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孙子赵胡就曾经与他说过,当今天子,是个喜欢与人闲聊的主,平常也不一定在处理政事,反倒是喜欢到处乱逛。
  遇上有意思的人或者事情,就会聊个半天,平常若是没有大事或者急事,政务奏疏都是交给丞相和尚书台去处理。
  他只会听个结果。
  毫无疑问,这样的天子,是不可能有跟始皇帝那样,靠着不间断的处理奏疏,获得无数信息和情报,然后通过敏锐的嗅觉和判断,知晓天下大事。
  那他是如何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者说如何看出商贾在经济上的潜力的?
  看着那条轨道,赵佗也不得不感慨:“好手段啊,国家不出分毫,而得一条轨道,虽准许商贾使用,但,想必这轨道维护和修护的事情,也应该是那位师氏负担了……”
  “这还不止……”赵佗马上就又想到了:“若此轨道费用全由师氏而出,岂非意味着,工人与匠人的薪水也是由师氏支付的?”
  “不拔一毛而利天下……”
  赵佗摇了摇头,感觉自己已经快跟不上如今的中国天子的思路了。
  他活了九十几年,见过了无数奇奇怪怪的人,也遇到过无数有意思的家伙。
  但能把商贾的财力和力量,这样使用的人,赵佗还是第一次遇见。
  再想到,他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在江都,他见到了汉朝的官吏和工人,在海边开辟了许多类似田地的工场,然后引入海水,通过日晒,卤制得盐。
  在长江两岸,他看到了,大量的游侠和“英雄好汉”成群结队,前往北方的辽东,据说要去淘金。
  这些好汉们,络绎不绝,以至于在某些地方,堵塞住了当地的交通。
  这让赵佗看了目瞪口呆,久久不能释怀——始皇帝的时候,为了凑够移民南越的百姓数量,甚至是使用了军队强行抓捕百姓凑数。
  后来因为,驻军都是光棍,为了稳定人心,更是到处抓没有成亲的大龄女子,结果搞得天下人心怨怼,埋下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火种。
  可现在,一个黄金的流言,就让天下的游侠和“英雄好汉”们自动自觉的自带干粮,前往远比当初的百越地区还要可怕的北方苦寒之地拓荒。
  而在雒阳,赵佗则得到了更多的消息和情报。
  譬如这个年轻的汉朝天子,在关中实施了严格的粮食保护政策,将关中的粮食价格常年固定在了五十钱一石。
  又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神奇工具。
  水车、曲辕犁乃至于磨坊,据说在三秦大地遍地开花。
  故秦之时,鼎盛一时的墨家,也被请回长安,重新复苏。
  在脑海中,将这些情报与信息汇总到一起,赵佗忽然之间,有了一种明悟:“这位天子,怕是野心比始皇帝还要大!”
  若没有一个比始皇帝还要大的雄心壮志,这位天子需要做这么多事情吗?
  照着他的父祖的道路,继续前行,就足以保证永享太平了。
  唯有他胸膛之中,有着一个比始皇帝还要大的雄心壮志,他才会如此励精图治,为了发展国力和提振国力,无所不用其极。
  墨家的复活,轨道的复活,还有那一桩桩一件件他亲眼所目睹的事情。
  无不在向他证明一个事情——汉朝天子的心,如同始皇帝一般,绝不仅仅只限于九州之内。
  他想要的恐怕是八荒六合……
  “看来,寡人这次上长安朝觐,还真是来对了!”赵佗在心中感慨着。
  他很明白,倘若他当初选择不来。
  呵呵……
  一个有着比始皇帝还要大的雄心壮志的中国之主,岂会看着他在南越称王称霸?
  数十万大军越过五岭,恐怕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不要谈什么五岭天险,也别说什么南方酷暑。
  当年,始皇帝为了征服百越,发动数十万大军。
  那个时候,五岭之间,连路都没有一条,海洋河(湘江)与大溶江(漓江)更是完全不相关的两条大河。
  始皇帝决心已下,这些困难,顿时就都不是困难了。
  没有路?
  秦军凿开大山,填平沼泽,自然就有路了!
  没有河道?
  那就自己凿一条!
  从始皇帝二十八年开凿,到三十三年,灵渠就竣工,大量秦军,由此轻而易举的深入南海和百越之地。
  错非后来秦帝国崩溃,赵佗觉得,现在,可能灵渠已经将百越之地的江河都连接到了一起,甚至深入交趾。
  在这样的意志和执行力面前,哪怕是南越举国反抗,也不过螳臂当车,充其量,能给中国大兵造成一点点麻烦,然后,就要被碾碎!
  此时此刻,赵佗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那位素未谋面的汉朝天子。
  他有种直觉——
  “恐怕,寡人能再次看到始皇帝的影子……”
  想到这里,赵佗就忍不住的心潮澎湃起来。
  无论天下人怎么评判始皇帝,在赵佗心中,那都始终一座永远只能仰视的高山。


第750章 赵佗入朝(二)
  长安,灞桥。
  刘彻的天子仪仗驻节于此。
  “陛下,南越王的车驾,已过渭桥……”
  在前方探寻情况的御史回来禀报。
  刘彻点点头,走下撵车,梁王刘武与江都王刘阏紧随刘彻身后。
  这两人都是前几天抵达长安,来给薄太后祝寿的诸王之一。
  “江都王……”刘彻一边走,一边对刘阏道:“朕打算为你迎娶一位王后……”
  “南越王赵佗的王世孙赵胡有个同产姊妹,年方二八,与江都王年纪相仿,朕认为,堪为佳配……”
  所谓长兄如父,这婚姻大事,刘彻当然要做主了。
  给刘阏迎娶一位南越王族的公主,这也算是给未来下的一步棋了。
  将来,或许可以让刘阏的子孙,以此入主南越,完成吞并的最后一步。
  至于赵氏……
  大把的地方可以安置……
  什么中南半岛啊,泰国啊,柬埔寨什么的。
  南下干部第一人的家族,就应当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
  哪怕他们继续去这些地方割据,也无所谓了。
  肉烂在锅里,也总是自己的。
  就像后世欧米的白人们,灯塔国就是脱胎于牛牛,虽然是两个国家,但却是一个世界的。
  而且,中国,有着一个白人没有的优势。
  那就是无论怎么样,无论分开多久,分隔多远。
  诸夏民族,总是情不自禁,身不由主的统一起来。
  三国演义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诸夏民族每次分裂,统一之后,疆域都会扩张一大块。
  自夏商周以来,无不如此!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周室崩溃后,再次统一的秦帝国的疆域,比起周室的地盘,就大了不止一倍。
  而秦崩溃后,再次一统天下的汉室,在历史上的地盘,又比秦大了一圈。
  这是诸夏民族与生俱来的天性。
  所以,刘彻心里面,一点都不担心,大封天下,会有什么麻烦。
  前不久的加恩令,只是刘彻的一个试探。
  未来,当殖民地变多后,刘彻马上就会毫不犹豫的将大量贵族和勋臣分封过去。
  就如周室大封诸侯一般。
  总之,刘彻的对外扩张政策,就是后、宫兴国,大棒济世。
  只要诸夏的男人,能把敌人的女人全睡了。
  那就必然没有民族矛盾与分歧了。
  “诺!”刘阏虽然有些不太情愿,他其实更想娶一位中国女子为后,最好是齐鲁的淑女或者燕赵的美人。
  但,这个事情上面,他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倒是梁王刘武,有些是不太情愿跟着刘彻来这里等赵佗。
  其实讲道理的话,刘武更喜欢把南越给平灭了。
  这样,他的儿子们,就可能又能捞一个国君的位置来坐坐了。
  没有错,前不久,刘武也在围攻南越的事情里面插了一脚。
  刘武这个人虽然喜欢奢侈浪费,用起钱来也是挥霍无度。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痴情种子。
  这从他的子嗣数量就能看出来。
  他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四个儿子。
  全部都是与王后所出。
  他与他的王后,感情深厚,甚至可以用如胶似膝来形容。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他的王陵之中,现在就专门设计一条通道,直接通向王后陵寝的寝宫。
  这样,当他百年之后,他还依然能与王后在九泉之下相会。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不惜血本,在地下的通道中设计了种种浪漫的场景。
  爱屋及乌之下,刘武对宝贝儿子们的未来,也是很上心的。
  在长子确定继承自己王国王位,此次确定为未来朝鲜国王后,剩下两个儿子,他当然也要安置好了。
  因此他盯上了南越。
  可惜啊……
  赵佗这只老狐狸,反应真快,马上就做出了决断,让他的美梦落空。
  自然,刘武对赵佗没有什么好感。
  他甚至巴不得赵佗死在中国,然后让南越起疑心,然后反叛。
  可惜,那个老不死的,这么大年纪了,居然还能一路从南方来到长安。
  这让刘武的算盘落空。
  刘彻转头看了看刘武。
  事到如今,刘彻差不多已经查清楚了,究竟是哪些人在上跳下窜了。
  这刘武的算盘,自然也逃不过刘彻的双眼。
  更何况,刘武压根就没打算瞒他。
  东宫方面几次就暗示过了——梁王次子为朝鲜王,其余两子,皇帝会怎样安置呢?梁王可是有功社稷的啊,皇帝不能寒了功臣之心。
  “王叔……”刘彻笑着道:“为何如此闷闷不乐?朕就说个好消息,让王叔高兴高兴吧……”
  “东海故地,长期以来无主,朕打算未来,使王叔一子永镇,不知王叔听了这个消息,是否能高兴一些呢?”
  刘武闻言,立刻就眉开眼笑起来:“陛下厚爱,臣委实不知该如何报答!”
  刘彻微微一笑。
  其实,他看上的依然还是梁王的钱包或者说东宫的钱包!
  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