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一个生有何欢死又何惧”张瑄哈哈大笑起来,突然起身上前,俯身一把将杜甫搀扶起来,“杜先生请起,张某闻先生才名久矣,如今特来一见。”
  杜甫震惊地望着张瑄,神色变幻,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先生诗句让张瑄颇有同感。”张瑄轻轻吟道,“先生忧国忧民,侠骨柔肠与书生意气病重,令人敬仰万分。”
  杜甫赶紧躬身再拜,“王爷过誉,杜甫不敢当。”
  “先生高风亮节,有才有德,当朝名士也,不必过谦。”张瑄笑吟吟地与杜甫携手坐下,“张某今日来,特来献上先生脱困之计。”
  杜甫眼眸中神光一闪,他虽然不怕死,但也不想死,不但不想死,还想能出仕有门一展报国之志。要不然,他就不会三番五次投诗于当朝权贵,以求荐拔了。
  “求王爷救我!”杜甫起身拜了下去。
  张瑄回头扫了马卢一眼,轻轻一笑,“马大人,请准备笔墨纸砚。”
  马卢有些尴尬地笑着,回头让人送笔墨纸砚来。
  他算是张瑄在朝中的心腹之一,有些事情张瑄也不避讳他,这也算是一种信任吧。马卢深知此处,自然心有主张。
  张瑄附过去在杜甫耳边小声说了几句,杜甫眼眸一亮,激动得连连点头。
  不多时,下人将笔墨纸砚送来。杜甫起身先向张瑄一拜,然后站在案几前略加沉吟,挥笔就写下一篇《劝进赋》。
  大意就是说当今监国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不输于历代大唐皇帝和当今陛下,如今老皇帝病体缠身不理国政,当行上古贤王禅让之礼,由李亨尽快登基称帝,安抚天下,云云。
  杜甫终归是诗赋大家,腹中有货不愁卖。这篇赋又关系着他的身家性命和前程,他焉能不全力以赴。因此,这篇赋做得是气势磅礴文采横溢,有理有据,对李亨极尽赞誉之能事。
  不足半个时辰,杜甫就搁笔双手向张瑄呈过来,“请王爷指教。”
  张瑄接过一观,哈哈大笑了起来,“好,好,很好。杜先生,你且在京兆府宽心等待,待本王进宫面见殿下……改日,本王当在王府设宴,为先生洗去蒙冤之尘!”
  杜甫感激涕零,跪拜在地叩首不起,“王爷恩德,杜甫感激莫名,无以言表!”
  马卢到了这个份上,终于明白张瑄要做什么了。他既要救杜甫,又不愿意跟杨国忠正面冲突,便起了这么一个妙计。
  杜甫本是名士,由杜甫起草一篇劝进赋,再由张瑄上一道劝进表,当众上呈,李亨岂能不高兴万分?如此一来,让李亨下诏赦免杜甫,杨国忠也就没什么话说了。
  这又不是什么深仇大恨,他还能死揪住不放?
  ……
  ……
  张瑄带着杜甫写就的《劝进赋》回府,他说是要进宫面见李亨,其实也不着急。这事儿,总得等过了年再说,至于杜甫这边,马卢是个聪明人,虽然张瑄没有说什么,但他知道该怎么做。
  来自杨国忠的压力再大,他把这个案子拖上几天还是可以的。而且,现在正值春节,杨国忠哪里有这么多的精力继续跟进关注这案子。
  永宁王府喜气洋洋,全府张灯结彩,过年的气氛已经很重了。与永宁王府的喜气相比,张良娣的娘家张府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张继勇被罢官免职,如今又被李亨勒令闭门思过。而张清则刚刚被流放回原籍,虽然性命无忧,但终归对张家的威望来说是一个重创。
  张继勇本来心思还有些活动,准备寻机东山再起,但张瑄紧接着又拿下大理寺卿韩建良,无疑又给了张继勇当头一棒。
  娘家的遭遇,也让张良娣在宫里丢了面子,最近更是郁闷之极,出宫回了娘家居住。而李亨忙于上元节登基称帝之事,也顾不上她。
  张府客厅。
  窦氏老太太望着自己有些无精打采的孙女儿,皱眉道,“乖孙女,你还是赶紧回宫去侍候太子吧。太子马上就要登基称帝,你要是跟太子疏远了,这皇后的位子……”
  张良娣猛然一震,“祖母大人,我……”
  “乖孙女啊,只要你能当上皇后,我们张家就倒不了。而用不了多久,继勇这个孩子就能再次入阁。至于你弟弟,能不能回长安来,那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嘛……孰轻孰重,要分得清哟。”
  窦氏老太太不愧是老来精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直奔重点。顿时一语惊醒梦中人,张良娣急匆匆地起身去梳妆打扮,然后风风火火地就回了宫去,直奔李亨的寝宫而去。
  到了寝宫之外,张良娣站在宫门口扫了那守门的两个太监一眼,矜持着淡淡道,“殿下可在宫里?”
  李亨没有正妻,这张良娣就相当于太子妃,日后还有可能成为皇后。两个太监不敢怠慢,立即躬身回道,“殿下正在书房批阅奏折。”


第316章 交心
  “殿下,张良娣求见。”
  一个太监毕恭毕敬地进了李亨的书房,小声奏道。
  李亨缓缓抬头来,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有些疲倦地伸了伸腰,长出了一口气。
  他有心要做一个古往今来旷古朔今的有为明君,因此在这署理政务上务求做到事必躬亲,亲历亲为,每日要拿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处理朝政。这可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和精力的劳动,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毅力,是坚持不下来的。
  但李亨不能不坚持。
  李亨心里明白,相权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皇帝的懒惰。当年的李林甫之所以一手遮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的父皇李隆基太懒惰,纵情饮宴享乐,什么事情都交给李林甫来处理,导致李林甫独揽大权。
  有事做就有权力,这句话乃是真理。
  李亨决定要吸取李隆基的深刻教训,但是他又能坚持多久,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让她进来。”李亨轻轻道。
  对于张良娣,他心里还是颇为看重的。毕竟,张良娣是与他一起共过患难的夫妻。他一直没有纳太子妃,张良娣就相当于是他的正妻。
  而在他过去不受待见非常压抑的灰色太子生涯里,张良娣不离不弃,对他也算是忠诚不二。
  而如今,虽然情势变了,他也开始纵情女色,不再专情于张良娣一人,但终归还是念几分旧情的。他已经决定,登基之后,就立张良娣为皇后。
  虽然张良娣的有些做法让他不怎么满意,但他实在是也没有合适人选,主管后宫。
  张良娣匆匆走进来,敛衽一礼,轻轻道,“殿下,臣妾有礼了。”
  “来,坐下。”李亨微笑着,招呼张良娣坐下。
  “你这几日在娘家住得可好?你回来正好,本宫正好有几句话跟你交交心。”李亨扬了扬手,“一会,咱们一起用膳。”
  “谢殿下。”张良娣见李亨态度温柔声音温和,心里一暖,神态也就变得无比的娇柔温婉。以往心里那些因为李亨宠爱其他女人而导致的种种不快,仿佛一下子就随风而散了。
  “你我是患难夫妻,一日夫妻百日恩,本宫心里有数。所以,你不必担心,若是本宫登基为帝,必立你为皇后,这一点,请你相信本宫。”在开始正式谈话之前,李亨主动开口打消了张良娣这些日子以来的各种担忧、焦虑。
  得到了李亨的当面正式承诺,张良娣心里狂喜,旋即又感动地眼圈一红,柔声道,“殿下宠爱,臣妾感激不尽。”
  “其实你不该过多猜疑的。本宫纵然后宫三千,但正妻却只有你一人,你在宫里的地位,不会改变。在本宫心里,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所以,这些日子你……”李亨轻轻一叹,“算了,过去的事情,本宫就不提了,今日本宫跟你交心,你大可收敛心神,安心在宫里守着,该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张良娣有些羞愧地垂下头去。
  “本宫真正要跟你谈的是张瑄的事情,还有你们张家的事情。”
  “本宫知道,因为本宫罢免了张继勇的官职,让你们感觉受委屈了。”李亨眉梢一挑,“可是你们要扪心自问,自己又做了一些什么。”
  “你的弟弟张清,是个什么货色,不消本宫说了。他千不该万不该去惹上张瑄,还对张瑄的小妾无礼。张瑄如今位极人臣,他的面子,本宫不能不给。而张继勇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本宫难做,因此,本宫只能选择将他暂时罢官,否则,必生事端。”
  张良娣幽幽一叹,“殿下,臣妾明白。可是,殿下对张瑄太过宠信,这人权势冲天,比当年的李林甫还要甚过三分,若是再这样下去,必成大患。安禄山已经是前车之鉴,一个搞不好,张瑄就是第二个安禄山。”
  “臣妾娘家人受些委屈不打紧,但殿下的江山社稷却容不得有什么闪失。”
  张良娣起身来敛衽施礼,“臣妾请殿下三思!”
  李亨默然,良久才道,“张瑄的权势的确太大,如今已经压过杨国忠,以至于本宫做事都必须要三思而后行。”
  “但是,你可知道,张瑄与安禄山不同,与李林甫不同,杨国忠更是没法与张瑄相提并论。”
  李亨眸子里闪烁着一丝异样的光彩,沉声道,“安禄山野心勃勃,谋反之心早已有之。但张瑄不会反,最起码,只要本宫不做那种诛杀功臣卸磨杀驴的事情,他绝不会反叛。这便是两人最大的区别。”
  “李林甫专权霸道,却能力平庸、只重私利、非常贪婪;张瑄虽也霸道,但却文武双全,文韬武略百年罕见。而且,他专权却不弄权,心胸开阔,心怀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视金钱如粪土。”
  “如若他贪婪好物,有反叛之心,必会借两次与吐蕃开战的机会,向朝廷大肆索要钱粮辎重,尔后扩军培植自己的个人势力。事实上,安禄山就是这么干的。安贼的二十万范阳铁骑,就是这么来的。”
  李亨咬了咬牙,“父皇糊涂,一次次纵容安禄山拿着朝廷的钱粮扩军,藩地越来越大,导致积重难返!”
  张良娣默然插话道,“殿下,张瑄不也正在请求朝廷向青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