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尔希没有吭声,而是朝年轻人点了点头。等年轻人离开了房间,他默默来到酒柜前,给客人和自己各斟了半杯酒,边走边说道:“世人都说犹太人精于商业,可是在我看来,你们爱尔兰人比犹太人还要精明许多倍!一辆193o年出厂的战车,服役1o…12年,封存6…8年,期间没有进行过技术升级,居然以3o万马克的天价出售给我们,而我们不但不觉得亏,还要对你们感恩戴德,感谢你们在我们非常困难的时期伸出了援助之手!”
一身黑西装的男子从米尔希手里接过酒杯,笑着抿了一口:“确实,3o万马克足够你们从奥匈帝国、意大利、瑞典或是法国人那里买到近几年出产的新战车呃,法国出产的玛索…5o性能尤其出色,奥匈帝国的斯柯达…194o也不错,但是,上述国家没有任何一个能够向你们批量提供他们的新战车和配套技术,也没有任何一个会向你们派遣精锐的6战部队,所以,我们是你们唯一的选择!”
米尔希晃了晃酒杯:“不,事实上……不完全是。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除了官方渠道之外,还有个渠道叫做走私,只要有钱,几乎没有走私者买不到的货,合格的职业雇佣兵也不少。不过……走私者很难向买家提供长期、稳定、完善的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职业雇佣兵适合小规模作战,通常很难胜任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要求,而这一点你们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男子笑嘻嘻地举起酒杯:“所以说,合作愉快,米尔希将军!”
米尔希一脸苦笑:“是的,祝愿我们合作愉快,尊敬的迈尔上校。”
碰杯之后,米尔希轻啜了一口,男子眯眼瞧着这位旧同僚,调侃道:“不必沮丧,米尔希将军,交付给你们的这些‘重步兵’,每一个都是值得信赖的战士,而且,我和我的团队既然来到巴勒斯坦,关键时候必定会助你们一臂之力。”
听到这话,米尔希的神色确实缓和不少,他跟眼前这位迈尔上校早先虽无交集,但在十年前就听过此人的大名媒体对他的称呼是“异常狂热的战争分子”、“漠视生命的杀人机器”,而德**方给予他的公正评价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装甲指挥官”。
迈尔18岁加入德国6军骑兵部队服役,2o岁考入德意志装甲学院,两年后即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进入声名赫赫的德国第1近卫装甲师任职。数月后,二战爆,第1近卫装甲师坐镇东线,为了得到参加实战的机会,迈尔主动申请调往第5装甲师,之后随军登6英国,相继参加了纽卡斯尔、谢菲尔德等多场恶战,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金质服役勋章和一级铁十字勋章。不列颠战役结束后,迈尔又申请调往美洲远征军团,参加了攻击古巴和佛罗里达半岛的作战行动,用骄人的战功换来了三级红鹰勋章。大战结束后,这位不甘平静生活的年轻军官又以军事教官身份前往奥斯曼帝国治下的波斯地区,协助土耳其军队对抗苏俄暗中支持的波斯武装。1938年,迈尔被破格晋升为少校,成为德国非皇室成员中最年轻的校官。
可惜的是,这颗正在冉冉升起的军界明星却因骁勇彪悍的一贯作风惹来了大麻烦:在一次攻击波斯武装的行动中,他下令炮击一座藏有波斯武装人员的村庄,结果造成数十名平民死亡,此事经由随军记者报道,引了一场人道主义风波。受到来自国内外的重重压力,德**事法庭最终判定迈尔犯有过失杀人罪,给予其监禁3年并剥夺军职的处罚。1941年出狱后,迈尔在昔日同僚的引荐下加入了爱尔兰外籍兵团,先是在“维京”营担任参谋,然后因为在1942年的爱尔兰6军秋季演习中大显身手,得到了爱尔兰高层的青睐和重视,随即受聘为爱尔兰装甲兵学院特级教官和爱尔兰6军装甲兵技术顾问。1944年,“维京”营由机械化步战营改编为装甲营,迈尔出任该营指挥官,成功将该部打造成为战力一流的装甲精锐。1945年春季和秋季的了两次演习,“维京”营都拿出了媲美爱尔兰一线装甲部队的表现,由此获得了爱尔兰外籍兵团王牌营的荣誉称号。后来太平洋局势骤紧,爱尔兰应美国之邀派遣外援部队前去充当高级陪练和战时预备队,“维京”营便是其中之一。菲律宾战役中,该营虽然没有得到大显身手的机会,但他们在日常训练演习中展现出的优良素质还是得到了美方的高度肯定。
“穆罕默德”营作为先遣部队抵达巴勒斯坦之后,爱尔兰外籍兵团的另外几个营也将6续踏上异国征程,此番迈尔带着他的营指挥部乘船来到特拉维夫,既是护送犹太人购置的战车装备前来交货,也是为巴勒斯坦的犹太民兵组织训练战车乘员。
窗外,满载货物的列车终于缓缓驶离重货码头,完成交付手续的8o辆战车将被运往特拉维夫北区的拖拉机组装厂。这8o辆战车当中,有28辆是16吨级的“巡逻兵”轻战车,其余52辆均为绰号“重步兵”的34吨级重型战车。在3o年代初,爱尔兰制造“重步兵”可是一款相当亮眼的6战武器,尽管公路时仅有25公里,越野度在15公里左右,但其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了72…82毫米,加之采用了斜面装甲的设计,防护能力是那个年代的佼佼者,而其装备的5o倍径75毫米炮,千米以内能够击穿当时所有的战车,故被爱尔兰高层视为本土防御的战术利器。
大英帝国瓦解之后,爱尔兰遭入侵的可能性一下子从“极大”变成了“极小”。随着国防战略的转变,“重步兵”生产线逐一关停,其保有量由1933年顶峰时期的446辆下降至1942年的165辆,十年间只有少量改良而无升级或替代型号出现,但1942…1944年的日苏战争让世人看到了大装甲机群战术的可观威力,爱尔兰6军率先起跑,于1943年12月面向西方同盟国阵营推出了新一代的中型标准化战车“爱尔兰豹”,样车一经展示便引起了军界轰动。此后半年,爱尔兰人6续收到了78o辆订单,采购合同的总价高达234oo万马克,另有价值数千万马克的人员培训和后期维护合同。
1944年1o月,重型战车“爱尔兰虎”次面世。虽然外界普遍视之为“重步兵”的升级型号,但“爱尔兰虎”却并非“重步兵”的简单放大和加强。先一点,“爱尔兰虎”采用了全新设计的悬挂系统,六对中直径负重轮和双销履带,摆脱了重型坦克“大而笨”的缺点。其次,硕大的双人炮塔搭载一门5o倍径的1o5毫米线膛炮,这种威力空前的战车炮装备抽烟器和稳定器,还可选配主动式红外线夜视仪。再者,“爱尔兰虎”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达到了1om,优化了炮塔和车身的倾斜装甲,并在车体两侧安装了装甲裙板。这样的“爱尔兰虎”,作战效能相较于“重步兵”有了倍数级的提高!
在与新联合王国高层接洽时,犹太人本想引进“爱尔兰豹”和“爱尔兰虎”这两款新近服役的强力装备,米尔希将军和他的助手们甚至已经计算好了击败各阿拉伯国家的装备量在握有相对制空权的情况下,4o辆“爱尔兰豹”或3o辆“爱尔兰虎”足以让任何一支阿拉伯武装远离巴勒斯坦地区!资金充裕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甘愿在西方同盟国购置这两款战车的价格基础上加价2o…3o%,无奈新联合王国已向批量订购“爱尔兰豹”和“爱尔兰虎”的德国政府作出保证,六年内只向西方同盟国家提供这两款优质的6战武器。再者,“爱尔兰豹”、“爱尔兰虎”不仅在性能方面大幅越了“凯尔特战士”系列和“重步兵”战车,操作难度与维护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许多,它们在菜鸟们手里并不能百分百的挥作用。于是,爱尔兰军方非常热情地向犹太人推荐了各种升级版的“凯尔特战士”以及那些老而弥坚的“重步兵”,不但给予优惠打折待遇,还无偿提供操作与维护培训。犹太人这边虽有些不太情愿,但权衡各种装备的性价比,最终还是接受了爱尔兰人的“好意”。
第946章 大卫的铁骑(中)
纵观历史,不少国家的战车工业都是从拖拉机工厂脱胎而来。抱着这样的想法,犹太人在40年代早期于特拉维夫建立了他们的第一座拖拉机工厂,以合作的方式组装美国卡特彼勒农用拖拉机和履带式推土机。到了40年代中期,该工厂每个月能够组装出20台拖拉机或推土机,可以对返厂的拖拉机、推土机进行全面维护,并具备了自行生产部分零部件的能力。
1948年初夏,随着从新联合王国购入的战车运抵此地,这座名为黑桃k的拖拉机工厂俨然成为了犹太战车部队的摇篮。在堆满各种货箱的仓库里,120名有过各种驾驶经验的犹太人拖拉机驾驶员、卡车司机还有摩托车手,在爱尔兰教官的指导下开始学习战车驾驶,400名经过精挑细选的志愿者则以同样的方式接受战车操作维护的培训,以便选配车长、炮手、无线电员。
其实按照新联合王国军方的建议,这些犹太学员最好能够前往爱尔兰接受为期6…8个月的专业培训,可犹太复国主义者急切地希望他们高价购入的战车能够形成战斗力,而巴勒斯坦的局势变化也不容他们一来一回的折腾,双方最终决定以现场教学、以战代练的方式培训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第一批战车乘员。
正当犹太学员们以全脱产的方式在黑桃k工厂夜以继日地进行训练时,一如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担心的那样,有阿拉伯王国或叙利亚在背后撑腰的阿拉伯武装分子不甘于阿莫纳镇的惨痛失利,在巴勒斯坦地区掀起了针对犹太人和犹太人聚居区的袭击浪潮。一时间,处在特拉维夫民兵警戒圈之外的犹太人惶恐不可终日,许多人都想方设法撤往特拉维夫,阿拉伯武装分子则趁机埋伏在通往特拉维夫的道路旁,洗劫乃至残害过往于此的犹太人,无数的犹太人家庭因此遭难。不仅如此,那些位于特拉维夫周边的犹太人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