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狗?”陈蟜捧着肚子,笑得几乎在甲板打滚。
  那向导也忍着笑道:“贵人,确实是如此发音的……”
  “好吧……”陈蟜点点头,这夷狄野人,没有文化,随族群的所在地而自号,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史书上,名字更搓的夷狄,也不是没有过。
  不过这卑狗人的称呼,真是……
  “至于那些野人……”陈蟜珉珉嘴唇,问着向导:“他们一般有多少族人啊?”
  “回禀贵人,大抵在数百左右吧……”
  “哦……”陈蟜点点头,这就无所谓了。
  然后,陈蟜从自己怀中摸出也本小册子,看了看。
  接着,他就义正言辞的对着徐季道:“都尉,可曾读过《诗》《书》?”
  徐季站得近,眼睛很尖,看到了陈蟜那本小册子的封面上有“东园匠敬奉”这几个字,哪里还不知,那本小册子是御赐之物。
  再想想前不久自己也捞了把天子御赐之剑,然后,就被自己老爹给要去,挂到宗族的祠堂里,跟祖宗的神主牌一起享受香火祭祀和膜拜去了。
  徐季马上就正色的道:“君侯,卑职当然自幼受圣人教化,明知中国典故,请君侯示下!”
  “嗯嗯!”陈蟜清了清嗓子,欣慰的道:“都尉真君子也!”
  然后他道:“王师振武,当如震如怒,赫赫业业,当明天子之严,此等夷狄野人,未知中国之广大,天子之圣德,吾等卿大夫公候子弟,应宣天威于尔等之前,所谓先教后戒,有严君子是也!”
  徐季一听,马上就明白了,陈蟜的意思——这些野人什么的,若是恭顺臣服,那就可以留他们一命,将来给天子种田纳税服役。
  不然,就要王师振武,赫赫业业了,有严君子们,自然就不会跟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
  只不过,徐季很好奇,这天子究竟给了陈蟜什么指示。
  他翘起头,凑过去,在陈蟜手上的小册子上瞥了一眼,只见上面影影绰绰的有些字,虽然很多没看清楚,但有四个字,徐季却看得分明——人滚地留。
  “指的是夷狄吗?”徐季在心里猜测着。
  “这是陛下的指示?”徐季的小算盘,马上就拨拉了起来。
  若陛下的意思是这样子的话,那么,指的又是什么情况下,要人滚地留?
  若是能知道这个,未来的拍马之旅,或者忠于王事之行,大有裨益啊!


第763章 帝国的转折(一)
  “陈蟜居然跑去霓虹了……”
  刘彻拿着朝鲜发回来的报告,感觉脑袋有些疼。
  “能不能不要给朕添乱……”刘彻摇摇头,放下奏报,对身边的左右吩咐道:“此事,别让东宫知道!”
  “诺!”左右都躬身而拜。
  刘彻揉了揉太阳穴,从时间上看,陈蟜说不定,现在都已经到了霓虹了。
  所以,只能祈求老天爷保佑,这货别发生什么意外。
  不然……
  刘彻感觉,这个夏天,自己恐怕就没法安生过日子了!
  “自从薄太后寿辰过后,朕怎么好像就走起了霉运来了……”刘彻叹了口气。
  最近的事情,一件接一件。
  自刘彻即位后,推行的一些政策的某些不好的一面,开始渐渐出现。
  本来,这也没什么。
  任何政策,有有利的一面,自然也有弊端的那一面。
  这个世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统治者要照顾中产阶级和平民阶级,就必然要牺牲大地主大贵族的利益。
  反之亦然。
  中国的问题,从来就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执行的人和皇帝本身对政策的推动决心。
  只要皇帝意志坚定,选派的执行者得力。
  有些杂音,也不过是些苍蝇的嗡嗡声而已。
  在中国,政策的推行过程,最忌讳的就是,下面的人去办事了,结果皇帝一听别人的风言风语,就动摇起来,然后,就在支持与不支持之间无限纠结。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
  无论怎样的政策,都不可能取得什么成果。
  甚至可能比没有推行政策,还要糟糕!
  刘彻,当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些许的议论和杂音,刘彻从来都当没有看见。
  然而,刘彻不是圣人,也不是电脑AI,他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
  “朕还是太心软了……”刘彻抚着额头,在心里有些后悔。
  “朕早就知道,齐鲁的这些渣渣,没有一个好东西,早些将他们处理了就好了……”
  齐鲁诸王,都是齐悼惠王刘肥的子嗣。
  太宗时,因为要安抚齐国,所以,让这些兄弟,各自为王。
  分别将他们封为齐王、济南王、胶东王、淄川王、胶西王,这五个兄弟,将从前庞大的齐国,变成了五个大小不一的王国。
  但是,他们跟他们的父亲刘肥一样,是属于那种没心没肺,只顾自己嗨皮,不顾别人死活的渣渣。
  除了齐王刘将闾跟胶东王刘雄渠稍微靠谱一点,还讲个吃相外。
  其他三个渣渣,只能说是桀纣一般的人物。
  特别是刘彻即位后,因为暂时采取了对诸侯王安抚的政策,对相关的诸侯王犯法的问题,视而不见。
  所以,这些家伙,立刻就蹦跶了起来。
  绣衣卫、御史、采诗团,报告的齐鲁问题,在过去几年,堆满了尚书台的档案馆。
  这些家伙穷奢极欲,在封国之中,极尽一切敲骨吸髓之事,疯狂压榨和奴役自己的人民。
  今年怀化的淘金潮,引发了这些家伙封国中的百姓大逃亡。
  刘彻本来以为,这些家伙多多少少应该吸取教训,善待百姓了吧?
  毕竟,再这么玩下去,百姓跑光了,谁给你们种地纳税服役?
  然而,刘彻的想法大错特错!
  这些家伙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因为百姓大量逃亡。
  他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奢侈享受,于是,将逃亡的百姓的负担,转嫁到了其他人身上。
  尤其是济南王刘辟光,这货在控制了济南大部分的土地后,还不满足。
  每年,都要超额抽调大量民夫,给自己修宫室,造陵园,他甚至想把自己的济南王王宫,修的跟临淄的齐王王宫一样富丽堂皇。
  若在以前,济南王国的百姓,虽然负担很重。
  但因为济南的水力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所以,咬着牙齿,还是能承担得起的。
  然而,今年,济南王国,至少有七八千的百姓逃亡去了朝鲜和怀化。
  然而,他却依旧跟往年一样,超额抽调百姓,给自己修宫室和陵园。
  他抽调的民夫数量,甚至比去年还多!
  他征发了足足一万人!
  而按照制度,作为济南王,他每年最多只能征发三千民夫为他免费服务一个月……
  足足多出了七千民夫,这对于济南王国来说,简直是一个灾难。
  民间的怒火,在熊熊燃烧。
  而刘辟光,却还不自知。
  或者他就算知道了,可能也没当一回事。
  在他看来,大概百姓都是天生就该逆来顺受,为他当牛做马,只要长安不吭声,他就能高枕无忧……
  可惜他忘记了。
  天子一怒,流血漂橹,匹夫一怒,血溅三尺!
  自春秋以来,刺王杀驾的事情,也不止发生过一两次。
  七十年前,陈胜吴广,更是揭竿而起,掀翻了不可一世的秦王朝。
  于是,再也忍受不了刘辟光压榨的百姓,果断采取了他们认为的最直接的办法——刺杀!
  五月二十九,几个对刘辟光再也忍无可忍的猎户,拿着自己狩猎用的弓箭,埋伏在刘辟光出巡游玩的路上,效仿张良刺杀秦始皇。
  结果,当然也跟张良当初一样悲剧。
  猎户们的民用小弓,射射兔子,山鸡还是可以的。
  但想要刺杀一个坐在坚固的王驾马车之中,被团团保卫的诸侯王,还是有些过了。
  他们射出的箭,甚至连刘辟光的毛都没碰到一根。
  然后,他们就被刘辟光的王宫卫队反杀了。
  刘辟光遇刺后,大惊失色,他跟所有遭到刺杀后的统治者一样,选择了最愚蠢的方法——大索全国,甚至调动军队,挨家挨户的搜捕可疑的人。
  而他的这个决定,就像将一根火把,丢进了干柴堆中一样,马上就引爆了整个济南王国。
  六月初四,济南国的章丘县的某个小山村里,出现了全村的百姓,联合起来,反抗刘辟光派出去搜捕所谓的“刺客”的官吏,随即,暴动如燎原之势,在整个章丘县爆发。
  如今的中国农民,可不是后世王朝那些只会种地的农民。
  在刘邦的“士非教不得征”的政策指导下,很多百姓家里,弓箭刀枪跟农具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齐鲁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夸张。
  但也基本是每三户,就有一户的男丁,曾经接受过军事训练,知道怎么使用武器作战,每一个村亭之中,也都有曾经在军队服役的退伍士兵。
  而这些人,早就恨刘辟光恨到入骨了。
  随着章丘暴动,整个济南的反刘辟光的人,全部涌向章丘,自带武器和装备,参与起义。
  于是,起义再也无法遏制。
  短短两天,章丘县城就被起义军攻陷。
  暴动的农民,杀死了刘辟光委派的县令和县尉,打开监狱,释放被关押的无辜百姓。
  然后,他们推举了章丘人王安达为首领,历数刘辟光役使国人过律、目无王法、阴与吴逆私通等六项大罪,然后,宣布:吾等恭请陛下明断,除昏王,诛除暴政。
  显然,他们与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农民起义一样,都相信,坏的是下面的官吏,皇帝是伟光正的。
  伟光正的天子,在知道了我们的状况后,一定会拨乱反正。
  老实说,当刘彻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先是震怒,然后有些得意。
  可惜,这个事情,没有单纯的农民想的那么简单。
  武力暴动,反抗政府,攻占县城,杀死官吏,释放罪犯。
  这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不可饶恕的大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