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起眼,但实则对军队极为有用的小玩意。
所以,虎贲卫、羽林卫,加上细柳营等各个主力野战军,你三个我四个,眨眨眼,就将墨家士子瓜分的干干净净,就留下七八个人,算是安慰奖,给少府和卫尉争夺。
这下子,卫尉和墨家都急眼了。
讲道理的话,卫尉控制的南北两军,也是很需要墨家士子的——虽然他们在长安,可以就近去墨苑延请墨家的墨者来南北两军考察,甚至还可以落下脸皮,靠着职务便利,跟墨家打好关系。
但问题是,南北两军也都在摩拳擦掌,想着下次出征时,自己依然能上阵捞军功。
这样,军队里有几个墨家士子和一批太医署的随军医官就很有必要了。
太医署培养的医官和医生,是刘彻在作战之前才会分配的。
这个他们无法控制。
但墨家士子,对于南北两军的重要性,就好比后世的机械化部队对于各种后勤技师的需求一样强烈。
不会有人希望自己的弩机在关键时刻卡壳。
更不会有人愿意看到,友军在疯狂收割首级,而己方却因为一些小问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友军的行动。
特别是卫尉庄婴刚刚上任不久,正是要收买人心的时候。
在这个关头,刘舍这个家伙使出下三滥的手段,截胡别人。
庄婴要是不爆炸,那才奇怪了!
但刘舍的理由也很充沛。
他少府就缺墨家的高质量的人才。
要是墨家的士子不够,万一影响了武器装备的生产速度,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刘彻揉了揉太阳穴,对那个宦官道:“你去传朕的命令,让卫尉和少府卿马上滚来见朕!”
刘氏大臣一言不合就械斗,这个传统,可谓是臭名昭著。
但这不能怪别人。
要怪就怪老刘家自己。
因为当初带头带着家臣跟大臣干架的不是别个,正是太上皇刘太公他老人家。
但到了现在,三公九卿之间,这样暴躁的互怼,刘彻总觉得有些害臊。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刘彻希望看到的。
墨家,现在太孱弱了。
人丁单薄,而且传续困难。
假如就靠着现在墨家自己玩做自己的那一套,刘彻估计再过十年,汉室的墨者数量,也破不了千。
工程师和科学家不破千,好多东西就没法子搞。
而还有比九卿各衙门哄抢墨家士子,两位巨头求贤若渴,为了人才互怼这个八卦更强的宣传吗?
没有了!
想当初,历史上宋真宗一首《劝学诗》让多少地主多少勋贵,眼巴巴的将自己的子侄送去读书?
对普罗大众来说,他们才不关心,到底是儒家的学问好,还是墨家的思想更赞呢!
这种事情,是学阀们才会去思考的。
大多数的普通人,送自己的子侄读书学习,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出人头地吗?
在这个问题上,儒法墨黄老,地位都是一样的。
儒家更强,更好当官,大家就都会去学儒。
法家更受重视,那大家就都去学法了。
同样的道理,墨家要是受宠,而且抢手。
刘彻毫不怀疑,整个天下的地主商贾,都会疯狂的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己的子弟塞进墨家。
这都是曾经的历史发生过的事情。
武帝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天下法家、黄老派、纵横家,不知道多少人悄悄的将自己的派系改成了儒家。
第969章 墨家的春天
等庄婴和刘舍被带到刘彻面前时,这两个家伙狼狈不堪,甚至脸上还留着淤青的痕迹。
“很有志气嘛……”刘彻淡淡的做出评价。
虽然其实心里面,刘彻是很高兴能在这样的时候出现一个这样的大新闻了。
只是作为皇帝,他要矜持。
“明天,整个长安都要知道,卫尉与少府不合了!”刘彻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两位九卿,故作恼怒的说:“朝廷九卿的脸,都要被尔等丧尽!”
“臣知罪!”少府刘舍立刻就叩首道:“只是,陛下容禀,臣安坐于家,而卫尉无故带人堵臣家门,臣也是迫不得已!”
好嘛,一句话就将自己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
卫尉庄婴自然也不差。
他拜道:“臣有罪,只是……陛下有所不知,实在是少府欺人太甚!”
在这个问题上,庄婴是绝对不能后退的。
假如说,都到了自己碗里的人,都被少府挖走。
那其他人会怎么看这个卫尉?
尤其是南北两军下面的山头们!
会不会觉得他这个卫尉没用,干不过少府卿?
一个卫尉被下面的人认为没有用,谁还会鸟呢?
卫尉不像执金吾,也不像郎中令,本身威权,就不一定能压得服下面的山头。
这是因为卫尉本身的特殊性所导致的。
汉之卫尉,执掌一切宫门外的卫队和城防部队,职责非常大。
所以,历代天子都给卫尉设置了两个紧箍咒。
第一个就是郎中令。
汉旧仪说:殿外门署属卫尉,殿内郞署属郎中。
这个制度的存在,使得不管是郎中令还是卫尉,都不足以威胁到皇帝的安全。
而第二个紧箍咒就是,汉家制度,南北两军的实际指挥权力,是三署二十二屯卫候司马。
换而言之,卫尉对南北两军,并没有直接指挥权。
他需要皇帝授权,才能调动军队。
不然,南北两军鸟都不会鸟他。
今天的汉卫尉,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督促下面的三署以及二十二屯卫候司马,巡逻宫阙,严查出入宫阙的人。
除此之外,大约就是处理各种往来公文。
可想而知,汉卫尉若是今天不能据理力争,让少府低头,乖乖的吐出被抢走的士子。
以后庄婴这个卫尉别说耍威风了。
恐怕,要被下面的人直接无视。
甚至可能会出现卫尉丞的威信比卫尉更高的事情出来。
这又不是发生过。
在汉室政坛,长官没用,副手不得不“承担责任”的事情,多如牛毛。
而且,那些副手们通常都是乐于“承担责任”的。
将长官当成踏脚石,踩进淤泥里,变成陪衬,这是能吏的象征!
庄婴是肯定不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别人的踏脚石的。
所以,庄婴的语调提高了几度,斜视着刘舍,说道:“臣实属迫不得已,还望陛下明察之!”
刘舍听了,几乎就要跳起来给这个家伙一拳。
什么叫做迫不得已?
堵我家大门,也叫迫不得已!???
当然,刘舍也知道,自己似乎确实干的好像有些过了。
只是……
这与他何干?
所以,刘舍无视了庄婴能吃人的眼神。
对桃候家族来说,永远紧跟着天子的脚步做事情,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而他的态度,则更进一步激怒了庄婴。
就是兔子急了也咬人!
更何况,老庄家从来不是吃素的。
于是,两位九卿就这样大眼瞪小眼,相互恶狠狠的对视。
刘彻看了,摇了摇头,不得不拉偏架,道:“好了,卫尉、少府,都休得再争执了!”
“少府,将那五位士子,退给卫尉!”刘彻做出了裁决。
卫尉的面子事小,南北两军的军心事大。
这个事情,若是处理不当,很容易会在南北两军里造成“天子以为吾等不如少府重要”的形象。
当然,少府也需要照顾。
毕竟,接下来几年,刘彻会慢慢的肢解和分化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
在这个过程里,刘彻要确保,少府整体上不会受影响。
所以,刘彻看向刘舍,道:“至于少府那边,确实需要足够的墨家人才,这样吧,朕会下令给墨苑,请墨苑代为培训一百位少府匠人及官吏!少府卿尽快拟定好名单吧!”
这样,刘彻总算把这两个人摆平。
将他们送走后,刘彻就召来绣衣卫都督周左车,吩咐下去:“将今日少府卿和卫尉卿的事情,给朕添油加醋的宣扬出去,朕要长安每一个人都知道此事!”
周左车闻言,微微一愣,然后就领命而去。
于是,当天,长安的大街小巷,顿时就被卫尉和少府卿互殴的传闻和八卦给占领。
许多老百姓都是带着猎奇的心态谈论着这个八卦。
但,在那些中上层的地主、商人、贵族眼里。
这个事情的味道,就变得异乎寻常了。
“一个墨家士子,什么功劳都没立,一入仕途,居然就能担任卫尉衙门的校弩校尉?”许多人目瞪口呆的听着这个八卦,然后通过种种渠道予以确认。
虽然说,那校弩校尉只是个头衔。
就跟那些顶着什么护粟都尉、屯田司马一样头衔的人一般。
也只是听着好听而已。
实际上,其秩比也才三百石。
手底下也就十几号人而已。
但,那可是卫尉的校弩校尉啊!
哪怕是列侯子侄去参军的话,起步点也就稍微高一些罢了。
甚至,还可能,不如这些墨家士子的起步点。
更别提,墨家的士子,可是被各个主力野战军团哄抢的!
于是,无数的人眼睛立刻就红了。
居然有一条这样的终南捷径!
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大家纷纷将自己家里的还没进学的子侄叫来,准备送去墨苑或者墨校。
至于墨家是什么?他们的理念和思想有什么?
大多数人才懒得去了解!
他们只知道,墨家士子有前途,而且,前途光明!
这就足够了!
于是,几乎只是一夜之间,墨家就发现,自己好像变得很受欢迎了。
尤其墨家在长安城里的墨校门口,一下子就挤满了带着孩子前来报名求学的家长。
甚至,还有列侯的影子,在人群里出没!
墨家的春天,似乎到来了……
第970章 省亲(一)
当第一抹晨曦照耀到邯郸城时,邯郸城外的百姓,已经在开始劳作了。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