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唐-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晟跨上追风策马扬鞭扬长而去,卷起一溜烟尘。

  鱼朝恩面目扭曲,羞愤至极。他随意翻看着南宫望派人递过来的案卷,脸色越加阴沉,手都在剧烈的抽搐。良久,他才愤愤然撇下早已被杖责晕厥过去的岳鹏,带着自己的一干手下狼狈回宫。

  南宫望深深望着鱼朝恩等人离去的背影,心道:从今日开始,孔晟就和鱼朝恩真正结仇势不两立,有这群太监在皇帝面前屡进谗言,恐怕……日后神龙卫行事必须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被鱼朝恩的内侍省太监抓住把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南宫望并不知,在孔晟心里,鱼朝恩顶多就是一个小丑,连对手都算不上。别看鱼朝恩权势冲天,但不过是一个太监头子,他在皇帝面前再怎么受宠,也不及孔晟一分——原因很简单,现在形势未稳,皇帝还需要孔晟来掌控禁军来帮助自己集权,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太监去与孔晟闹掰?

  所以,无论鱼朝恩怎么反弹,孔晟都一无所惧。况且,他料定鱼朝恩不敢去皇帝面前告什么御状,一旦这事揭开,鱼朝恩和岳鹏联手疯狂受贿并在神龙卫安插关系户的事儿就会被皇帝知悉,就算孔晟被问罪,鱼朝恩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对于鱼朝恩,孔晟之前是懒得理会。但当忍无可忍的时候,触及底线的时候,他也不会心慈手软。

  他才不管鱼朝恩怎么摆平此事,反正神龙卫中不可能被内侍省渗透夺权,所有的关系户都要被踢出去。如果鱼朝恩没有动静,孔晟就会亲自下手。

  当然,这回与鱼朝恩算是结成死仇,恐怕日后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鱼朝恩日后定然会时时择机报复,这是毫无疑问的。

  孔晟杖责内常侍岳鹏、驱逐内侍省太监、当面怒斥鱼朝恩的事儿,很快就在宫内宫外传开,震动了全城。张皇后带着定王李侗等人赶到承天门外的时候,神龙卫衙门前已经散了场,张皇后只能看到昏迷不醒血肉模糊的内常侍岳鹏被几个太监抬着进宫,狼狈至极。

  各方反应不一。

  张皇后望着戒备森严的神龙卫衙门大门愕然良久,才默默吩咐改道回宫。在进安宁宫之前,她才探出銮驾来向朱辉光轻轻道:“辉光,这孔晟真的一如传言中的强悍过人,他这是有恃无恐,还是年少气盛呢?”

  朱辉光压低声音陪笑道:“娘娘,奴婢估摸着,孔大将军虽然年纪不大,但还不至于冲动鲁莽。他今日行事,多半是为了立威。其实呢,这段时日,内侍省那边也着实不像话,把好端端的一个神龙卫搞了一个乌烟瘴气,孔大将军出手也在奴婢的意料之中的。”

  张皇后哦了一声:“鱼朝恩深得陛下宠信,他今日被孔晟狠狠踩了一脚,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朱辉光笑了笑,眼眸中一丝不屑一顾一闪而逝:“娘娘,奴婢觉得吧,内宦就是内宦,无论陛下怎么信任,都是内宦,内宦不得干政,这是本分。鱼朝恩把持内侍省,在内宫一手遮天,陛下是圣明之君,怕是也有警觉。”

  张皇后沉默了下去。

  朱辉光与鱼朝恩貌合神离,说白了还是权力之争。鱼朝恩在内宫一手遮天,无疑就压在了朱辉光的头上,朱辉光不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好在朱辉光此人心机深沉行事低调,从不公开与人争权,暂时安宁宫这边也没有引来鱼朝恩的打压。

  但张皇后心里有数,鱼朝恩是看不起自己这个皇后的,因为自己这个皇后朝中无根基,朝外的家族势力也式微了。更重要的是,作为皇后,她所生的皇子注定当不上皇太子,后宫这些权监哪能将她放在眼里?

  儿子定王李侗突然在侧轻笑道:“母后,鱼朝恩今日种种,其实就是李辅国昨日种种,儿子觉得,他要跟大将军斗,是没有一分胜算的。”

  张皇后继续沉默了下去,直至进了安宁宫再无半句评论。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太上皇还朝(1)

  第三百九十七章太上皇还朝

  东宫。

  孔晟与鱼朝恩翻脸成仇的消息在第一时间经程元振的口传递到了东宫,李豫闻报,拍案大笑,笑声震动大殿,久久不绝。

  李适有些摸不着头脑。

  即便孔晟跟鱼朝恩对上,即便鱼朝恩是当朝第一权监,但孔晟也不是好惹的,孔晟掌握禁军兵权,又执掌神龙卫,品阶虽只是正三品,但权势深重,两人相争,孔晟未必就能吃了亏的。

  当然,两人鹬蚌相争,对东宫这边还是有利的。但还不至于效果立竿见影,自己父王如此兴奋,究竟所为何来?

  李豫大笑良久,方才笑吟吟地扭头望着李适,道:“适儿,真是天助我也,这阉贼鱼朝恩把持内侍,仗着父皇撑腰在内宫一手遮天,迟早会变成大唐社稷江山的重大祸患。可本宫有心除他,却无从下手,不成想,今日有孔晟替本宫充当马前卒,本宫焉能不高兴?”

  李适凛然。

  他这才意识到,原来鱼朝恩在父王心目中竟然是祸国殃民的存在,恨不得早日铲除!

  但李适却不认为,孔晟能轻易拿下鱼朝恩。鱼朝恩其实与李辅国有所不同,鱼朝恩不仅是内宦,还曾经出任朝廷监军,在郭子仪军中任职,这数年来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稳固,在皇帝为数不多的信任之人中,鱼朝恩绝对排的上前几位。

  孔晟要动鱼朝恩,皇帝未必答应。

  而鱼朝恩不仅在内宫把持大权,还在朝中颇有根基,交游广阔,孔晟与他对上,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呢。

  “适儿,你且记住,孔晟这样的人,至多会成为权臣,但其文武兼备,他在朝中,对大唐社稷江山利大于弊。对于我等来说,现在的孔晟是对手,但若是将来,本宫登上帝位,只要他肯臣服于本宫,本宫一定还是会重用他。”

  “但鱼朝恩却是祸患。对于内侍,我们不可不用,但必须有度。内侍干政,这是江山动荡的重大隐患,不可小觑。”

  李豫声音沉凝,一字一顿道。

  对于太监专权,现在的李豫怀有深深的忌惮和防范。但这也与他时下的身份有关,一旦他真正走上皇帝宝座,心态其实会发生悄然无形的变化。在皇帝眼里,或许只有被阉割了的太监更值得信任,当然是相对的信任。

  李适躬身下去:“父王深谋远虑,心胸开阔,着眼社稷江山,非儿臣所能及。”

  “鱼朝恩万万不是孔晟的敌手。本宫有一种预感,或许用不了多久,程元振就可以在宫内翻身了。”李豫心情舒畅,笑了笑刚要再说几句,却听小太监匆忙进殿报道:“太子殿下,太上皇还朝,銮驾已经到明德门外。”

  李豫大惊:“太上皇竟然提前抵达京城了?来人,备车,本宫出迎!”

  李豫急匆匆出了大殿,向宫门外奔去,东宫皇太子的半副銮驾已经等候完毕。但李豫走了一段路,却是慢慢平静下来,他突然停下脚步沉声道:“宫中情况如何?陛下可曾出迎?”

  小太监躬身恭谨回答:“殿下,陛下率满朝文武大臣在皇城朱雀门外迎候,已经着神策大将军孔晟率銮驾仪仗护卫太上皇进城了!”

  李豫沉吟片刻,挥了挥手道:“本宫为太上皇嫡长孙,自当代替父皇行孝,来人,速速前往朱雀大街,迎接太上皇銮驾还宫!”

  ……

  太上皇还朝长安!与预定的时间和朝廷安排的节奏相比,至少提前了两三天的时间!

  这样的消息不胫而走,满城百姓商贾奔走相告。这个在皇位上呆了几十年的老皇帝,在民间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待太上皇李隆基在明德门外换乘銮驾等候进城的时候,朱雀大街两侧戒备森严的禁军宿卫之后,已经拥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现场人山人海,声音鼎沸,几乎倾城出动。

  孔晟率五百神策军骑兵铠甲鲜明列队在明德门外等候李隆基还朝多时了。孔晟刚出宫就接到了军报,立即派人急报皇帝。

  孔晟觉得很奇怪,也有些突然。

  太上皇还朝,竟然事先没有派人通传长安。而前几日的消息称,李隆基还缓缓行进在路上。为何今日出现在长安这么突然?但孔晟稍加思量,就明白了大概的来龙去脉。

  李隆基现在的地位尴尬至极。虽然号称太上皇尊贵无比,但实际上朝不保夕,几乎相当于丧家之犬。他带进蜀中的只有千把人,如今离开剑南返回长安就只剩下数百人跟随。

  本来老皇帝想干脆在蜀中养老算了,反正皇位已经被李亨夺去。但皇帝怎么能放心他留在蜀中呢?万一老皇帝在蜀中另起炉灶或者扯起大旗来,对皇帝的正统地位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所以,老皇帝几乎是被皇帝逼回来的。以老皇帝的本意,他是不想千里迢迢路上颠簸折腾的。只是他也清楚,他不还朝,皇帝不安心也无法向天下臣民做出交代。

  李隆基不仅担心路上遭遇叛军围攻,还担心自己的儿子当今的皇帝李亨会暗中向他下手,所以就命令大将军陈玄礼和内侍总管高力士一路偃旗息鼓、紧锁消息、昼夜兼程,直至入长安外围才放下心来。

  传出来的消息包括给长安的奏报,未必是准确的,也可能是陈玄礼按照老皇帝的命令故布疑阵。

  眼看长安城在望,李隆基才觉得自己安全了。

  皇帝命孔晟率禁军带銮驾出迎,而自己则率满朝文武大臣迎候在朱雀门外,看上去非常守礼、对太上皇保持着基本的恭敬,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很值得玩味的态度。

  父亲到了,儿子到城外迎候不为过吧?但李亨却只在皇城之外迎候,保持着皇帝的体面。而派谁迎接不行,非要派一个与太上皇毫无瓜葛并未相识的孔晟去迎接,没有安排颜真卿这些昔年老臣去迎接,这本身也说明了很多问题。

  孔晟眼前的李隆基身着锦袍,两鬓苍苍,衰老之色溢于言表。他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