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岳阳说出对那些商贾的处理意见后,蒋鑫一边听一边慢慢思索,他发现若是按照岳阳所说的办法处理那些士绅,用收缴来的良田和财产安置那些流民,这确实是一个能迅速安定人心的方法,虽然这个办法不是自己提出来的,可却是由自己宣布的,这样一来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也能迅速提升,对自己也是很有好处的。
至于北路那些商贾会不会恨自己,蒋鑫才不会在乎呢。他可是清楚的记得,自己在刚来浑源州上任的时候,方家父子以及那些商贾对自己可没什么好脸色。自己已经在浑源州蹉跎了四载,至今未得提升,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吗?这些还不是因为那些商贾们在拖自己的后腿吗?上次鞑子来犯,若不是岳阳提兵来救,恐怕自己的脑袋早就搬家了。想到这里,蒋鑫对那些奸商的恨意不由得又多了一层。
蒋鑫又和岳阳用隐晦的语气商议了一会,最后决定,抄家的财产除了五层交给朝廷外,剩下的五成蒋鑫自留两层,岳阳要三层,至于打点上面的费用则由蒋鑫来负责。
这样的结果乍看起来蒋鑫好像吃亏很多,只是分到两层不说,连打点上面的银两都由他出。可是蒋鑫本人却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在这件事里他什么事情都没做,却平白得了近二十万两银子,除了打点上面外他至少剩下十多万两,这可是纯收入啊。
再者说了,岳阳得到的这些银子也不是全都落入他的腰包的,他还得用来安置那些流民呢,这么一算起来蒋鑫心里立刻就很平静了。
两只大小狐狸商议完毕后,相视一笑,双方对这个结果都很满意。蒋鑫得到了名声和一大笔银子,岳阳除了得到田地和银子外还得到了好几个武将的实职空缺,他可以将自己的手下安插下去。
两人一直商议到了夕阳西下,蒋鑫这才心满意足的告辞回府,回去后他可是要连夜工作,明日他便要开始行使知府的职责,对那些人进行判决了。
半个月后,远在京畿的崇祯便收到了浑源州知府蒋鑫送来的判决请求,看着这份杀气腾腾的奏折,崇祯脸上的表情也在不停的变换着。此时的暖香格内静悄悄的,崇祯的身边旁边只有王成恩一个人在伺候。
崇祯轻叹了口气说道:“大伴,你说那些商贾和士绅饱受皇恩,国朝养士二百余载,他们为什么还能做出此等无君无父之事呢。也幸亏那岳阳发现了他们的行迹,否则朕还不知道小小一个浑源州竟然藏着如此之多的蛀虫。”
看到崇祯脸上有凄苦之色,王成恩赶紧安慰道:“皇上息怒,太祖爷在世时便曾定下了士农工商之策,这是有其道理的,商贾贪财,自古皆然。他们那些人为了钱财什么事做不出来?奴婢以为,岳阳这一次杀的好,杀掉了一批奸商,正好能震震下面那些人,再说了,那些人也不是白杀的,您看看这奏章上写的,他们还查货了上百万两的赃银,不日便会派人押解进京,这样一来咱们的国库也不用那么紧巴巴的了。”
“嗯,有道理。”
一想到自己平白得了上百万两银子,崇祯原本有些压抑的心情立刻就开朗了不少。不过一想到这些银子的数量,崇祯心中既高兴又有些愤恨。想他大明朝一年所得税银也不过只有四百余万两银子,可岳阳只是查抄了几个商贾就得了上百万两,怪不得国库没钱呢,感情银子都跑到那些奸商的库房里去了。
想到这里,崇祯就不由得恨恨的骂道:“那些奸商该杀!”(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崇祯的反映
崇祯对商人并没有好感,事实上许多统治者对于绝大多数只会囤积囤积居奇商人都没有好感。
在不少人看来,商贾会做的事情只能是低买高卖,靠着差价来赚钱。事实上,在工业文明开始以前,商人干的就是这么一种勾当,这时候的商人只是单纯的流通型商人,而并非后世的生产型商人,这也导致了世人对商人的不喜。
可是不喜归不喜,但社会要正常运转却偏偏少不了商人,于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便制定了一条条律法框框来限制商人。比如说强行把他们社会地位降到最低、不许他们的直系亲属参加科考、不许他们穿绫罗绸缎等等。
但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荒谬,商人有钱但穿不了绫罗绸缎,朝廷允许老百姓允许穿绫罗绸缎,但老百姓却偏偏没钱。在明初的时候这些规定还能执行一二,但到了明朝中期以后,这些规矩几乎就定于废掉了,一个个大地主、大商贾的出现,使得明朝进入了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阶段,他们贪婪、狠毒,他们培养了一大批的代言人,这些人活跃在朝堂上、朝野中以及民间里,他们垄断了朝野的舆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事情,崇祯登机以后很快就感到了士绅商贾集团的可怕,他们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整个大明朝廷,崇祯讨厌他们,但却又不得不依赖他们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这才是最让崇祯感到郁闷的地方。因此,当崇祯听到岳阳杀了一批私通东奴的商贾并查封了他们的财产时,他的心中竟敢感到一阵说不出的快意。
看到崇祯表露出对那些商贾的恨意,一旁的王承恩也感慨道:“是啊,您看看……想那浑源州只是个不大的州府,那岳阳只是查抄了一些商贾的田产府邸,竟然就搜出那么多的银两。奴婢真不敢想象,那些有名的大商贾是多么的富有。可怜我大明一年的赋税也不过区区四百万两银子,竟然也就同等与几个小商贾,想想就令人愤恨。可惜现在朝中竟然还有不少人弹劾岳大人,说他行为太过粗鲁,杀人太多,此举非明君治下所为,都吵着要对他治罪呢。”
原本崇祯心里就有气,现在王承恩这么一说他就更气愤了,他握紧了拳头喝道:“这些人懂什么。那些奸商饱受皇恩却不思回报。竟然干出了私通鞑虏、里通卖国的丑事,这样的人不杀留着有何用?这个岳阳杀的好,朕要重重的褒奖他。上次朕不是将他升任了指挥同知吗?这次朕要要升他为参将、上轻车都尉。至于武职嘛……就加封他为镇国将军,总领山西北路军政事务。大伴,你亲自派个得力的人去宣旨,告诉岳阳,好好的干,有朕在后面支持他,看谁敢炸刺!”
“奴婢遵旨!”王承恩赶紧低下了头。面对崇祯后退走了十多步,直到快到门口时才转过了身子向外走去,只是还没等到他走出门口就又被崇祯喊住了。
“大伴,你再告诉岳阳。那一百多万两银子让他尽快派人押解进京,朕急等着用呢。”
王承恩身子晃了一下,脚下一个跄踉差点摔倒在地,随后赶紧飞快的出去了……
岳阳被加封为镇国将军、上轻车都尉的旨意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朝野。尤其是整个山西北路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这个消息对于那些痛恨岳阳的人来说虽然心里不爽,但也不会有太大反映,毕竟镇国将军和上轻车都尉分别只是武散衘和武勋衔。这个没多大用处,但是镇守北路参将这个位置可就不是什么虚衔散衔了,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实职,先前的北路游击还只是能管管应州府、浑源州两地以及周围十多个军堡而已,现在一旦加封为参将并总领山西北路军政事物,这个职务可就牛逼了,从理论上讲从应州府到浑源州一直到靠近长城的高山卫、阳和卫以及天成卫都在他的统辖范围内,这一下他的权利可是扩大了好几倍啊。
于是乎山西北路到处都哀嚎着狼来了的声音,不少商贾们都开始惊慌起来。岳阳晋升为参将,那也意味着他的触手已经伸到了长城边,一旦岳阳控制了高山卫、阳和卫以及天成卫这三个卫所,那么也就意味着今后他们想要从这三个地方往外贩运点违法物资什么的就难了。不过也有高兴的,浑源城的那些大商贾被岳阳一锅端了以后,那些往日里被打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小商贾们也感到机会来了,毕竟北路一下空出来了那么的真空地带,那可是需要人去填补的,此时不去更待何时啊?有这种眼光的人并不少,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商贾也纷纷赶往了浑源州。
“恭喜老爷……”
“贺喜老爷……”
“恭祝老爷高升……”
岳阳走在府内,一路上碰到的丫鬟仆役都纷纷象他道喜,要说谁最真心为岳阳的高升而高兴,除了岳阳的亲人和一众亲信下属外,就属这些府里的下人最高兴了。这年头讲究的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岳阳的地位越高,权利越大,他们这些做下人的面上也就月光彩。虽然在府里他们是下人,但一旦出了岳府他们受到的尊敬目光可一点也不少,旁人一听说他们是岳阳府中的人,就得自然而然的让他三分,这就是权势带来的好处。
正当岳阳朝着内院走去时,却看到管家曹右谦带着几名仆役抬着一块大匾正走过来。岳阳好奇的叫住了他们问道:“曹管家,你这是干嘛呢?”
曹右谦一看到是岳阳,赶紧给他使了个礼,随后说道:“老爷,您这不是升官了嘛,原来的那块指挥同知衙门的牌匾自然不能再挂了,咱们得将镇国将军的牌匾挂上去。”
“嘿……平日里干别的事也没见你们这么爽利,可换个牌匾你们倒是挺积极的。”岳阳有些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看到岳阳一脸不以为然的表情,曹右谦这才讪讪的解释道:“这……这不是为了给您长脸嘛。”
不过随即岳阳又好奇的问道:“你为什么不把本官参将的头衔挂上去,反倒挂一个镇国将军的牌匾呢?”
看到自家老爷有些不明白,曹右谦赶紧解释道:“老爷,这其实是本朝不成文的规矩了,老爷您虽然是实职参将,但参将毕竟只是正三品衔,镇国将军虽然只是武散衔,可是毕竟是从二品啊,咱们自然得把高的挂上去。”
“哦……我知道了。”岳阳一听就明白了,感情这和后世的官场规矩是一脉相承啊,后世的人对那些体质内的公务员一般也是这种称呼。比如他们明明只是一名副局长,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