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民众这样在大街上一直游行也不行,英国和法国政府只能将两国民众的矛头转移,嗯,转移到签订停战协议的人身上。
英国和法国政府对向两国民众解释道:“这一切和政府无关,都是前方的谈判人员的错,是他们没有经过政府的允许就签订这样的停战协议,你们应该向那些谈判人员要个解释。”
英国和法国政府直接诱导民众,让民众把注意力放到前方谈判人员的身上。
民众往往是最容易诱导的对象,两国民众听到政府的解释后,大部分立马转变方向,想要找前方谈判人员要个解释,可是前方谈判人员还没有回到国内,民众就将那些谈判人员的家围住,有些性格暴躁的人,直接扔石头将其住宅的玻璃都给砸碎,两国政府赶紧派出警察对谈判人员的亲人进行保护,别一不小心被愤怒的民众给干掉了。
和白种人的世界不同,当停战协议签订的消息传到中华帝国境内后,整个中华帝国好像过年一般,家家户户燃放烟花爆竹,庆祝停战协议的签订,庆祝中华帝国打败英国和法国。
在中华帝国各级政府的宣传下,民众已经或多或少的了解到英国和法国给中国带来苦难,现在我们终于报了一次仇!
【书名是《唯我中华》,那国家的名字只能是“中华帝国”,这个不能改变,虽然这个名字有点烂大街了,但是也是大家最认同的。】
第228章 跳订的亲们请将前一章订阅,有惊喜哦
【好吧,有读者说这几章比较水,作者菌表示无奈,小说内容不可能一直都充满新意,后续的内容都是由前文铺垫而来的。】
中英停战协议和中法停战协议签订一个星期后,中华帝国代表和曰本首相黑田隆清在东京签订中日停战协议。
《中日停战协议》共十五条,主要内容为:
1。停战协议有效期限为二十年。
2。停战协议签订后,中华帝国和曰本两国以目前双方实际控制区域为分界线,正式停战。
3。曰本赔偿中华帝国军费三亿两白银,在停战协议签订后两个月内支付完毕。
4。曰本开放长崎、松江、高知、串本、磐城五地为通商口岸,中华帝国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中华帝国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5。在本协议签订之后,曰本不允许出现“天皇”封号和字样,原曰本天皇睦仁改称为和王(意为大和民族之王)。
6。曰本海军战舰总吨位不允许超过五万吨,单艘主力战舰吨位不允许超过五千吨。
7。曰本陆军人数不允许超过五万人。
……
和《中英停战协议》、《中法停战协议》英国和法国所付出的代价相对比,在《中日停战协议》中,曰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英国和法国的几十倍。
以如今曰本国内的情况,曰本政府根本拿不出来三亿两白银的赔款,就算是曰本政府把曰本的女性都送出去卖,短时间内都拿不出来这么巨大数额的一笔钱。
不过曰本政府是拿不出这么大数额的一笔钱,但是曰本政府和英国法国已经暗中签订完一份《英法援日条约》,英法两国很快将会给予曰本第一笔无息贷款,一共两亿英镑,这第一笔无息贷款将拿出一亿英镑(等于三亿两白银)用来支付给中华帝国,作为战败的赔款,剩下的一亿英镑,就是用来重建曰本工业,恢复曰本已经崩溃的经济。
对于曰本来说,被迫开辟通商口岸不算难受,支付战争赔款也不算难受(嗯,有英国法国出钱,当然不难受),真正让曰本难受的是明治天皇以后只能称为明治和王了。
天皇这个位置就是曰本的象征,现在却只能在中华帝国武力的逼迫下将天皇位置取缔,变成和王,这对于整个曰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无数曰本国民在知道这件事情后,朝向东京所在的位置,跪在地上,嚎嚎大哭。
这是一个民族在哭泣,曰本国民心中对中华帝国的怨恨在快速增加,若是给他们一把刀,说不定他们敢挥刀冲向中华帝国的军队。
当然,最伤心的还是曾经的明治天皇,现在的明治和王,祖辈传下来的天皇位置,现在却在他的手中丢失,明治和王怒火沸腾,但是却无济于事。
连英国和法国这样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超级大国在短时间内都不敢先中华帝国出手,曰本又如何敢向中华帝国报复,那不是找死吗?
明治和王希望时间快点过去,希望一闭眼一睁眼就是数年后,英国和法国还有曰本的大军打进中华帝国的领土,将所有的中国人都杀光。
曰本首相黑田隆清在签订完《中日停战协议》后,整个人仿佛苍老了无数倍,好似所有得到精气神都没了,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黑田隆清知道,当自己在这象征曰本耻辱的停战协议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的时候,自己就是整个曰本的耻辱,自己将不融于曰本。
在签订停战协议的前一天,黑田隆清就向明治和王递交辞呈,黑田隆清希望签订这个耻辱的停战协议是自己首相任期内最后的一件事情,在签订完停战协议后,自己将卸任,交由新的人来担任曰本首相,带领曰本走向强大,打败中华帝国,报仇雪恨。
而黑田隆清自己,已经想到未来的道路。
《中日停战协议》签订后第二天早上,黑田隆清的家人发现黑田隆清尸体,黑田隆清带着整个曰本的耻辱饱腹自杀了。
虽然黑田隆清饱腹自杀了,但是曰本上下对于黑田隆清签订这样的停战协议依旧愤慨,认为黑田隆清是大曰本帝国的罪人,自杀已经是便宜黑田隆清了,应该将黑田隆清千刀万剐……
《中日停战协议》的签订传回中华帝国国内,这一次,国人们对《中日停战协议》的反应远没有《中英停战协议》和《中法停战协议》那么强烈,反而有不少国人不知所措,不知道曰本是哪个国家,也不知道国家为什么要打曰本。
即使打败曰本也没有多少成就感,因为不少国人都知道曰本是一个小小岛国,在以前,曰本都是中国的属国,年年向中国称臣纳贡,现在打败这个曾经的属国,当然没有多少成就感。
和民间的反应不同,中华帝国内阁对于《中日停战协议》的签订非常高兴。
《中英停战协议》和《中法停战协议》为中华帝国带来两千七百万两白银的收入,这点收入,基本上相当于此次中华帝国和四国联军开战的军费二分之一。
中华帝国的军费都包括什么?
军人的工资、负伤或战死军人的补偿金、军火费等,其中军火费是军费开支的大头,特别是一次性弹药的消耗,想想肖遥在朝鲜战场上一次打出超过十万发炮弹,这打出去的不是炮弹,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即使是这样,还是少算的,因为武器弹药都在颜氏的控制的兵工厂中制造出来,制造武器弹药的材料也是由颜氏手中的工厂提供,军火费中只计算成本费,这可是真正的成本费,人力成本费,毕竟大部分原料都来自大地,这部分不需要计算费用,所以军费开支大减。
然而《中日停战协议》的签订,中华帝国将会获得三亿两白银,除了补足军费开支的部分,剩下都可以用来建设中华帝国。
要知道现在中华帝国除了四汌省建设完好外,其他的省份都需要进行大建设,查抄得来的巨额资金也不可能满足整个中华帝国发展的费用,曰本赔偿中华帝国的三亿两白银就是一场及时雨,已经焦头烂额的中华帝国内阁能不高兴吗?
第229章 军事整编(上)
与英国、法国、曰本分别签订完停战协议后,也就意味着中华帝国和这三国的战争正式停止了。
虽然停战协议明确规定停战期限,但是这停战协议只是一张纸而已,当英国或者法国研制出强大的飞艇后,能够与中华帝国的飞艇相对抗,那么到时候英国和法国随时都有可能撕毁停战协议,向中华帝国发动战争。
不过英国和法国想要研制出强大的飞艇还是比较有难度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趁着这个时间,中华帝国要埋头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但是还有一件事情不能忘记,那就是中华帝国和俄国的战争,两国并未签订任何停战协议,两国的战争还在继续。
中俄两国的边境线超过一万公里,这代表的是巨大的危险,无论派遣多少军队防守这漫长的边境线,都会存在无数空隙,而且将几十万上百万的据对布置在边界区域,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防守还不如开战,中华帝国要主动向俄国发动战争。
英国人和法国人甚至是俄国人都猜测这场战争是中俄的全面战争,两国都要全力以赴。
是的,对俄国来说这是全面战争,但是对中华帝国来说,这只是局部战争,中华帝国并不会全力以赴,中华帝国将会出动超过十五万军队和俄国开战,不过参战的部队中,三分之二以上都会是新组建的骑兵部队,步兵部队不到三分之一。
俄国领土面积很多,足有两千万平方公里,近乎比中华帝国领土多七百万平方公里,不过俄国领土的精华部分都在欧洲区域,亚洲区域的领土虽然战俄国总领土的三分之二,但是大部分都是冻土,没有多少人愿意生活在这里,一般都是将罪犯流放过来。
俄国人都不愿意在西伯利亚居住,中国人就更不喜欢在西伯利亚居住,若是中华帝国占领西伯利亚后,肯定没有多少人愿意往西伯利亚移民。
所以中华帝国设想将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变成中华帝国和俄国的战场,中华帝国要将俄国的军队牢牢的牵制在西伯利亚平原上,减轻本土的压力。
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上最适合什么兵种作战?当然是骑兵,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