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酒徒-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公孙固意外的是,萧睿的气质较以往印象中虽有了一些变化,但对他还是颇为客气,最起码,没有摆起权贵的架子。萧睿上前去笑着扶起公孙固,“公孙先生,你我乃是故人,何必如此多礼?不知先生到府,有何指教?”
  萧睿隐隐猜出了公孙固父女的来意。
  ……
  ……
  萧睿很是为难。
  令狐冲羽名为他的手下,但实际上一直以来,他都是拿令狐冲羽当兄弟相待的。再加上后来,又有了李林甫的关系,令狐冲羽的母亲毕竟是李林甫的妹妹,萧睿更加不能拿令狐冲羽当“下人”看了。只是令狐冲羽总是坚持以“手下”自称自视,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公孙妍的不幸遭遇,萧睿说起来还是颇为同情的。一个结婚不久就失去丈夫的女人,回娘家守寡期间,跟自己的宠物有了一种亲密的感情,而当这只大白蟒被令狐冲羽斩杀之后,悲伤欲绝的公孙妍的脑子出现了一点问题——别的还好说,可她偏偏把令狐冲羽这么一个大侠客当成了自己的大白蟒。
  公孙妍父女从导江寻到了益州,又从益州寻到了长安来。为的,就是让公孙妍再见令狐冲羽一面。
  “求求萧大人了,要是再见不到令狐校尉,老朽这不争气的女儿怕就是要没命了呀。”公孙固上前去哀求道。而在他的身后,公孙妍眼神呆滞着,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麻木地望着天空,面色没有一丝血色。
  呃?这个?萧睿搓了搓手。他总不能强迫令狐冲羽……
  正在为难间,他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李腾空脚步轻盈地从内院走来,不由心头一动,向李腾空招了招手。
  李腾空笑着跑了过来,正要说什么,看见公孙固父女,眉头一皱,笑容一敛,“萧郎,这是谁呀?”
  “啊,呵呵,空儿,这是剑南道的公孙先生和他的女儿……”萧睿笑着匆匆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公孙固父女的来历和公孙妍与令狐冲羽之间的故事,然后拍了拍她的肩膀,伏在她耳边道,“空儿,你帮我来处理处理……”
  说完,不等李腾空反应过来,就向公孙固点了点头,溜回了自己的书房。
  不过,李腾空喜欢热闹,对这种带有八卦色彩的“故事”天生就带有兴趣,她望着公孙妍啧啧连声,“好一个痴心的女子,嘻嘻。”
  公孙固闻知这是萧睿的夫人之一,当朝权相李林甫的女儿李腾空,哪里还敢怠慢,赶紧跪拜了下去,“老朽拜见萧夫人。”
  ※※※
  朝会刚完。
  长安城里的百姓惊讶的发现,皇城中破天荒地出来了皇帝华丽气派的庞大仪仗队伍。数百兵甲鲜明戒备森严的羽林军纵马护卫在最前方引路,而中间则有百余名太监和宫女簇拥着超级豪华的皇帝车撵,而车撵的后面,又有不少大唐文武大臣或步行、或乘轿跟随,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大理寺衙门行去。
  百姓们议论纷纷,又出大事了?他们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看到皇帝依仗兴师动众地出宫了。按照这些在帝都生活的百姓的经验,一旦皇帝依仗如此排场地出宫,必然是朝中出了大事。
  上一回,皇帝依仗出宫去太庙祭祀,不就出了前太子李瑛谋逆的大事吗?
  李林甫早早等候在大理寺衙门外。迎接进了皇帝、太子和一众前来听审的满朝文武大臣,李林甫缓缓走上自己的主审台,神色微微有些古怪。
  皇帝突然下旨要他开堂再审,而且还说要亲自来听审,这种出奇的举动告诉李林甫,皇帝已经掌握了为王忠嗣开脱的相关证据。至于皇帝手里掌握了什么,李林甫不知道,其实也懒得去想,对于他来说,早些结案,早些将那安禄山送上断头台,他也好早些回家静养。
  最近,他的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那些争权夺利和关心朝政的心思也随之淡了些。
  萧睿患病在家静养,是不能来听审了。
  李林甫向皇帝和太子躬身一礼,强行忍住一阵突如其来的咳嗽欲望,“皇上,太子殿下,老臣可以开审了吗?”
  李隆基点了点头,“开始吧。”
  李林甫起身站直,还是忍不住原地咳嗽了起来。他抚住胸口,缓缓走回案桌背后,坐下。然后定了定神,猛然一拍惊堂木,喝道,“带王忠嗣!”
  王忠嗣缓步走进大堂,缓缓跪倒在李隆基和李琦面前,朗声道,“臣王忠嗣,拜见皇上,拜见太子殿下!”
  李隆基淡淡一笑,“平身。”
  王忠嗣心中淡定,皇帝带着众臣前来听审,更加让王忠嗣觉得,距离真相大白的时刻已经并不遥远了。只是王忠嗣目下很是好奇的是,萧睿是怎么掌握安禄山构陷自己的证据的?
  李林甫淡然一笑,“王忠嗣且一旁候着。来人,传范阳节度副使安禄山到堂!”
  ……
  ……
  李林甫传了好久,都没有见安禄山的踪迹。派去安家的衙役惶然失色地跑进来,跪倒在地呼道,“相爷,安禄山安大人府中无人……”
  跑了?逃跑了?李林甫心头一跳,他早就有预感,自打昨日皇帝下了那一道圣旨后,他就有这样的预感:可不要让安禄山得到消息后跑了哦。
  在他看来,既然皇帝下旨了,安禄山定然已经被宫里控制起来吧?可结果——李林甫望着李隆基那张铁青的面孔,迟疑着问了一声,“皇上,这……”
  李隆基冷哼了一声,“他逃不了。杨元嗣,呈上你的证据来。”
  ……
  ……
  在杨元嗣的哭诉下,在李隆基的主持下,此案被草草结束,缺席审判了安禄山死罪,诛杀九族。可等羽林军包围起安家进行抄家时,只在安家发现了一些下人。安禄山的直系亲属和妻妾,居然早就暗中逃逸了。
  拷问安家下人得来的消息是,几乎是在杨元嗣出宫的同时,安禄山就席卷金银细软带着妻妾子女仓皇出了长安,不知所踪。充满着大唐皇帝怒火的圣旨飞出长安城,驰向大唐各州府县,严令各地缉拿安禄山。
  安禄山还是逃了,李隆基怒气冲冲地回了宫。安禄山逃了,皇帝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安禄山拖家带口的还能跑到哪里去?只要还在大唐的疆土上,他就是绳子上的蚂蚱,逃不出皇帝的手掌心。可关键是,安禄山究竟是怎么得到消息的?
  一想起自己身边有了“内奸”,李隆基心里的怒火就难以遏制。可他刚刚回宫,高力士就又汇报了一个让他更加愤怒的消息:他的贴身小太监椿象失踪了。
  从昨夜起,就没发现人。而其他太监在椿象的住处发现,他的金银细软都已经清理一空。


第263章 活捉安禄山
  听到了这个消息,李隆基差点没气晕过去。
  作为大唐皇帝,他没想到自己身边的人,竟然……他面色阴森着,良久才抬起头来,使劲压抑着怒火的勃发,低低道,“老东西,传朕的口谕,追缉椿象,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朕不愿意等太久,明白吗?另外,传旨,诛杀这狗东西的满门!记住,九族,一个都不许留!”
  高力士心头一颤,赶紧躬身应是,一丝也不敢迟疑。侍候在李隆基身边几十年,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皇帝发这么大的火了。按理,不应该,就算是跑了一个安禄山和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太监。
  他却不知,在李隆基的心目中,这是对他皇权的最大挑衅。
  大概,也就只有他这种非常自以为是的皇帝才会有这种荒诞的逻辑:明知事情败露,还不能逃跑,要臣服在皇帝陛下的威势中,要伸出头来,老老实实地等着皇帝拿刀子来砍。
  当然了,这不是说安禄山和椿象这个小太监不该死。
  椿象在被安禄山拉下水的第一天开始,其实就已经注定了死亡的结局。但是,明知是这样,这个小太监还是忍不住要上安禄山的贼船。没有办法,出身贫苦的他,实在是太爱钱了,面对于那些黄灿灿的铜钱,他无法控制自己浓烈的欲望。而只有安禄山,能不断满足他对于金钱的狂热。
  其实,花了安禄山这么多钱,他也没有做什么。但听到皇帝在御书房里“必诛杀安禄山”的怒吼后,他心里就有些不安。而紧接着,借出宫去萧家传旨的当空,他饶了一个道,去了安家一趟,将皇帝的情绪在第一时间泄露给了安禄山。
  安禄山大惊。他绝对没有想到,李大辅竟然还有一个后代活着,竟然还是永乐公主的女儿,而这,这竟然被皇帝所知道。
  送走了椿象,安禄山没有任何迟疑,赶紧带着妻妾子女卷起全家的财富仓皇而逃。他虽然知道,在大唐境内他逃不出什么来,但作为一个视自己生命高于一切的胡人,他还是要逃。目标,契丹。
  他早就跟契丹人有秘密的来往。
  而椿象,在回宫之后也隐隐觉得很不安。越想越不对劲,便也卷起自己从安禄山那里得来的所有家资,悄然出宫化装成一个普通的商贾,逃出了长安。
  只是椿象也没什么地方去。而在李隆基手下秘密组织影子的全力追缉下,他还没有逃出多远,就被抓住,当场被影子的人斩杀,最后将脑袋送回皇宫,平息了李隆基的怒火。
  且说安禄山全家数十口,昼夜兼程,在李隆基带着群臣赶往大理寺衙门听审的时候,已经逃出了百里之外。
  红日初升,雍州外围。
  安禄山烦躁地骑在马上,回头看着在自己身后提不起速度来的两辆大车,这两辆大车上拥挤着他的诸多妻妾和子女,还有他不能放弃的金银财宝。
  安禄山摸了一把头上的冷汗,抬头看了看天。心里越来越慌乱,凭这个速度,他们迟早会被大唐皇帝派出长安来的军队追赶上,到时候……
  他望了望手下一脸惶然之色的牙兵侍卫,咬了咬牙,嘴唇都咬出了血。
  他叹了口气,摆了摆手,“兄弟们,上车上去,各自取金银珠宝带上,能带多少算多少……至于这两辆车……抛弃了吧,让她们自生自灭吧。”
  安禄山的手下疯狂地从之前自己家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