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在西线的进展还算顺利,只要不出现大的‘波’折,击败法国应该只是时间问题,‘波’尔不想引来陆军将领们的反感,认为海军陆战部队只能在陆军主动提出要求的前提下参战。若西线战事得不到机会,那么等到德军向东进攻俄国的时候,海军陆战队大可配合陆军占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乃至在芬兰实施单独的登陆行动。
会议室里,当着众多海军将领,冯…‘波’尔海军上将娓娓叙道:“我们的陆战部队组建时间不长,所有的军官和士兵都没有参加战争的经验。为了组建这三个陆战旅,我们先后投入的经费和人力可以用来建造一艘无畏舰。它们很昂贵,也很有潜在价值,在未来夺取英法殖民地的作战行动中,它们比陆军部队更能够胜任。”
以温和的语气表达出明确的反对意思,‘波’尔既照顾了约阿希姆王子的面子,也保护了自己的权威。在这样的形势下,想发表意见的将领识趣地选择了沉默,静观地位如日中天的“霍亨索伦天才”如何反驳。
夏树平静但不乏力度地说道:“今后谋夺英法殖民地,免不了跟英法军队‘交’战。在离德国本土几千上万公里的敌方,一旦我们的陆战部队因为缺乏经验而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遭到挫败,想要补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单纯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就该让陆战部队的官兵们提前经受战火的锤炼。”
‘波’尔一边听一边想,等夏树说完之后,他很快回应:“这点我完全赞同。只是此时让我们的陆战部队赶往前线,无论是我们的指挥官还是陆军的军团司令们,对彼此的战术思维和作战方式都不熟悉,这样就很难发挥出这些部队本应有的战斗力,还可能使之‘蒙’受无谓的损失。殿下以为呢?”
在‘交’战双方各投入上百万兵力的西线战场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官兵阵亡,要是将三个缺少战车部队的海军陆战旅投入到战事最胶着的前线,没准十几个小时就会拼光。夏树当然很清楚这点,他青睐仁川登陆式的敌后袭击,可眼下的战场形势却找不到合适的登陆机会——法国和比利时的海岸线尚在协约**队的直接控制下,德国海军陆战部队若在比利时北部抢滩登陆,虽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从战略和心理层面动摇协约国的抵抗,但在短时间内难以对马恩河前线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能在法国北部成功登陆,将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德国海军的登陆船队必须穿过狭窄的多佛尔海峡,而英法海军仍有足够的力量阻截德国登陆舰船。
“这的确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夏树回答,他目光扫过众人,然后不紧不慢地说:“我手里恰好有一份绝密情报,是关于巴黎城防工事的。”
包括‘波’尔在内,所有的目光都带着巨大的好奇集中到夏树身上。
“按照法军统帅部的命令,巴黎的城防工事必须在8月底之前完成,而当他们发现我们的右翼部队没有直取巴黎,而是扫向马恩河,构筑工事的速度放慢了。根据我方间谍人员提供的情报,法**队此时还在缓慢地清除那些可能阻碍炮兵‘射’击、影响战壕挖掘的树木和房屋,而火炮掩体和步兵哨所的构筑,铁丝网的安置,以及建筑‘胸’墙所需木料和军火贮藏隐蔽所的建造准备工作,连一半都还没有完成。至于城市粮食等必需品的供应工作,则几乎尚未着手进行。简单来说……巴黎的坚固城防还基本停留在纸面。”
在座的若是陆军将领,一下子就会明白夏树透‘露’这份情报的用意,而海军将领们在陆战方面是外行,他们费力地揣摩着约阿希姆王子的言外之意。
“午休的时候,我和舰队司令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策略。”夏树看了眼舍尔,两人是毋庸置疑的好搭档,又是海军进攻理论的忠实信徒,没理由不携手对付‘波’尔这样一位海军存在学说的代表人物。
“让英国人以为我们要登陆英伦,直取伦敦。让法国人以为我们要登陆勒阿弗尔,威‘逼’巴黎。实际上,我们从亚眠出发,用最快的速度推进一百公里,抵达巴黎!”
夏树话音刚落,海军将领们就纷纷找地图去了。 。。
第298章 马恩河畔
从蒂埃里堡往西,笔直流淌的马恩河开始变得蜿蜒曲折,从四百多米的空中望去,这一段的河谷仿佛变成了枪骑兵矛杆上的飘带。
lz…17是一艘长度达到140米的齐柏林硬式飞艇,如同海军舰艇一样,它有着自己的名字:“萨克森”号。前往战场进行侦察活动时,它通常配备4…5名艇员,搭载一部电台、两‘挺’机枪以及少量使用触发引信的航空炸弹。如果天气状况良好,艇员们乐于让自己的飞艇飞到千米以上,那样可以有效避开协约国飞机的攻击,而在这样‘阴’云低垂的日子里,他们就像是高个子走进了小矮房,不得不低着头躬着腰。
抵达预定空域,德国艇员们关闭了飞艇发动机,使之缓慢地随风飘动,而他们有的拿着望远镜,有的拿着铅笔和地图,将观察到的战场情况记录下来。
突然,一名艇员叫道:“有情况!”
循着他的视线往西北方看去,艇员们发现了两架飞机。在战场上空穿梭飞行了一个多月,这些德国飞艇乘员们已能认出大多数型号的协约国飞机。
那两架外形颇似大蜻蜓的飞机是法**队的布雷盖u1,战前装备数量较多的主力机型。它们拥有足以容纳3…4名飞行员的连通式座舱,但驾驶飞机的位置在座舱最后部。通常情况下,前面的飞行员负责战场观察,而随着英德率先迈入空战时代,法国人也把机枪装上了飞机。
不等这两架法国飞机飞近,德国飞艇乘员警惕地做好了战斗准备。就在这时,一架灰‘色’涂装的鸽式飞机从东面飞来。
战争爆发前,德国共有近20家具备飞机生产能力的工厂,在这其中,使用达伊姆勒发动机的阿尔巴特罗斯系列,使用梅塞德斯发动机发动的阿菲亚蒂克和胡伯特系列都是‘性’能一流的飞机,但德国陆军对奥地利制造的鸽式飞机格外青睐。
这种单翼单座的飞行器采用100马力的麦西德d…1式四缸直立型水冷发动机,最大飞行时速为115公里,最大续航时间为4个小时。从1910年到1914年,奥地利的诺勒工厂以及获得生产许可的阿尔巴特罗斯、哥塔、卢佩等德国工厂总共制造了两百多架鸽式飞机,是战争爆发时单型号飞机生产数量最多的。
在同步‘射’击协调器问世之前,德国人为了给鸽式飞机装上机枪,在它们的驾驶舱顶部焊接了钢架,将使用弹带供弹的mg…08轻型机枪固定在钢架上。这怪异而丑陋的“附着物”直接降低了飞机的空中机动力,但同时也让它从乖顺的鸽子变成了凶猛的雀鹰。
轻巧的“德国鸽”很快盯住了一架“布雷盖”,机上的法国飞行员慌里慌张地调转枪口向后‘射’击,但在完全敞开式的机舱,获得‘精’确的瞄准和稳定的‘射’击简直就是奢望,哈奇开斯不断发出粗糙的咔咔声,却鲜有子弹‘射’中目标。“德国鸽”从后方不断‘逼’近“布雷盖”,距离百米的时候方才开火。
&g…08‘射’速极快,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德军利用这种武器‘射’杀了不下二十万协约国士兵,法俄军队是最主要的受害者,而载于飞机上的型号大幅缩小了水冷套筒,简化了枪机构造,实际‘射’速相应下降了三分之一。
几番对‘射’,“德国鸽”和“布雷盖”都没有击中对方,而在此过程中,另一架“布雷盖”并没有上去帮忙,却独自朝齐柏林飞艇飞来。在这之前,德国艇员已连续抛下了多个负重沙袋,庞大的空中巨兽正以较快的速度爬升,用不了几分钟就将躲进云层。
要避开飞艇吊舱的机枪火力,那架“布雷盖”必须爬升到云层高度,而要在云层中飞行并且保持方向感可不容易,法国飞行员放弃了这条路径,驾机从齐柏林飞艇的艇艏方向飞来。
距离尚有七八百米,德国飞艇上的一‘挺’机枪开始‘射’击,连串的子弹像是一条极细的鞭子在空中来回‘抽’打,几次触及“布雷盖”,想必在它的机翼机身留下了不少弹孔。法国飞行员也远远开火,一些子弹打中了飞艇,它们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齐柏林飞艇的外层‘蒙’皮,打穿气囊造成氢气泄‘露’,却还没有过引燃氢气使之发生爆燃的先例。
为了让飞艇保持上升速度,德国艇员连忙丢下了更多的沙袋,而当法国飞机从侧旁飞过时,另一‘挺’mg…08急促地喷吐着火舌,但连串的子弹始终落在“布雷盖”后头。
另外一边,德军鸽式飞机与法军布雷盖u1的角逐霍然揭晓了结果——前者凭借明显胜出一筹的动力及灵活‘性’赢得胜利,法国飞机从四百多米的空中坠落下去,飞行员生还的几率微乎其微。
解决掉了眼前的对手,“德国鸽”连忙赶去支援己方的齐柏林飞艇,那架“布雷盖”撇下三两下难以干掉的德国飞艇调头迎战。法国飞行员的驾驶技巧不输对手,可是他的飞机载有三名乘员,平飞的最高时速只有80公里,正面攻击无果,没几分钟就被这鸽式飞机咬住了尾巴,法国飞行员只好驾机朝巴黎方向逃去。
鸽式一路猛追,不断开火,眼看就要将对手击落了,机枪却突然哑了火。无论德国飞行员如何摆‘弄’,这‘挺’机枪就是不再发出任何声音,他只得悻悻而归。
空中的这场战斗持续时间不长,过程非常简单,有‘精’彩场面,也有曲折之处
地面上的‘交’战截然不同,由于天气不佳,双方的空中侦察都没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而德法军队的骑兵侦察队相互渗入对方战线,提供给上级指挥部的情报也大都是片面的,甚至自相矛盾,双方的战地指挥官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