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了农业问题后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烧制的砖瓦也有一定的数量。接着华夏安排人手做好获取食物的工作和打理农场后,就把剩下的人都叫来,将现在的兽皮房子续一推倒,准备建房子。
首先在部落的洞口两旁用砖瓦结构建起两个和饭堂大小的房子,一个是用来做缝制工场做些做衣服的之类,一个是做木竹工场,做木竹制品。
再在饭堂的对面建一个一样大小的房子作为部落大厅和华夏的住所,3房1厅1室。前面是200方的会议室,中间是放武器的厅。
然后用砖头铺建一条3米宽的路,由山洞口一直延伸到部落的大门,部落大厅和饭堂中间就是这条路。民房采用50方砖瓦结构的一房一厅的房子。一百间房子以部落大厅为中心向四周分散开。以后增加人口需要房子时再在旁边一直建下去就是,城里有20多万平的空间。
后面的大山洞就作为花部落的粮仓,小山洞改造成华巫的专用诊所和药草仓库。
部落的东面建了2个公用厕所和2个澡堂,让华土用陶烧制出管道和蹲厕,做一个大的化粪坑,作为华夏农场肥料供应处。
就剩下最重要的建城墙了,华夏也想过用木头代替,但是想到邢部落的发展,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要做就做最好的。
华夏打算划出一块500乘500米的地方,先用木头围建起一面高三米5的木墙,接着往外2米再建一圈木墙,在两栋木墙中间填上石灰混泥土踏实,建出一个大概的下宽上窄的形状来。再在表面慢慢砌上砖头,在里面填满石灰泥沙浆,这样一面高三米5,最上面宽1米5下面宽2米的的城墙就成了。
因为部落后面的山很陡峭,敌人根本不可能从山上进攻进来,所以只需要建3面城墙就行了。
城墙把部落的房子跟鸡舍、猪舍、羊舍等包围在里面。在南面开一个5米宽的大门,东面开一个2米宽的小门通向华夏农场。用坚硬的木制成城门。
再弄一条吊桥跨过护城河作出入,晚上就拉上去,封住大门口。城墙外挖一条3米宽2米深的护城河,用来养鱼。
华夏决定先把护城河挖了,引满水把平时捕获回来,吃不完的鱼,放到护城河里。平时就撒上一些鸡羊粪混合野菜草籽制作的鱼饲料用来喂鱼。把山上的小溪引入到护城河里,再在护城河处挖一条水沟引到东面的河里,形成流动的水,在水沟里用竹子建2层竹栏,这样就不怕鱼逃出护城河了。
城墙的建设可不是半时三刻就完成的,所以华夏把一层木围墙建好了后就只安排10个男人继续慢慢修筑城墙。其他人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有时间的话就参与到城墙的建设来。
因为新增的人口和新修建的房子需要大量生活的用品和家具等,各个工场都忙碌地生产起来。比如纺织工场和木竹工场就忙得不可开交。
纺织工场目前在研究用苎麻制作成麻线,木竹工场也在研究木头车轮的制作和家具的榫卯结构。
烧制工场因为城墙建设慢下来所以压力也少了好多,因为大家都在饭堂吃饭所以陶器的需求不是很大。目前华土在尝试着烧制一些更精美的陶器,华夏给他讲解了瓷器的大概外型,上釉技巧和华夏仅有的烧制知识。华土听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过来找华夏请教。
随着部落的发展,华夏每天都被叫到各个工场现场解决问题。比如,建造多少这样的工具,所需的零件的长度和数量,等等。大小事务都把华夏叫来,这下把华夏累坏了,晚上一倒下就睡着了。而且跟在自己身边打下手的华花也跟着受累。
说起华花,华花自从看到华夏变得跟自己一样早就把过去不开心的事情给忘了,穿着打扮都是华夏按照现代人模样设计,华花穿着华夏为其制作的连衣裙子(皮毛做的),有种邻家小妹的感觉。虽然确实是睡在华夏隔壁房,也是华夏名义上的义妹。
这几个月来因为花部落物资丰富大家吃得好住得好,华花有足够的营养补充,变得越来越漂亮了。但华夏看到华花还小(虽然自己也是16岁仅比她大一岁),怕太早结婚生子对现在年龄小和身子弱的华花很不好,所以华夏便对她说等到了来年春天,再正式举办隆重的婚礼迎娶华花。(其实华夏是想到现在医疗条件那么恶劣万一不小心弄出个难产来,把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唯一看得上眼的女人给弄没了自己可就真的要孤独终老了)。不过现在华夏可没空余的时间想这些。
一连几个星期下来华夏也吃不消了。终于想清楚了一个原因。因为花部落的人不认识字,没有标准的度量衡。用竹简刻下生产的资料和数据也只有华夏一个人会看,他们还是在采用刻木结绳的方法记数量,效率相当差。于是华夏让木竹工场的叶生制作来一堆竹简。
晚饭过后华夏就把部落的所有人叫到了饭堂。用木碳在饭堂的墙上抹出一块黑板来,再找雪白的熟石灰作为写画的工具。教他们认字。这种字就叫华字好了。找来竹简把每天教的每个字都刻下来并且附上音标和注释,以后谁要是忘记所学到的字都可以在这本竹简书查到。书名都想好了就叫“新华字典”。
华夏打算先教他们认字和度量衡这些当前要解决的事。再慢慢教他们加减乘除甚至是几何化学物理。华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都塞进他们的脑里。想到这里,华夏怕自己以后会有一天把前世的知识忘了就惨了,连忙叫叶生制作出很多块木板和竹简搬到自己的书房里堆着。并且让华土按照自己的设计,烧制出用来点燃烧动物油脂的油灯,灯芯是用毛皮搓成的绳子制成,作为晚上照明用。
华夏计划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用木板和竹简刻下来,比如炼铜铁大概的方法,还没事写上一些名人名言,哲学道理之类的东西,总之是自己知道的都写上一些,放在自己的书房里保存起来。(华夏的房子当初设计是3房一厅一室,华花和华夏各一间,一间书房。一个武器厅和前门口的会议室。)
每天晚上华夏教完课后就多了一个任务就是刻字画图。而部落的人也同样是拿着竹简和燧石刻刀做华夏布置给他们的功课。虽然他们的智商没现代人高,学得比较慢,但他们学习很勤奋。每天要做完作业才肯睡觉,这让华夏不得不叫纺织工场的场主华姆再多制作出2大箩筐的灯芯才够用。华夏自己也被他们学习的热情给感染了更加勤奋起来,心想,要是当年的自己像现在一样勤奋,考上什么清华北大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哈佛剑桥也没有问题。
之后一到晚上,花部落内灯火通明,传来朗朗读书声,直到晚上十一点过后才慢慢静下来。
第十三章 再战有叶部落
随着文字的应用,华夏的工作轻松不少,大量的竹简木板投入到各个工场的应用中,用来把重要的东西记下来,作为下次生产的参考。华夏把要研究制造的东西和生产安排都用木板和竹简刻好送到工场让他们自己解决,如果确实解决不了就来找自己。
人们生活得越来越好,十几个新生婴儿让花部落的人口一下子突破了200人。城墙也建好了3分之1,护城河里养满了鱼,估计到了秋天就能收获到几千斤的鱼。
华夏农场的作物在田震的精心打理下长势良好,虽然在开始时,因为是第一次种植的关系,没经验,作物被种死了很多,但剩下的也不少,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以后就好办了。
城里的鸡舍增加到了4个。鸡的数量达到了2000只,平均每天出的蛋至少有500个以上。猪舍的抓回的猪也长到了80斤,100头猪分别关在4个用砖瓦砌成的猪栏里,羊舍的羊也达到20头。虽然动物还很有野性,但在部落严厉监管下变得温顺不少。这就不得不感谢“小白”了。每当这些动物闹脾气时就把小白带过来,它们看到小白后,就老实了。不愧是百兽之王。
几个月来,那头华夏抱回来的小虎崽在华花的精心照料下已经长到了半米高,50多斤重。全身雪白的毛很是可爱,如果不是看到它那个老虎头真看不出来它是只老虎,更像是条大萨摩耶犬。小白整天跟着华花,华花现在是在纺织场工作,华花在一旁缝制衣服,小白就在一旁自己玩,纺织场的女工们都很喜欢和小白玩。这样小白便成了纺织场里的开心果。
但当华夏出去城外狩猎时它就要跟着出去,不让它跟去居然还闹脾气跟华花撒娇,这下把整个部落的人都逗乐了。小白简直是把华夏和华花当成了父母。
华夏原本还想如果小白养出来是凶残伤害自己人的就杀掉。不过现在可以暂时放下心来。而且小白也不挑食,华夏用肉碎混着各种杂粮煮熟喂它它也吃得高兴,只是偶尔喂些生肉或者去打猎时,吃它自己抓到的猎物。这下让华夏省心不少。
华夏现在只要每天早上把各个工场或者其他主要的负责人叫到部落的会议大厅开会让他们报告一下生产情况,华夏把刻着生产安排的竹简送到他们手里就行。这样华夏感到有种皇帝上早朝的感觉。早会过后,华夏基本就没什么事做了,有时间就到各个工场农场巡查。隔几天就带上华丰叶力华虎等人外出寻找有用的矿石和植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华夏在部落南面的10里外的河边找到了几块翠绿色的石头,华夏拿起来看了下,发现跟自己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铜矿石很相似。于是乎就让探索队员在把附近的绿色石头都搜刮过来,足足搜刮来有500多斤。华夏让人到周围搜索看看有没有铜矿,但可惜的是没有找到丝毫有关铜矿的迹象。只能无奈地带着队员把铜矿石带回部落。
华夏一回到部落,华花就告诉华夏一个好消息“麻线”研制制成功。华夏亲自去纺织工场看她们演示制作,她们先把刚采摘的苎麻的表皮提前出来,用水泡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