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下不断传上来魏国百姓震天的哭嚎声,秦军来得太快。魏王假还在做着和谈美梦的时候,王贲便已经绕过几座城池直奔大梁。如果这个时候魏王假能够出城反击,说不定王贲便要铩羽而归,甚至会被干掉。毕竟城里有八万魏军,而王贲麾下只有三万劳顿不堪的秦军士卒。
即便人数差不多是对方的三倍,但魏王假还是不敢出城迎敌。而是命令魏军升起吊桥,好像缩头乌龟一样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战。自从当年的邯郸之战以后,魏军与秦军作战没有取得过一场胜利。失败的阴影笼罩魏人很多年,这个时候更是挥之不去。
城楼上的魏国士卒,一个个都是泪眼婆娑。下面那些人有许多都是自己的亲人,可自己却不得不用弩箭射杀他们。如果护城河被填平,那下一步就是残酷的攻城战。城里的粮食够吃数年,魏王假现在的打算就是能守多长时间就守多长时间。能多守一天,他就多当一天的魏王。或许,也能够多活一天。
三天,三天的时间里。赵**卒驱赶着魏国百姓,愣是用尸体填满了近百丈长的一段护城河。尸体上面覆了一层厚厚的土,可炎热的夏天仍旧不断有蛆虫从土里拱出来。有时候一脚踩下去,就会翻出一大团白花花的蛆虫出来。尸臭更是远近飘散,随着时日的增加一日臭比一日。
秦军士卒远在十里外扎营,仍旧被尸臭熏得头疼。很难想象,正在酣战的赵人和魏人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进展怎么样?”王翦见到王贲回到自己帅帐,便往嘴里塞了一块冰问道。
“魏国人很顽强,赵人也拼了命。两边好像掐架的公牛,谁也不服谁。双方撞得头破血流!不过赵人的伤亡要远大于魏人,照这样下去不出两个月四万赵军便会拼个精光。”王贲喝了一口水,加了冰块的冰水实在是畅快无比。没有在酷暑天喝上这么一杯水,再来得舒服的事情。
“拼光了就拼光了,抚恤足额,也就是了。跟那些黑了心的赵国保甲说好,如果现有克扣的事情。我会让他们后悔生出来!”王翦对于赵军的死不怎么在意,反正也不是自己麾下军卒死了也就死了。能够保证足额放抚恤,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
屯兵大梁城下需要给朝廷一个交代,如山的尸体就是王翦的交代。因为攻城伤亡太大,才不得不改攻城为围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秦军虽然骁勇但攻城的手段也就那几种。若是能在云家弄来火药,老子几天就能拿下整个大梁城。
为了不去西北作战,王翦也只能坏了良心。反正不管是魏国人还是赵人,就算是死光了也不关自己的事情。只要不是自己麾下的秦军士卒被干掉就好!
强攻不下改为围城,是战国年代常见的做法。最著名的便是越王勾践兵困姑苏的战例,那一次勾践可是足足围困了姑苏城三年有余,待城内粮草耗尽才算是干掉了吴王夫差。王翦倒是很想在大梁城下待上三年,不过这显然不现实。不过待上一年半载,那倒算是正常。反正只要不去西北,能拖一条就是一天。
况且,王翦还有个后手。要知道,魏国虽然灭了。可魏国的南边还有一个楚国,那可是一个强力诸侯。只要撩拨一下,再拖个几年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想让老子去西北给你们卖命,等楚人平灭了再说。
“已经跟他们说过了,谅他们也不敢违抗上将军的军令。朝廷的八百里加急回复到了,说是要上将军迅攻灭魏国。还说现在军资靡费的厉害,需要上将军在邯郸郡,颍川郡和原属燕国的各郡县筹集粮饷。不然,仅仅靠朝廷的拨付很难保证大军过冬。”中军校尉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书简递给王翦。
“让我们自己筹集?赵佗呢?他人在哪里?”
ps:感谢隙心,半梦半醒半生的打赏!感谢所有投月票的朋友,你们的支持是老龙最大的动力,感谢你们!感谢!(未完待续。)公告:笔趣阁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第一章 狠辣的王贲
桃花纷纷落落,粉色的花瓣被春风吹进流水随波逐流。如果此时在壶口两岸,便可看到壮观的桃花汛。可惜这里是大梁,黄河九曲流淌到这里,声势磅礴的桃花汛已经平缓许多。山岭上刚刚度过冬天的动物们纷纷探出头来,享受这温暖的春日阳光。更有些小兽,忙不迭的啃着刚刚返绿的植被。补充一下一个冬天所消耗的体力,饿瘦了的狐狼们趁机大肆追捕。熬过了残酷的冬天,这些家伙都欢喜雀跃的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一大队骑兵忽然出现在黄河两岸,为首一位将军黑盔黑甲。身着大红色披风,看模样就知道是统兵大将。身后跟着一群骑士,人人皆如虎狼一般。飞鹰怒马,个个身上都带着军人特有的铁血气质。
“少将军,前面便是黄河河堤。”一群人在岸边勒马站住,立刻有人上来禀报。手指着一里左右的远处,一道河堤玄色玉带一般卧在黄河两岸。此时水流湍急,从上游带下来的泥沙使得河水浑浊而泥泞。黄河到了这里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黄河,跟河套草原的那段黄河比起来,简直就是两条河。
王贲看着眼前的这段黄河,无奈的摇了摇头。大梁之战打的冬去春来,大家伙儿就连年都是在大梁城下过的。谁也没有想到,战斗居然会这样惨烈。魏人的抵抗异常坚决,几万新编赵军填进去,魏人居然死战不退拒不投降。明明老人孩子都上了城墙奋战,却仍旧在苦苦支撑。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在为什么什么而战。不是说魏王假无德无能么?为何魏国百姓如此效忠于他?王贲怎么想都弄不明白!
朝廷里面出事儿了!王贲也是在朝廷给王翦的军报当中得知,儒家居然派遣儒生前往咸阳。公然在咸阳城内诋毁大王的出身,如此目无王法的事情让大王暴怒不已。邸报上说,一个晚上便坑杀了数百儒生。三秦境内,所有儒家典籍被付之一炬。
大王已经派出时辰是责问齐王建,如果齐王不能给大王一个满意的答复。王翦就要率领大军去临淄问问,稷下学宫到底什么时候会被拆毁。那些儒生,什么时候会被坑杀。顺便将不听话的齐王建押回咸阳,王翦已经押回去三位大王。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这一次一定要保证齐王建活着到咸阳接受羞辱。燕王喜被活活饿死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再吃发生。大王需要一个娃样子,让天下所有人都看到质疑他血统的下场。
王翦回了邯郸整军备战,围困大梁的军务只能交给王贲。好在魏国已经虚弱不堪,他们没有能力发动反击。煮熟的鸭子,还怕它飞了不成?
临行时王翦并没有带走多少军卒,齐国人的战斗意志远不如魏国人。与其说是行军作战,其实不如说是行军就好。除了临淄,基本上没有什么作战的机会。甚至王翦觉得,即便到了临淄也没什么作战的机会。只要大军到了城下,即便齐王建不想投降。他的那些所谓重臣,也会主动将齐王建绑了送出城外。
那个齐国已经*透顶,整个国家所有的官吏都在想着如何捞钱。事实上作为齐王,田建的能力远不如他的老子。他的权力,多半已经被权臣架空得差不多了。就等着大秦来时,当做娃样子被顶上去。
然后这些齐国的重臣们,便会凭借有功之臣的身份,心安理得的享受数十年来的*成果。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土财主!
王贲不想为了夺取大梁城,过多牺牲自己的手下。赵国人是炮灰,可自己的手下是大秦军卒,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老秦人的血脉不能这样白白牺牲,必须想一个不死人就能攻下大梁的法子。想来想去,就只能打这条黄河的主意了。
黄河九曲,通过黄土高原的时候会携带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在水流湍急河水充足的时候尚且无妨,可到了水流平缓的地方就要了老命。泥沙淤积了河道,使得河床是一年年加高。两旁的河堤,也跟着一年年的增高。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地上河”。
为了不让黄河改道,下游的君主们算是操碎了心。年年都要抽调大批的青壮修河堤,一年的徭役大半倒还是用在了这条河堤上。
王贲看看眼前这道河堤,浑浊的河水裹挟着块块冰凌顺流而下。现在正是凌汛期,水流是充足无比。回头眺望了远处的大梁城,脸上便浮现出了一抹冷笑。既然不能用人力,那只能借用大自然的力量。动用天雷地火,王贲还没这本事。可挖掘黄河河堤他还是办得到,谁让你大梁城修建在地势低洼之处!
大梁城墙就算再坚固,可在水里泡上几个月,看你还如何坚固。
虽说这次跟魏国人作战是为了拖延时间,免得去西北跟云钥打生打死。可打的秋去春来,连年都是在大梁城下过的。损伤耗费军资无数,竟然还是没有攻克大梁。这让世代将门的王家人脸上十分难看。武将世家,攻城拔寨属于基本技能。现在弄成这个样子,还打不让人笑掉大牙。就算为了脸面,也不能在大梁城下再过一个秋天。
“明天征召民夫,开始挖掘黄河河堤。”王贲一指黄河河堤,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意思。
现在他是大将军,统领大军围攻大梁。抓几个民夫对他来说小菜一碟,至于挖掘黄河河堤会造成多少人流离失所,那就不在王贲的考虑之内。
“诺!”旁边的校尉心里一阵胆寒,刚刚一路行来。大梁城周围的庄子不下上百座,其中大多数庄子的地势都比较低洼。将黄河掘开,至少会有八成的庄子泡在水里。别说春种,就算草棚子都不能住人。周围少年将军年纪不大,可论起手段的狠辣,尤胜过王翦三分!
ps:这一卷是本书最后一卷,大概百余章左右。老龙会努力弄一个好的结局给大家,感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撑,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