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信服的永远是拳头的大小跟弓弩的射程。
  能拉开大黄弩的勇士,不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奉为上宾,引为良将。
  “善!”义纵点点头,戴上自己的那个特制的胸甲骑兵专用的高大头盔,对着羽林卫和虎贲卫的将官们下令:“传本将命令,虎贲、羽林,紧急战前演练,让南军与北军的诸位同袍看看,为何我等羽林、虎贲骑士,每岁军费以千万!”
  羽林卫和虎贲卫,成立以来,每年的军费就是成倍的向上翻。
  到现在,已经涨到了几千万一年。
  相当于每一个士兵一年要花一万钱来养。
  这在汉军内部和朝野内外,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非议。
  大家都觉得,这笔钱,已经足够养三个细柳营了。
  你们虎贲卫跟羽林卫的士兵,难道是黄金打的不成?
  “诺!”羽林卫与虎贲卫的将官们慨然而拜,然后,他们走出帅帐,相互看了对方一眼。
  虎贲卫的将官们斜着眼睛,看了看羽林卫的将官。
  然后,双方异口同声的道:“尔等好自为之,不要堕了陛下的威名!”
  胸甲骑兵,过去的实践证明,哪怕是演练,也是很危险的。
  因为汉军演练,追求接近实战。
  所谓“将万骑,行障塞,烽火逐虏。”
  地方的郡尉,每年冬天,都会率领郡兵和民兵,进行假想敌入侵的演戏。
  而在野战兵团里,这样演戏规模更加庞大。
  虎贲卫与羽林卫,就更夸张了,每年四演。
  春夏秋冬,都会进行野外实战拉练。
  而胸甲骑兵,因为装备的特殊性,常常会出现意外。
  主要的意外,百分之八十,都是因为胸甲的质量问题或者合身问题引起的。
  一套胸甲,往往重达六七十汉斤(约合20公斤左右),一旦质量有问题或者大小不合身,当列阵冲锋时,战马颠簸起来,坚固的胸甲会将骑士的肩膀摇碎。
  而墨苑的锻造技术刚刚上路,自然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的问题,也不可能为士卒量身打造甲胄。
  所以,汉军现在的胸甲骑兵的身高体型,都被严格限制在八尺一寸高,三百斤,这个标准。
  甚至不能多,不能少。
  即使如此,意外也常常出现。
  两年以来,已经有百余位胸甲骑士因为演练意外,或死或残。
  但正是这些血的教训,让羽林卫和虎贲卫的胸甲骑兵,迅速的形成了战斗力,并且摸索出了多套全新的胸甲骑兵战法。
  甚至,还有司马,写出了若干胸甲骑兵使用和训练简要手册,因此被嘉奖。
  羽林卫与虎贲卫的将官们在听到了对方的话后,都毫不意外的冷哼一声,然后背身过去。
  此时此刻,他们的心中,都只有一句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是时候让天下人看看,我羽林卫(虎贲卫)的獠牙究竟有多么锋利了!


第803章 战前(二)
  一个时辰后,南北两军和云中郡的将校士卒,一个个都张着嘴巴,目瞪口呆的看着正缓缓从远方的平原归来的骑兵。
  这一骑一骑,宛如从神话传说中走到现实的天兵天将。
  “吾等算是明白了,何以要花如此多的钱打造……”有南军的校尉感慨:“单单是这卖相,这气势,就已经值了!”
  义纵在旁边负手而笑。
  羽林卫和虎贲卫,从装备胸甲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知道了,这胸甲骑兵,气势最重要。
  所以,历年以来,上上下下的将佐,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思考——怎么让自己麾下的骑兵,看上去更加威猛。
  为此,他们改革了旧有的汉军头盔,使胸甲骑兵所佩戴的头盔,更加高大,为了突出威猛的气势,甚至有人开始尝试将头盔上的羽毛扎的更加高挺、鲜艳。
  而在虎贲卫,则从胸甲涂装上下手,在护甲上着色,使其变得更为显目和突出。
  这在其他部队,无疑是找死!
  会让敌人更容易命中和找到己方。
  但胸甲骑兵,天生就是要迎难而上,冲击敌人最坚固最强大最可怕的阵列中心的骑兵。
  他们是开路的大斧,披荆斩棘的长刀,还有凿开山峦的钻头。
  是全军的箭头和胜利的使者。
  注定就是要去将一切敌人撕碎和碾碎的王牌。
  这样的话,凸显自己的存在,增加自己的气势,让人更加注意和紧张。
  就很有必要了。
  况且,胸甲骑兵的冲锋,与现在世上所有现役骑兵的冲锋,都不一样。
  他们是沉稳的大山,倒卷的潮水和雪崩的山陵。
  “何止是气势跟卖相啊……”有来自云中郡的司马感慨:“这样的集群,吾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能阻拦他们的前进!”
  在方才的演练之中,虎贲卫和羽林卫向在场所有的士卒将校,展示了他们最基本的作战战术。
  就是他们最常用的正面碾压。
  不管敌人有多少,我自如泰山压顶,碾过来。
  挡得住要死,挡不住更要死!
  汉军的胸甲骑士,身高八尺一寸,臂展全部在八尺以上。
  其主战的兵器,是一柄长达一丈的骑枪。
  当他们冲锋起来,平端骑枪时,动能的巨大力量,足以让前方的一切生物全部被串成一条烤肉串。
  更何况,有聪明人发现,这些骑兵的背上还挎着一柄马刀。
  这是一种大家前所未见的马刀。
  因为,它比之现役的所有汉军马刀更加小巧,但也更加致命。
  因为它们是弯刀!
  在方才的演练中,虽然这些骑兵没有展示这些马刀的使用方法。
  但,只要不蠢的人都猜得到。
  在冲锋的第一阶段,这些骑兵用整齐的阵型和骑枪,冲散敌人的阵型,撕碎敌人的防御。
  然后,他们就会利用自身的阵型优势和无比强大的防御,用那些马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将那些狼狈溃散和哭泣的敌人,一个个的砍成肉泥。
  简单粗暴直接,但非常有效。
  然而,这仅仅是展露在众人眼前的表像。
  义纵非常清楚,羽林卫和虎贲卫,花费重金,集中了最优秀最好的军人,打造而出的这两千胸甲骑兵。
  他们,可不仅仅只是人高马大,装备精良,这么简单。
  纪律性和宛如一人的协调性,才是他们真正强大的地方和致命所在。
  这两千人之中的每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都有着非常深的默契。
  他们就仿佛是一台精密无比的机械。
  每一个个体都是这台机械里的零件。
  这使得他们,能在任何环境和任何条件下作战。
  哪怕战至最后一骑,只要中军收兵的命令没有下达,就依然会继续作战。
  同样的道理,哪怕敌人已经崩溃,狼奔豚突,收兵命令一下,立刻就会转向撤退。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纪律和协调,胸甲骑兵,才是无敌的骑兵。
  没有了纪律和协调、团结。
  义纵觉得,所谓的胸甲骑兵,很可能会在战场上被人玩死。
  所以……
  “全天下大抵只有我汉家能养得起这样的强兵!”义纵在心中感慨着。
  除了汉室外,整个已知世界都不存在,第二个能培养和训练胸甲骑兵的国家了。
  想要让胸甲骑兵,形成战斗力。
  那么,就需要一个随时可以调集数以万万计资源的少府,更需要一个幅员数万里,拥有数千万人口,能从中挑选出足够合格的士兵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一个完整的军事体系,一个系统的文明民族。
  有个墨家,在发明创造,根据军队反馈,调整和改进装备,有个法家,制定律法,动员民众,有个兵家,建立军法,教育士卒,甚至还需要有个儒家,普及知识,启蒙民众。
  没有这些,就算把胸甲骑兵的装备丢给他们,他们会保养吗?会使用吗?养得起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
  只有文明的先进程度和国家的强大程度,能达到汉室这样的程度。
  才有使用和装备胸甲的可能。
  所以,这胸甲骑兵的强大与无敌,不在于骑兵们身上的装备和他们的技战术。
  而在于汉室国家民族在整体上已经远远的甩开了周边一切竞争对手。
  千余年前,周人骄傲的宣告世界: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是为夏。
  如今,作为继承了三代先王遗训和制度的汉室,已然可以再次骄傲的宣告世界:有文明之美谓之华,有制度之大是为夏。
  再现宗周让八荒六合万国来朝四夷威伏的伟业!
  让中国再次成为那个真正意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朝上国!
  这样想着,义纵就有些心潮澎湃。
  他明白,今天,他领军出战匈奴,是踏出复兴中国,让诸夏再次主宰世界的第一步。
  “轩辕黄帝在上,小子义纵必执虏首,以献陛下灵前!”
  义纵在心中发誓着。
  然后,他就下达命令:“全军宿营,明日一早,拔营北上,潜行武州!”
  他统帅的这支接近万骑的军队的使命,就是要潜伏到武州塞附近的深谷,择机而动,将入侵的匈奴关在马邑城下,让他们全部灭亡在汉军的怒火之中!
  ……
  与此同时,在距离高奴数百里外的武州塞。
  气氛开始有些不太对劲。
  屯驻于此的是汉军句注军的一个司马。
  按照制度,本来,汉军应当在此屯驻一个完整的曲。
  但是,随着汉匈近年来关系转好,尤其是直面的河套匈奴诸部族,开始减少对汉室边境和长城的侵扰。
  所以,很多边境上的临时哨所和烽燧台都被裁撤。
  许多突出地区的边塞的兵力,也大大减少。
  汉军选择将兵力回收。
  一来,减少消耗。
  毕竟,在远离长城的地方,屯驻军队,单单是补给,就非常困难,而且还有危险。
  二则,士卒们也不愿意,孤悬塞外,被风吹日晒。
  相比长城外的艰苦屯驻生活,长城内的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