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太极演义-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心意都达成了,赶紧收拾一下,准备开晚饭了。”红袖笑着说道。
  一场闺房之乐,总算皆大欢喜着收场了……
  次日,天上的积雨云仍是厚厚的,空中依旧飘落着淅沥沥的小雨。
  下雨天睡觉,无论是白天或者黑夜,都会让人贪睡不起。
  黄炎直到第二天上午快10点了,这才在红袖的催促下,懒懒地爬起床来。
  “公子,赶紧起床洗漱更衣吧,早早用过早饭,前去客厅见上一见,鲁肃先生跟夏侯将军等人,已经候了好一会儿了呢。”耳边依旧是红袖喋喋不休地絮叨着,黄炎自然又趁机在丫头咪(河蟹三只)咪上拱一会儿,屁屁上捏两把……
  每天早起服侍黄炎洗漱穿衣的时候,总是红袖既无奈又期待的时刻。
  手忙脚乱着给那流氓穿戴整齐了,又陪着他用过早饭,黄炎这才顶着小雨,去了前院客厅。
  “难道你们家中都是一片艳阳高照?难得一个下雨天啊,也不躺在家里惬意地多睡一会儿!”客厅里都没外人,黄炎又是懒散着一屁股偎坐在椅子里,打着呵欠说道。
  幸好德高望重的蔡大家没在,否则的话,老同志铁定又要给他再上一堂礼仪课……
  “我说小老弟啊,眼下城中,人多事儿又乱,你倒在家睡得踏实!”夏侯惇也随着坐了下来。
  “下雨天自然是出兵不得,那就再休养两日嘛!”黄炎懒懒地回了一句。
  “前日糜芳带来的500运粮民夫,皆是临时招募的流民,且都是身强力壮者,某家已经将他们编入了军中,又往九良城加派了500新兵,前后合计是1000守军了。”夏侯惇也不与他计较,正起神色说道。
  “很好!”黄炎干脆利落地点头称道。
  “先生,外来流入城中的逃难百姓,子敬已经先行安置了一番。城外四下的村庄乡镇,子敬已经令人整饬修葺过了,近四万流民均可以获得一处安身之所……”鲁肃随后汇报道,可话未说完,却被黄炎又一声“很好”给打断了。
  “你这家伙!难道就没有不好的地方了么?”夏侯惇气急问道。
  “怎么,难道你们对自己的行事能力,就这么没有信心?若论安民治世,我这点儿水准根本不如子敬!说起行军打仗,我更不如你夏侯大将军!你们事事又回过头来问我,诚心让我难堪不是?”黄炎冲天翻了翻白眼,无意间发现客厅中,竟然嗡嗡嗡地飞着一只苍蝇!
  “子敬,那些流民……可有患病生疫的?”黄炎总算问了句人话。
  “回先生,自桓灵二帝以来,天下瘟疫肆虐不断,危害甚重。为防止城中疫病发生,子敬也早有处置。”鲁肃神色庄重着说道,“至昨日傍晚,所有无处安身的流民,均已遣散出城,并妥善安置到各处村寨中,相应的活命口粮也随着发放了下去。”
  “呵呵,夏侯大将军,你说吧,子敬办事能力如何?”黄炎笑着问向夏侯惇。
  “很好!”夏侯莽汉眨巴着眼睛,认真答道。
  “这不就结了嘛!”黄炎好笑着说道,随后又问向鲁肃,“这暂时的活命口粮发放下去了,可他们日后的生产又该如何?”
  “这也是子敬今日前来,打算向先生讨教的事情。”鲁肃神色恭敬着回道。
  “必须得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否则的话,哪怕是官家有再多的屯粮,也会坐吃山空的!”黄炎皱起眉来,说道,“即刻颁布屯田令,让陈留辖下的农民耕夫,务必要安心生产,尽心劳作!”
  “屯田令?敢问先生,这屯田又做何解?”不等鲁肃回应,贾诩率先不解地问道。
  “呃……就是说,凡是乡下田间务农者,均按劳力算,每人配以耕田20亩,耒耜犁铧,以及第一批种子,均由官家提供。另外,每十户人家再分配耕牛一头,待来年收成的时候,官家与农家,五五分成……”黄炎详详细细着,将自己一夜之间整理出来的思路,说给了众人。
  “五五分成?你这税赋也太狠了点儿吧?”夏侯惇当先开口惊道,“之前只有三十税一,二十税一,最狠的时候也不过十五税一,哪有赋税五成的?”
  “之前百姓的农具打哪儿来的?耕牛呢?第一批种子呢?”黄炎又反问了回去。
  “呃……那得要多少耕牛,铁质的农具,还有种子啊?”夏侯惇张了张嘴,闷声说道。
  “这些倒是可以想办法解决,只是……”鲁肃细细想过之后,又问一句,“耕牛素来都是官家把持管理的,而且,先生这一番付出……”
  “怎么,你是在担心官家,高付出低回报了,是吧?”黄炎笑了笑,又解释道,“耕牛分配下去之后,虽然使用权归农家所有,但所有权还是官家的,并且还要随时接受监管。同时呢,每分配下去一头耕牛,之后每两年官家都要收回一头来,无论大小公母。”
  “呵呵,一头牛一年最少产仔一头,农家还是很划算的。”夏侯惇笑着说道。
  “那要是公牛呢?一辈子也不会产仔的!”黄炎撇了他一眼,说道,“其实道理很是公平又公正的!公牛虽然不会产仔,但是公牛可以多妻多妾的嘛!也就是说,一公一母,每两头牛,两年就要上缴两头牛,多余的才是农家自己的。这样的话,官家不会亏本儿,农家也会稍有收获,还可以大力发展畜牧业,一举多得!”
  “呵呵,那哥哥我就先祝老弟府上,妻妾如云,人丁兴旺,多子多孙了!”夏侯惇咧嘴笑了起来。
  我次奥!
  我这说牛马驴骡呢,你丫的竟然说我后宅多妻多妾……
  “若是此道屯田令颁布推广下去,不出数年,辖下必然是粮米满仓,稻谷丰盈!先生当真世间大才!”鲁肃万般叹服道。
  “这计划虽好,也要贯彻落实下去才好!”黄炎正起神色,沉声说道,“另外,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更是重中之重。事关民生大计,若有人从中贪墨克扣,必当严惩不贷!”
  “子敬必当谨记先生教诲!”鲁肃忙拱手受教,“详细方案,子敬会尽快拟出一份规划来,届时再请先生定夺。”
  呵呵,这屯田制可是农业史上的一大改革创新啊,今日又被黄小哥给抢先注册了……
  而且,这一官民双赢之举,又为黄炎随后引来两位内政大才——
  一为枣祗,二为任峻……


第137章 屯田引来金凤凰
  枣祗,颍川阳翟人氏。
  早在去年末,闻听曹操首发义兵于陈留,枣祗便想着要举家投靠,可后来曹操出兵讨伐董卓未遂,就直接去了东郡,一时也没找机会见上一面,也便拖到了现在。
  眼下,正赶上黄炎在陈留发下了屯田令,此举的划时代意义,更让枣祗坚定信心,即时举家迁往陈留。
  任峻,河南中牟人氏。
  距离陈留更近一步,中牟隶属于京都司隶治下。
  先是遭受了西凉军的清洗,后来又有黄巾军的劫掠,城中百姓苦不堪言,大户人家也是朝不保夕。
  任峻也是在获悉曹操发起义兵之后,打算前往投靠的,却不料在曹操荥阳兵败之后,失去了联系。
  任峻在得知曹操的大本营,陈留郡中大搞生产运动的时候,当即召集起族中上下,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先不说黄炎的屯田令是如何的令人心生叹服,光是陈留眼下那一片祥和安定,就足以吸引四处大户世家,纷至沓来。
  在这乱世之中,能寻得一处安身立命的所在,何其难也……
  于是,黄炎便把枣祗安置在陈留,任命为陈留郡丞,协助鲁肃,推广实施屯田制。
  任峻此人也算是能文能武了,黄炎直接将他安排去了九良城,做起了一县之长。
  既要安顿好百姓,还要大力推广屯田,更为重要的是,眼下需要用九良城,来作为陈留的前哨站。
  防谁?
  防袁术,防孙坚,防豫州,防河南……
  待过了明年,这陈留必是一副欣欣向荣的繁华之地,届时的安定富庶,难保那些穷鬼们,再次上门来明抢暗夺……
  两日之后,云收雨住,夏侯惇跟曹洪相继率兵出城,一边巡视陈留境内安全,同时全力驱赶黄巾余部,一路逐去济阴。
  这两名将领一走,陈留城中可用的将兵之才,又让黄炎头疼起来。
  典韦周仓冲锋陷阵还行,领兵布阵可就难说了……
  再说了,这俩黑汉随在黄炎身边多时,别的本事没见长,偷懒耍滑的能耐倒是强上许多,你这会儿再让他们出力干活……难喽!
  好在这时,前几日那个唤作理疗化疗的,出城回头迎接自家兄弟李通,及时出现了。
  “你就是李通?”望着眼前这位精悍沉稳的汉子,黄炎笑着开口问道。
  “回先生话,江夏李通,李文达,谢过先生收留之恩。”李通神色恭正着答道。
  “呵呵,我可没说要收留你。”黄炎笑了笑之后,说道,“眼下正是用人之际,陈留城中正缺一名统军将领,先生我想任你为……陈留兵曹,如何?”
  “啊?这……”李通一时愣怔当场。
  天上掉馅饼儿的事,不光是21世纪的你我不相信,这古人也是怀疑得很啊!
  “李通才疏学浅,更不精通军事,实在不敢领承。”李通愕然之后,忙拘谨着拱手说道。
  “就这么定了,即时赴任,不得延迟!”黄炎却是说一不二,当下即吩咐下去,“如今城中守备力量薄弱,文达需要精心运作才好,其他的事,自己找太守大人商议吧!韩福,送客!”
  “……”
  人家都送客了,李通虽然满头雾水,满心疑惑,却也只能拱手拜别,然后昏昏沉沉地跑去郡守府,找到郡守大人,鲁肃,再行详细商讨一应事宜……
  “先生做事,倒是雷厉风行得很。”客堂上,贾诩似笑非笑道。
  “少来埋汰我了!”黄炎懒懒地说道,“这人啊,哪有生而知之的?你要是不通笔墨,不精兵法,可以学的嘛!我就没见着,哪家的孩子,出生以后,当场就能跑能跳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