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佣兵-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中之龙,人中之雄,虽只二百骑,却足以令山崩,令地裂,令十万敌军胆战心惊。
  骑兵足够威武,而跟随在骑兵之后数也数不清的步卒,同样雄壮。
  汉人最欣赏的步卒是什么样的?他们应该装备着重达七十斤的套装铠甲“步人甲”,并且拥有一面笼罩面积高达一点七五平方米的兽面大圆盾。而且,他们还应该拥有一根长枪来对付骑马的敌人,一柄宽刃厚背刀对付近身的敌人,还得有一柄轻薄的短剑对付缠身的敌人,最后,他们还需要有一柄连弩,来对付远处的敌人。
  而契丹人呢,他们最欣赏的步卒,叫做“巴博尔”。翻译成汉语,巴博尔就是“赤身汉子”的意思。在契丹人的眼中,性命相搏的战场上,挂在身上的服饰都是多余的累赘,只有油光锃亮的躯体,才不会被敌人撕扯住。布条构成的衣物都是累赘,更何况七十斤的铠甲呢?穿上那样的铠甲,还怎么能够灵巧的高高跃起,一招斩断敌人的头颅呢?而他们中意的武器,则是粗陋的斧头,厚重的钝面可以砸扁一切钢盔,尖锐的刃面可以斩断一切筋骨。
  这也许就是行凶者与受害者的区别。受害者想到的只是防卫,而行凶者考虑的只是行凶。所以,受害者永远是受害者,行凶者永远是行凶者。此刻,多到数不清的行凶者以“巴博尔”的标准扮相,自城门内涌出,气势汹汹的奔向受害者。
  如果是从前的宋军,目睹这样的蛮族军队或许会害怕,而现在的时代已经变了,拥有热武器的文明人只能对此叹息愚昧的可怕。赵佶的脑海中仿佛已经看见接下来血肉横飞的扫射,这种情景对于任何一位艺术家的艺术细胞都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力。意志坚定的艺术家也许只会损伤一些创作火花,而意志力薄弱的艺术家很可能就此堕落成为死亡重金属。
  关键是,这种感觉只有艺术家才会体会到,像是太史昆这样的武夫根本不可能理解!在他们眼中,不愿意观看杀戮是胆小懦弱的表现!想到此处,赵佶不由得一阵烦躁。他由衷的不想观看屠杀,可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离开这里。
  契丹人显示出优良的军事素养,他们的冲锋果断而迅捷,两军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目睹此景,太史昆沉稳的扬了扬手。
  这是一种无言的命令,命令的内容迅速被一旁待命的信号兵转化为旗语发了出去。这条消息由太史昆的身侧传递到舞台四角的塔楼上,又从塔楼上被传达至高空上的十六艘飞空艇中,再然后,飞空艇将这道命令传达给了全军将士。
  前一刻还围绕着舞台充当观众的两万名士兵,片刻之后已经老练的回归了各自的阵地——最前线的沙包暗堡机枪阵地,后方的火炮阵地与飞弹发射架阵地。
  昆哥的两根手指轻轻向前一点,一旁的信号兵再次开始急速挥舞红绿两色旗。这一条命令又被迅速传达,一眨眼的工夫,前后阵地枪炮齐鸣,战场顿时被硝烟笼罩。
  屠杀开始了,赵佶心情沉重的呼出一口浊气。他自己也不确定,当硝烟散尽满地残肢映入眼帘的时候,他还有没有心境将悬针竖的收笔做的那样锋芒毕露。
  赵佶在叹气,昆哥同样也在叹气。不过昆哥叹气的缘由却不是艺术,而是更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呜呼!希望契丹人就此会更加珍惜他们的余生吧!”
  “嗯?”赵佶一愣,随口道:“你……好像在发慈悲?”
  太史昆点点头,道:“是啊,费了这么大的劲,我容易吗我!”
  赵佶满怀疑虑的看向战场。在夏末秋初略显萧瑟的微风下,战场上的硝烟很快散尽。令人惊讶的是,将战场挤得密密麻麻的契丹人居然一个也没被撂倒,仍旧在加紧脚步向前冲。冲在最前方的二百位骄傲的骑士已经扑到了麒麟军的阵地中,不过这二百位看起来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骑士居然都背负着手不知道捣鼓啥,而麒麟军的士兵们既没有开枪射击,也没有刀剑加身,却是纷纷伸出套马杆,将骑士与马匹轻而易举的都俘获了。
  桀骜不驯的宝马与英勇不屈的骑士都想要挣扎,可是一把豆料、一笼蒸包及时的丢到他们面前,于是乎,人与马瞬间平静下来。
  赵佶明显有些摸不清头脑,喃喃问道:“这……怎么回事儿?打了半天枪,怎么一个契丹人也没打死?”
  太史昆撇了撇嘴,道:“早先不是送给你些火铳,并且派遣高级教官向你讲解了火器的原理吗?将子弹的弹头拧去,只在火铳内填装空头弹,出来的不就是这种效果吗?咱们菊花台演艺中心的演戏的时候,不也经常使用这种特技效果吗?”
  赵佶干巴巴张了张嘴巴,有些尴尬、又有些不解的说道:“哎……嘿嘿,不好意思,教官讲解的时候,我好像睡着了!你的意思是……刚才的射击是在演戏?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演戏?您这是烽火戏诸侯呢还是咋地?”
  “想要科学不被妖魔化,最好的办法就是皇帝陛下了解科学。天京城所有最高机密,我都派人向您详加介绍,可是你呢?嗯?睡觉?”太史昆又好气又好笑的摇摇头,又是说道:“还有,你怎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啊!我不是将你列入五人军事小组成员了吗?你、我、卢俊义、武松、徐宁,最高的军事机密我们五个人都有资格浏览!每天早晨都准时送到你手中的情报汇集呢?你有没有看?”
  “呃……就是那个黑皮儿的小本本?”赵佶有些不好意思的拍了拍额头,道:“不好意思啊,黑皮小本本上的字迹实在是写得太难看了,我看着看着就想吐,所以……”
  太史昆闻言,反倒是嘿嘿的笑了。他道:“你是说……你根本就不知道受降仪式的真正原因?你……真的是被我那一番连自己都不信的大道理给说服了?”
  赵佶两眼直勾勾的,痴痴道:“啥?真实原因?”
  “大宋受契丹人羞辱百年之久,再加上前些时候的开封府劫难——百姓们分不清女真人与契丹人的区别,在他们看来,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干的好事。现在民间斩尽杀绝契丹人的呼声很高,如果咱们仅仅是将契丹人俘虏、劳教、再施放,就很可能会背上软弱伪善的黑锅。如果今后咱们还想改善草原商业环境的话,就更会被千夫所指。”太史昆道“当年汉武帝对待南匈奴的和善态度,至今还被人诟病。以史为鉴,咱们不的能走上汉武帝的老路。因而,我想出了这个办法,将契丹人狠狠羞辱一番,再接受他们的投降,这样或许会得到百姓的支持。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契丹人屠杀,每个汉人或许都会为屠杀叫好,同时我也深信,每一个汉人都知道屠杀是不道德的,是错误的。知错故犯,不是我们应该做的,所以,我要找到稍微正确一些的解决办法。”
  “竟然……是这样!”赵佶脑子有些短路了。
  太史昆道:“百姓不傻,若是我临时扶持一个契丹人为王参加投降仪式,比如说耶律淳那样的,百姓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在做戏,远不如契丹人正牌皇帝耶律延禧那样有说服力!唉,想来耶律延禧也真是混,我明明告诉他投降是为了挽救契丹人的生命,没想到他仍旧还是自私的死掉了。”
  “死……也是一种自私吗?”赵佶的心中多了一份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他也曾被敌人捕获过,他也曾想象过落入敌手后受辱的煎熬,他也曾想过要死。但是冥冥之中,他还有另一种感觉——皇帝的死,会赋予国民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雪耻的理由,那样,并不是他想要的。


第169章 科学的力量
  “知道为什么受降仪式选择今天吗?”太史昆指点战场,道:“科学!是因为精确的科学演算!”
  赵佶抬起头,将视线投向战场。紧随在骑兵后面的契丹勇士“巴博尔”们也跌跌撞撞的冲进了天京城的阵地。这些勇士的双脚好像灌了铅,根本不用麒麟军的将士们动手,他们就自己摔倒了。更有甚者,一踏进天京城的阵地立刻翻白眼抽风晕倒,活脱脱的就是赶过来送死的。
  天京城的士兵好像对此早有准备,凡是束手就缚的契丹人,一律灌两勺米粉,塞一个肉包,栓一副钢绞丝拇指铐,押到后阵看管起来完事。士兵们配合的极其娴熟,契丹冲锋队络绎不绝的赶过来,又络绎不绝被押送道后阵,居然是一点顿塞的地方都没有,像极了天京城的生产线。
  “我们首先计算了契丹人的存量总数,并且利用卧底‘深喉’对契丹人实行平均的定量供应,限制他们每日的蛋白质摄取量。”
  太史昆相加解释道:“到了今天,正好是一个临界点。如果契丹人提前一天冲锋,那么他们很可能冲锋到我军阵地后还有一战之力;而拖后一天的话,契丹人很可能会被饥饿打垮,任其鼓动也没有力气出战了。而今天呢?他们体内的热量能够支撑冲锋时的跑动,但是到了我方阵地后,他们就会因为热量过度消耗而诱发低血糖,轻者摔倒,重者抽风!就会被我军轻而易举的抓捕!更重要的是,还会造成一种契丹人争相出城投降的假象!”
  赵佶看了一会儿,喃喃道:“别说,还真是像抢着投降的样子呢!这么个损招是谁想出来的!真是绝了!”
  太史昆摇摇头,道:“老弟,你还是轻视这场军事行动了。它绝不是一个计谋那么简单,它蕴藏了极为尖端的科学成分!你看,要达到跑晕契丹人的效果,必须要让他们快速消耗一百二十卡路里。而我们两军之间距离呢?被刻意的保持在四百七十二步,跑完这段距离,所消耗的卡路里正正好好是一百二十一卡路里。老弟,简简单单的一个数据,你可知道我们的科研人员反复做了多少试验才将其验证啊!”
  赵佶道:“这么厉害?”
  太史昆笑道:“还不止如此呢!如果在午后的强光照射下,契丹人有可能在三百步左右就会提前跌倒,所以我们的深喉将冲锋时间可以控制在了上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