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明远扬-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样的坏境中受了重伤又是骨折,他们已经和死亡没什么区别。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默默的忍受着痛苦,静静的等待死亡的那一刻。

    水手开始清理船上的一切东西,诡杆已经全部折断,帆布也不知被暴风刮到哪里去。

    “禀告大人,船现在完全失去了动力,诡杆与帆布尽毁。”水手队长清点完船的情况,立刻跑来向费信报告。此刻他的脸上尽是绝望的神色。

    在这一眼望不边的茫茫大海中,船一但完全失去动力,就只能听天由命漂到哪里算哪里。可是这里他们不曾来过,不知离海岸有多远,万一远了他们仅存的淡水与食物不够,那可就糟糕了。

    费信皱起了眉头,他想不到船居然损坏到如此程度,先让队长下去安排所有人尽可能的修补船只,他则回到船舱里想办法突破目前的困境。

    但面对这样的困境他还有什么可想的呢,眼睛不经意间看到地板上的望远镜,他眼前一亮,拿起便匆匆回到甲板上。打开望远镜便四处观看起来,虽然现在看得更远,可还是令费信感到失望。

    因为望远镜目及之处除了海还是海,根本就看不到陆地或者过往的船只。希望越大破灭的时候感受便越深,一次次的希望破灭已经令费信开始麻木起来。

    现在就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船上的食物和淡水最多只能支撑十天,如果十天之内到达不了陆地,那就真的是绝望了。

    一个虚弱的声音在他的身后响起:“费大人,我们现在在哪里?”

    费信闻声望去,只见百晓兰苍白着脸色,眼神迷惑的望着自己。他苦笑着摇摇头无奈的道:“现在我也不知到达是在何处?昨晚那场大风暴到达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也无从得知。”

    像这种情况就算能认清方向,也是于事无补。因为你不知道哪个方向才是去向陆地,而不是向着海洋的更深处前进。

    百晓兰对航海一无所知,因此并不知这有多严重,她只是疑惑的看了下四周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我现在后悔跟着来了,这根本就不是在坐船是在要人命。”

    百晓兰在昨晚的暴风雨中就已经后悔,她现在最关心的便是什么时候能回去,至于那神秘的小岛还是建文的下落,这些已经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费信颇感无奈的耸耸肩膀,他现在比任何都想回去大明,可问题是要如何才能回去。为了不让百晓兰跟自己一样对未来的日子充满迷茫,他只能随口应付几句,便让她回到船舱里去休息。

    船停止不前是不可取的,因此费信只能让水手把已经折断的诡杆稍微加工一下,变成一把巨大的船桨。八个水手轮番摇桨让船慢慢的向着东方前行。坐以待毙绝不是费信的性格,就算是赌运气他也宁可试上一试,因此随便找了个方向便命令前行。

 第292章 缺钱的皇上

    唐明回到南京以后便每天忙碌自己的庄园和侯府,别的事一慨不管,当然了,皇上要出海游玩这事也得放在心上。二十艘宝船和两百艘战舰早已等候在港口,就只等皇上那天想起了便可立即出发。

    今天郑府上早早的便来了个不速之客,朱棣带着朱高炽这个太子一早便来此。在唐明的陪同下府里小逛一圈,朱棣终于说出他此行的目的。

    “威海候,朕一回来可就听皇后在不停的夸奖您,商业税的事朕也了解了一下,确实很不错。宝船厂也在你的管理下蒸蒸日上,从以前的负增长到现在还能盈利,短短半年的时间为朕为国家增长了不少的收入,看不出你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朱棣是什么秉性,唐明自是了然于胸,一大早的两父子就装模作样的夸赞自己一番。黄鼠狼给鸡拜年定然是没安好心,唐明可是打着十二分警惕在防着。

    “皇上有所不知,其实这些大部分都是太子殿下在管理,微臣充其量只能算是帮点小忙。微臣所做的这些说到底还是得仰仗皇上,没有您的政策支持微臣也不过久是跳梁小丑一个。”

    有些功劳可以争取要,而有些功劳不但不能要还得尽量和自己撇清关系。就像此刻的朱棣明显是心思不纯,如果唐明糊涂的往身上揽的话,必然会中了朱棣的奸计。

    朱棣阅人无数自然不会被唐明三言两语就糊弄过去,见唐明不上勾,他话锋一转便又言道:“朕又听闻,你把朕赏你的千亩良田选在一个穷山恶水之中,在那里搞什么特色庄园。最近更是大肆招收农户,许下厚利要其在那里安营扎寨,这又是何故?”

    朱棣的狐狸尾巴渐露,听其言似乎对自己的庄园很有兴趣。唐明那庄园其实没有什么是见不得人的,最多也就是搞点大棚种植,但种的不是粮食而是蔬菜和瓜果。但这些都只是表面的,他最主要还是招收农户。

    这个庄园的一切为的只是招收农户和一些唐明认为有用的人才,而这些人就是为他以后的济州岛还有移民做准备。

    南京在朱棣迁都之后便会逐渐衰落下去,至少不会再像这样繁荣。而这里的港口也不会比闽南的福建,广东好,那边的地里坏境和自古便有的航海文化,比大明的任何地方都要好。

    尤其是现在的琉球也就是台湾岛,还是一个没有人涉足的地方,哪里只生活着很少数的土著。唐明如果不趁机把这个岛拽在手里,那就真成了傻子。

    他有足够的自信,朱高炽登基后定不会实施海禁的政策,反而会大力扶持海上贸易。但现在那些有能力在海上讨生活的海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既盗也既商。

    出海贸易的商人会在利益的驱使下,渐渐培养出自己的护卫力量,各地的海商也会相继成立自己的势力。大航海的时代在郑和的船队出发时已经开启这扇大门。

    商人一但有了一定的实力,他们便不会再轻易的给朝廷上交重税。就像现在的老何一样,辛辛苦苦出一次海,虽然有唐明的护卫,一路能平安抵达。但这一趟来回他便要付出总货物量的十分之三。

    一百万两的贸易,朝廷几乎不用付出便轻松抽取三十万两,一年走个十趟便要上交三百万两。如此多的税银他们还不如拿去装备自己的商船还有培养更多的护卫,如此一来便可在海上这个王法约束不到的地方横行无阻。

    而这一切只需逃税便可,大明的海岸线太长,朝廷无法面面俱到。这便是给了商人一个巨大的漏洞,而朝廷也会因为商人跟风逃税,而税收越收越少,一但少了朝廷又会再加重,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商人便会有更多的人加入逃税的大军。

    海上争霸的时代已经在快速的开启,这就是唐明所要的,大明只是他的一个垫脚石,茫茫大海才是他真正的战场。

    对于朱棣的疑惑,唐明显得很从容,耸肩言道:“如果皇上对微臣的庄园有兴趣的话,不妨随微臣一起前去实地考察考察。”

    闻言,朱棣转身便往外走,唐明的事迹已经引起他足够的兴趣。大明的国库在他这个皇上的一系列大动作之下,永远没有喘息的机会,永远都是入不熬出。

    朱棣想要尽快完成自己的几个心愿,他就必须得有足够的钱财来源,面对现实是他这个皇上无法逃避的一步。因此任何能够来钱的方法他都不准备放过。

    而此刻他身边最会赚钱的除了唐明之外,已经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

    高淳的庄园规模不可谓不大,说是良田千亩可唐明明显就没有按照官文上写的来做。高淳坐落于群山之中,单单盆地里的平原就不止千亩地,而唐明是连四面的山林都给算进自己的庄园中。

    各种各样现在搜寻得到的果树在临山脚下种植,用来种植蔬果的大棚已经建造了不止20个,每个占地足有两亩。从宝船厂搬来的匠户现在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户,从高处俯看这片盆地,里面是犹如蚂蚁般忙碌着的百姓。

    朱棣手指那些大棚,皱眉向身边的唐明问道:“那些盖着白色布帘的大棚子,就是一年四季都可种植各种蔬菜的地方?”

    唐明点头回道:“正是这些棚子,用白色的布盖起来在里面种植可以有效的控制里面的温度,从而让植物在最适合的湿度和温度下生长,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产量,也能有效的防治一些虫害。”

    “嗯!”

    朱棣点头不再说话,对于农耕其实他懂的有限,因此无法从唐明的话中得到有效的信息来为他做出判断。再者说他关心的又不是这些,而是到底这么大费周章的弄这些棚子,到了最后的收益有多大?

    “那像你这样搞出这些大棚来种植,就能养活这近一万人,而且最后还要有盈利。还有你种出来的蔬菜就敢保证卖得出去?”

 第293章 竞争对手

    面对朱棣的疑问,唐明笑了笑答非所问的说:“皇上这次回来南京不知可否发现有何变化?”

    唐明嘴角在家里闲着的时候,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大明如今表面上一派繁荣的景象,百姓们更是丰衣足食。商业的活跃让一切看起来蒸蒸日上。

    可就是在这样一派繁荣的景象下,朱棣这个拥有天下的皇帝,却每天为钱发愁。这样的问题唐明想了许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富民穷皇帝,才能显示出朱棣是一个好皇帝。

    朱棣不知此刻的唐明思绪已经飞到天外去,他还在回忆着如今的南京城到底有何变化。许久之后,他不太确定的说道:“要说变化的话应该是朝上的大臣,现在是越来越清闲。其它的朕倒没看出有何变化来。”

    朱棣的回答让唐明无言以对,果然是深居宫内的人,连南京城如今的变化都没看出来。或许应该说皇上根本就没去注意到这些,就好比前些日子来找自己的皇后一样,若不是朱高炽提议她出来走走,这会定然也是跟朱棣一样,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