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谷方向,首先被排除。
  有燕赵作为大后方支撑,上谷一旦有警,燕赵马上就会动员,这可是一个人口接近五百万的地区,轻而易举,就能拉出五十万大军,让匈奴人知道,什么叫做人海。
  在雁门关和云中郡之间,刘彻有些无法确定。
  好在,很快得到了消息的将军们在丞相周亚夫的率领下,一个个兴高采烈的跑来了。
  “陛下,听说匈奴的娄烦和白羊还有折兰三部南下了?”曲周候郦寄摩拳擦掌,一脸高兴坏了的样子。
  他仗着自己的特进元老身份,果断卖萌:“请陛下命末将为先锋,寄虽老朽,尚能一战!”
  对郦寄来说,他想打仗都快想疯了。
  这匈奴人这次南下,对他来说,无异于在额头上写三字——送菜!
  这要不吃下匈奴人送的VIP大礼包,真是对不住军臣的一番好意!
  韩颓当见了,也马上道:“陛下,末将曾在匈奴二三十年,对这白羊、折兰、楼烦都很熟悉,陛下若命末将为先锋,末将愿立军令状,必取一大当户首级,献陛下阶前!”
  刘彻看了看这两个活宝,摇了摇头。
  这两人已经是特近元老了,已经退休了好吧!
  把退休的老将再派出去,这岂非告诉天下人,刘氏无人可用,只能用老将了吗?
  所以,这两货是在卖萌啊!
  “两位爱卿,还是留在长安,为朕参赞军机吧,这打仗的事情,交给年轻人去做吧!”刘彻笑着道。
  郦寄跟韩颓当,立刻就跟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耷拉着脑袋,一副蠢萌蠢萌的模样。
  但,这两位,一个都七十了,另外一个也快六十五了,还在卖萌,好意思吗?
  “陛下,臣广年轻,请将先锋之职,交于臣吧!”李广在听到年轻人三个字后,立刻就主动请缨了起来。
  现在的李广,确实是很年轻。
  他才四十多岁,正处于一个武将的黄金时代。
  他精力不比年轻人差,而且,长久的军旅生涯,使其的军事指挥才能和用兵手法,都变得纯熟起来。
  更重要的是,这个年龄的武将,大脑依然清晰敏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跟年轻人一样快。
  所以,这一世的李广,极有可能避免他的悲剧。
  “先锋之事,暂不讨论!”刘彻看了看群臣,道:“当下当务之急,就是要判断匈奴人会从何处进攻?”
  “孙子云:夫战,庙算也,多算者胜!诸位将军皆长者,久于军旅,长于用兵,必有能教朕者!”刘彻拱手一拜:“请诸将军,集思广益,不吝献策!”
  将军们纷纷躬身,拜道:“敢不为陛下效死!”
  然后,十几位大将,围着殿中的地图,纷纷沉思起来。
  漫长的长城防线,犹如一条巨龙。
  这条巨龙,将文明与野蛮分割开来。
  但是,每一个熟悉军事的将军都知道,这条长城,其实攻击性大于防御性。
  从它修建之初开始,其目的就是作为一个进攻发起点和战略支撑点而存在的。
  既然如此,那它的防御漏洞就非常多。
  作为进攻方,匈奴人能抓住的机会也非常多。
  这就是为什么,匈奴屡次南下,无论汉军怎么防备,他们都能得手的原因。
  你不能指望一个为了攻击而修建的长城,在防御方面有多么完整!
  而且更麻烦的是,长城其实就是个一字长蛇阵。
  任何有带兵作战经验的将军都清楚,一字长蛇阵这种玩意,其实也就看着好看而已。
  真正的实战价值也就那么一回事。
  因为,一字长蛇阵,一旦被敌人突破了某个缺口。
  那就等于将整条战线拦腰截断,首尾不能相顾。
  所以,这么多年来,汉军虽然能跟匈奴有来有往,但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真正要将长城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的保护伞。
  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出去,将战火烧到敌人家里。
  倒那个时候,这条长城就会让所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么可怕和厉害!


第797章 庙算(一)
  “陛下,臣以为,匈奴不动则已,动必陷马邑!”老将军栾布在看了一会地图后,就道:“请陛下立刻传警给雁门郡守苏飞以及郡尉孙渐!”
  栾布是汉家目前资格最老的几个将军了。
  他也是迄今为止,硕果仅存的最后几个曾经见证了秦汉交替岁月的活化石。
  最近两年,栾布一直就是作为刘彻的军事参谋和智囊而存在。
  安东都护府的成立和防区规划,就是出自这位老将军之手。
  “臣也以为,匈奴应该会走马邑!”周亚夫也说道。
  郦寄跟韩颓当,在思索片刻后,也点头认可这个判断。
  听着将军们这么说,刘彻看着地图上的山川,问道:“丞相与列位将军是如何判断匈奴一定会走马邑,入雁门的?”
  讲道理的话,其实突破云中防线和回中道,对汉室的威胁更大。
  毕竟,云中防线只要失守,古老的回中道,必然落到匈奴人手中,到时候,匈奴循着回中道,威胁中国的腹心所在——关中了。
  “陛下,匈奴必不会走云中!”栾布笑着说道:“彼所用之兵,不过白羊、楼烦、折兰之部而已,还突破不了云中防线!”
  周亚夫也笑着点头道:“俞候所言,正是如此!”
  “且陛下有所不知,倘若匈奴此番南下的,非是这白羊、楼烦与折兰三部,或许他们还可能从云中入寇!”韩颓当也道:“但既然是这三部,那就必走马邑,入寇雁门关!”
  刘彻还是有些不太明白,问道:“诸位何以如此肯定?”
  毕竟,在理论上来说,匈奴甚至可以走右北平,入定襄,肆虐燕国,甚至切断安东都护府与中国的联系。
  但那样做的话,得不偿失。
  右北平那边跟上郡一样穷,匈奴人估计连牲畜的草料都抢不到!
  “陛下有所不知,这白羊、楼烦和折兰,与我等都是老朋友了!”郦寄嘿嘿地笑道:“若是在得知了来犯的匈奴部族是谁,臣等还猜不到他们要走那条路,那,臣等也就不配为将军了!”
  “虽然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然彼辈所用之战法,却是没办法改的!”
  周亚夫道:“陛下有所不知,历年以来,白羊与楼烦五次入寇,有三次走了马邑,雁门这条路线,至于那折兰,三次入寇,三次都自马邑而入雁门!”
  刘彻听了,点点头,对将军们的判断再无疑问。
  毕竟,他们与匈奴人打了几十年交道,可谓是匈奴人一撅屁股,都能猜到,他们要干嘛!
  可能对西方的那些部族,汉家知之甚少。
  但这经常打交道的老朋友,还能不知道他们的尿性吗?
  这就好比,后世的中国军队,可能搞不懂米帝的第三舰队和第五舰队的日常行为。
  但第七舰队,只要出港,基本都能猜到他们的行进路线以及编队方式。
  这白羊与楼烦、折兰等部族,跟汉军来来往往,相爱相杀数十年。
  彼此早已经用了鲜血和生命,摸清楚了对方的习惯和作战方法。
  用经验的将军,甚至能从匈奴骑兵的编队方式和他们挥舞马鞭以及拉弓的方式,猜出他们是哪个部族的。
  刘彻于是将视线集中到马邑城的周围。
  马邑,作为一个城市,还是很年轻的。
  这个城市始建于秦朝,是秦军大将蒙恬所建。
  蒙恬建立马邑城,最初的目标,其实只是想建个大点的围栏,好方便养马。
  这就是马邑名称的来源。
  秦亡之后,因为匈奴的崛起,所以,马邑就成了汉匈两国相争的焦点之一。
  发生在马邑的战争,甚至比在云中的战争还要多。
  甚至于著名的平城之战的源头,也是因马邑而起。
  西元前200年,既汉高帝七年,匈奴主力在冒顿率领下,围攻韩王信的都城马邑。
  韩王信抵抗不住,加上害怕被刘邦追究自己跟匈奴之间的那点事情,于是把心一横,投降了匈奴,还主动给匈奴兵带路,使之一路攻陷雁门、晋阳和太原。
  匈奴兵锋直指关中和燕赵。
  刘邦闻讯,马上点起所有汉军力量,北上抵抗。
  在刘邦统帅下,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取得了铜隄会战的胜利,阵斩了韩王信的大将王喜,接着又在太原击败了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紧接着又在磐石取得了对匈奴的决定性胜利。
  收复太原、晋阳、磐石,这才有了之后的平城决战。
  平城会战,与其说是冒顿设伏,倒不如说是,冒顿不得不在此与汉军决战。
  假如冒顿放弃平城,那他就得滚回草原了。
  所以说,自汉室立国以来,与匈奴的恩恩怨怨,也都是起自马邑。
  而在历史上,武帝朝时的马邑之谋,之所以选定马邑,作为诱饵,也是因为,马邑城对匈奴人的诱、惑,不是一般大。
  这个暴露在长城之外的城市,数十年来,流满了汉匈两国士兵的鲜血。
  “果然,历史还是有着它必然的惯性吗?”刘彻在心里想道:“自马邑而起,必自马邑而终!”
  这样想着,刘彻就做出了决断!
  “大将军!”刘彻看向窦婴:“请大将军立刻持朕节,以虎符发飞狐军,北上,潜行至句注!”
  句注就是雁门关的古称。
  “诺!”窦婴得令。
  “丞相!”刘彻接着下令:“即刻命令细柳营拔营北上,至太原待命!”
  让细柳营到太原待命,这是为防备,万一匈奴人走云中。
  驻扎在太原后,细柳营无论是支援云中还是支援雁门,都可以在最快时间赶到战场。
  本来,这样的做法在三年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选项。
  但是,今天的细柳营,已经从过去的步兵军团,变成了汉军第一支职业化的纯骑兵部队。
  全军一万余人,全部都是骑兵!
  “诺!”周亚夫也领命拜道。
  “再制诏,下令北地郡、陇右郡,所有北地骑士,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