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幕僚杜如晦,以及河阳王帐下长史李靖,皆向朕上了奏章,言未见李重九主力真正动向。太子所率的北路大军,可能有会危险,甚至南路大军也有可能遭到攻击!”
  一旁陈叔达道:“陛下,我们已是全力侦查了,赵军主力有数万兵马,不可能会飞上天去,也不可能遁入地中。只要他一旦现出行迹,我们就可以察觉。”
  裴寂道:“陛下,微臣倒是担心,太子殿下的北路大军啊!如果这一次钱九陇军粮不失,微臣倒是没什么,现在军粮一失,可就不妙了。”
  宇文士及看向裴寂问道:“你是担心,李重九会出井陉口,攻上党?”
  裴寂摇了摇头道:“上党有襄武王坐镇,一时不会有事,微臣担心是,若是李重九若与太原赵军合流,之后直插河东,攻陷蒲津渡到时如何是好?”
  裴寂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都是脸色一变。
  从地图上看去,从太原至蒲津渡,一路上经西河,临汾,绛,河东四郡,当初赵军大举攻打太原时,其前锋草原骑兵,几乎差点就打到河东郡了。当时李唐朝堂上,都有放弃河东,以避赵军锋芒之说。
  而现在驻守河东的三万唐军,被调到上党,四郡兵力空虚,若是李重九的主力赵军和驻扎太原尉迟恭合势,那么大军长驱直下,攻下四郡并非没有可能,只是路途上时间消耗久了一些。但一旦让李重九攻陷了蒲津渡,就可以造成南进渡过黄河,直接攻打长安的声势。
  到时候身在河内的李建成大军,就不得不回师河东,以解除长安之围。这主力决战,本也是正常,换做平常李唐丝毫不惧,但现在问题是李建成大军缺粮,大军从河内返回蒲津渡,重新走了一段回头路不说,一路上士卒饥肠辘辘,饭都吃不饱。
  李重九大可以固守险要,不主动出战,待李建成粮尽,士卒气势低迷到极至时再反手一击。所以就算唐军有兵力优势,但与赵军主力决战,胜算连一成都不到。
  裴寂将这一切后果分析了出来,事实上不用裴寂分析,殿内的人,也都是知兵的,怎么会不明白呢。
  从地图上看去,黄河三大渡口,与关中只有一步之遥的蒲津渡,河阳城所在的孟津渡,还有黎阳城所在黎阳渡,成了这场唐赵大战的三点关键点所在。
  陈叔达道:“陛下,是否将北路大军调回一部分,防守临汾郡与绛郡?”
  李渊负手来回走动道:“不,开弓就没有回头箭,长安还有三万人马,李重九就算打到城下,又如何?朕还怕他不成!”
  “陛下!”裴寂,陈叔达一并劝道。他们担心李渊这是意气用事,长安是李唐的心脏,岂能轻易置于险地中。
  李渊将手一止道:“朕知道你们要说什么,不过朕已经主张,原本定计南北两路大军合击洛阳,眼下南路大军已是成功,而北路大军却因军粮被劫而不足,朕只要将军粮运抵太子军中即可,对吗?”
  裴寂道:“陛下,此话是不错,但眼下从关中重新调粮再运往河阳,最少需要二十日啊!”
  李渊摆了摆手道:“你说的那是陆路,而不是水路!”
  裴寂与宇文士及对视一眼,都露出惊愕之色。
  裴寂问道:“陛下的意思,莫非是要用粮船运粮,走黄河三门峡水路?”
  “不错!”
  裴寂满头大汗道:“陛下三门峡水路太过危险了,无数舟船在此覆没,若用粮草经三门峡运至河阳,十艘船也只能到两艘。”
  李渊摇了摇头道:“两汉时,江淮的河船都能从黄河入关中,为何到了今日一艘船也不敢走。尔等不知,朕已是派人,秘密重修了三门峡南岸的栈道,目的就是为了今日之用!”


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淮军
  江都郡的江都城,为大隋三都之一。
  雄才伟略的杨广,为了完成贯通南北的大战略,从洛阳至幽京,修了永济渠,从洛阳至江都,又修了通济渠。从江都东下长江,可出海往倭国、琉球,盛时江淮的米粮盐船如过江之鲫,从通济渠一直运至洛阳。
  杨广重视江都是众所周知的,当年他为晋王破陈之后,安抚江扬,喜欢上了江南风土人情,加上他的妻子萧皇后又是南朝之人,杨广即位后多重用江南士人,以平衡朝堂上关陇门阀作大之势。
  不过杨广最后平衡失败,江都也成了他最后丧命之地。
  宇文化及杀了杨广之后,弃了江都城,率十万骁果军北上,经彭,徐两州,再从渡过黄河,攻打黎阳城意图夺取粮草,最后宇文化及为李密所败。
  宇文化及走后,江都交由右御卫大将军陈棱镇守。陈棱是当年与张镇周一并远征琉球,破敌国的名将。不过宇文化及走后,陈棱抵挡不住李子通对江都的攻势,最后将江都让给李子通。
  李子通得了江都后,又败给了杜伏威。最后这江淮第一繁华之地,现在为杜伏威所据有。
  现在江都水城的闸口上,水门大开。江淮军的战舰,正鱼贯从水城之中开出。
  战舰上杜伏威头戴金冠,面色冷峻地看着滚滚江水。江风袭荡,令他身后的江淮军战旗猎猎飘扬。除了让左仙游镇守江都之外,此刻江淮军大将尽数都在他左右,其中不乏猛将谋臣。
  而左右战舰上满载着他江淮军五万精兵,杜伏威的嫡系乃是丹阳兵,江淮之民多果劲,好武习战,尚气力,其中丹阳兵就堪称江淮劲旅。据说当年孙权平定山越之后,择其精壮为军,而当时山越各族中以寄居丹阳的最多。
  除了嫡系人马之外,舟船水师也是劲旅,这支劲旅乃是右御卫大将军陈棱的东阳兵。这支东阳兵乃是当年东都琉球,远征千里,灭其国的水师劲旅。
  杨广征辽时,又令陈棱率这支东阳水师,坐镇东莱为后援,之后杨玄感叛乱,陈棱率领东阳水师攻破黎阳,斩杀其大将元务本。陈棱败给李子通后,率人马投奔杜伏威。杜伏威假意接纳陈棱后,又杀了对方,并收纳他的人马,这支东阳水师也落入了杜伏威手中。
  眼下两大劲旅在手,加上杜伏威的上募营,现在江淮主力大军尽数随他北征。
  杜伏威对左右道:“张善安,张镇周和王世辩的人马到哪里了?”
  王世辩是王世充之弟,坐镇彭徐两州,王世充破后降唐,为李渊封为徐州刺史。至于张镇周则是当初与陈棱一并征讨琉球的名将,杨广被杀后,降了萧铣,萧铣为李孝恭所破后,又易帜降唐,现为舒州总管。
  而张善安则是义军出身,为孟让旧部,现也降伏李唐,为洪州总管。李渊这一次命杜伏威出兵攻打李重九,又派这三将各率本部人马,在旁辅助杜伏威。
  听杜伏威询问,一旁辅公佑禀告道:“已是逼近东海郡,与赵军宋金刚部打了几战,不过都是小打小闹。”
  杜伏威闻此脸上浮现出了轻蔑之色道:“乌合之众!”
  辅公佑道:“还是要我江淮军出马啊,没有我军,就那几个猢狲,何年何月才能攻得下东海郡?”
  杜伏威笑着道:“辅伯说得对。这一次李重九率主力赴洛阳与唐军主力决战,他们两家打得热闹,我们杜某人若不乘这时候捞一笔,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山东之地我是要定了,那宋金刚不到两万人马,根本不在我杜伏威眼底。”
  辅公佑笑着道:“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得利啊。”
  杜伏威道:“唐军打唐军的,我们不要管他,他们也不会听我们指挥,不过你立即令汪华、闻人遂安也率人马尽快赶来,告诉他们打下来东海郡,大家都有肉吃,如果晚了一步,或者找借口和我磨叽,就不要怪我杜某人翻脸。”
  杜伏威眼中目露凶光,一显江淮枭雄的狠厉。
  当下杜伏威的五万江淮军顺着通济渠,山阳渎这一段水道北行。
  通济渠共分两段,上段是从黄河连接淮水,这一段古称为鸿沟,就是楚河汉界的鸿沟,为战国时魏惠王所挖掘。
  下段则是从淮水连接长江的山阳渎,阳渎古名邗沟,这是中国最早的运河,是吴王夫差所凿的。邗沟将淮水与长江贯通起来。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淮水,长江并为四渎,都是入海大河,邗沟一举将两河贯通起来,使得江南的船只可以直入青豫两州。
  当年夫差为了摆脱蛮夷之国的身份,入主中原与中原齐,晋两国争雄,故而开凿邗沟便利交通。到了隋文帝伐陈时,为了运兵,将邗沟又进行一次疏通。而杨广即位后开永济渠,更是进一步疏通这条运河,使得通济渠上下两段彻底贯通。
  杜伏威的五万大军,从山阳渎北行,经过高邮后,进入淮水。东海郡与江都郡正是以淮水为界,当初李重九与杜伏威秘密约定,两家以淮水为界,互不侵犯,眼下杜伏威率先撕破了脸,率领江淮精锐从山阳登陆,直杀入东海郡郡内。
  现在东海郡原来是臧君相的地盘,臧君相被灭后,为赵国收入囊中。
  杜伏威率兵前来,也是乘着赵军刚刚攻下山东,攻他一个立足不稳,若是赵军在山东站稳了脚跟,那么杜伏威这一次倒也是不会轻易冒险了。
  杜伏威令水军驻扎在山阳,提防淮水上游,而自己率四万步卒登岸,这时候,歙州刺史汪华、昆山豪强闻人遂安二人也率军赶来与杜伏威会合。
  这二人在江淮都是一方豪强,闻人遂安为了杜伏威,杀了对方的心腹之患沈法兴,而汪华则是歙州汪氏大族之人,隋末乘乱而起,据地一方,当时歙州汉人大族与山越人冲突十分厉害。汪华占据歙州后,却能领两族相安无事。
  后杜伏威势大,汪华向杜伏威表示臣服,保全一地安定。此人谋略也十分得杜伏威赏识。
  现在江淮军人马齐聚,兵锋直指山东。


第七百一十五章 主力出现
  东海郡,乃是旧南青州所在,郡治在朐山县。当初越王勾践为了入霸中原,在朐山附近建都。
  秦一统天下后,朐山县一地立石为界,为大秦的东门,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