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年王成林的日子可不好过,自从岳阳在应州府崛起后,王家为了避祸,在族长王守城的带领下,王家举家迁到了金陵城。王成林到了金陵城后,在家苦读了一段时间,竟然在去年的乡试里考中了举人。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举人那就已经有资格做官了。可是在明末的年代里各地的实缺实在太少,别说举人了,就是不少进士还在家里眼巴巴的等着呢,他一个举人想要等到放任实缺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经过他的老子王守城和大哥王成栋的再三活动,才给他在浑源州安排了一个教官的职位,不管怎么说,以他举人的身份教一教那些童声还是很容易的。
但是好景不长,王成林刚到浑源州不久岳阳就跟着到了这里,当王成林听说岳阳担任了指挥同知,兼管应州府、浑源州等北路诸州府时,他的一个念头就是逃走,他很清楚当年他对岳阳做的那些事是多么的招人恨,若是让岳阳知道自己在这里当教官,恐怕自己的死期就在眼前了。
不过在过了几日后王成林也渐渐从慌张中冷静下来,慢慢的他发现好像事情也没有那么严重,岳阳固然是当上了指挥同知、宣威将军,可他并不知道自己就在浑源州的学院里担任教官啊,毕竟人家可是堂堂从三品的大官,哪有兴趣打听他这个小虾米的念头,感情这几天自己都是在自己吓自己啊。
回过神来之后,王成林心中不禁又打起了另外的主意,他决定要在这里好好的观察岳阳这个人,他要象毒蛇一样潜伏在岳阳的周围,只要有机会便要他一口,如今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当王成林听到学院里开始流传着岳阳要开始强行对城中的商贾收缴商税的时候,他知道机会来了。出身于大家族的他自然知道如今大明的商税是怎么回事,可以说这年头的商贾就没有不偷税漏税的,商人的势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地方官府也拿商人没辙,因为但凡只当地官府或是朝廷一旦有了要收税的念头,他们就会发动包括舆论、朝廷官员在内的力量来对你进行造谣、诽谤,甚至是诬陷,朝廷对于他们往往也只能是妥协了事。
因此,王成林立刻便从摇身一变,从一个只会教书的教官变成了反对收税的急先锋,着召集起了他的学生开始大肆攻击起岳阳来。
同时和王成林一起充当反对岳阳急先锋的还有另一名学政贾子珍,此人今年六十有二,家有良田数千亩,店铺十多家,按说也算是富裕之家了,但为人却是吝啬无比,平日里若非逢年过节家里连肉都不舍得多吃,可想而知这种人在得知了要朝自己收税后是多么的暴跳如雷义愤填膺了。
在王成林慷慨激昂了一番后,这位老先生也颤巍巍的说道:“万历朝时商税之祸,老夫是亲身经历的。干戈载道,祸流四海,非困商,乃困民也。圣人有言,夺民之财,非生财之道也。生财之道,生之,节之,两端而已。加派之害不过税计,商税之害却以日计。征收商税,乃为夺民之财,此举天怒人怨,大明暗无天日,我山西北路也将破坏凋零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都烂了
说到这里时,贾子珍苍老的面容上满是痛惜之色,仿佛亡国大祸就在眼前一般。
听到这里,在场的学子书生都纷纷相应起来,这年头能进书院读书的能有几个是穷人,这些人的家中谁没有数十倾的良田或是几家店铺?岳阳现在要向他们收税简直就是在割他们身上的肉啊,一时间众位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言辞间皆痛心疾首,痛骂之声不绝于耳。
当然了,在这些学子当中也当真有一些人是家境贫寒的人,这些人家中自然没有银两开设店铺或是做生意,岳阳收取商税自然是跟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且自从岳阳开始安置流民后,对于小吏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且开出的报酬也不低,不少人都打算过段时间便投靠到岳阳的麾下混个一官半职。
可即便是如此,他们依旧不敢出言替岳阳说半分的好话,毕竟在现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气氛下,他们谁要是敢“逆流而上”替岳阳说话那可是会被当成典型批斗的,至少一个斯文败类的骂名是跑不了了,以后也很难在士子的圈子里混了,被读书人的圈子排斥这对于一名读书人来说可是非常严重的。
因此这次的批岳大会开得很是痛快,大会开到最后,由王成林提议的罢课举动很快就被众人赞同。众人都一致认为,岳阳这段时间进行的关于强行收税的行为是不得人心的、是天怒人怨的、是必须要被制止的,自己这些人一定要用万众一心的气势告诉那位宣威将军,他做错了,税不是那么收的,收税这种事情要靠自愿的,否则就是与民争利,是要受到唾弃的!总而言之,在商议了一个上午后。众人就商量出了两个字,“罢课!”
崇祯七年十二月三日
山西北路突然之间风起云涌,整个浑源州城内无数家商铺纷纷关门买卖停止,这也导致了城中百姓开始产生了恐慌,无数百姓开始争相抢购大米的风潮,到了午时城中店铺更是一片寂静,城中的米价已经飙升到了每升米五钱的高价。
恐慌是会传染的,在这种情况下,不止是米价,就连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的价格也是一路飙升。最后干脆就是没有人卖了。
到了下午,罢市的风潮甚至波及到了北楼口、恒山、广灵州、沙锅堡等地,就连岳阳的老巢应州府也受到了一些波及。只是和别的州府不同,应州府虽然也受到了波及,但影响却不大,毕竟岳阳在应州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经过几年的经营,应州府的各家商贾都和岳家有着千丝万缕绿的联系,他们即便是想罢市也得考虑一下能否承受得起日后岳阳报复的后果。
只是在别的地方却不是这样了。随着罢市的风潮愈演愈烈,市面上到处挤满了惶惶不安的人群,许多街道上突然多出了一些匿名榜贴,一些官府的衙役和官员经过大街时还会遭到突如其来的石块攻击。
到了下午。淮山书院率先开始罢课,数百名学子在几名学政和教官的带领下集体来到了知府衙门前,他们高呼着口号向知府蒋鑫请愿,反对宣威将军横征暴敛强行纳税。并称此举乃是与民争利之举,若是知府不替他们说话,他们就去太原府和大同府。分别向巡抚许鼎臣和总督卢象升请愿,一定要宣威将军收回成命。
浑源州主簿方英迪第一时间便来到了衙门口,庄严的向学子们保证,自己一定会把学子们的一件转告知府大人,而且自己也非常不赞成宣威将军这样的举动,并且一定会劝宣威将军收回成命云云。
面对突如其来的罢市、罢课风潮,各地的官府一开始是手足无措,一片惊慌。浑源州知府蒋鑫整天躲在知府衙门里不见客,由于应州府的情况不怎么严重,因此知府郑发奎只是召集了众商贾嘱咐众人要正常经营。
但是除了应州府之外,周围那些州县情况却极为严峻,百姓依旧恐慌不已。
而情况最为严重的当属浑源州,那些商家除了关闭城中的店铺外,还到城外去鼓动那些正在开荒修路的流民,让他们也加入到支持自己的行为里开始罢工时,但是当那些流民们问道:“俺们要是罢了工,俺们一家大小你们来养活吗?”
这些商贾们顿时便哑口无言,此时的浑源州内聚集了十多万的流民,而且这个数目还有增加的驱使,要养活这些人的话每天得消耗多少粮食啊,他们谁又肯耗费这么多的粮食来养这些人。
看到那些说不出话来的商贾们,有些性子急的流民更是破口大骂了起来:“你们这些奸商,俺们饿肚子没饭吃的时候不见你们谁来给俺们一口饭吃,现在宣威将军给了俺们一份活干,还没吃上几天饱饭呢,你们就让俺们反对宣威将军,你们真当俺是傻子呢。打你们这些个奸商!”
在一阵老拳中,这些前来鼓动流民罢工的商人们一个抱头鼠窜的溜走了……
直到罢市的第二日,市面上依旧是一片萧条,百姓们人心惶惶,大家都盼着宣威将军能站出来做点什么事,不要让罢市再进行下去了,否则就要影响老百姓们的生活了。
在指挥同知衙门的大堂里,岳阳坐在宽大的靠椅上,在他的旁边坐着十多名军官和官吏,海楼作为屯田的负责人率先发话了。
“岳大人,如今城中罢市风潮乍起,百姓们终日惶惶不安,城中还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大人的言论,卑职以为不能再任由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了,咱们应当做些事情了。”
“就是,这些家伙胆子也太大了,昨天竟然有几十名学子想要冲击指挥同知衙门,要不是大人不让卑职动手,卑职直接就弄死他们几个了。”坐在岳阳右下首的吴成枫也气愤的说道。
就连新投靠岳阳的楚狄也说道:“大人,此时确实不可小视,这些奸商的能耐大着呢。卑职估摸着这事还没完,用不了即日大同府和太原府的公文就会到来,届时大人受到的压力就会更大了。”
“他奶奶个熊,这些个奸商,让我把他们都抓起来全部杀掉,省得他们搞东搞西的!”性子有些急躁的胡老三更是大骂出声。
面对下属们的愤怒,岳阳并没有急于发表意见,而是扭头对身边一名穿着黑色长衫的中年问道:“江鹤,本官吩咐你调查的这些事情你进行得如何了?”
这名黑衣人名叫江鹤,是有山司的副司长,专门负责对大明境内的情报进行收集,同时他还有一个使命。但是他和古往今来搞情报工作的人一样,都不怎么受人欢迎,主要是这个家伙性子实在是太阴沉了,脸上总是挂着一副谁欠了他八百文钱不还的样子,而且在打量人的时候总是习惯眯着眼睛,仿佛在思索这个人的缺点。有鉴于此,他除了在汇报工作的时候,总是很沉默的在自己办公的地方分析情报,然后交给负责情报工作的海兰珠。但这些日子海兰珠由于身子愈发的沉重,因此这才让他来汇报工作。
此时,他站在岳阳跟前汇报道:“启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