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朝唐高宗泰山封禅,亲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这便是国家强大的表现。
拥有两世记忆的颜学义,自然知道帝王之位不是受命于天,但是颜学义也想在泰山封禅,不过颜学义却是将泰山封禅活动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一项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想要进行泰山封禅,可不是一件小事,明清两朝,没有封禅,只有祭祀,人们只能从古籍中了解封禅过程,而且过程也比较简略,一些东西知之不详。
没有清晰的过程,那就自己来创造,毕竟每一朝代封禅和祭祀的形式都不大一样,中华帝国也要和以前的朝代不一样。
颜学义吩咐小依使用量子计算机按照他的要求构建一个泰山封禅的过程,最终形成中华帝国独有的泰山封禅。
中华帝国是一年分成十二个月,每个月三十天,十天为一旬,但是这样每年就会剩余五天或者六天,这剩余的天数十二月,称为终旬,而中华帝国的泰山封禅就是在这终旬举行。
虽说泰山封禅在终旬举行,但是泰山封禅准备事项在六月份就已经开始了,泰山封禅需要用到的各种器具物品,都需要在后面六个月中准备完毕,另外还需要对泰山上的庙宇和道路进行修缮。
毕竟这是中华帝国第一次进行泰山封禅,肯定有很多地方会出现失误,所以先进行准备,只要第一次泰山封禅成功举行,那以后的泰山封禅就简单了。
……
时间来到十二月终旬,这一年中最后一段时间。
中华帝国各个省部级高官、军团长级别的军官纷纷来到泰山,此时泰山已经聚集大批的富人乃至普通老百姓。
中华帝国想要进行泰山封禅的事情已经在《中华日报》上刊登,帝国的国民们都知道颜学义要进行泰山封禅,所以除了必到的帝国政军两方人员,还有大量人赶来,而且这泰山封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以没有邀请一个外国人到场,也不允许一个外国人到场。
十二月下旬的最后一天,颜学义乘坐皇家一号飞艇抵达泰山。
终旬第一天,泰山封禅开始,凡是要参加泰山封禅的人均身着盛装出现。
此时泰山山下南方四里处已经建成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称“封祀坛”,泰山山顶筑祀坛,宽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称“登封坛”,另在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称“降禅坛”。
泰山封禅第一天,颜学义在泰山山下“封祀坛”祀天,第二天,颜学义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天,颜学义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颜学义行初献礼毕,皇后常语欣升坛亚献,泰山封禅结束后,颜学义和常语欣在泰山接受群臣朝贺。
整个泰山封禅过程,庄严而肃穆,不但是场外的普通老百姓,就连颜学义的臣子们都被宏大的封禅过程所震动,泰山封禅结束后,仿佛整个身心都接受了一次洗礼。
“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一次盛大的泰山封禅,让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彻底汇聚成一体。
我们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中华帝国!
我们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中华民族!
我们将屹立在世界之巅!
第287章 大阅兵(上)
庆典第一部分泰山封禅已经结束,颜学义带着臣子乘坐飞艇返回龙城,在一月一日,还将举行一场大阅兵,此次大阅兵将邀请外国人参观,这是中华帝国向世界宣扬武力的时刻。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乃至威慑敌国。
中华五千年历史上,阅兵早已有之,最早的阅兵就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涂山会盟,而在公元前11世纪时,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观兵”,同时宣称伐纣,要替天行道,这都是阅兵,春秋之后,历史资料中记载的阅兵次数越来越多,在满清王朝,阅兵成为一种正规的训练制度,入关后,满清王朝规定,每隔三年在南苑围场举行一次“大阅”,大阅按照实战要求进行,目的是为了检验八旗兵的训练情况和战斗力。
于是阅兵成为一项传统,既检阅己方军力,又可威慑敌人。
自从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始,西方白种人国度快速发展,经历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发展的更加快速,国力日益增加,到了十九世纪,西方国家多次打败满清王朝,以至于白种人认为西方才是地球的中心,西方世界才是文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都是野蛮人。
然而中华帝国的出现让西方国家警惕,西方国家不愿意一个黄种人国家崛起,以英国和法国为主的西方国家,非常想要击垮中华帝国,但是不能如愿。
虽然西方国家中的德国和中华帝国有着一些合作,这只不过是利益的交换,两者之间的关系仅此而已,若是有机会,德国一定会在背后插上一刀。
可以说中华帝国在地球上到处都是敌人,一有机会,其他国家都会出手,将中华帝国打入深渊。
在这种情况下,中华帝国必须拥有足够的武力来威慑敌人。
战争只是迫不得已的手段,一旦发生战争,就意味着死亡,中华帝国不愿意轻易发动战争,现在中华帝国和俄国的战争,也是因为两国边境线太长,而俄国一直垂涎中华帝国的土地,所以这才是战争的起因,两者就是天生的敌人,除非一方消亡,才会结束。
中华帝国想要进行大阅兵,一方面是为了展示武力,震慑那些没有和中华帝国开战的国家,将他们内心中的想法灭掉;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中华帝国的国民知道国家非常强大,有利于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大阅兵在国庆日这一天举行,大阅兵的地点在龙城皇宫外的广场上,因为皇宫(城)南城门名为朝阳门,所以该广场被命名为朝阳门广场。(囧)
另外皇城四大城门名字分别为:东含春、西怀远、南朝阳、北拱辰。
朝阳门广场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50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足以用来举行国庆大阅兵。
……
一月一日未到来之前,有大量的人群向龙城赶来,这些人多是居住在全国各地,通过各种方式来到龙城,想要亲眼看一看帝国威武之师。
幸好龙城政府提前有所准备,否则这些人中将会有许多人露宿街头。
一月一日清晨天未亮,居住在龙城周围地区的老百姓向龙城走过来,由于距离朝阳门广场比较远,他们只能在天未亮时就出发,勉强能够在预定时间前抵达朝阳门广场。
天亮后,陆续有人向朝阳门广场走来,不过朝阳门广场已经被治安警察和武装警察封锁,来人必须接受检查,没有身份证明,或者携带可疑物品,都将被驱离或者抓捕。
中华帝国的崛起肯定会给一些人带来深仇大恨,满清余孽、曰本人乃至英国人和法国,有很多人希望给中华帝国制造混乱,最后是将颜学义杀死,这样就会使得中华帝国大乱。
像大阅兵这种对外的大型庆典,一旦出现意外,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凡是想要参观大阅兵的人必须接受检查,不想接受检查,那就不可能进入朝阳门广场。
朝阳门广场上的观众席位分多种,最好的位置自然是朝阳门城楼上的席位,皇帝颜学义会带着皇后常语欣会出现在上面;第二种位置则是帝国政府特别邀请的帝国国民,这些国民可能是大慈善家,可能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也有可能是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人,还有可能是为帝国奋斗却受伤的军人,凡是为帝国做出贡献的人都有可能被邀请;第三种则是帝国政府邀请的外国“贵宾”,主要是各国驻中华帝国的大使;第四种则是普通观众席,只要通过广场外围的检查,无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进入普通观众席观看阅兵式。
很快,空荡荡的朝阳门广场上出现了人的影子,接着有更多的人进入朝阳门广场,农民、商人、工人,无论他们有着什么样的身份,此刻他们都是中华帝国的一分子,他们安静的走到观众席位置,默默等待大阅兵开始。
期间也夹杂这少数外国人,他们没有任何特权,只能进入普通观众席。
人越来越多了,不过受限于这个时代的交通,前来参加观看大阅兵的民众不算是太多,龙城市政府甚至允许在龙城进行施工建设的工人也来朝阳门广场,观看大阅兵,要知道龙城有超过十万的工人,这是龙城能够快速建设起来的基础。
时间马上就要到九点半,到了九点半,场外的治安警察和武装警察就不会再允许其他人进入朝阳门广场,九点半就是最后的期限,十点种,仪式将正式开始。
九点半后,整个朝阳门广场可谓是人山人海,预计总人数将超过四十万,这几乎就快要赶上永逸市人口数量了,而在朝阳门广场外面,还有大量来晚的人滞留在此。
十点,颜学义携常语欣出现在朝阳门城楼上,仪式正式开始。
第288章 大阅兵(中)之汽车引众目
四十万人汇聚在朝阳门广场中,这是多么惊人的场面,但是此刻广场上却安静到极点,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到处走动,所有人的视线都放在朝阳门城楼上,甚至有些人的双眼中带着一丝狂热。
“二百四十六年前,满清入关,中华大地在鞑子的铁蹄之下哀嚎,无数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湮灭,在满清的奴化统治下,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民族陷入沉沦;五十年前,英国的战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