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8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君父,为了天下,甘愿自己蒙受不白之冤。
  而且志向高远,胸襟开阔。
  古代的君子,大抵也不过如此了!
  不然,他为何愿意屈尊降贵,亲身来扶起自己?
  这么一想,康凯甚至觉得,之前刘舍在自己冲撞甚至意图危害他的时候,没有直接将自己当场打死,而是将自己带到这少府作坊,以事实来证明自己,洗清自己。
  这简直是古代的子产、伊尹一般的贤大夫啊!
  “汝为太学学生,国家未来,社稷之种,舍虽卑鄙,素来敬仰文学之士……”
  “汝既立志为国栋梁,吾自也愿助君一臂之力……”
  刘舍眨巴着眼睛,图穷匕见:“如今安东百废俱兴,安东都督世,屡向吾求贤,汝若愿意,吾便写信向都督谏之,为都督门下走马……何如?”


第910章 进击的公羊派(一)
  刘舍当然没有怀什么好心了。
  谁都知道,安东那边好发财。
  但在安东做官,却很苦。
  地方那么大,情况那么复杂,要管的事情还特别多。
  简直是官场之凶途!
  最少对长安的太学学生是这样的。
  不会有太学学生的志向是去安东。
  大家来太学读书,都是奔着九卿衙门甚至天子身边去的。
  更何况,对长安人来说。
  安东还意味着要遇到那两位混世魔王。
  可怕的陈须兄弟!
  陈须兄弟离开长安,不过年余,大家对这两位恐怖的二世祖,依旧是记忆犹新。
  要是落到这两人手里……
  许多都感觉脖子一凉……
  康凯更是吓得浑身战栗。
  当年,陈须兄弟拿了钱不办事还黑人钱的做法,真是吓尿了整个关中商贾阶级,以至于人人自危——若是别人也都学陈须兄弟,大家岂不是要连骨头都要被人吃干净了?
  这样的两个魔王坐镇安东,使得很多关中商人,没有胆子进军安东。
  只有那些自认为后台够硬或者说已经山穷水尽的商贾,才会冒险去安东赌博。
  虽然这些人现在都发财了。
  但是……
  这些人的数量很少。
  所以,关中人对陈须兄弟依然害怕的紧。
  然而,刘舍却不管这些了。
  他本就不想当什么贤大夫。
  名声于他如浮云。
  桃候家族世代都只在乎自己在刘氏天子面前的评价。
  至于屁民?
  他们连列侯的议论都懒得理会,还会去理会屁民的看法吗?
  于是,康凯的命运便被确定下来了。
  堂堂九卿,想要将一个太学学生丢到安东去。
  办法不要太多了!
  更何况,刘舍的理由和借口,还是如此的冠冕堂皇。
  ……
  当天,长安城的八卦界。
  桃候刘舍与太学学生的故事,传的沸沸扬扬。
  直夜幕时分,基本上所有该知道消息的人,都知道了消息,不该知道的,也知道了。
  刘彻就听说了这么个趣闻。
  “那个学生是谁的弟子?”刘彻对将这个有意思的故事告诉他的王道问道。
  “回禀陛下,是谷梁博士杨奉的弟子……”
  “杨奉啊……”刘彻眼里,一个白皙微胖的士大夫的形象一扫而过。
  “谷梁派是日子过的太舒服了吗?”刘彻冷笑着。
  若是在儒家内部那么多派系里,刘彻最不喜欢的有两个派系。
  一是鲁儒。
  鲁儒守旧而顽固,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臭,要不是这个派系在洗脑方面有神效,刘彻再就要动手下场给他们点教训了。
  而另外一个则是谷梁派了。
  刘彻对谷梁派的警惕和防备,甚至大于鲁儒。
  因为鲁儒无法成事。
  至少在汉家体制下无法成事,撑死了也就在齐鲁一带称王称霸。
  但谷梁不同。
  谷梁派的论述,对君王,对贵族,对权贵阶级,天然有着巨大吸引力。
  谷梁派的核心论述就是:用贵治贱,用贤治不肖。
  劳资英雄儿好汉,劳资是贵族,劳资的子子孙孙都要是贵族!
  历史上的门阀政治,就是诞生在谷梁派兴盛之后的基础上。
  说起来,也真是搞笑。
  现存的儒家三大解释《春秋》的派系,彼此之间的解释角度和方法,何止南辕北辙,完全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在同一个事情上,三派居然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譬如,在宋襄公之事上。
  《左传》认为襄公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微微的点了个赞。
  而《公羊》则是大唱赞歌:已陈(列阵),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
  都能跟文王比肩了……
  而谷梁呢?
  兹父之不葬(意为宋襄公死不书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也。为人君而弃其师,其民孰以为君哉。
  认为襄公根本不配为君,死了就死了!
  若你以为谷梁派是个什么好东西,那你就要大错特错了。
  与提倡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而且充满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心的公羊不同。
  谷梁专注于内政一百年不动摇。
  亲亲相隐这个臭名昭著的礼法核心,就是谷梁派鼓噪的。
  更可怕的是,谷梁提倡大宗族大世家大家庭。
  这对汉室的一夫五口百亩国策形成了致命威胁!
  但谷梁派为什么能后来居上,兴盛强大,甚至吊打了公羊与左传?
  答案是,这个学派强调尊王而不限王。
  承认皇帝至高无上,只要稍微讲点吃相。
  而且包装的很好,满篇都是仁义道德。
  可是实际上呢?
  却是营营苟且!
  甚至在刘彻看来,每一个文字,都在流淌着底层百姓的鲜血和眼泪!
  答案很简单,既然皇帝都只要讲吃相了,那贵族地主,自然也可以只要讲点吃相,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压迫和剥削百姓。
  “记下来,今岁考举,一个谷梁士子也不要录取!”刘彻淡淡的吩咐下去:“另外,博士杨奉,教授弟子不力,不当为人师,其除太学教授!”
  若有可能,刘彻还想将他的博士官衔也剥夺!
  但这不行!
  此人若是不留在长安当官,跑回老家,天知道他会在老家玩出什么花样?
  与其那样,倒还不如留他在长安待着。
  无非就是一年六百石粟米嘛!
  这个代价,刘彻付得起!
  “诺!”王道躬身。
  “此事,放风吧……”刘彻淡淡地说道:“让百官明知朕意!”
  再没有比考举这个大棒更有威力的诸子百家之鞭更好的武器了。
  控制了考举,就等于控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和言论以及发展方向。
  刘彻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明确而强硬的告诉某个他所不喜欢的学派——你们做错了,赶快改装,不改,朕就不原谅!
  这个学派只能选择改正。
  刘彻想了想,接着说道:“将《谷梁》自武苑必修科目抽离,改为选修……”
  武苑目前有十几本被指定必修的先贤著作。
  其中,就有着儒家的三大金刚《左传》《公羊》《谷梁》。
  此刻刘彻将谷梁踢出必修著作之列。
  等于将其驱逐出武苑!
  这个惩罚比起不录取考举士子还要可怕!
  因为,当今天下,武夫当国。
  执政者,清一色的武夫。
  不能影响下一代执政者的学派,等于自杀!
  况且,天子连武苑学生都不愿意让他们学了。
  还会让自己的皇子,尤其是未来的太子学习《谷梁》吗?
  刘彻相信,谷梁派的巨头们,肯定会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撕逼吧,狠狠的撕逼吧……”刘彻站起身来望着远方,心里得意不已。
  当前,诸子百家最大的学派儒家,在整个天下,都呈现了压倒性的人数优势。
  几乎每五个知识分子中,就有四个是儒家派系或者亲近儒家的人。
  但问题是……
  儒家内部的山头和派系,多的令人发指!
  便是同一派系内部,都有着南北齐楚之分。
  要不是儒家内部还有着一位有着超然地位的鲁申公在镇压着,这些家伙相互之间,早打出狗脑子了。
  站在刘彻的立场上来说,儒家内部太河蟹了,这是不行的!
  一个坐拥天下百分之八十知识分子的学派,要是一个口径发声,那还了得?
  好在,儒家现在虽然看上去一团和气。
  但实则内部早已经风起云涌。
  就像后世的欧萌一般,现在的儒家,只是被某几位有远见的巨头借着鲁申公的名义,勉强凑合到一起的联盟。
  彼此之间,其实早已经恨不得对方去死了。
  如今谷梁有难。
  刘彻倒想看看,其他派系会怎么抉择?
  ……
  对当世的两位公羊派的巨头,胡毋生与董仲舒而言。
  谷梁有难,简直就是……
  天意啊!
  “异端邪说,终不能成大事!”胡毋生端坐在暖洋洋的火坑上,对着前来问候他的弟子公孙弘说道:“今陛下能识破彼辈(谷梁)之真面目,真可谓大快人心!”
  谷梁与公羊,其实都算是今学(意既近代兴盛的学派)。
  在汉以前,左传才是春秋的大佬!
  所谓谷梁、公羊都只是口口相传的私人学派。
  至近代,胡毋生与董仲舒,授业于公羊高之玄孙公羊寿,得以口传《春秋公羊传》。
  然后通过他们两位的努力,才使得公羊派兴盛。
  公羊传从私学变成公学,从口口相传,变成了文字传授。
  但因为是口口相传,哪怕是师兄弟,对公羊传的理解和意见,都已经发生了改变。
  更重要的是,老师公羊寿已死。
  他们连个求证的地方也没有了。
  于是只好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思考自己的学问。
  譬如现在,胡毋生就在提倡“我注春秋”,而隔壁的董仲舒则打起了“春秋注我”的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