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法)国为什么没有这么强大的飞艇?要是有飞艇,我们就不需要再受这些黄皮猴子的威胁,我们需要飞艇!”
事实却是英国和法国短时间内都制造不出来能够和大汉王国相对抗的飞艇。
三国议和谈判,英法两国落入下风的消息不胫而走,同为四国联军的俄国还没有感觉到什么,但是驻德国的曰本大使却感觉到非常不妙,英国法国都和大汉王国和谈了,那曰本该怎么办?
第210章 反攻
四国联军中的英国和法国都要与大汉王国和谈,那曰本该怎么办?
之前大汉王国空军轰炸飞艇编队对曰本本土进行五次,曰本工业实力严重受损,就连发展多年的海军也没了,这么大的损失,曰本怎么会甘心接受停战和谈。
然而曰本的实力太弱了,弱的西方各国都没有把曰本放到眼中,就连英国让曰本加入四国联军中也是打着让曰本当炮灰的目的。
工业实力是评价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标准,而曰本去年钢铁产量不足三千吨,就凭借这点钢铁产量,曰本能有多大规模的工业?
曰本的工业不行,曰本的军事实力自然也不行,看看曰本海军的缓慢发展速度,还有曰本陆军装备的落后武器,就知道曰本的军事力量如何。
英国和法国连知会曰本方面一声都没有,直接与大汉王国进行和谈,而且英国和法国处于弱势的一方,这让曰本驻德国大使竹田健太坐立不安,竹田健太将这个重要的消息赶紧往曰本国内传达,只是竹田健太身处西欧,而曰本远在东亚,短时间内曰本高层是不可能得到消息的。
更让竹田健太想不到的是,大汉王国已经吹响反攻曰本的号角声。
……
十月三日,大汉王国长江舰队共计十二艘炮舰进入鸭绿江,随行的还有四千余人的海军陆战队。
朱雀军团副军团长兼任第八师师长的肖遥已经得到颜学义和军事部联合下达的命令,要求肖遥率领朱雀军团一部和海军陆战队收复朝鲜。
十月五日,长江舰队的十二艘炮舰对鸭绿江东岸的日军阵地进行炮击。
要知道长江舰队的这十二艘炮舰的主炮都是由120毫米加农炮改装而来的舰炮,120毫米加农炮射程达到十二公里。
在此之前,肖遥手中射程最远的火炮105毫米榴弹炮才七公里,鸭绿江东岸的日军在105毫米榴弹炮的轰击下,日军各个主要阵地已经放在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之外,但是这个距离却在120毫米加农炮射程之内。
十二艘炮舰,每艘炮舰两门120毫米加农炮,一轮轰击就是二十四发炮弹落到日军阵地上,每一发炮弹在日军阵地上留下一个直径十多米的弹坑,当然也给日军带来不少伤亡数字。
120毫米加农炮以平均每分钟五发炮弹的射速,向日军阵地不断轰击着,凭借日军那简陋的阵地,日军伤亡数字在不断增加。
在八月十九日的那一次夜战中,驻守在鸭绿江东岸的日军只剩下两万八千余人,其中还有不少日军士兵伤势不一,能够继续留守在鸭绿江东岸的日军只剩下两万五千人,在接下来近两月时间中,这股日军人数又迅速增加至五万九千接近六万人,几乎日本驻朝鲜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鸭绿江东岸这一片区域了。
日军在这片区域拥有如此多的兵力,但是在十二艘炮舰二十四门120毫米口径的舰炮轰击下,日军却只能被动挨打,无法进行任何反抗。
日军联合指挥部
“欺人太甚。”日军司令兼第一军军长的山县有朋大将听到外面那炮弹的剧烈爆炸声,恨恨的骂了一句,却无能为力。
山县有朋知道,那是大汉王国的战舰舰炮在炮击,日军已经得到大汉王国的战舰进入鸭绿江的消息,日军却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一旦有大量日军出现在汉军火炮射程之内,就会引来汉军的火炮轰击。
曰本陆军装备的那些老式后膛炮,根本打不到鸭绿江中的战舰。
“要是把用来发展海军的钱都用来发展陆军该有多好,只要陆军能够装备先进的武器就能够打败对面的敌人,可恨的是,那群该死的杂种占了大部分军费不说,还没有发挥一点作用就全军覆没。”只可惜重点发展海军是曰本高层一致决定,身为岛国,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只是随着炮弹不断落下,山县有朋和日军副司令兼第二军军长的大山岩大将对视一眼,两人感觉有一丝不对劲。
“支那人要反攻!”山县有朋和大山岩异口同声的说道,两人眼中还露出一丝兴奋,说不定这是一个日军反败为胜的机会。
在山县有朋和大山岩两人看来,日军的武器的确比汉军差很多,但是日军单兵的素质要比汉军高,而且之前汉军一直处于防守状态,若是日军变成守方,汉军进攻,日军有很大把握打败汉军,两人巴不得汉军发动反攻。
不过在这一轮一轮炮弹轰击中,日军损失也不小,相比于昂贵的海军,陆军很廉价,但是陆军再廉价也不能就这样被随意消耗,看着逐渐增多的伤亡数字,山县有朋和大山岩两人决定撤退,现在的阵地已经被炮弹炸得不成样子了,还不如在舰炮射程之外构筑新的防线。
日军联合指挥部命令下达,在上级军官的指挥下,日军士兵迅速向后方撤退,不过之前日军挨了近半个小时的轰击,日军死亡人数超过一千。
“日军撤退了。”前方侦察兵给肖遥带来一个好消息。
日军撤退了,那汉军就可以渡江了。
当肖遥下达渡江的命令后,一道道木质的浮桥出现在鸭绿江上,汉军战士轻松的通过浮桥来到鸭绿江东岸。
汉军战士是可以轻松抵达鸭绿江东岸,只是汉军的重武器就有些麻烦了,特别是重达一吨的105毫米榴弹炮,没办法,这个东西可上不去木质的浮桥,只能用船运,正好搭载海军陆战队的运兵船在这里,海军陆战队已经进入鸭绿江东岸,这些运兵船就可以用来运送105毫米榴弹炮。
浪费了一些功夫后,汉军其他部队已经全部渡江来到鸭绿江东岸,而105毫米榴弹炮团是最后来到鸭绿江东岸的部队。
汉军在肖遥的带领下,徐徐向前方十多公里外的日军阵地靠近。
只是肖遥率领的朱雀军团一部加上海军陆战队的人数只有两万七千,对面的日军人数仍旧是汉军的一倍以上,日军拥有非常大的兵力优势。
第211章 饱和式炮轰(上)
十月七日,上午九点,汉军先锋团来到日军阵地前方一千米外,此处驻守日军也发现先锋团,日军指挥官看到只有一千四百多人的先锋团,以为有机可乘,遂率领两千余日军冲出阵地向立足未稳的汉军先锋团杀来。
先锋团一看日军冲出阵地向他们杀来,也不构筑阵地了,直接将暴雨重机枪和迫击炮亮出来,对准蜂拥而上的日军,汉军的重机枪一开火,冲锋的日军便如同被收割的麦子一般,一排排被扫倒。
日军指挥官一看不好,立即下令撤退,虽然日军撤退速度很快,但是战场上依旧留下超过五百具日军尸体,而汉军先锋团伤亡只有数十,即便只是这么小的伤亡数字,也让先锋团团长大骂不已。
先锋团继续构筑阵地,很快,汉军大部队也到来了,汉军两万七千人与日军五万七千余人在朝鲜永江至界山一线对垒。
汉军临时指挥部中,肖遥有条不紊的下达各种命令,作战计划在汉军未渡江来到鸭绿江东岸之前就已经制定完成。
五万七千余日军对两万七千汉军,日军有着相当大的兵力优势,这是日军的第一个优势,第二个优势则是攻守异位,这次日军为守方,汉军为攻方,一旦汉军冲上日军阵地,双方进入近战,汉军的火力优势也就没有了。
面对这种情况,肖遥准备一份作战计划,而这份作战计划的主题就是“饱和式炮轰”,目的是尽可能将己方面前的日军主力给消灭掉。
“饱和式炮轰”和“地毯式轰炸”的意思差不多,只不过后者是利用飞机或者导弹,而后者利用的是火炮,然而对预定目标进行覆盖式打击,不放掉预定目标的任何一个地方,对目标进行有效杀伤。
汉军当然也可以实施“地毯式轰炸”,汉军没有飞机和导弹,但是有飞艇,飞艇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大杀器,能够从天空中,将一枚枚250公斤或者500公斤的炸弹直接扔到地面上,而且飞艇载弹量非常高,绝对能给敌人非常大的伤害。
但是肖遥现在却没有这个条件,不说肖遥还没有权力调动空军,就是能够调动空军,空军也没有足够的炸弹来给日军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所以肖遥用汉军装备的大量火炮来对日军阵地进行饱和式炮轰。
肖遥带领的两万七千汉军一共装备多少门火炮?
首先一个105毫米榴弹炮团,一共36门,然后是汉军各个旅属团属的75毫米野战炮,一共182门,还有汉军各个营属连属60毫米迫击炮,一共378门,三种火炮合计596门,将近六百门火炮,这些还是排除袁世凯率领的暂编第六旅,因为暂编第六旅的火炮型号与其他汉军不同,无法补充炮弹,所以已经被全部扔下。
肖遥手中拥有近六百门火炮,就算是60毫米迫击炮射程较近,但是也有一千三百米,足以覆盖前面的日军阵地,再远一点就要靠75毫米野战炮和105毫米榴弹炮了。
和105毫米榴弹炮相比,60毫米迫击炮和75毫米野战炮炮弹的威力虽然稍弱,但是这两种火炮的射速绝对惊人,特别是60毫米迫击炮,最大射速25发每分钟,想想60毫米迫击炮以如此快的速度向日军阵地上倾泻炮弹,就感觉可怕。
汉军大军压上,在日军阵地前方六七百米处构筑阵地,更重要的是构筑火炮阵地。
汉军和日军相距这么远,虽说日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