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所以在此之前,颜学义要先把玻璃制造出来,验证这个玻璃制造方法是正确的才可以。
于是第二天早上,颜府就多了五个外来人,身高都在一米七,也不说话,就是那样直直的站着,让颜府的下人们有些好奇。
这五个外来人也可不是真的外来人,甚至不能说是人,而是仿真机器人,是颜学义随身空间中的十五个仿真机器人中的五个,外表看起来和真人一样,为了不引起注意,颜学义还为这五个机器人换了这个时代的衣服,头上也多了一根辫子。
这些仿真机器人没有装载人工智能,不是智能生命,它们能正常和人对话,但是说话没有任何感情,它们的行动需要靠他们身体中的高能充电电池来提供,一般充一次电可以维持三天运行。
颜学义可以在这些仿真机器人上加载各种模块,使它们拥有各种能力,比方说高级技工模块、驾驶模块、保镖模块,也有教师模块,只是颜学义嫌弃仿真机器人说话没有感情,所以颜学义亲自教授学生,另外颜学义亲自教授学生也能加深师生间的感情,要知道这些学生可是颜学义以后起家的基础。
颜学义招呼一个年轻的颜氏商会管事颜学才过来,看颜学才这个名字就知道是颜氏子弟,还是和颜学义一个辈分,今年已经26岁,只不过颜学才在颜氏一族地位一般,倒是颜学才比较能说会道,所以颜学义才选中这么一个人。
一个商会管事,再加上三个身高体壮的颜府护院以及五个仿真机器人,一支研发制造玻璃的队伍就形成了,颜学才只要负责花钱购买各种原料以及招收人手等工作,三个护院负责保护众人解决一些可能出现的事情,五个仿真机器人被命名颜二到颜六,负责烧制玻璃。
颜二五个人在其他人眼里被看作是颜氏的死士,因为他们说话没有任何感情,名字还是这样的颜姓加数字,所有被误会也不奇怪,颜学义也不会去解释什么,至于颜一这个名字,颜学义是给人工智能小依留的,小依,小一,颜一,颜依。
在支给颜学才一千两银子后,颜学才带着队伍出发了,一千两银子足够将玻璃烧制出来,反正有正确的烧制玻璃方法,烧制玻璃的原料也很容易找到,一千两银子足以。
接下来这支队伍可就要忙碌起来了,这些颜学义都不会去管,颜学义只需要结果,而不需要过程。
只要将玻璃给烧制出来,颜学义就可以和族里谈条件,比方说增加月例,玻璃的事情完事,颜学义就可以开始制造其他的商品,肥皂啦,火柴啦,都是可以的,甚至颜学义还可以悄悄的建立一个小型钢铁厂,少量炼制钢铁,慢慢建立基础工业,另外砖石场、水泥厂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边在忙碌着,颜学义也静下心来给学生们上课,就算是颜学义着急也没有用。
购买烧制玻璃原料,建造烧制玻璃的熔窑,有仿真机器人在,这些都不会出错,之后烧制玻璃,只要小心一些,很容易成功。
颜学义是颜氏的族长,虽然现在基本上没有权力,但是以后也会正式接手颜氏一族,为了在这位小族长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颜学才跑前跑后,都快累成狗了,索性颜学才的能力真的不错,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玻璃熔窑也建造完成,可以进行下一步烧制玻璃了。
一个星期后,颜学才给颜学义带来了好消息,玻璃烧制成功,还把烧制出来的三块二尺见方的玻璃带到颜府来。
第八章 颜氏崛起
看着眼前三块二尺见方只有几毫米厚的透明玻璃,颜学义伸出手摸了几下,然后又敲了几次,慕冰慕雪两个小丫头也在颜学义身后盯着玻璃看,玻璃中印出几人的身影。
“嗯,不错,文乐(颜学才的字),炼制完这三块玻璃还剩下多少银子?”颜学义看了颜学才一眼然后问道。
“一千两银子,制造玻璃以及支付人工费一共支出781两,还剩下219两。”颜学才不假思索的回道。
“文乐你拿一百两,剩下的程英、钱峰、高云飞你们三个分了。”颜学义继续说道,程英、钱峰、高云飞,颜府那三个护卫
“谢族长赏赐。”、“谢少爷赏赐。”颜学才四人欣喜一下便恭敬的回道,心道自己这段日子的幸苦没有白费。
一百两白银多吗?要知道清代七品知县的年俸才45两白银(知县一年还有一千两的养廉银),像程英他们这样的颜府护卫月俸才五两白银,一百两白银能不多吗?颜氏一族能拥有近百万两白银的资产就算是一个大家族了。
接下来颜学义让颜府下人分头去将颜氏一族的六位族老请到颜府来。
一位族老看看摸摸桌子上摆放的玻璃不敢置信的问道:“学义,这种玻璃的成本真的只有市面上销售的玻璃的成本十分之一?”
“三爷爷,这是真的,不相信您问文乐,这玻璃就是他带人烧制出来的。”颜学义无奈的再一次重复说过好几遍的话。
六位族老依旧是一副难以置信的面容。
玻璃在这个时代的价格不是一般的昂贵,主要原因有两点,一点是清代烧制玻璃的工厂(作坊)少,另一点则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现在一种只有原本玻璃成本的十分之一的玻璃出现了,对玻璃有极大需求的满清王朝会有多么大的反响。
玻璃的作用有很多,不止是做成窗户玻璃门玻璃,也可以做成杯子以及一些玻璃饰品,最重要的是可以做成镜子,每家每户都需要镜子,整个满清王朝需要多少面镜子?
只要想一下,就能够知道玻璃产业的暴利。
过了许久,六位族老终于相信这件事情,有两位族老看着玻璃老泪纵横,一位拿着玻璃生产工艺的族老身躯止不住的颤抖,这就是颜氏崛起的希望呀。
屏退其他人,现在房间中只剩下颜学义和六位族老,他们要商议如何发展玻璃产业,这是颜学义第一次参与族中大事。
“各位爷爷,我认为这玻璃产业不能我们颜氏独吞,最好是和其他势力一起合作,我们颜氏只用技术入股获取一部分收益就可以。玻璃易碎,不能长途运输,最好是在每个行省省府建立大型玻璃厂,就近销售,现在我们颜氏商行只在西南四省活动,趁这次机会,让我们颜氏商行的活动范围扩张到全国各地。”颜学义把自己的想法先说出来。
“学义说的不错,若是把握这次机会,我们颜氏商行就能扩展到全国各地,成为真正的大商行。”一位族老同意的说道。
“嗯,这样可行。”其他的族老也认同颜学义的方案。
不要认为族老年龄比较老就代表腐朽落后,族老那么多年的生活经验更重要,可以用人老成精来比喻,颜学义的想法显然六位族老都认可了。
接下来七人继续详细商量着,把任何细节都考虑好。
第二天,颜氏一族召集颜氏商行的各大管事,各大管事纷纷赶回颜家堡,没过多久,各大管事手中带着一份玻璃样本前往全国各个行省省府,寻找各个势力商谈合伙建立大型玻璃厂事宜,颜氏只以技术工艺占两成股,剩下八成股由其他合伙人分,至于各个势力分多少股就不是颜氏能管的。
没多久(按月为单位计算),各个行省的都传回消息,完成预定目标,签订合同后,玻璃的生产工艺就迅速送往各个行省,而签订合同的其他势力得到生产工艺后,迅速拿出钱建立大型玻璃厂。
各方势力不是傻子,他们能看出来只要参与建立大型玻璃厂,就能得到巨大的收益,亏钱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属于白送钱的类型,白送钱还能不要吗,最多就是刚开始付出一些银子建立作坊,还有要打通关系网络,不能让其他势力阻挠玻璃厂。
基本上没有哪个势力想要独吞,毕竟一个势力再怎么强大也抵挡不了其他势力的联手,至于颜氏一族要占两成股,的确不多,要是拿出工艺的是其他势力,说不定要占五成股。
借着这次各个行省建立大型玻璃厂的机会,颜氏商行在各个行省的省府建立起分号,虽然颜氏商行西南四省抽调出大量人手到全国各地,但是颜氏教育的好处在此刻显现出来,大量识字的颜氏子弟作为新人被提拔上去,新人只是缺少一点经验,很快就会适应下来。
等到下一个商品出现,只要利益不算太大,凭借颜氏商行已经扩展到全国的商号,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低成本玻璃烧制工艺的出现,让颜氏崛起的时机到来,每个颜氏子弟心中都多了一股劲,要让颜氏发展的更加强大,让颜氏商行成为天下有名的商行。
回到颜家堡,之前实验烧制玻璃成功的小型作坊并没有拆除,反而颜氏家族投入大量资金准备建立成一个大型玻璃厂,这是颜学义要求的,六位族老都答应,反正也能赚钱,建立就建立吧,作坊出产的玻璃制品的直接向周围的府县销售就可以,面对庞大的市场,足以消化掉一个大型玻璃厂的产量。
颜学义要求建立大型玻璃厂自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提升玻璃工艺,制造出更先进的玻璃,显微镜、望远镜、眼镜还有各种仪表不都是需要更先进的玻璃吗?
另外烧制玻璃还可以有一个名字——玻璃工业,颜学义的工业计划正式起步,有一就有二,或许不远的将来一个工业区缓缓成形。
第九章 源河工业区
颜家堡西部,靠近源河地区如今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源河工业区,这是颜学义起的名字,而源河工业区的管事则是颜学义比较看好的颜学才,这次颜学才任务完成的不错,所以颜氏六位族老也同意任命颜学才为管事,主要管理玻璃厂的建造和生产。
如今源河工业区可是人头涌动,因为颜氏一族要在这里兴建一个大型玻璃厂,不说建立玻璃厂需要多少人手,就是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