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等级是团长,带领5个佰。设一个副团长。每个团再额外加一个10人的医疗班,就是590人。
第六等级是军长,带领2个团,设一个副军长。1182人为一个军。取千军之意。
第七等级是将军,可带千人以上,万人以下。
第八等级是大将军,可带万人以上。
第九等级是部落最高的军事指挥官,也就是相当于总司令。负责部落的军事指挥权。当然,现在这个总司令的位置肯定是作为族长的华夏。
部落采用军功制度。普通士兵累计杀敌10人,或者俘虏5人,就可晋升为伍长。伍长累计杀敌20人或者俘虏10人就能晋升为班长。班长累计杀敌50人,或者俘虏25人,就能升为列长。以此类推。当然,所有士兵完成上级的下达的任务也是可以额外获得军功的。又或者打胜一场仗,全体参战人员就能额外获得军功。当然,这个战胜后额外的军功大小是按照军官等级优先的原则,就是军官越大,胜利后得到的军功越多。积累一定的军功就能晋升一级。所以呢,由于班长以上光靠杀敌和俘虏人是很难再升一级的,更多的是完成上级的任务和打胜仗来得到军功晋升。正常来说,杀敌一人得一个军功,俘虏一人得两个军功。当然,打胜仗获得的军功更多。
鉴于部落当前的人口状况和附近部落的形势,华夏决定把部落的军队数目一次扩大到了2600人。当然,这些军人是一边工作一边训练的。没办法,部落还不能把人全都投入到军事中。
华夏把其中的2450人分为5个团,也就是一个团490人(以后抓到人再补充够)。所以现在一般的将领暂时最高的是团长。
华军第一团,团长是华虎,主要是刀、戟、弓、弩各4个佰加一个医疗班。就是490人。驻守在种花城和华夏工业园。
华军第二团,团长是华豹,兵种跟华虎一样。驻守在北面的华夏牧场。(还有一个车骑列是单独另计)
华军第三团,团长是华丰,兵种也是一样。驻守在东面的花田城。
华军第四团,团长是白起,兵种一样。驻守在西面的华夏农场和养殖场。
华军第五团,团长是共工,由于共工驻守的地方是南面的造船厂,所以,第五团是海军陆战团。兵种是1个刀甲佰,一个弓箭佰,一个弩箭佰,一个战船佰。
接着就是部落的特种部队和车骑兵。华军的特种部队就是龙组,一共是100人。还是玄女带领。但这个龙组是一个团的级别,团长是玄女。
车骑兵是战车和骑兵的集合体,华夏放弃了驴作为骑兵的念头。驴被用于部落的运输工具。现在部落有25匹成年马,华夏把5匹马分发给5个主要的作战团后,还剩下20匹马。这些马10匹作为重骑兵,5匹作为轻骑兵(骑射)。4匹作为战车用马。2辆长戟战车,2辆是床弩车。还有一匹是骑兵列的列长的坐骑。这个车骑列的列长就是在上次战斗中表现优秀的句芒,而副列长就是常先。但目前,部落的车骑兵只有20匹马,但总人数是50人。所以这个骑兵暂时归属于第二团华豹的管理。
这次的大规模扩军,华夏降低了以往的征兵要求。很多以前的普通士兵都晋升为小军官。虽然这次的征兵要求不高,但是训练可是一点都不马虎。文化科和武力科的训练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很多人都是武力强,文化科低。这样华夏肯定是要批评教育的。考试多次不合格可是要扣军功的,所以某些文化水平低的军官就要加紧学习了。
比如,现今部落里除华夏外,武力值排第一的共工。这共工武力科目很厉害,但文化科就惨不忍睹。很多作战的战术考题转个弯就不会了,刚刚升为团长的共工对此很是着急。团长不但要武功了得,更重要的是灵活指挥队伍取得胜利。
于是乎,共工便打上了龙组的团长玄女。是的,玄女的文化科是全部排第一的,每次华夏出的军事题目都被玄女完美地做出来,往往还能举一反三;而且玄女的战斗力还不弱。华夏不禁感叹这人是天生的军事奇才。这也是令共工十分敬佩的地方。在共工的一番请求下,玄女答应收共工为徒弟,把自己的军事技术都传授给共工,包括以后学到的军事技术也是。
共工一开始是找华夏的,但华夏说的军事道理跟书本上一样,说了等于白说。(这书本来就是华夏写的)。
后来,共工就找上了玄女。谁知这玄女教人还真有一套。简单地把军事题目说了一下,共工就恍然大悟,对玄女很是敬佩。于是共工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玄女的徒弟。
第五十八章 启程
军事改革后,华夏对部落的安全状况充满了信心。几个团长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现在,部落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尽快把军事武器都生产出来,让每一个士兵们都装备齐全。华夏看到自己军队的表现感到很是满意。
今年真是风调雨顺啊,第一造的水稻也得到了大丰收。现在的部落可谓是“兵精粮足”。于是,华夏便决定到部落的北面去寻找马和驴的来源。马和驴在没有发明蒸汽机之前可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也是重要的军事装备。所以呢,华夏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得到更多的马和驴。
通过几次的部落会议,华夏暂时了解到这一带只有邢部落和仓鸟部落知道这些马和驴的来源。华夏问了一下之前抓来的俘虏,也仅在他们的口中得知,这些马和驴是从遥远的北面那些部落里换取。而这里最具资历的田马也是从很久之前的秋会里打听到邢部落是和北方一个叫“牧”的部落做过交易,换来了驴。除此之外,华夏就一无所知。只知道,这些马驴肯定是在北面。而且这些马和驴看样子跟自己在现代看到的那些不太一样,这也许是时代相差得太远古了吧。这一切还是得自己亲自去寻找答案。
看来这次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往北面走一趟了。华夏也对北面的部落非常感兴趣。不知道他们发展到什么程度呢?这也许是一场非常有趣的旅程。
由于这次的旅程华夏连目的地都不知道,只知道是为了寻找马和驴而去。所以,这一行华夏只带了30个人。而且,这30人还有一半是新来的人,比如田马的儿子田忌就是其中一位。是的,别看田马的名字有个马字,这都是华夏通过原始语言的发音直接翻译过来的,实际上田马和马并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某些时候,有些人的名字确实是有一定的意思,华夏便把他的名字翻译成那个意思,比如华石和莲九,华石的名字叫石,是因为他的母亲希望他长大后能像石头一样坚硬,而莲九就是有莲部落的第九任族长,后来莲九当上族长后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莲九。反正,这些名字,华夏自己看得懂就行。
华夏把一切的事情都交代好后,便带上30人出发。当然还有2匹驴和2匹马作为样本。到时候去到那里,直接问那里的部落说哪里有这种动物就行。因为此时各地人们对于马驴的叫法肯定和我们不一样的。
此行,华夏并没有带上龙组成员去,因为龙组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了一大半,要重新训练出一个龙组成员是很花时间和成本的,所以这次玄女也没有机会跟着去。她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新加入的龙组成员,还有教授其他华军成员的战斗知识,现在玄女的职责基本属于部落的“军机大臣”。
这次出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华夏还想借着这次的机会出去旅行。所以这次更像是一次旅行。华夏并不想战斗,只是单纯的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华夏来到这里为了生存可谓是绞尽脑汁,也经历过一些生离死别,当族长真是一件压力山大的工作。华夏是一个喜欢自由、向往自由的人,不喜欢受约束。
既然是去旅行,那么华夏肯定要带上自己心爱的女人“华花”一起去。当然还有那只和华花形影不离的“小白”。这只小白也是2岁多了,身体还在长。肩高达到了1米1,一百五十斤重。但是毛色还是全身雪白,一点条纹都没有。跟它的母亲,那只蓝黑相间的巨虎一点儿都不像。华夏还一度怀疑是自己的喂养方式出现了问题。因为这只小老虎一点儿都不威武,简直就是一只大一点的宠物猫。不过,既然华花喜欢就好了。
华夏的队伍一共32人。2辆驴车运送着一批必要的物资,主要是用作交换的东西和食物。这次的探索方向是北面,而北面有一个和花部落很有渊源的大部落,就是岭水部落。岭水部落盘踞在花部落的北方。所以要想到更北方去,最快的捷径就是穿过岭水部落的地盘。
当然也可以往东面走3天再往北走就不用经过岭水部落了,也可以往西面走三天再往北走也不用经过岭水部落了。
不过,往东面走3天就是邢部落的地盘,而往西面走3天就是赤山部落和黑泥部落的地盘。华夏并不想招惹他们。而且,这样反而让往北的路程变得更加远。所以华夏决定往北走,这样至少能更快一点。
既然是要穿过岭水部落的地盘,那么跟岭水部落他们打个招呼也是应该的。经过1天多的路程,华夏他们终于来到了岭水部落。因为岭水部落现在是定期派人到花部落那里学习先进的“盘古教文化”。所以现在的岭水部落和花部落算是两个关系很密切的部落。
这是华夏第二次来到岭水部落。不过,这次可不一样了。上次来这里,华夏是来参加秋会的,华夏只是“参观”了岭水部落门口内隔壁的那块空地(岭水部落用于秋会交易的场所)。
话说,这个岭水部落的城寨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啊,整个城寨是一片山坡和一个长条型的湖环绕在内。形成天然的城寨。非常适合防御。而且面积有近100平方公里。岭水部落的人只要在这片天然的“盘地”一些缺口上建上木墙和城门就能形成一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