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建宁王李倓和李白两人骑在马上,静静地抬头凝望着不远处宽大的灵州城门。两人身后,是一列长长的装载着金银财物的马车队伍,另外有仆固怀恩的骑兵随行护卫。
  李倓不仅仅是皇孙,嫡系皇族,还是朝廷的钦差,代表着朝廷来灵州犒赏三军并宣布张瑄等人加官进爵的昭命。因此,他必须要等候在城外,等待张瑄率众人来迎接。
  不多时,只听见城里传来嘹亮而苍凉的军号声,旋即是咚咚咚慑人心魄的军鼓齐鸣。
  烟尘起处,张瑄穿戴整齐率灵州一干文武官员飞驰而出,出了城门,翻身下马,大步就向李倓行去。
  张瑄脚步沉稳轻盈,在行走的时间里他已经上上下下打量了李倓几眼。他虽然一开始就是李亨的辅臣,后来更是成为李亨走上朝堂的最大助力,但他还真没见过李亨的儿子们。这李倓,也是头一次相见。
  张瑄紧走几步,率众人上前拜道,“臣张瑄,迎接殿下来迟,还请殿下恕罪!”
  李倓的年纪其实跟张瑄差不多,但以张瑄此刻的身份地位,又有如此浩大的军功在身,同时还是他父亲李亨的重要辅臣,李倓也不敢居大,翻身下马笑着将张瑄搀扶起来,朗声笑道,“张帅客气,小王来得仓促,倒是叨扰张帅与诸位将军了!”
  李倓的态度非常谦卑和恭谨,这让张瑄心头一动,心道:史书记载这李亨第三子李倓“英毅有才略、性温和谦让”,看来也不是虚言。
  李倓又向张瑄身后的封常清、张巡、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虚虚摆了摆手道,“诸位将军、大人请起!”
  张瑄与李倓寒暄着,突然听李倓身后有一人走上前来,大声道,“子瞻老弟,还识得老夫否?”
  张瑄一怔,顺眼望去,不由吃了一惊:“太白先生?!先生何以至此?”
  李白竟然随朝廷使团来了,这让张瑄很是意外。
  李白哈哈一笑,上前来跟张瑄见礼。
  李倓笑了笑道,“太白先生是小王的副使,我们奉命率使团来灵州犒赏三军!”
  说话间,只见城门处又行出一支仪仗队伍,正是万春的车驾。
  万春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胡服劲装,还没等车驾挺稳,就从车上跳了下来,大老远就向李倓招手道,“李倓!”
  李倓扫了万春一眼,脸上立即堆起浓烈的笑容来,他上前几步,向万春施礼道,“李倓拜见万春皇姑!此次陇朔一行,让皇姑受委屈了!”
  ……
  ……
  张瑄在自己的大都督府设盛宴招待建宁王李倓和李白等朝廷使臣,出席宴会的有万春公主和各镇使节,同时还有张瑄手下有些身份地位的文官将领。
  在宴会开始之前,李倓自然要首先宣布朝廷的封赏昭命。
  “册封封常清为陇朔副大都督、两河兵马都指挥使;册封张巡为陇朔大都督府府丞、灵武太守兼知陇朔政务事。”
  李倓展开诏书,朗声宣读道。
  封常清和张巡出列跪倒在地,朗声拜谢道,“臣叩谢朝廷恩典!”
  这两人的官阶没有太大的变化,早已有思想准备,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惊喜。只不过,这一道诏书,就将两人的职权划分清楚了,同为张瑄的左右手,但封常清掌管军事,而张巡则经略政务。
  可以说是陇朔一镇,张瑄麾下权力最大的两个人。
  李倓笑了笑,突然扭头扫了站在那里微微有些紧张和期待的郭子仪和李光弼等诸将一眼,提高声音道,“郭子仪、李光弼听封!”
  郭子仪和李光弼几乎是同时出列跪倒在地。
  “册封郭子仪为灵武大将军、定远侯爵;册封李光弼为河珧都督府都督、两宁州兵马都指挥使、安国侯爵兼两宁州太守……”
  郭子仪和李光弼狂喜,不仅军职获得升迁,还封了侯,这可是天大的荣耀,能封妻荫子的啊!
  两人感激涕零地叩拜下去,连呼谢恩。
  李倓轻轻一笑,“两位侯爷不必如此。两位在张帅麾下为国立功,加官进爵乃是应有之义……请起请起!”
  李倓这无意中的一句话倒是让郭子仪和李光弼心里陡然一惊,知道自己两人似乎有些兴奋过度失态了,而更忽略了此番军功的来源——
  两人匆忙起身,又一起向张瑄拜了下去,“末将拜谢大帅提携之恩!”
  张瑄笑吟吟地摆了摆手道,“恭喜二位了。”
  “末将不敢。”郭子仪和李光弼恭谨地退下,额头上暗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册封萧十三郎为折冲都尉,大都督府司马;册封崔进为果毅伯、大都督府录事参军;册封周旭初为大都督府长史、灵州府少尹;册封南霁云为神策军左卫中郎将,雷万春为神策军右卫中郎将;册封陈通为大都督府司马、灵州别驾……”
  萧十三郎的表现很平静,官爵高低对于他来说可有可无;而崔进、周旭初、陈通等人则在欢喜之余微微有些汗颜,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参战,只不过是跟着张瑄沾了光而已。
  仆固怀恩和顾惜因为没有参加战斗,因而没有立功,不在朝廷封赏的范畴之内。两人有些羡慕地望着郭子仪和李光弼,又将热切的目光投射在张瑄身上。
  两人相信,只要跟着张瑄,他们迟早也会拥有不世功勋,封妻荫子是迟早的事情。尤其是顾惜,他从羽林卫时救追随张瑄直到如今,对张瑄拥有近乎盲目的崇拜和敬畏。
  “剩余从军立功将士,由陇朔大都督府上报名单,朝廷按功封赏、加官进爵。”
  李倓宣布完一连串的封赏名单,然后目视张瑄恭谨一笑,“晋封张瑄为平西王爵,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陇朔大都督、河陇行军大总管,全权知抵御吐蕃事!”
  “着户部扩建平西王府,立功德牌坊一座。来人,呈上金书玉册与王袍冠带!”
  随着李倓的朗声高呼,张瑄起身拜了下去。
  虽然早就知道张瑄要封王了,但亲眼见到由建宁王李倓亲自宣布朝廷封张瑄为平西王的场面,见证了这一隆重的时刻,无论是陇朔文臣武将,还是李嗣业、史思明等各镇前来观礼恭贺的使节,都感觉心头一震。
  平西王爵,一连串象征着位极人臣的荣耀封号和职衔,这意味着张瑄已经真正取代安禄山,成为天下藩镇之首。
  “臣张瑄,叩谢朝廷隆恩。”张瑄接过金书玉册和王袍冠带,叩谢道。
  李倓笑吟吟地俯身扶起张瑄,大声道,“自今日起,大帅就是大唐朝廷的平西王了。小王相信,有平西王坐镇陇朔,有诸位将军誓死效命,吐蕃贼人必不肯越雷池一步!我大唐边境自此安定矣。”
  张瑄霍然起身,向长安的方向抱拳道,“臣定当为国家社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瑄归坐,封常清、张巡、郭子仪、李光弼率文武臣属列队恭贺拜了下去,“下官(末将)等恭喜大帅封王!”
  “恭喜平西王!”李嗣业和史思明等藩镇来使也跟随着一起恭贺。
  张瑄缓缓起身,目光炯炯地环视众人,虚虚摆了摆手朗声道,“诸位请起!”
  万春公主眸光闪亮地坐在那里望着张瑄,心头暗暗欢喜。张瑄封了王,两人的婚姻问题就有了一线曙光。
  以张郎目前的身份地位和权势,他要是跟太子哥哥开了口,要娶我——而我又坚决要嫁他,说不准太子哥哥会准了的。万春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有些欣慰又有些患得患失的样子。
  ……
  ……
  大都督府的盛宴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直到月上柳梢头才停歇。
  而这个时候,张瑄被朝廷封为平西王的消息,已经出了大都督府,向灵州城里和整个陇朔地域传播开去。
  这一夜过去,很多路经大都督府的行人百姓发现,那府门前已经悬挂上了“平西王府”的金字大牌匾。


第270章 李辅国之死
  第二日上午,张瑄在大都督府的威武帅堂升堂问案,陇朔文武分列两侧,文以张巡为首,武则以封常清为首。
  张瑄端坐在帅案之后,神色肃然。而建宁王李倓则另设一案,在张瑄帅案之侧。
  张瑄向建宁王李倓抱了抱拳,李倓凛然起身抱拳,“公堂之上,但凭平西王发号施令。”
  张瑄淡然一笑,突然朗声喝道,“带罪犯李辅国!”
  张瑄话音一落,站在他身后的大都督府长史周旭初大声传唤道:“大帅有令,带罪犯李辅国!”
  不多时,两个如狼似虎的陇朔军卒拖着面色如土的李辅国进了堂。
  李辅国本来就绝望透顶自知生机断绝,进了张瑄这杀气腾腾的帅堂,更是心惊胆战;但当他猛然瞥见李亨的儿子建宁王李倓竟然在场,他心里陡然升腾起一线希望。
  他猛然奋力挣脱开去,戴着铁锁匍匐到李倓面前,痛哭流涕地抱着李倓面前的桌案,颤声道,“建宁王殿下,救命啊!小人一向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小人在陇朔监军,是奉太子殿下的诏令……殿下救命啊!”
  李辅国断断续续歇斯底里地哭喊着,张瑄冷然望着,一声不吭。
  李倓有些尴尬地皱了皱眉,低低斥责道,“李辅国,你在陇朔肆意妄为,触犯大唐刑律和陇朔军纪,犯下重罪,还有何话说?退下!”
  李辅国听了李倓这话,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
  他这才明白,原来李亨派自己的儿子来陇朔,并不是为了救他,而是——
  一念及此,李辅国心神激荡面目狰狞抽搐着,反正是死到临头,反而也就镇静下来不再畏惧了。他跪在那里突然冷笑了起来,冷笑的声音越来越尖细和高亢。
  他猛然一扭头,望着张瑄,目光中投射出疯狂的扭曲的仇恨光彩,歇斯底里地咆哮道,“张瑄小儿,咱家蒙受冤屈,至死也不服……咱家就是到了九泉之下,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李辅国,你还在本帅面前嘴硬狡辩?汝违抗本帅军令、滥施政令在前,疯狂收受贿赂以权谋私在后,如此种种,铁证如山,证据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