水呢?
  跟汉朝一样凿井吗?
  罗马能接受吗?
  这个问题,库里提奥斯很清楚,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与百人队长会议,恐怕至少也要辩论个四五年,才会有个初步结论。
  中间要是发生执政官或者保民官内讧,或者日耳曼蛮子和小亚细亚的蛮子造反,可能拖延更久。
  而且,共和国的元老院以及百人队长会议,在类似的民政问题,从来都缺乏高效率。
  共和国,可不是这遥远的东方的汉朝,这丝绸与瓷器的国度。
  执掌大权的人,是获得了神明与天地认可的天子。
  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所有人都要服从。
  自共和国诞生之初开始至今,元老院跟百人队长会议上,就从未出现过统一意见这种事情。
  哪怕当初面对汉尼拔的挑战,元老院也依然在内讧和相互攻忤。
  一直等到汉尼拔都打上门来了,元老院才急忙停止撕逼,赶快派出军队去迎战。
  所以,库里提奥斯知道,哪怕他回到罗马,告诉所有贵族与公民,那个恶魔被他抓到了。
  恐怕的结果,也只是在元老院里扯皮扯上几十年,当问题彻底被所有人认识和接受之后,这个提议才会被接纳和认可。
  到那个时候……
  “恐怕共和国将不复存在……”
  库里提奥斯很清楚,铅毒继续侵染下去,罗马的人口出生和健康状况,必然年复一年的恶化,最终,没有足够多强壮健康的士兵和勇敢的贵族。
  哪怕是强大无比的罗马军团,恐怕也要被日耳曼蛮子和小亚细亚的土著逆推!
  甚至希腊马其顿也可能不甘寂寞……
  唯一的办法,就是从这东方的古国,这神明眷顾的国家,学到消除,至少也是能防止铅毒危害下一代的方法。
  这样,元老院才有可能迅速通过决议!
  然而,库里提奥斯虽然想的很好。
  但是,无情的现实,很快就击碎了他的幻想。
  “赵秦……”他身旁的一个儒生同伴,对他道:“你是不可能进入墨校学习的……”
  赵秦正是库里提奥斯的汉名,以赵为姓,是因为他曾经听说,汉朝有个赵国,赵国有许多美丽的女子,而名秦,则是汉朝人将他的祖国,称为大秦。
  “嗯!”另外一人,冷笑着看着他:“没听到那个叫杨毅的人说了吗?只有诸夏之人,才能去墨校学习!”
  “知道什么叫诸夏吗?”
  “有礼仪之大,谓之华,有服章之美,是为夏!”
  “粗鄙夷狄,也配为诸夏?”
  “哦呵呵……”
  对这些儒生来说,他们对库里提奥斯这样明目张胆的叛徒的耐心已然完全耗尽。
  当着他们的面,居然敢说出要投奔墨家的话!
  大家的脸,都是火辣辣的疼!
  况且,这些儒生们自认为,自己对这个夷狄之人可谓不薄啊。
  从来都没有短过他的吃喝,对他的各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