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忠仆!”折兰王温柔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奴隶说道:“带上一千人,去左翼,迎战那些敢于靠近的汉朝骑兵,将他们的脑袋给我扭回来!”
  “尊敬的主人,如您所愿!”奢骨里噗嗤噗嗤的说着。
  于是,从折兰部族军阵的左右两翼,也分别冲出两队骑兵,迎上新从汉军阵中出来的汉骑。
  ……
  “还真是自信!”义纵站在一辆战车,远远的看着。
  事实已经很明显了。
  对面的折兰王,已经用行动告诉了他——你派多少人,我派多少人,只少不多!
  有种吗?有种就继续玩!
  义纵抚摸着自己佩剑的剑柄,看着对面的那面大纛。
  然后,他接过来了十多个汉军参谋送来的白纸。
  白纸之上,依旧是一串串数字和计算而来的结果。
  将这些纸张上的数据和结果看完,义纵扭头看向自己的身后,问道:“胸甲骑兵,还需要多久,才能进入全速冲锋?”
  “将军,还需要前进两百步,我军胸甲骑兵,就可以进入最佳冲锋距离!”一个参谋拱手答道。
  “善!”义纵笑着回头,他看着前方的匈奴大纛,在心里想着:“你们恐怕很快就要哭了……”
  技术和战术的革新在汉室中央,将旧有的一切装备战法统统淘汰。
  在以往的演练和推演以及计算中。
  全新装备的汉军骑兵,能在集团会战中,一挑三甚至一挑四。
  有人甚至喊出了“一汉当五胡”的口号。
  至于胸甲骑兵?
  所有见过他们冲锋的人,全部都已经成为胸甲的脑残粉和拥泵。
  “擂鼓!”义纵抬起手,下达命令:“为我军健儿助威!”
  远方的战场上,身着黑色军服的汉骑,与穿着兽皮的折兰骑兵,就如同泾渭分明的数个巨浪,在这宽阔的战场上竞技。
  讲道理的话,匈奴人的骑术更熟练,人马配合更默契,彼此更熟悉。
  而汉军的骑术和人马配合,却勉勉强强,只能算合格。
  但是……
  在全新的装备和战法面前,这些缺点,全部都不足为患。
  鼓声更加的浑厚、庄严。
  甚至,在汉军的中军本阵,上百位从考举士子里选拔出来的文职军人,放下了自己手里计算的笔和算盘,开始唱起了神圣的战歌。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再没有比这首经典的诗更契合眼前的战场的了。
  在合唱声中,汉匈两方的骑兵,开始了第一次接触。
  ……
  折兰部族左翼边缘。
  鹧鸪和另一位骨都侯率领的千余精骑分作两股,慢慢的追上了前方的汉骑。
  不是因为他们的速度有多快,而是因为对面的汉骑,在前方等着他们。
  鹧鸪甚至看到了前方的汉骑,在绕过一个山峦后,掉头开始整队。
  他抬起手,他麾下的数百骑立刻如同机械一样,减慢速度,并慢慢停了下来。
  “胆子这么大?”鹧鸪心里冷笑着。
  他想起数日前,他在武州塞看到的那些汉军俘虏。
  嗯,汉人的胆子,确实很大。
  在那样的情况,依然不肯屈服和投降,依然不肯屈膝为奴。
  但是……
  “这不是你们可以与我,伟大的折兰骨都侯,鹧鸪为敌的底气啊”鹧鸪冷笑着,从背后抽出了随身携带的青铜铤。
  这是折兰骑兵的格斗神器。
  在其他部族,这种短矛,最多只是个投掷武器。
  但在折兰人手里,它成为了百兵之王。
  在匈奴,再没有比折兰人,更擅长使用这些短矛的士兵了。
  所以,每一个折兰骑兵身上,都会随身携带三柄青铜铤。
  甚至,对折兰骑兵来说,青铜铤比弓箭还要好用,还要厉害。
  马上开弓,很难瞄准和命中敌人。
  但铤不同,铤不需要开弓上弦,只要奋力投掷,就能对敌人造成杀伤。
  即使不能伤到敌人,也能打乱敌人的阵型,为随后的短兵相接,制造战机。
  所以,每一个鹧鸪手下的骑兵,都从背后抽出了一柄备用的青铜铤,同时抓紧了腰间缠着的流星锤。
  每一个折兰骑兵,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享受即将到来的血腥厮杀和白刃交锋。
  对折兰人来说,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
  他们就是爱看着自己的敌人,被他们打的头破血流,满地打滚,哭号哀鸣的模样,就是喜欢看着敌人一点一点的被自己敲碎脑壳,打断骨头,切断肢体时,鲜血喷溅的声音。
  ……
  在他们的对面,是汉军的南军左司马所部的五百余骑。
  左司马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精壮大汉。
  他来自关中的雍县,五帝神庙所在之地。
  但他清楚,自己的祖先是谁。
  “吾之先祖,乃秦公讳开老大人!”他拿出自己腰间携带的手弩,最后做了一次检查。
  百五十年前,他的祖先,燕国大将秦开,统帅燕军,北逐东胡,为诸夏拓土数千里。
  今天,轮到他这个先祖的后裔,继承先祖的事业和伟业,继续为诸夏建功立业了。
  他感觉自己的胸膛中,血液已经沸腾了起来,每一个细胞,都在嘶吼着:冲吧,冲吧,碾碎那些夷狄!
  “吾乃大汉南军左司马秦牧,夷狄受死!”在心中喊完这话,他抓住缰绳,拿着弩机,向前一指,下令:“诸君,建功立业,就在此刻!”
  他回头对着自己的部曲说道:“吾等乃南军丈夫,切不可输给北军的丘八们!”
  “射野猪竞赛,现在开始!”他大声下令:“全军听我号令,以锥形散开,三骑为一组,自由狩猎!”
  “万胜!万胜!万胜!”士卒们振臂高呼。
  “为了陛下!”秦牧松开勒马的缰绳,率先冲锋。
  在他的身后,他的部曲,按照过去训练的战术,拉开一条三层的战斗队形,冲向了前方百步之外的敌人。
  ……
  此时此刻,汉军大纛之下。
  文职军人们的合唱,到达了巅峰。
  义纵也忍不住加入进去,带着亲兵们一起唱和起来:“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唱到兴奋处,义纵干脆脱下衣袍,拿起鼓锤,为他的将士擂鼓助威。
  咚咚咚!咚咚咚!
  雄壮的战鼓声,声闻数十里。
  ……
  战场之上,飞速奔驰的战马,如风驰电掣。
  鹧鸪抬头看着那些急速而来的汉骑,将手里的青铜铤前指:“冲上去,撕碎他们!”
  “哇啦哇啦!”折兰的骑兵,瞬间双目充血,将头发披散开来,进入疯狂模式。
  然后,他们也夹双腿,战马立刻全速加速。
  两支骑兵,在不过一里多的战场上,迎面冲撞。
  鹧鸪一马当先,迎上了同样冲在最前面的那个汉将,他狞笑着将自己手里的青铜铤紧紧抓住。
  经验告诉他,他能在十五步左右的距离,掷出自己手里的武器,最起码也能逼迫那个汉将转向,若运气好,甚至能直接将他打落下马。
  然而,他的笑容,很快就凝固在脸上。
  因为他看到了那个汉将的右手中,出现了一件熟悉的兵器。
  “梭梭梭!”弩机的射击声连绵不绝的响起。
  他大吃一惊,连忙将身子低伏在马背上。
  这是匈奴人过去防备汉军弓弩手偷袭时的标准姿势。
  但在他的心中,有着一个大大的疑问:“汉朝人什么时候,有了能提前上弦的弩?”
  然而,他已经来不及多想了。
  对面的汉军,在三十步左右时,接连扣动了弩机。
  瞬息之间,鹧鸪就听到了,他的身后,惨叫声不断传来。
  折兰人热衷肉搏,酷爱白刃冲锋,短兵接战。
  但这也带了一个致命的后患——大部分的折兰骑兵,都不喜欢穿戴防御物品,许多人甚至自豪的声称——我身上,连一丝用来防御的东西也没有!
  毫无疑问,这样的骑兵,一旦被敌人的远程投射火力覆盖,将损失惨重。
  现在,这个喜好和特点,同样给折兰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鹧鸪通过声响判断,至少有数十甚至上百的骑兵,被汉军的弩箭命中。
  起码有五六十人落马。
  在这短暂的,甚至不过两三个呼吸的时间,他就失去了一成以上的兵力。
  这让鹧鸪胆战心惊。
  但他并不畏惧,反而抬起头来,疯狂的看向汉军,催促自己的战马,再次加速。
  远距离的投射火力,所有匈奴部族,都不能与汉军相提并论。
  但是,近距离的白刃格斗呢?
  鹧鸪扯下了自己腰间的那个流星锤,将它不断的在手中摇动起来。
  五步之内,他要对面的汉将脑浆爆裂!
  然而,在下一秒,他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大喊:“不!”
  因为,他看到了,在不过十步之外的汉军,集体丢掉了他们手里的弩机。
  这些珍贵的可怕的强大的武器,被他们像丢垃圾一样丢掉。
  然后,他们抽出了自己背上的环首长刀。
  这种长刀,寒光闪烁,而且极长极长,至少,比鹧鸪过去所见过的任何一种匈奴人在马背上使用的武器都要长两三倍。
  “碾碎他们!”
  鹧鸪最后听得是一声陌生的大吼,然后,他就察觉到自己的脖子一疼,整个世界瞬息旋转起来。
  砰,他的额头碰到了地上的泥土。
  泥土中的芳香传到了他的鼻子里。
  让他想起了在遥远的几千里外的家园。
  在生命的最终,他张了张嘴,无数的血沫从鼻孔和嘴巴吐出来。
  他的瞳孔里,看到了家乡祁连山上的野果,挂满了枝头,看到了皋兰山下,自己的孩子正骑着羊羔玩耍,也看到了无数的鲜血,从祁连山和皋兰山的山巅流下来。
  这些血海之中,无数的怨灵在嚎叫,在嘶吼,在诅咒,在痛骂。
  “原来萨满们说的都是骗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