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出天宁门而去的背影,从英山到霍山,你的威灵,每一阵风来都随旗飘动,不绝的风吹不降的旌旗,不同的旌旗同一个方向,指著北京岌岌的城垛。
  飘啊,飘啊,从梅花岭到煤山。


第909章 北逃之路
  不管史可法有能还是无能,他终究是殉国了,是英烈,代表着我们民族的一种气节。倘若连这也要否认,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永远铭记的?此举不正是如那些贬低我们民族英烈之辈所愿?
  史可法,这三个字,在现在,代表的是一个符号——反抗的符号!
  ……
  北逃的顺治前进不过十来里,身后就是一群群从城中跟出来的人潮。有蒙古兵,有汉军,有绿营兵,还有扬州的百姓,当中还有不少汉官。这些跟着逃出来的清军大多丢盔弃甲,兵不像兵,民不像民。
  扬州本无百姓,这些从城中逃出来的百姓多是这些年从左近之地迁来的,也有很多是北地过来的,内中不乏当官的家眷。扬州城中有以漕运总督蔡士英为首的汉官向太平军投降,也有不肯投降出城追随皇帝北逃的。正如明朝有很多官员跟着永历帝朱由榔逃往异国他乡,这会,也有很多在清朝为官的汉人死心踏地的要追随他们的皇帝,当然,他们大多数人的家乡是在北地。
  官员百姓们心里有皇帝,皇帝却不要他们。深夜之中,数以万计的逃难人群在茫茫荒野中北逃,道路上挤满了人。前面是不知所踪的皇帝,后面是大乱的扬州城,加上传闻中太平军的暴虐,恐慌令得四野之中哭喊震天。
  并无太平军从身后追来,逃难的队伍却发生了践踏,那些急于逃命的清军这会哪还顾得上这些汉人百姓,不少因为手脚慢了或是车辆翻在道中的官员家眷都被清兵宰了拖到一边。至天明,奉命北上追击的太平军骑兵一路奔来,看到的都是倒毙道边的尸体,不少人都是活活冻毙。
  顺治的车驾行得很快,目标是北边的高邮。提心吊胆一夜后,顺治终是等到了天明,他尽管疲倦的很,但却不敢下令停下休息片刻。他很害怕那个贼秀才会突然出现在他的身后。但即便如此,队伍的前进速度还是慢了行来,战马奔了一夜,又不是钢铁,哪里不会疲惫。
  后边有清军赶了上来,多是蒙古兵。蒙军将领们看到前方的满州八旗,知道大清皇帝肯定就在其中,于是下意识的就想向御营靠拢。然而这些蒙军万万没想到,满兵们竟然不让他们接近。那些满州将佐早得了旨意,不能让溃兵纠缠御驾,所以毫不客气的驱赶。
  科尔沁的郡王额森竟然也被满兵赶到一边,这让他怒不可遏,他只以为命令是鳌拜下的,所以破口大骂,叫喊鳌拜害死了吴克善,现在又要害死他们吗!
  满兵们根本不理会额森他们,他们只奉令行事,其他的一概不操心。
  额森等蒙古王公不甘心,几进几退,总是被满八旗逐走。一名蒙古台吉发了急,带着部下就朝满兵队列直撞过去,不顾满兵驱赶,直直就朝大队冲。那些满八旗兵见状,倒是愣住,因为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不能让溃兵接近御驾,却没有得到可以杀人的命令,结果眼看着蒙军冲了近来。
  “挡住他们!”
  一等侍卫郎坦正好带着一队黄马褂的侍卫打马过来,看到蒙军竟然冲撞,大吼一声,策马直冲过来。他于马上半伏下身子,从那蒙古台吉身边掠过,手中长刀在他脖子上一拖,都未用力,就在那台吉脖子上带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顿时鲜血喷溅而出。那台吉说不出话来,按着自己的脖子,在马上呆呆看着郎坦,尔后翻身落马。
  郎坦回转过头,又砍翻一名蒙军,喝道:“皇上有旨,乱我军伍者,格杀无论!”
  一听有旨意,满兵们立时放开手脚,对着冲撞的蒙军一阵砍杀。血光四处迸溅,哭喊之声,又多了许多。转眼之间就已经砍杀了数十冲撞来的蒙军,剩下的蒙军吓得立时逃散,再也不敢靠近满兵大队。
  额森他们怔怔的望着,都有被抛弃的滋味,吴克善虽然死了,可他们科尔沁蒙古是满州人最好的朋友和帮手,甚至可以说是满蒙一家,然而现在满州人竟然这样对他们,这让他们感到十分凄惨和寒心。
  又一支满兵从前面打马过来,他们簇拥着的是鳌拜。鳌拜勒马停住,扫了一眼地上的蒙军尸首,面无表情的看向额森他们。额森他们也下意识的紧盯住鳌拜,对他恨之入骨,若不是他蒙骗,吴克善如何会坠马被杀!
  额森以为鳌拜是来阻止他们的,不想鳌拜却下令满兵可以放蒙兵靠拢,但却只能在队伍后面,不能越前接近御驾。郎坦对鳌拜的这个吩咐感到不解,因为皇帝给他的旨意可是绝对不能让溃兵冲乱大队的。鳌拜没有和他解释,只命他遵令行事。
  如此,在枉死了个台吉和几十个蒙兵后,从扬州逃出来的蒙军和汉军们终是吊在了皇帝车驾后面。额森等人虽对鳌拜恨之入骨,但现在恨意倒也淡了一点,不管如何,当务之急还是能够逃回去。其他的事,等回了北京再算帐也不迟,有太后她老人家在,总不会让吴克善和科尔沁的战死子弟死不瞑目的。
  日头一点点的高升,越来越多的扬州溃军和百姓奔逃而来,四野之中无数支队伍汇聚而来,一个个不要命的往前,伴随的却是哭喊叫声。这种崩溃逃难景象,就是满兵看了也是惊心动魄,他们能做的就是阻止这些溃军和百姓接近御驾,要不然那真是裹挟的大乱象了。长长的逃难队伍就这么在四野中绵延了二三十里地,前面的不知后面情形,后面的不知前面情形,越是不知道,这心就越怕,越慌,结果就是越乱。好在,太平军的追兵迟迟未至,这让不少人感到他们安全了。只要没有杀身之危,这人心也定得快。
  皇帝要走,要回京师,大家伙都跟着走吧。只要能活下来,将来未必没有报仇的机会。
  数万人组成的队伍,前面的、后面的,人人脸色苍白,沉默前行。脚步是下意识的越走越快,哪怕累得其实根本迈不动,他们也努力的往前跨着大步,都想早点离开这该死的地方。
  满兵大队的速度也是越来越慢了,队伍后面的溃兵也是越来越多,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骚乱,继而就是灾难性的践踏。


第910章 福临就在那!
  队伍越来越乱,为了避免溃兵和百姓冲击御驾,鳌拜不得不领兵在后面弹压。这时,不知是恐慌还是什么原因,队伍后面突然大乱起来,已如惊弓之鸟的队伍瞬间就如海浪潮一般,一波波的拥挤向前,引发大乱。
  鳌拜不得不下令满兵杀人,对那些乱冲乱撞的溃兵和百姓毫不留情的斩杀,到了后来却是杀不胜杀。杀光这一波,还有下一波,一些满兵杀人杀得胳膊都酸了。
  一路前行一路血,连太平军的鬼影子都没见到,上千性命就这样消失在人间。经此血腥弹压,北逃队伍大体还维持着秩序,只是前行速度却是越来越慢,人也聚拢得越来越多。处在队伍中间的人,对于四周的一切都看不到,看到的只是黑压压的人头。四下传来的只有惶恐哭喊之声,兵也好,民也好,官也好,这时都是在凭本能向前移动。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
  坐在马车内的顺治又咳血了,他感觉脸上也是火辣辣的烫人,就好像生了什么似的,头也很痛,手脚都无力的很,在马车内坐得久了,整个后背也是酸痛无比,只想跳下车活动一下。可他知道不能,他悲戚的掀起马车的帘子朝外看去,入目的是一张张沉默泛白的脸。从前那些让他无比自豪的满州子弟们虽然衣甲鲜明,可他们的身上却再无勇气,也无生气,一个个在马上就如行尸走肉般向着未知的北方前进。
  苍天啊,朕的大清,朕的将士们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难道苍天真要抛弃朕,真的要让朕和大哥一样,做个亡国之君吗!
  马车内的顺治掩面哭泣,他的泪水再也流不出,他的嗓子也是那么的干哑。他想叫喊,可却什么也喊不出来,他也不敢喊。
  车外的费扬古听到皇帝的哭泣,当真是心如刀绞。
  ……
  追了半天,累得半死,却什么收获也没有,正准备下令收兵回去的王辅臣突然听到前方传来的哭喊声,他一下笑了起来,纵马踏上高坡,眼前的一切让他眼前一亮。
  兀儿特、岳得济等反正满兵将领也上了高坡,看到前面长长的北逃队伍,他们也是抑止不住心头激动,一个个用满语大声叫嚷起来,相互转告着。闻听撵上了北逃的皇帝队伍,两白旗满兵们不少人都激动的哭了起来。在此之前,他们都担心着,他们害怕皇帝会逃走。
  “王将军,让我们去把福临擒来吧!”
  兀儿特等摩拳擦掌请战,此刻,对于擒杀顺治的心思,他们一点也不亚于王辅臣。
  王辅臣豪爽的答应了他们,他很明白这些满兵将领的心思,如果换作是他,他也会紧咬顺治不放,因为北京有他们的亲人。如果放由顺治回到北京,很难说他不会将两白旗的八旗妇孺杀个精光泄恨。
  “驾!”
  兀儿特等人纵马从坡上冲下,身后是两千多奔了一路,却毫无疲倦感的两白旗满兵。用王辅臣的话说,这些满兵现在就是打了鸡血,不让他们上的话,恐怕这些人会疯掉。
  想到大帅之前的叮嘱,王辅臣嘿嘿一笑。他相信,这些为了亲人的满兵一定会比疯狗还吓人,他们将狠狠撕咬过去的主子。
  兀儿特等满兵冲过去后,没有对逃难的人群大杀特杀,而是将他们往前面赶,如群狼驱赶羊群。在他们马蹄和长刀的威胁下,那些落在后面的溃兵和百姓疯似的往前冲,自相奔走践踏导致横尸一片。
  两白旗满兵们极有默契的配合着,既压迫驱赶崩溃的人潮,又不让对手有集结起来的可能。在他们的压迫下,无数人拼命向前,一波又一波,让鳌拜好不容易维持住的队伍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