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旧石器时代-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撑点一般可以用木头来代替,王扬没有支撑点,他们加工木头的能力还没有那么强,想要弄出那么多木头并且加工好,浪费的时间会非常的多。
  王扬没有时间,所以他决定另辟蹊径,先制造顶。
  顶的支撑点便是那些砖头,他像搭积木一样,在平地上堆了个斜斜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将干草铺上去,完全将三角形的倾斜面盖住。
  然后拉来黏土,抹在三角形的斜坡上。
  做完这些,他就让那些黏土坡在太阳底下风吹日晒,两天后,它们干了。
  这时那几块砖头的防水性也测试出来了,它们的内部并没有在水中融化,摸去依然很结实,再次砸开,发现内部是干的,但是水分已经渗透到了三分之二的位置。
  说明这些砖头依然有空隙,没有完全烧成一块,王扬将它们取出,放在烈日下晒,看看它们干了之后又会变成什么样。
  然后他转过头,来到用砖头塔成的直角三角形上。
  斜坡在太阳毒辣的阳光下晒成型了,王扬开始小心翼翼的撤掉支撑着它们的砖头。
  干草被它们黏住,王扬没有去理会,也没有将这个不完整的圆顶用火加工成型,而是让它们自然风干,保持更久一些。
  然后他如法炮制,在一旁又搭了个直角三角形,又造了一个斜坡,同时这两天的时间他又烧了些砖,又造了一个斜坡。
  半个月后,一个很大的半圆形屋顶展现在了众人眼前。
  这半个乒乓球一般的大圆顶很大,褐色的表面让它看上去像一块可口的巧克力,风沙打在上面,包了一层淡淡的黄衣,像是一根融化了一些的冰棒。
  半圆形的窑顶有一个小洞,供众人进出,也是未来的出风口,是他在想窑子的时候就设计好的。
  王扬嘿嘿一笑,带着众人将其中最后的砖块全部拆了出来。
  洞中的顶上,粘着干草,清晰可见的一个又一个砖块的印子,密而不杂,反而有种特别的艺术气息。
  那些砖的结果基本已经出来了,由于温度不够高,变化还不够,虽然让它们结成了块,有了砖头的基本特征,但浸泡过水,再晒干后。
  会出现一点一点的坑坑洼洼,也就是沙化。
  如果避雨和防水这两方面做得好一些,这些砖块也能用,不然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雨水冲刷中崩溃。
  他没有在这方面费神,而是开始专注的烧这个半圆形的顶。
  他放了很多很多的木炭进去,然后燃烧,过了几天,这个顶彻底成型了,并且比之前烧出来的砖块防水多了。
  这是因为在接近封闭的环境中燃烧,温度达到了更高的地步,防水性能自不用说。
  也不用担心它会坍塌,因为它会承受往后日子里无数次的高温燃烧。
  顶也烧好了,木炭黏土都有了,于是驱赶者便开始问王扬。
  “我们是不是要开始砌墙了?墙砌好后,怎么把这个顶弄上去?”
  王扬眉头一挑,眉毛轻扬,砌墙?那不是还得打地基?而且怎么可能把顶弄上去?
  微微一笑,他用脚跺了垛地:“砌什么墙?脚下不是现成的地基和墙吗?我们挖下去!”


第二百四十二章 窑!
  没错,王扬的想法就是往下挖出个窑来,暴力而直接。
  相对于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的点子,他只倾向于最直接,最简单的。
  就像当年一样,捏陶瓷?木碗就够用了。
  盖房子?我有山洞。
  想煮排骨烫?喝那玩意儿干啥,快吃烤肉去!
  他一直力求什么事都最简单,吃住行能多省事儿就多省事儿,从来就不打算弄复杂的东西。
  尽管他弄出来的东西已经十分复杂,但那有啥办法,还不是被逼的,他也不想啊。
  如果没有冰期的蔓延,估计他可能会一直不发展,反正有吃有喝有得住。
  现在的他与那时又有了不一样,现在他想发展了,最好大力发展,俗话说未雨绸缪,先把能发展的都发展了,老天爷要是再来什么奇招,接着便是。
  不过,也不能说那时候他不发展,他把重心放在开发众人的脑子上,等脑子好使了,接受起知识后,发展更快。
  这一点成效颇高,虽然没有立刻让众人的思维敏捷到现代人的地步,但同样是有了质一般的飞跃,接受新鲜事物和在配合与交流上有着相当大的提升。
  如果说把这个层次化成修行的体系,怎么说也是个小成的境界。
  而现在众人的思维提升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瓶颈,他们有了交流,开始思考,又学习了举一反三,还会凭空想像,抽象逻辑方面确实很不错了。
  若要继续提升,该从哪方面下手?王扬不知道。
  一路行来也没见他做出什么特别的方法,这一点他很苦恼,时常回忆着老师们是怎么开发自己的大脑的,然后猛然发现,除了一大堆公式和英语语法外,啥都没开发出来。
  他不管了,也管不了那么多,索性有什么就发展什么,没有什么,就去疯狂的发现什么,不管众人懂不懂,先弄出来再说。
  就比如现在的烧砖,他们根本看不懂自己把那些砖打碎,丢进水中,又拿出来晒干是在干什么,自己和他们解释了是在测试。
  他们便问测试什么?
  自己解释测试砖块好不好用。
  他们便问什么是好用什么是不好用。
  自己解释得越多,他们便问的越多,最后发现,这些都是很没有意义的问答,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为什么砖块在不一样的温度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一点根本不关乎知识的普及,就像那次问火一样,自己若和他们说是等离子体还有一些其他东西的混合,估计他们还会继续问下去。
  难不成事事都要弄明白?他们不关注运用,而是关注到底是个什么。
  这就会造成另一种沟通的障碍,分不清什么是主要,什么是次要。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精神状态,是一个新世界忽然冲入眼帘,迫切的想看清一切,反而越看越模糊的情况。
  王扬是个正常人,没经历过这种脑袋的开发,历史上不知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景,或许他们的情况不一样,他们相当于是被王扬强制开发出来的。
  脑子的运作和潜力突然被挖掘,可能会造成某些混乱,要是在现代,这时候就该掏出手机,打给精神病院的医生,咨询吃药良方。
  他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有些本来很普通的小孩,突然一边脑袋遭到重击,丧失了某些功能,另一边脑袋便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开发出新的功能来代替。
  这类人很快完成了普通人到天才的转变,比如脑子像计算器一样运行,一目十行啊等等等等。
  自己这样做,估计直接开发出左右脑两边的功能,不协调应该是会有的,只要不发神经给自己一矛,那还是好朋友。
  恩,若能够回到现代,自己很有必要接拍些益智奶粉的广告。
  想到这里,猛然甩了甩头,心想自己怎么扯到那么远去了。
  他对驱赶者解释道:“我们不做地上的窑,我们做地下的窑,凸出地面的就是顶,下面我们直接挖空,也省得做地基和墙,刚好省点儿黏土,小红他们走一趟很辛苦。”
  一听这话,驱赶者乐了,怎么自己就没想到呢?
  王扬指了指脑袋,提醒他发挥想像力,举一反三。
  有了目标,自然是立刻开挖。
  他们挖了一个斜斜的下坡道,道宽不过两人,上边儿是露天的,感觉有点儿像墓道,一直通到圆顶的下方,然后开挖。
  这一挖就是几天,泥土很松软,挖起来不大费劲,王扬还想通宵赶工,想早点儿建成,结果愣是被王盈盈联手驱赶者几人将他按到地上,逼他睡觉。
  他眉毛一挑,不爽道:“怎么地?逼良为娼啊?”
  终究还是王扬的胳膊粗些,又熬了一夜。
  王扬一点儿都不疲惫,非常兴奋,怎样也睡不着,那感觉就像考完高考在那里对答案,十拿九稳要上清华,就等着试卷批改了以后,报下分数来。
  你说这种时刻,谁能睡个好觉?反正王扬睡不着。
  该完成的还是要完成的,没过几天,窑就按照王扬的意思挖好了,王扬就像领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高兴,迫不及待的走下去看看他的新课堂。
  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窑洞,由于王扬一开始就计划造个大窑,所以顶做得很大,留了很大的空间和余地。
  而且还是往下挖,根本不用担心窑的承载力,那句话咋说的?下不封底!
  以后若是闲窑不够大,那就继续往下挖,直到挖出水来!
  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王扬的心情无比的舒畅,回到地面上,立刻大手一挥。
  “开窑,烧砖!”
  众人早就等他这句话了,立刻来到空地上,将一块块晒成形的砖块送进窑中,互相搭建起来。
  同样在,在两块砖的交接处,都会垫上一些干草,以免它们烧在了一起。
  这些砖足有几百块,看得出王扬的野心很大,若不是思量着黏土不够多,他还得再弄些进去。
  木炭被放到了入风口,点火引燃,王扬笑眯眯的摸着下巴,期待开窑的那一刻。


第二百四十三章 砖成
  王扬拎了一袋木炭,顺着斜道,来到下方,这是既是通道,又是入风口,最前边儿有两个大人往窑里加木炭,后边儿两个大人在往里扇着风,加快木炭的燃烧速度。
  王扬放下木炭,和跟在自己后边儿的三个大人,将他们替换休息,自己来到前方,往里加炭。
  入风口十分炎热,前面是红透了的木炭,木炭口往前有一个小小的斜上坡,上边儿才是一块接一块的砖块。
  他丢了一堆木炭进去,后边儿的大人立刻呼呼的扇起大风,木炭迅速燃烧,生起暗红色的火焰,炙热的温度,被风卷成一股热浪,顺着小上坡吹到积木般的砖块上。
  顺着砖块的缝隙,打在后方的窑壁,然后反弹回来,形成二次加热,最后升腾起来的烟雾,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