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
于是乎,这个富人捐钱修建一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路,那个富人捐钱修建两条以自己父母名字命名的公路,更有的富人修建数条公路,甚至以自己爷爷奶奶的名字命名,不过后者修建的第六等乃至第七等公路,否则他也拿不出那么多钱修建更好的公路。
就这样,富人一攀比,各地区后四个等级的公路被富人们抢着捐钱修建,为了攀比,也为了自己的名声,他们可不想听到“别人都捐钱修建公路,你怎么不捐钱修建公路”这样的话,要是别人都修路,他不修路,名声反而会降低,为了名声,即使手中暂时没有多少钱,也要咬牙筹集一笔资金修建一条公路。
两年时间,大汉王国计划修建两万两千公里公路,将大汉王国境内各个城池用公路连接起来。
从修路之初,修建公路所需要的水泥等材料都需要从源河市运来,最开始修建公路非常慢,毕竟源河市水泥厂的产能有些不足。
等到大汉王国各地水泥厂建立起来后,修路速度大大加快,截止八五年八月,该计划已经完成七分之六,剩下的七分之一将会在年底前完成。
相对于这前三等两万两千公里公路来说,遍布大汉王国全境的后四等公路长度加在一起要比两万两千公里长出很多,可是到最后,大汉王国只是付出后四等公路的命名权,就能将后四等公路修建完毕,真是一个意外惊喜。
不但各地政府震惊到了,连交通部部长段荣轩也震惊到了,怎么突然间富人们着魔了,有钱没处花用来修路,当然,段荣轩最希望富人们捐钱修路的,毕竟这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巴不得全国都修满道路。
另一边,颜学义得到这个富人疯狂捐钱修路的消息也惊呆了,要知道这只是突然从颜学义脑海中冒出来的一个想法,怎么富人们争着抢着捐钱修路?
其实富人们从这两年多时间看出来一件事,那就是大汉王国有非常大的可能推翻满清统一全国,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害怕满清打回来对他们进行清算,可以放心大胆的捐钱修路获取名声。
第132章 北洋陆军
八三年十月,满清在英国人的帮助下正式开始编练北洋新军,预计花费三年到四年时间,一共编练十个镇新军,总计十二万五千人。
初编时,应慈禧太后要求,李鸿章将北洋新军十个镇中的两个镇设定为全部由满人组成。
只是等到真正编练的时候,李鸿章发现居然找不到多少合格的满人,最后勉强组成一个镇,还参杂少部分汉人,这个镇就是后来的北洋陆军第一镇,驻扎在燕京,拱卫燕京安全。(这个地名换的有点乱,以后就用燕京了)
八五年十月,经过两年的整编训练,驻扎在天津的第二镇、驻扎在保定的第三镇、驻扎在太原的第四镇先后整编完成,正式成军,脱离新军这个称呼,成为北洋陆军。
正式成军后,已经归国的李鸿章带着满清一干大臣来到北洋陆军第二镇驻地,对第二镇官兵进行检阅。
李鸿章看着前方队列整齐、纪律严明的官兵,心中万分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强军!”
想当初左季高率领十五万大军围剿“短毛贼”,却被不足三万人的“短毛贼”打败,“短毛贼”成为满清心中的噩梦,就怕什么时候“短毛贼”打出四汌,满清却再也不敢轻易派兵进攻四汌,而正在编练的北洋新军成为拯救满清朝廷的希望,希望新军编练完成后,能够打败“短毛贼”、守卫国土。
现在,李鸿章、翁同龢看到前方威武雄壮的北洋陆军,好似已经看到“短毛贼”被剿灭、列强被打败的场景。
站在李鸿章旁边的英国人教习也对北洋陆军赞不绝口,说北洋陆军是亚洲最强大的陆军,曰本陆军在北洋陆军面前不堪一击。
听到英国人教习说的那些话,满清的大臣们心中更加高兴了,在他们看来,北洋陆军能够得到英国人认可,就代表北洋陆军的确有那个实力,而不是面相好看却一碰就碎的瓷娃娃。
三个镇的北洋陆军整编完成,让李鸿章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满清内有“短毛贼”这个心腹之患,外有沙俄、法国、曰本等众多外敌,一不小心,满清王朝就很有可能覆灭,为了挽救满清,李鸿章自己都得跑到欧洲寻找支持。
现在好了,有了这三个镇北洋陆军,再加上后续完成整编的六个镇北洋陆军,满清终于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来保家卫国。
看到了北洋陆军的强大,满清朝廷迅速下令,调北洋陆军第二、三、四镇分别赶往咁肃省、陝西省、瑚北省。
盘踞在四汌省的“短毛贼”好似一个火药桶,满清朝廷就怕这个火药桶突然间爆炸,将满清炸的支离破碎,将三个镇北洋陆军调过去,满清朝廷才能放心下来,等到剩下的新军编练完成,就是围剿“短毛贼”的时候。
满清朝廷的大臣也知道,凭借三个镇北洋陆军再加上一直围困四汌的六十万杂牌军,特别是六十万杂牌军中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民兵,并不足以打败“短毛贼”。
满清还从四汌获得一定的情报,知道“短毛贼”也再扩军,所以满清没有轻举妄动。
满清知道北洋陆军实力强大,但是强大到什么地步却不知道,毕竟北洋陆军没有经历过实战,光凭嘴上说是不行的。
而且刚从欧洲归来没多久的李鸿章,从欧洲带回来一种强大的武器——马克沁重机枪,李鸿章怀疑,“短毛贼”手中很可能装备类似马克沁重机枪的强大武器,否则第一次围剿“短毛贼”的十五万大军不可能那么容易就被打败。
为了武装北洋陆军,李鸿章也是拼了,和一门小口径火炮价格差不多的马克沁重机枪,李鸿章一买就是一百挺,后续还会进行采购。
北洋陆军要进行调动的命令还没有从满清朝廷发出来,但是北洋陆军三个镇整编完成的消息迅速扩散开,各方反应大不相同。
沙俄漫不经心的看着满清,对编练完成的北洋陆军三个镇好不放在心上,沙俄和满清可是陆地直接接壤,沙俄随时都可以从欧洲调集大批军队过来,就算十个镇的北洋陆军全部编练完成也不会有一点害怕。
而在越南的法国人对这件事稍有警惕心,毕竟法国人在越南驻扎的军队只有一万多人,要是十个镇的北洋陆军都来进攻越南,自己也抵挡不住,不过在此之前,满清还要先把“短毛贼”消灭掉,下一个目标才有可能是自己,另外法国人自己也不太相信这个落后愚昧的满清敢对自己动手,所以法国人也没有太多反应。
不过和沙俄、法国一对比,曰本人反应非常激烈,从本土往朝鲜又调集一万军队,同时在朝鲜边境修建大量防御工事,就怕满清打过来。
曰本人胆子大,但是不代表曰本人傻,曰本无论陆军还是海军都赶不上满清,要是不提前做好准备,等到满清打过来就晚了。
与此同时,曰本人对朝鲜半岛的掠夺速度加快,也不在乎朝鲜人死活,只要曰本人看得上能用到的东西,都抢回去,尽可能的使本身得到发展。
谁都知道北洋陆军全部编练完成,第一个目标就是“短毛贼”,但是最先得到消息的大汉王国却和沙俄法国一样没有多少反应。
汉军四个主力师共六万人常驻四方,还有刚刚编练出来的三个次等师,即便满清调集全部军队进攻四汌,汉军也相信能够守得住,再说汉军也不会被动挨打,汉军的信条是“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虽然汉军没有变动,但是颜学义却注视着满清的一举一动,一旦情报部得到什么重要消息,就会迅速送到颜学义面前来。
北洋陆军的实力不容小觑,所以颜学义提前做好准备,情报部多个特工小组渗透进去,希望瓦解北洋陆军,甚至是将北洋陆军都策反。
颜学义很想知道要是北洋陆军都被策反,满清上下会是什么样子。
【随着小说的字数越来越多,上架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喜欢本书的朋友们,请来起点支持珩毅,即使一个收藏、一个点击也是对珩毅莫大的支持!】
第133章 北洋陆军中的报纸(上)
入夜,天津,北洋陆军第二镇驻地。
刘正山作为第二镇的一名步兵队官,单独拥有一间屋子,不过此时刘正山的房间中却挤满了人,房间的最中央是一盆燃烧的炭火,共同社的核心成员全部围着这盆炭火,或站或坐。
除了王源这个副社长外,共同社的其他成员全部一声不吭竖着耳朵听王源说话,没办法,王源是压低嗓音说话,要是房间中嘈杂一点就听不清王源说话了。
王源压低嗓音说话自然是怕外面有人听到他说的到底是什么,另外在刘正山屋子外面,共同社的一个成员给屋子里面的人放哨,要是出现意外情况,就会提醒屋子里面的人。
共同社的人在做什么要这么小心翼翼?
答案就在共同社副社长王源的手中,只见王源双手拿着一份第十八期《中华日报》,借着燃烧的炭火,王源将《中华日报》上的内容小声念给大家听。
要是这件事情被外人知道,那可是杀头的大罪,能不小心吗?
共同社从创建到现在已经经历一年半多时间,共同社最初的目的是让共同社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互相帮助,不过在刘正山的慢慢引导下,大家开始思考为什么满清一直败给西方列强,如何让满清强大起来。
共同社的成员开始寻找各种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谈论这种方法如何,在此期间,有的成员离开了,也有新的成员加入,共同社成为天津武备学堂中最大的学员组织之一。
等到刘正山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刘正山将共同社的成员引导到满清的对立面去,刘正山让共同社的成员们明白,无论什么方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