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是战术训练,就是简单的三人小组,里面包含了设计走位,配合掩护等等。两个月的时间即便不能让他们彻底的明白这里面的含义,最起码也应该不会犯什么大错。

  先行接受训练的这两百多人,便是日后的教官,余下的一百多老兵,会在这些人离开之后,来接替他们进行训练,然后在成为教官。

  可以说,这三百来人便是王思锐日后的班排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他们新兵营带的班级,就会是他们手下的兵。

  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相互适应,不至于在战场上因为某些问题而丢命。

  延庆府虽然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但是城里面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

  溃兵先是席卷了延庆府,而延庆府的守军也是无心据守,甚至早先一步步入了抢劫的脚步。

  而因为大量的溃兵进入延庆府,早就已经导致了延庆府人心惶惶的。延庆府知府虽然还在,但是手底下已经没有多少人了,他早就无力掌控延庆府了。

  现在,但是他又不能提前逃跑,只能坐在府衙里,然后盯着四周,一旦发现洋兵的身影,就会立刻带着家人离开。

  敌人来了,守不住城了,逃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敌人还没有来,你就跑了,那问题可就大了。

  当马三如率领着五十多人的队伍进城以后,发现不少人正在抢夺,金银财宝,粮食蔬菜之类的,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

  见此,马三如立即带人赶往了延庆府的粮库,因为麦子在五月底六月初才刚刚收割完毕,在七月初的时候,各地应缴的粮食也已经入库。

  现在不过才八月下旬,而那些人又是以金银为主,很少会有只抢粮食而不抢金银的。

  事实证明,马三如的判断并没有错,当他赶往粮库的时候,发现粮库大门紧闭,遂强行破门而入。

  诺大的粮库,里面只空了三分之一,目测粮库里面还有十万斤粮食左右,紧接着,马三如又打开了其他的两座粮库,里面都是满满的,装满了至少十五万斤的粮食。

  而四座粮库加在一起差不多有五十五万斤粮食左右,如果他们六个营满编四千人的话,这些粮食足够他们三四个月。

  当即,马三如立即命人封锁粮仓,禁止任何人靠近,另一边则派人去通知王思锐,让其带人过来将这些粮食运走。

  …………

  “快!快!快!带上所有的马车。”在得到马三如的回话之后,王思锐立即下令停止一切活动,甚至连那些刚刚招募而来的新兵也被拉了出去。

  几十万斤的粮食,如果全部被王思锐拿回来的话,那么未来几个月他们都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如果能够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训练上,王思锐自然能够将部队训练的更好。

  “王大人,您这么急着召集部队,这是作何?”小德子见整个营地里一时间鸡飞狗跳的,当即出来询问道。

  “公公,我的部下在延庆粮仓发现了大量的粮食,我带人去把粮食运回来,公公要不要一起过去看一看?”王思锐笑着解释道。

  小德子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也好,咱家跟着一起去的话,也会少一些麻烦。”

  小德子之前是跟着皇室路过一次延庆的,只不过当时城内乱哄哄的,皇室并没有入城,而是在附近找了些吃食,简单的凑活了一顿便继续上路了。

  虽然他们也知道,延庆肯定有粮食,但谁让当时他们都已经被吓破了胆子呢?没有人敢去为了吃上一顿而不顾性命。

  而小德子一是怕死,二是想监视王思锐,同时也跟王思锐打好关系,于是便打算跟着一起去延庆运粮。

  

第八十一章:老子奉命抢粮

  ‘呲啦……’

  一声麻袋碎裂的声音传来,一包数百斤重的麦子忽然间得到了释放,一颗接着一颗的落在了地上,瞬间的功夫,一袋麦子便洒落一地。

  王思锐抓起一把粮食,入手的感觉便有些潮湿。

  “******!”看着手中的粮食,王思锐不由的暗骂一句。

  在古代,朝廷对于粮食的管理还是极其严格的。

  虽然交通运输并不像后世那么方便,各地区的粮食也很难被运往更远的地区,但是朝廷还是有明令规定的。

  各地粮仓一年内必须要将粮仓内的粮食翻晒一次,以确保粮食足够的干燥。

  而粮食入仓三年后,各地官府需将这些粮食按市价卖给商贩,而这笔钱需要上缴中央国库一部份,余下的则被算作各地来年的经费之一。

  当然,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因为全国各地情况不一,最北方地区粮食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所以产量也不会高到哪去。

  往南走一些,到了河南地区,那里一年会有两季,所以粮食的总产量也会稍高一些。

  各地的粮仓基本上也就是满库状态,所以,在来年新粮入库之前,各地的官府都会处理掉一批粮食,以腾出足够的空间。

  虽然各地百姓吃不饱的事情是常有发生的,但是不得不说一句,各地的粮仓可是从来都没有亏空过的。

  至于救济,除非是遭遇到了天灾,各地官府才有权先斩后奏,开仓救济。

  一般情况下,开仓救济都是需要得到中央朝廷的许可的。

  而近年来北方地区更是风调雨顺,粮食的收成也还不错,但因为地处北方的缘故,加上之前粮仓内的粮食又被处理了一批,官员们的俸禄也提前发放了一年,所以四座粮仓内的一座才会有三分之一的空缺。

  不过看现状,很显然,延庆府并没有很好的去按照中央朝廷的旨意去晾晒粮食,以至于这些粮食都有些发了潮。

  不过这事其实也并不怪延庆府,倒也不是他们不想晾晒,按照一般的日程,晾晒粮食的日子一般会在五月份,晾晒完之后便会处理粮食,然后六月份收割,七月份入仓。

  但是因为今年天下并不太平,加之流民剧增,导致延庆府耽搁了一段时间,结果好不容易忙得差不多了,这东边就打了起来。

  “先搬新粮,这些陈粮最后能搬多少就搬多少!”王思锐下令道。

  四座粮仓当中的一座半是新粮,其余的两座均是往年陈粮,多少都有些潮湿。

  即便是新粮的情况也并不怎么好,原本晾晒的就不大彻底,加上前几天的暴雨,导致粮食开始出现了返潮。

  不过对于王思锐来说,这些并不要紧,他们有这么多人,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将这些粮食吃光,潮不潮的也就无所谓了。

  “慢着!此乃粮仓重地,尔等乃何人治下?竟敢罔顾国法不成?”王思锐前边刚刚下令搬粮,一名五十来岁的官员便走了出来,厉声斥责道。

  王思锐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眼此人的装束,头戴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顶戴,身着八蟒五爪蟒袍,胸前绣着一副白鹇图案。典型的正五品官服,而延庆州能够有资格穿上此官服的只有一人,便是延庆知州秦奎良。

  “放肆,此乃新编京畿陆军六营统领,王思锐王大人。”小德子向前一步,先是点名了王思锐的身份,旋即厉声斥责道:“王大人奉命与洋兵作战,且有圣上圣旨,秦知州,你最好眼睛放亮一点,不然的话,咱家可不敢保证能够管住这张嘴。”

  新编京畿陆军六营统领?这他娘的是个什么职位?六营?那不正是一协的编制吗?协统领,乖乖,那可是个从二品的大员啊。

  秦奎良的心中不由的一阵嘀咕,不过也并不觉得惊讶。现在世道不同了,至于王思锐这个看起来能吓死人的官职,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个临时的。

  在古代,跟后世其实是一样的,每一个职位都有其固定的名字,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候,也会设立一些临时的职位。

  比如军事演习,将几个战区的部队归拢到一起,这时候各个战区再去统领就有些不太合适了,于是便会成立一个军演司令部,他的级别要高于各个战区司令部。

  但这只是临时性的,军演结束以后,大家还是哪来的回哪去,顶多因为这次的经历,会让你以后的仕途好走一些。至于会不会一直霸占着这个职位,那是想也别想。

  现如今世道大乱,朝廷临时封上几个大员也不足为奇。

  秦奎良也没有必要去害怕王思锐,再怎么说,他也是正儿八经的正五品大员,而且又有献轿之功,即便是得罪了王思锐,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虽说得罪了王思锐并不可怕,可是王思锐身旁的太监小德子,那就不是秦奎良能够得罪的了。

  “既然大人有圣谕,此地粮仓便尽可使用,不过在此之前,下官需要看一下圣谕,且搬走多少粮食,也需要大人签字画押,不然以后下官无法向朝廷交代。”秦奎良的态度瞬间软了下来,以退为进道。

  王思锐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是猜到了秦奎良的想法:“可以!不过要一式两份,一份你来存档,另一份上交朝廷,以便查证。”

  听到王思锐的话,秦奎良心中猛的一愣,旋即便破口大骂了起来。不过表面上却不敢有任何不同意的想法,笑呵呵的说道:“如此,甚好!甚好!”

  王思锐将两份圣旨递给秦奎良,待秦奎良确认无误之后,双方各自派人到粮仓门口确认搬走的数量,只不过秦奎良显然是有什么心事,心思完全不在粮仓。

  粮仓内的粮食都被装好了袋子,一袋多少斤都是固定的,所以在搬运的时候,只需要查清楚搬走了多少袋就可以了。

  同样的,这也是为了方便清查,否则一摊子粮食堆在地上,即浪费了空间不说,也不利于清查。

  搬运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期间又在城内临时征调了数百辆大车,这才将这数十万斤粮食统统运走。

  最后,在双方确认无误之后,各自在纸上签字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