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光帝派往浙江迎战的扬威将军奕经视战争为儿戏,因梦英军“弃陆登舟联帆出海”,且派员“侦探,果有运械归船之事”,以为佳兆昭著;向关帝庙祈祷,又得以虎取胜的启示,便制定了从绍兴分兵三路反攻宁波、镇海、定海三城的作战计划。可英军获取情报,早作准备,三路清军大败而归。
一个国家最怕的就是整体的愚昧,这是华国开化速度要想上去的最大敌人。
因以上种种原因,尽管某些官兵英勇抗敌,尽管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取得局部的、个别战役的胜利,但无法扭转整个战争的结局,更无法扭转清政府的结局。
全民愚昧就算了,最吓人的是文化腐败!
科举禁锢!
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对广大知识分子一贯采取恩威并施的两手政策。
一方面实行科举制度,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对稍有排满思想或宣传“异端异说”的知识分子,进行残酷镇压。
例如沈德潜《咏黑牧丹》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的句子,被认为是讥讽清朝的异族统治,结果被剖棺戳尸。
胡中藻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乾隆批示“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被凌迟处死。
乾隆一朝类似这样的文字狱,有记载的即达77多起。这种专制统治必然使整个社会万马齐暗,一片沉寂。
而清末的新政后,入仕之途有科举、荫袭、捐纳、保举以及从新式学堂或外国留学归来人员选拔官员,途径不可谓不多,然而实行起来混乱无章,流品庞杂。
所以清末选官制度的落后、混乱也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欧国家通过黑色贸易赚了几百年的钱,而清廷是经济腐败几百年!
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前期统治者极力维护个体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基础,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着外国资本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摧残,成长极为艰难。
后期虽然放宽了对民族企业的限制,但仅就从税收制度一项看,民族资本主义仍不具与外国资本主义相匹敌的条件。
清末的苛捐杂税每每打着“新政经费”的招牌,使冠冕堂皇的改革措施,却多半成了贪官污吏们借以敲剥小民的“暴政”。
命令下来,征集印花税和军需开支,不考虑人民的负担能力。使得民怨四起,哀鸿遍野。
总而言之,清政府统治者成了自己的掘墓人,它用腐败埋葬了自己。
华皇没有看过明末社会的样子,但是华皇个人认为,清末的国家硬件,不见得能比得上几百年前的明末!
至少明末没有把人们的思想禁锢成这样,明末的火器当时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
萌总裁夺取清廷的天下,的确是没有出什么力,当初华军火速入关,不到半个月就拿下了北京,便平定了天下大局。
所以,肯定不能说是华皇一己之力推翻了清廷,而是华皇抓住了历史的契机,轻轻地在清廷的七寸上面打了一下,把这条巨蟒给打死了。
【1232黑三角贸易】
接手了清廷这幅什么都没有的破烂摊子,而华皇现在想从正处于休养生息阶段的华国挪出大量的军费,就无异于杀鸡取卵了。
而西欧国家,现在一个个膘肥体壮,尤其是后起之秀的,例如意大利王国这种国家,为了跟老牌强国争夺殖民地,都是磨刀霍霍,励精图治的。
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
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
历时300年之久。
1719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欧美商人以廉价工业品(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金银,工业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
因其贸易涉及欧、美、非三洲,故称。
过去,欧洲与美洲、亚洲进行着大规模的三角贸易;大西洋三角贸易是指欧洲、西非和美洲之间的贸易。
三国(地区)间保持贸易收支平衡的贸易。
最先开始经营三角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居上。
美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种——灭绝政策,导致美洲劳动力大量的缺乏。
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美洲之间开辟了新航线。
那时候,商业在发展,贸易在扩大,从世界范围来看,欧亚两洲商贸发达,对于西欧、北欧的国家来说,亚洲无疑是千里之遥,而美洲、非洲则近得多,这便为“黑三角贸易”提供有利因素。
于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等开始殖民扩张。
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利润的驱使下,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发非洲大陆,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
1562年英国的约翰霍金斯爵士从塞拉利昂装运奴隶,在海地换取兽皮和糖,在返航之后成为朴茨茅斯最富裕的人。
由于利润高得惊人,所以伊丽莎白女王和枢密院官员也对他的第二次航行进行投资。他遵循前次的步骤满载一船白银而回,成为英国最富裕的人。
正是由于政府对奴隶贸易的默许,使得奴隶贸易越发猖獗。欧洲殖民国家无不参与。一些欧洲人看着有利可图,也纷纷加入这个行列。因此,三角贸易由此展开了。
当时,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大量的产品决定了他们能够以此交换黑人。运奴船顺着洋流到达非洲,一是加那利寒流,加那利寒流位于非洲西北岸,属于补偿流;二是几内亚暖流,几内亚暖流沿非洲几内亚湾岸流动,也是补偿流。
奴隶贩子到达非洲后,用价值很低的商品与黑人部落的酋长交换年轻力壮的黑人。
尚处于野蛮愚昧状态下的黑人部落及其部落首领,在奴隶贩子的挑拨离间、威迫利诱下,黑人就像商品一般被奴隶贩子收购。
这些列强国家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换买黑奴。
接着,满载黑人的运奴船沿着中央航路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这叫“中程”。
载非洲黑人前往美洲的船只,往往成倍超载,规定四五百人的船只,足足塞上近千人。
黑人上船进仓,等于进了活棺材。
舱里空气里污浊,供应的饮食极其恶劣,因此容易使人染上种种疾病,患病而死或染上种种流行病的黑人都被抛入大海,遭遇相当悲惨。
到达目的地后,黑人再次被卖送到矿山或种植园做奴隶。
正如出程一样,运奴船是顺着洋流行驶的,这个洋流就是北赤道洋流,属于风海流,该洋流横跨大西洋,到达西印度群岛。
北美洲东南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受到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到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适合稻米、茶叶的种植。
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适合甘蔗的生长。
正由于气候适宜,加上黑奴在殖民者的压迫下拼命劳作,种植园的发展迅速,种植园园主获得了大量的糖、烟草、茶叶等原料,赚取了巨大的财富。
在发展种植园的同时,殖民者还大量掠夺美洲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拉丁美洲生产黄金、白银和宝石,殖民者除了从那里掠夺特有的热带农产品外,更多的是掠夺贵重金属矿产品。
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区贵重金属矿产丰富。
1550年前后,墨西哥提供了世界用银总量的三分之一,秘鲁银产量占世界银产量的二分之一。
这成为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
最后,满载金银和原料的船只返回欧洲,这叫“归程”。
归程时船只依旧顺流航行,洋流为墨西哥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暖流属于补偿流,沿佛罗里达半岛由南向北补偿由于北大西洋暖流造成的海区海水减少,北大西洋暖流是在西风吹拂下形成的。运回来的金银和原料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奴隶贸易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欧洲本土启航到非洲(抢夺黑奴),再跑到美洲(出售黑奴,其中牟取暴利,从而得到:白银,烟草等经济作物),然后回到欧洲本土(发展资本主义)。
虽然手段很恶劣,但人家却从这套路线中,轻轻松松的积累下了良好的家底。
黑色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步骤。
同时,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促进近代美洲资本主义文化的形成。
然而,黑奴贸易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丧失将近一亿的精壮劳动力。
让欧洲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经济上,是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政府的默认,欧洲殖民者对利润的疯狂追逐,加上非洲人民由于原始的社会结构造成的愚昧,是“黑三角贸易”顺利进行的主要历史原因。
由加那利寒流、几内亚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所组成的三角形形状的环流,为“黑三角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航运条件,使得奴隶贩子在出程、中程、归程中一直顺风顺水,奴隶贸易的速度因此加快。
所以,“黑三角贸易”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下、在有利的地理条件下,以巨额利润为动力,顺利进行数百年。
华皇还记得自己重生来的后世,很多不明就里的人,闭着眼说清廷其实不穷,GDP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