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家不宣召自己,那么自己就主动去垂拱殿求见。
<;/br>;
第四百五十四章 谁反对?
垂拱殿,对于南宋来说,是个不输于大庆殿的圣地。ΔΔ.『→→.
这里,黎民政事军机要事,都会在诸多重臣和天子的商讨中落下大的策略方针,最后在大庆殿宣告群臣,最后再有大宋各部门之间配合实施。
可以说,有一大半的重要事情,皆成于垂拱殿。
从某方面来说,垂拱殿的朝会,远远要重要于大庆殿的大朝会。
比如今天,垂拱殿就要决定一件关系到大宋未来数十年的重要大事:立储。
官家赵昚不出喜怒哀乐的坐在椅子上。
谢盛堂不出喜怒哀乐的站在官家身后。
其余人众,除去恭王赵惇,几乎都没什么大的情绪波动。
毕竟能混到垂拱殿参与立储事项的,就没几个庸人,全都在官场上养成了大家的气度——越是到关键时刻,越是沉的住气。
左右相公,汤思退和张杓立于臣首。
恭王赵惇和庆郡王赵恺,因为身份的特殊性,独立站在另外一个角落里。
赵昚着众人,微微颔首。
意思说大家议事罢。
议事。
能有什么事,当然是立储。
到了今天,所有事情都将是水到渠成。
官家心里清楚,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赵惇必然成为储君,之后入主东宫,开始分政。
只有一个人。
与官家和谢盛堂一般,不出喜怒暧昧面表情的赵恺——他并不急,也不恐惧,更没有失落。
从自己被贬,李凤梧就没出过手。
如今的赵恺,依然渐渐成长,不再是当初那个有点得失就会患得患失的庆王。
而且他也知道。
就算是赵惇成为太子,自己也没什么可失落的。
对于储君这个位置,得之我幸,失之亦不幸。
况且,李凤梧真会不出手?
赵恺怎么都不相信,李凤梧会就这么放弃,会就这么轻易的让赵惇入主东宫。
所以赵恺很是淡定。
相比于赵恺的淡定,恭王赵惇的情绪则要复杂的多——努力这么多年,所不用其极,如今那个东宫之主的位置终于在望。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梦了好久,终于要把梦都实现。
这位皇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扯起嘴角的笑,却略略带着一丝神经质……
立储么。
当然不会一来就说,咱们立储君吧,我恭王赵惇长得好,出手又大方,官位又最高,咱们就立他吧……
还得先铺垫一下,表示咱们的恭王殿下德行所归,也是众望所归,于情于理,于功于才,都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所谓名正言顺,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汤思退率先提到,庄文太子薨了三年,为赵室天家计事,我们应该在两位皇子中再选一位储君,早些培养,将来才能顺利接过官家的衣钵。
赵恺毕竟也是皇子,再没有立储的可能,在提立储的时候,还是不能漏了他。
况且还有个长幼之分。
这就是礼制。
虽然提到了两位皇子,但众人知晓,赵恺是来打酱油的,接下来大家就是要狂肆的歌功颂德恭王赵惇,让所有人……甚至于天下人都知晓,咱们的恭王殿下超过庆郡王赵恺成为储君,是水到渠成。
是天命所归。
汤思退开了个局。
接下来落子的人便是一向支持赵惇的人。
比如户部尚王佐,率先以籍田祈年礼说事,然后说恭王赵惇代官家行事,在玉皇山行了籍田祈年礼后,开春以来,各地反馈回来的春耕之事,皆是祥兆。
显然今年我大宋要全境大丰收。
王佐是谁?
绍兴十八年戊辰科状元。
一甲状元,这才华可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
这一番不吝言辞的赞誉,用词华丽,行文如流水,骈散结合,朗朗上口一气呵成,文采之昭彰,才情之卓然,就是南宋文坛盟主,如今的参知政事周必大听到耳里,也忍不住赞了一声。
王尚真是好文采!
不过这一番之露骨,只差没有跪舔,着实也让一众文臣汗颜。
咱们的王尚为了扶龙,已经丢掉了节操啊。
这些话就是汤思退听了,也觉得有些尴尬。
只是落在赵惇耳里,却如妙音天谛,浑身舒坦得紧,暗道咱们的王佐尚,才情卓然,不当相公简直可惜了啊。
接着是兵部。
汤硕承袭其父的风骨,比较务实。
说的都是隆兴北伐时期赵惇立下的功劳,然后又带了一句,恭王赵惇推荐的人才,光化军都统制李睿组建天逐军,效果显著,大宋重骑已成大器,未来恢复江山北伐众,必将成为定鼎战场的重器。
最后落下一句,恭王赵惇功不可没。
相比于王佐的文采,汤硕就要差了许多,但他说的话却更有效果。
就是蒋芾听了,也不得不赞同。
枢密院章军事,对天逐军的状态最是了解,确实如汤硕说的一般。
李睿功不可没。
举荐李睿的恭王赵惇,自然也有功。
然后又是其他臣子,说了许多赵惇的功劳。
最后汤思退落字成箴,“功事尽言,恭王赵惇虽居于庆郡王之下,但其善政其长,可比拟庄文太子,又勇猛开拓,承继官家之风范,当为储君!”
如果没有意外,赵昚大概也会勉励一番,然后同意。
当然,还有个流程。
赵昚也会故意等一会,留给其他臣子。
是否有人反对。
这个流程必不可少……毕竟要做到名正言顺,就得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赵昚于是没有立即说话。
着枢密使蒋芾,同知枢密院事、太尉魏杞,以及工部尚王望北、吏部尚史浩、礼部尚洪遵、殿前副都指挥使赵珲、御史大夫赵作仁等一众一直没有说话的人。
然而许久之后,也没人做声。
谁会反对?
蒋芾和魏杞都知道赵恺大势已去,王望北、史浩、赵珲、赵作仁和洪遵等人是谁当太子都所谓。
赵昚笑了笑,“如此说来,恭王赵惇众望所归,人反对,朕欣慰之,储君能有此名望,当是我赵室之福,若异议,朕欲立其为储君!”
赵惇闻言狂喜。
心中千军万马奔腾!
我终于要成为储君了!
然而平地起惊雷。
垂拱殿门口,一道淡淡的声音,却如九天惊雷,将所有人都震惊了。
“臣反对!”
第四百五十五章 我,反对!
臣反对!
声音不大。 ̄︶︺つ%.%。【零↑九△↓說△】
字字铿锵!
赵昚愕然,旋即释然。
他不反对才怪。
这货终于来了。
赵恺面表情的脸上,涌起一抹激情,一股热血在他眼里一闪而逝,旋即又很好的隐藏起来,如今的赵恺,成长的极快。
凤瞻,你终于来了!
魏杞和蒋芾,两人互视一眼,都不着痕迹的笑了。
就知道没有这么简单。
这子果然是要来搅混水的。
汤思退闻言,心中苦笑,旋即升起强烈的不安。
这个时候他来反对,他有什么把握?
史浩和王望北等人,脸上则充满了玩味……有点意思。
先前李凤梧没有丝毫动作。
今日提立储了,他才发难,他手上究竟有什么牌?
毕竟是快要板上钉钉的时候了,李凤梧还能如何逆转局势?
怎么,赵恺都必输疑。
赵惇的心情原本端坐于九天之上,愉悦得以复加,随着门口传来的那一句臣反对,顿时跌落了下来,心情凝滞了刹那,旋即怒意沸腾。
只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扯了扯嘴角,神经质的笑了一下。
很好。
等我入主东宫之后,我会让你明白什么叫生不死。
大宋不杀士大夫?
我会一层一层的将你的保护伞剥掉,然后让你后悔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间。
反对的人自然是李凤梧。
这位秘监、太中大夫、开国子,有着大宋雏凤之称的年轻臣子,随着声音迈进了垂拱殿,先对官家行礼,“请官家见谅,臣有急事求见,便闯了垂拱殿,官家若有任何责罚,臣甘愿领罚。”
话都这么说了,赵昚还能怎样,挥挥手,“没事,朕早就说过,你至垂拱殿,可以不宣而见。”
不宣而见,但到了垂拱殿还是需要禀报。
赵昚故意这么说,是在给李凤梧台阶下。
原本要就此事发难的恭王党人,听到官家这句话,只好憋屈的将话憋了回去。
狗|日的李凤梧,这天恩浩荡也是没谁了。
李凤梧直起身,没有说话,而是了一眼赵恺,笑了笑。
赵恺也笑着回应。
没有说话。
一切尽在这相视一笑中。
这一眼宛若万年,彼此之间,只剩下绝对的信任。
多少年后,赵恺也会在垂拱殿说起,这辈子见过最美的笑容,不是皇后韦氏新婚之夜的娇羞笑意,也不是朕那几个儿子的第一次笑容,更不是最受自己恩宠的妃子白晓绾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艳笑容,而是那个被大宋大半以上的臣子,用那句“狗|日的李凤梧”骂过的那个人,当年在垂拱殿和自己的相视一笑。
见那个笑容,自己就觉得,没有什么坎是度不过去的。
也没有什么是难得住他的。
汤思退冷冷的道:“恭王赵惇成为储君,此乃众望所归,德行所至,不知道李太中要以何莫须有之名来反对?”
毕竟是大宋左相,很快反应过来,要给李凤梧来个迎头痛击。
赵昚也饶有兴趣的着,等待李凤梧的解释。
李凤梧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