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文官系列的晋级尤其难。特别是主簿王勤飞、县尉曾世成这样的本地土著,没有势力没有进士金腰带,因某种契机进入了官员系列,通常来说终身都不会再升一级。事实上就算他们有功,也没有任何的知县会给他们这样的人报功,这几乎是俗成的规矩了。这也是中央特派官员和地方豪强派官员中的摩擦、以及利益的划分。
  所以在这样俗成的潜规则下面,一个中央官员来上任的初期,通常都是比较难的,很难掌握住和地方豪强派官吏间的利益平衡点。
  这些弊端造成了类似王勤飞和曾世成这样的地方官员破罐子破摔、不做事专门扯台的风气成为的大宋的一个弊端。原因是他们有了金饭碗动不了,而又升迁无望,他们吃饱撑了给你中央官员面子,吹捧老爷?他们不会,只会扯台,反正扯了也没什么大的代价。相反做事做再多也没有什么实惠和功劳。
  然而这次这两孙子笑疯了,开香堂感谢上苍,感谢祖宗。作为两条几十年不知升官是什么滋味的坐塘鱼,他们居然在跟着大魔王的时候升官了。
  这让他们的心思热络了起来,感觉大魔王虽然难以伺候,却也有了往后的一线希望。
  不但这两货,就连那个被高方平“放假”的县丞赵思东,那货也不知道目下什么地方醉生梦死,然而他也是郓城的在册官员,这次也一起进官两级,乃是从八品系列。这货之所以进官两级,就是体制的锅了,因为他是正二八经的末科进士出生,中央来的官员。
  当时写给济州的报功文书之上,高方平忘记了郓城有个依旧在领取俸禄的赵思东,所以没写。于是不合格,被时文彬发还重写,要求必须有赵思东的名字,小赵他依旧是郓城的在册官员,既然报王勤飞和曾世成的功劳,也必须有赵思东。
  “你继续放他的假没问题,但是该给的得给人家,他识大体顾大局,当时没留下来给你高方平添乱,不拖后腿,主动让出权利离开,那么套用你高方平的理论不添乱就是功劳,就不能薄待赵思东,否则我济州不认可。”
  是的,老时给高方平的要求就是这样的。
  于是怀着无比的郁闷,主簿王勤飞重新起草文书,添加了赵思东的功劳。王勤飞瞎掰的本领基本和张商英有一拼,还会声会色的描写了一段赵思东在堤坝指挥抗灾的场面,然后就是高方平签押,上交济州,时文彬看后大为高兴,于是批了,签押之后直接以济州名誉转发中枢。
  其后,高方平有过召回赵思东的打算,因为如今高方平在郓城威严日浓,也基本结束了和王勤飞曾世成的斗智斗勇,可以开始调教赵思东了。
  然而让小赵回来的提议,县尉曾世成和主簿王勤飞说死不干。
  县尉说,那就是个读书把脑子读坏了的棒槌书生,没有他在郓城才安稳。
  王勤飞说:让那孙子继续放假,别来添乱,大不了他的俸禄老朽支付云云。
  高方平无可无不可,也就没有多说了。之后主簿王勤飞以县衙的名誉写信给赵思东,责令小赵继续放假,若不来添乱,除了官俸,县衙的额外福利可以拿双份,若是回来添乱那后果很严重……


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仝和雷横
  有消息传来,老相爷曾布去世了。赵佶下诏追号为观文殿大学士。
  老曾的一声颇有传奇色彩,作为也还是有些的。做过军相(枢密使),也做过政府次相(尚书右仆射)。当时和蔡京同朝执政,但是被蔡京整的太惨了,一贬在贬,栽赃各种罪名给老曾,他的儿女也经常被蔡京授意蔡党官员请去喝茶,整的死去活来。
  这种有政治主张,最终又被蔡京这种权相整倒的人,可以说如果不是在北宋,那真会全家死绝的。然而现在,老曾也算得到了善终。
  严格来说赵佶登基,曾布是有功的。当年哲宗驾崩,太皇太后召宰臣们商议继承人,章惇主张立简王和申王,太皇太后想立端王,然后曾布、以及那个前些日子被一脚提出京城的邓洵武很机智的说太皇太后圣明,于是端王赵佶就登基了。
  郓城县尉曾世成就是老相爷曾布的亲戚。
  这个姓在郓城还是有点牛逼的,所以当年女真商人迁来郓城,入籍时要改名字,之后送了钱给曾家。曾世成家老太爷便赐那个女真蛮子姓曾了。
  估计送的钱还不少,于是依托曾布的关系、加上有养马天赋,曾头市还和朝廷达上了线,属于挂靠马政司这个中央企事业的民间资本,获得了迅速的膨胀。所以王勤飞一直都在说,曾头市的蛮子和县尉有交情。王勤飞老头坏啊,这么说既是实情,也是对县尉曾世成的一种嘲讽。
  但后来曾家也失势了,曾弄的翅膀也硬了,便不在给曾世成这个县尉面子了。
  这些原本都不关高方平的事,然而,昨日京师有书信来,是皇后娘的亲笔信,专门给高方平说老相爷曾弄辞世的消息,说他对皇家有恩,必须给予该有的尊严和尊敬,让高方平在郓城为其默哀。
  我@#。
  接到书信的时候,高方平郁闷外加眼冒金星,什么跟什么嘛,搞得我和他老曾很熟似的?
  然而想来,皇后娘是个直性子,想到就做,想到就说。加上信中的一些言辞,高方平看出来了,皇后娘看中了我小高,不但是当做自己人,还要当做她儿子赵桓的老师来对待了。
  也只有皇后娘这样看待小高,才需要小高给那个不认识、甚至就想不起来的曾布去默哀三分钟啊。
  因为皇后娘比赵佶还念旧,曾弄对他们两口子,当然是有恩的。
  县尉曾世成一直没弄懂,为什么皇后娘会专门来信让大魔王为自己的二爷爷曾布默哀?然而他不需要弄懂,以他曾世成的机智,自然会借助此机会大肆炒作显摆,甚至在郓城以他们这系曾家的名誉,给老相爷曾布来了一次类似追悼会的聚会。大摆筵席,还亲高方平亲自去主持。
  既然大魔王都简直支持人了,曾头市的曾弄鼻子大了压着嘴巴,谁让他要姓曾,于是也得来赴宴,还送了一大笔彩礼。
  付群伦在济州弹劾高方平和曾世成,说他们利用“老相爷曾布的去世的概率”大肆捞钱、收取彩礼云云,搞的时文彬非常尴尬。付群伦不告状便也罢了,时文彬可以装作不知道,而今却知道了,所以时文彬拉不下面子来,既然这样还是要表示一下,于是时文彬也只得勉为其难的来了一趟郓城赴宴,照样送五十贯钱的礼。
  最终这次赚了不少钱,宴会结束之后盘点得银钱两万贯,曾世成很大方的分了一万给高方平。
  此举被王勤飞和付群伦一起评论为:一群混蛋,丧心病狂的官僚流氓,贪官污吏……
  小高以往的作为还勉强有些争议,但这次联合曾世成赚死人钱,名声就相当的糟糕了,叫他大魔王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发泄心思,更具《西游记》的故事,燕小乙率先带节奏叫他牛魔王。其后人们发现,还是叫他猪魔王更加适合。
  最近县衙的闹剧还不止如此。
  县尉曾世成最近比较喜欢和富安来往,以往来说曾世成看不上结交富安这样的流氓,表面上客气,也只是给高方平的嫡系面子而已。
  然而现在,曾家值得骄傲的、那个一直被皇后娘视为恩人的曾布去世了,曾世成也只得放低了心态,低调起来。加之富安这厮坏处一堆,优点却是心思不多相对讲意义,为人也不小气。再加上,富安这个奸贼逢人便说他是名相富弼流落在民间的私生子、的侄子、的侄子家的三公爹的孙子什么的扯了一通,于是富安就拥有了身份光环的加成,曾世成便和富安结拜为了异性兄弟。
  其实富安也不全是瞎编,他还拥有一本族谱作为证据,找梁红玉帮他画了一个相对科学又一目了然的血缘图出来,逢人便显摆一番,看似他真的能和名相富弼扯上关系。而这个时代,血缘血统还真是一种光环,拥有社交场合的神秘加成。
  以往富安这孙子脸皮也没有厚到如此丧心病狂,偶尔还是知道害羞的,所以他即便是富弼的后人,也不敢随便对人说的,而现在这家伙勉强也算是脱胎换骨了,尽管没有官职在身,但他认为跟着小高相公,就是一个对国朝有用的人。
  当然富安的优点还是相当突出的,怎么选择手下,富安有他的一套心得。前些日子县尉手下的几个警务大队长(都头),因收取消毒费被小高相公当做典型捉去杀了。然后曾世成最近就有些抓打不开,现在什么案子,包括请人喝茶都要曾世成去指挥。这大量当误了曾世成喝茶斗鸟、管理青楼、视察私家猪场的时间,于是他急于招聘两个正式公务员来做警务大队长。
  富安便说“吾有一计可管好郓城,建议启用武功高强的流氓,加以一定调教,配合许诺好处激发荣耀感,就能成为称职的都头”。
  观点和曾世成不谋而合,两人相互引为知己。
  结果富安把早就观察了一阵子、看中的两个郓城流氓——朱仝和雷横,给推荐进入县衙。
  其实是看他们二人武艺高强,算是骨骼精奇的可造之才,介绍一份工作给他们,他们承诺给富安一些“中介费”。
  说起来早先整治郓城流氓的战役之中,因为朱仝和雷横武艺不弱,曾经两次都把富安和富安的手下打成猪头,结果瑕疵必报的富安去永乐军约人,韩世忠小牛皋等兵痞便脱下军装,冲上门去教朱仝和雷横做人了,于是算是不打不相识,最终熟了起来。
  目下大宋执行的不是王安石政策,还是旧的差役法在生效。旧法中,差人都是抓壮丁,从老百姓当中找人轮流坐庄,然后不给工钱,算是服役。
  当然了,抓壮丁去当兵那就是苦差炮灰,但在县衙做“警察”,那相反就是美差。然而不但耽搁了老百姓自己的营生,还显得差人非常不专业,不专业也就不说了,人性有时候就没有惊喜的地方,本着机不可失的观念,都要在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