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儿行-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没死在战场上,哪怕缺了胳膊少了眼睛,退役后都能去做黑衣城管,吃一辈子公家饭。大伙打小就是机灵,身子骨儿又比那些流民壮实,凭什么不能捞个比当城管更好的结果?!
  正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一件事忽然变得有利可图时,哪怕存在很高的风险,也阻止不了人们争先恐后地侧身其中。只是到最后,究竟谁侥幸获取了比预期还高的利益,谁不小心连性命都赔了进去,就不得而知了。
  这股争相投效之风,很快就刮遍了淮扬徐宿各地,转眼,又刮过了长江,把纳入大总管府治下相对较晚的集庆、太平、镇江、宁国等地,也吹了个遍。而江南各路的百姓,偏偏又不在此番征召之列。所以,北去的客船忽然间就变得拥挤了起来,许多在江南无法应募和应征的少年人,纷纷收拾行礼登船,去追寻改变自己人生的唯一良机。
  其中许多少年都没征得家中长辈的准许,属于偷偷离家。因此在船上根本没有任何亲朋故旧照应。还有许多少年是平生第一次出远门,两眼一抹黑。大伙甚至不知道从集庆到扬州,水路需要走多长时间?到了长江北岸之后,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需要走那些手续和过场才能去报名入伍或者应募当文职。只是凭着少年人所特有的激情在误打误撞。于是乎,同行的旅伴当中,那些操着明显淮扬口音者,就成了香饽饽。许多人都本能地围绕在了他们身边,以期待能获得一些建议和指引。
  同样是少年心性,那些操着淮扬口音者,自然是当仁不让。知道事情的就言无不尽,即便很多事情他们自己也是稀里糊涂,却碍着面子,信口编造出一些瞎话来博取追捧。
  “其实没那么麻烦,大总管他老人家向来讲究规矩,距离他老人家越近的地方,规矩越清楚。只要大伙按照他老人家的规矩来,就没有被拒之门外的道理!”从江湾港开往扬州城的一辆公共马车上,常小二摇着一把绸布扇子,口若悬河。
  冬天的气温已经很低了,江边上湿气又重,他却丝毫不觉得挥扇子的动作多余。相反,每挥一下,脸上每多吹一次冷风,他的精神头就又提高一分,说话时的中气也越发充足,“去求学呢,当然最好的学校就是华夏大学和长江讲武堂。但华夏大学得府学毕业才行,讲武堂也要求至少能认识两千个字,并且能背诵《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你们知道不?那是三国时孙策孙伯符所写的一本兵书。孙策就是孙权的大哥,当年把玉玺押给了袁术,然后凭着两千多借来的兵马,横扫江东。要不是他被刺客所害,天下哪有曹操和刘备两个人的事情?早就三国归吴了!”
  “哦——!”听众们纷纷点头,对孙子策的本事,深感佩服。也有人读过的书多,心中知道此孙并非彼孙。但眼下有求于常小二引路,所以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所以么,大学和讲武堂,我觉得咱们就都甭指望了。且别说不好考,你们想想啊,大学得三到四年才能出徒。而讲武堂,即便是步科也得两年多,要是倒霉进了炮科,还得再多学半年算数。等好不容易熬到毕业了,这仗也早打玩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谁也找不到正经事情干!”常小二从小就是个人来疯,见一马车的人都给自己捧场,更是说得吐沫星子横飞,“而投军呢,就简单多了。规矩就是力气大,跑得快,胆子足。当然了,你要是会骑马射箭,就更容易被录取了。会骑马可以当斥候,会射箭就可以直接去当火枪兵。连辅兵受训和战兵选拔这两关都不用去过,直接分地,吃粮,拿军饷!”
  “嘿!”马车上,几个身材相对魁梧的少年,握紧拳头,豪情满怀。江南空气潮湿,马匹容易生病。所以会骑马的人不多见,但会骑水牛的人却是不少。想来,同样是往牲口背上跨,骑水牛和骑马的差别也不会太大。反正扬州距离自己的家乡远,报名时就硬着头皮说会骑,说不定也能蒙混过关。
  “你们可别犯糊涂撒谎!”常小二仿佛能看透大家伙的心思,摇了摇扇子,故作神秘的警告。“大总管重规矩,所以最恨别人坏了他的规矩。而撒谎骗人,明显就是不尊重规矩,弄不好非但当不上战兵,甚至连当辅兵都没人要。要我说啊,咱们这些人,最大的长处还在于读书识字。虽然报考讲武堂和大学肯定没戏,应募去当文职估计也够呛,但去当战兵,能识字的也容易出头啊!只要多用点儿心,当不上都头,当个伙长总比那些睁眼瞎更容易吧!然后再一步步往上升,咱们能读懂军令,还能替长官出谋划策,在军中打熬上个三五年儿,别的不说吧,嘶,当到营长总不至于太难。”
  “那是,那是!”众少年闻听,又纷纷点头。虽然在家里时读书不成,但比普通人多认识几百个字,眼下却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所在。真的去军中跟不识字的人同场竞技,他们的赢面肯定远远高于对方。
  “但是呢,话又说回来了。光能读书识字也不行。咱得会察言观色,知道进退,知道长官喜欢什么。同时呢,咱们得互相提携,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咱们能一起坐船,一起坐车,一起去投军,这就是缘分。咱们将来在军中抱成团,互相帮助。只要其中一个人能出人头地,剩下的就不愁没有出身!”
  “对,咱们互相帮忙!”
  “常哥,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咱们怎么办!”
  “常哥,以后弟兄们就跟着你混了!”
  ……
  众少年被撩拨得心头火热,纷纷大声回应。
  “成,只要有我常某人一口饭吃,肯定少不了大伙的。我家就在扬州城内,跟兵科衙门隔着一条街。那个兵科的主事,跟我门家还算邻居。等回头,我跟他说一声。让他把咱们兄弟全给招进去,然后同生共死。我就不信了,就凭着咱们兄弟的本事,只要齐心协力……”
  越说,他越兴奋。肉肉的小眼睛里,全是星星。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带着这一马车弟兄,追亡逐北。将敌军杀得屁滚尿流,尸横遍地。而大总管就在身后看着他,拿着功劳簿和金子,准备升他的官,给予他重赏……
  “小二子,你给我滚下来!”正兴奋得无法自已间,耳畔忽然传来一声断喝。紧跟着,马车的车厢猛地被人从外边拉开,有个凶狠的老汉跳上来,一把拧住他的耳朵,“没良心的小王八蛋,你又瞎折腾!让你读书你逃学,让你做工你闲累得慌。好不容易给你找了个清闲的事,你却好,不到半年就又逃了差!小王八蛋,你等着,等回家,看我怎么揭你的皮!”


第二十九章 基业(三)
  “哎呀,耳朵,耳朵,别揪,再揪就掉了。爷爷,我可是您亲孙子!”甭看常小二在一群少年中间颐气指使,遇到自家爷爷,却如同老鼠见了猫。连用力挣扎一下都不敢,只能一边叫嚷一边跟着老汉往车厢门口走。
  众少年被吓了一跳,这才意识到马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了。目光顺着敞开的车厢门儿往外看,却发现一辆装饰非常质朴,但架子和车轮皆为精钢打造的四轮马车,就停在路右侧与公共马车的车门正对的位置。而先前答应带大伙去投军的常小二,则被那名忽然杀出来的老汉直接给推进了四轮马车里。随即,老汉纵身跃上车辕,猛地抖了两下缰绳,以与其年龄丝毫不相符的身手驾驶着四轮马车疾驰而去。
  “小二哥家里肯定不是一般人!”立刻,有少年在公共马车的车厢里,小声嘀咕了起来。
  “可不是么?他爷爷为了不让他去当兵,居然亲自赶着马车来截他!”其他少年,则满脸羡慕地附和。
  四轮马车在江南非常罕见,即便在淮扬,也算是最近几年左右才慢慢兴起的奢侈玩意儿。且不说那拉车的挽马,全都是骨架高大的辽东良驹,在黄河以南各地动辄一匹十四五贯。就是那精钢的车架和车轮,没有七八贯钱也下不来,并且还经常处于有价无市货状态,需要跟车行提前好几个月预定才能拿得到手。
  所以单马或者双马牵引的四轮马车,通常都为淮扬大总管府高级官员,或者淮扬商号高级管事的标准座驾。普通百姓很少购置得起,即便是大富之家,通常买了马车之后,也舍不得整天在街上跑。只是金屋藏娇,仅仅在非常重要的场合才会拿出来充一下门面。
  不过,很快少年们就发现自己判断好像出了问题。没等公共马车的重新启程,玻璃窗外,就至少有三、四辆跟先前常小二所乘坐的那辆规格差不多的四轮马车,疾驰而过。每一辆的车厢后,都钉着一块四四方方的铁牌子。牌子上用蓝色火漆涂着一个汉字、一个拉丁文和一串大食数字,扬B952***。
  “是出租马车吧?我听家里长辈说过,这边最近兴起了出租马车,路边招招手就能上去。不过坐车的价钱可是贵了!!”有人心思敏锐,迅速想起一个新鲜名词。
  “肯定是,你们刚才没注意么,每辆马车的车顶,都竖着一个黄色的三角?!”
  “可不是么?要真是大户人家,该派个下人来接赶车。怎么着也不会是他祖父亲自出马?”
  “唉,我刚才还后悔,怎么没问问他家住哪呢?”
  “就你精?他要是真是将门之后,早去读讲武堂了,怎么会去集庆做伙计?”
  “……”
  少年们恍然大悟,再度七嘴八舌地回应。再看向窗外的目光,却少了几分羡慕,多出了几分从容。
  他们不再指望着常小二还能回来给大家寻门路。事实上,常小二也的确没能力给大伙帮忙。并且连他自己想当兵的美梦,都被赶车的常老四一把掐死在车厢里。
  “小王八蛋,当兵,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的怂样?就你这身板儿,上了战场第一天,就得被人捅死!你爷爷我才过上几天好日子,你就忍心让我白发人送你黑发人?小王八蛋,趁早绝了你那念头,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