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9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
  中行说看着兰陀辛说道:“倘若汉朝人推至祁连,而单于不能决,请你转告左大将,请其对单于言:皋兰山地处河西之中,中与胭脂相通,可为战场,可令一部族诈败,诱使汉军一部冒进至此,然后,我大匈奴集合全部主力,聚而歼之!”
  “断其十指,不如伤其一指!”中行说告诉兰陀辛:“只要能围歼一部汉军主力,则其他汉军势必陷入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之势……”
  “到那个时候……”中行说露出残忍的笑容,哈哈大笑:“整个河西,将成为汉朝的亡魂之地,每一个峡谷,每一个绿洲,每一个湖泊,每一座山峦,都将成为汉人的喋血之所和伤心之岭!”
  兰陀辛听得也是双手颤抖。
  他被中行说形容的场景,吓得两股战战。
  当然,他不是为中行说形容的战场所吓坏。
  而是被中行说描述的前景所吓坏。
  匈奴帝国,什么时候,连河套和阴山都保不住,甚至,还要退保祁连山,乃至于要集合举国之力,才能有机会吃掉一支汉人的偏师了?
  汉朝,真的强大如斯了吗?
  仔细想想,兰陀辛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今天的汉朝,无论装备、战术还是精神和战斗力,全面超越了匈奴和匈奴赖以为傲的骑兵。
  马邑之战告诉了所有人:玩骑射,汉人才是专家!匈奴,充其量只是个拿着弹弓的孩子!
  可是……
  兰陀辛抬头,望着中行说的模样,说道:“先生,我担心,不会有人听我的!”
  “会的!”中行说呢喃着冷笑道:“他们会听的,等到汉人狂攻高阙,而高阙不能守时,你站出来,提议退保阴山,单于必然答应……”
  今天的军臣单于的虚实已经被中行说彻底看破。
  他只是一个平庸之主,完全没有老上大单于的魄力和战略决心。
  遇到问题,他首先想的,必然是减少损失。
  既然高阙不能守,那放弃高阙,退守阴山,自然在情理之中。
  而当阴山也守不住时,再退保祁连,也是可以预料。
  一退再退,退到祁连山时。
  无论是匈奴贵族还是挛鞮氏的贵族们,都不会再让军臣退了。
  到那个时候,军臣就只能赶鸭子上阵,去跟汉军拼命。
  界时,再由军臣的亲信,呼衍当屠提议围歼一支汉朝偏师。
  以军臣的性格,肯定会同意,并且全力支持。
  但,这还不是中行说最毒辣的计策。
  中行说看着兰陀辛,拉住他的手,恳切的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计划,只能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他压低了声音,说道:“一旦汉朝开始进攻阴山,其主力集结于河套。请您率领兰氏主力,与呼揭王的精锐,绕过汉朝的长城,从乌丸山,进入汉朝的安东都护府境内!”
  “甚至,还可以分兵,使一偏师,自右北平之外,侵袭汉长城,若有可能,兵临蓟城,尽可能的杀戮和洗劫汉朝的村寨!”
  “如此一来,汉朝皇帝,必然不得不动员燕赵甚至齐鲁的郡兵……”中行说的手在这个时候加重了力气,死死的抓住兰陀辛:“一旦汉朝援兵到来,你们不要做纠缠,立刻撤兵,哪怕丢弃所有劫掠到的财富和奴隶!”
  “这一招,在汉朝兵书中叫做‘围魏救赵’!”中行说低声说着。
  当他将自己的整个计划和全部战略构思说完。
  他终于感到满足了。
  只要兰陀辛和匈奴,按照他的计划和战略构思行事。
  那么,哪怕汉朝能赢,也要赢得极为狼狈和惨痛。
  他们至少要付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伤亡,整场战争将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姓刘的甚至可能将因为战争的拖累而后院起火。
  至于用了他的战略后,匈奴的损失以及匈奴会不会因此灭亡?
  他现在马上就要死了。
  哪里还管这么多!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第999章 战俘换时间
  在结束了一天的祭祀活动后。
  匈奴单于军臣,回到了自己的王帐。
  例行公事的参拜了初生的月亮后,他挥手,散去周围的侍卫。
  然后,一个蹑手蹑脚的人影,出现在了军臣身边。
  “大单于!”那人跪下来,匍匐在地:“浑邪王刚刚派人来传信:汉朝皇帝派人传书,告知其,汉军将于八月出塞之事……”
  军臣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八月?”军臣取下自己头上的毡帽,露出头上的辫子,问道:“汉军将从那里出塞?人数有多少?谁领军?”
  “回禀大单于,汉朝派去传信的信使,只说了汉军将于八月出塞之事……”那人低着头说道。
  军臣于是陷入了沉默。
  如今,在匈奴内部,绝大部分的贵族,包括军臣在内,都对南方崛起的汉朝,充满了警惕。
  毕竟,匈奴帝国的大部分重要的政治和宗教重地,都在幕南。
  而马邑之战后,汉朝取得了汉匈之间的主动权。
  匈奴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长城虽长,但,能威胁到汉朝皇帝的突破点,就那么几个。
  匈奴帝国,现在承受不起第二次马邑那样的惨败了。
  也没有贵族敢再去长城尝试一次汉朝铁骑的威力的滋味。
  现在的汉长城,在匈奴贵族们眼里,已经跟七八十年前的秦军驻守的阴山一样了。
  那就是个死亡之地。
  没有人有胆子敢去。
  但,正因为畏惧,所以,匈奴对汉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警惕。
  在马邑之战中,汉军的细柳营,出塞数百里,端掉了右贤王的驻谒之所——南池,更是让匈奴人汗毛都竖起来了。
  汉军两年前,就已经具备了出塞数百里的能力。
  两年后的今天,汉军是不是已经具备了出塞与匈奴在大草原上竞技与争锋的能力了呢?
  谁都不敢保证!
  事实上,现在的军臣也清楚。
  汉匈之间迟早要做过一场。
  不是匈奴向汉朝讨还马邑的血债,就是汉朝要向匈奴复平城之仇,吕后之耻。
  区别只在于,谁来开这第一枪。
  军臣是无论如何都希望由匈奴来开这第一枪的。
  他比谁都希望,汉朝能一直老老实实的待在长城内,等着他征服西方,掠夺无数的财富以及奴隶归来。
  然后,再去与汉朝算总账。
  可惜,哪怕是军臣再怎么催眠自己,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汉朝人,是一定会出塞的!
  就像五六年前的匈奴帝国一样,一纸和亲条约和几句虚无缥缈得空洞话语,根本无法束缚也束缚不住贵族和军队对战争以及掠夺的渴望。
  同样的道理,汉朝的军队和贵族,对于军功和赏赐的渴望,也同样会催促和迫使汉朝的君臣,发动战争来解决问题。
  马邑之战后,世界格局因此洗牌。
  匈奴人,尤其是匈奴的贵族,不得不正视汉朝,以及汉朝所号称的“诸夏文明”“中国制度”。
  或为了救亡图存,或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
  许多匈奴贵族,都通过种种渠道,去试图学习或者理解汉朝人的文化以及思想。
  当然,也有更多的部族贵族,变得更加保守。
  诸如呼揭王等,坚持认为,马邑之战失败,是因为匈奴丢掉了自己的传统,安于享乐。
  想要复仇,想要获得战胜汉朝的力量,匈奴人就应该回归传统。
  什么样的传统呢?
  当然是冒顿单于和老上单于时期,匈奴贵族亲自冲锋陷阵,士卒茹毛饮血,悍不畏死的传统。
  军臣对呼揭王搞出来的这些动静,嗤之以鼻。
  作为这个帝国的统治者。
  哪怕他不愿意承认,但马邑之战告诉他。
  匈奴确实落伍了。
  匈奴人必须学习那些汉朝的优秀经验,并将之吸收。
  不论是用偷,还是用抢。
  所以,军臣明知道,自己的政敌之一中行说被人悄悄的弄回了单于庭。
  他也装聋作哑,当做不知道。
  只是,那中行说,到底离开汉朝太久太久了。
  久到他自己都已经快要老死了。
  他已经不再可以为匈奴提供些什么智慧或者意见了。
  匈奴帝国,需要一个新的了解汉朝,并且对汉朝和刘氏充满了敌意和仇恨的汉朝人。
  最好是汉朝的贵族。
  只是,可惜,这样的人,在现在的匈奴并不存在。
  匈奴帝国也已经有三年之久,没有遇到过主动投靠的汉朝官吏或者贵族。
  而且,当前的匈奴帝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确认汉朝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出塞?
  于是,今年春天,他在发现了浑邪王和汉朝人勾勾搭搭的时候,就生出了一个计策。
  利用浑邪王来试探汉朝。
  原本,军臣以为,汉朝人大抵会将他们的战略全盘托出。
  毕竟,汉匈之间数十年的交往,已经让汉匈双方的统治者,都恨不得对方内部生变。
  彼此之间,利用间谍和细作,挑拨离间,分化收买之事,层出不穷。
  在军臣想来,当浑邪王和休屠王主动向汉朝表明自己愿意充当内应,汉朝君臣,应该是如获至宝。
  即使不能掏心掏肺,也该有所表示。
  但现在这个情况,却让军臣感到很茫然。
  汉朝只说了八月出塞?
  鬼知道汉朝人说的是真是假?
  但,今天的匈奴帝国,却不得不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因为,时间很紧!
  匈奴帝国去年攻灭大宛,打开了通向西方世界的大门。
  先锋骑兵,甚至一度越过了葱岭,到达了另一个世界,将当地的一些情报带了回来。
  并且确认和探明了,月氏人果然在远方重立了王庭。
  而且,小日子过的还不错。
  他们与当地土著的引弓之民,名为康居的游牧民,瓜分了一个名为大夏的王国。
  而且,确实有一个身毒之国,富庶而柔弱。
  这就让匈奴必须做出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