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对于航空知识只有鸡毛蒜皮的了解,还不知道有无线电导航这一说,更不知道抗联将原本美英德用于战略轰炸的无线电导航居然用到了战场上。而且进行导航所需大部分的无线电讯号还是用它自己电台的国崎登和他的部下,在夜间并没有逃脱这把用参加此战幸存的日军士兵的话来说,天雷之火的惩罚。
如果国崎登中将要是知道自己几乎二十四小时都在工作,以保持与上级和部下联络的无线电台,成了引导抗联航空兵打击他们主要的手段,那么恐怕被炸的叫苦连天的他会在第一时间关掉所有的电台,宁愿使用通讯兵和野战电话进行相互联络,以避免在继续挨炸下去。
而相对于还算沉稳的国崎登中将来说,这边天刚刚黑下来之后友邻的二十六联队遭受的更加猛烈轰炸,以及行军序列之中燃起的冲天火光。还有二十七联队行进方向,隐隐传来的滚雷一样的炮弹爆炸声。无疑让眼下本来就有些患得患失,惊吓过度的一木清直,心中更是惊恐之极。
如果不是脑海之中多少还保留着一丝理智,被二十六联队那边的情景,吓得他差点没有把自己联队,直接打散成单兵行动。按照他的思路来看,抗联的夜间轰炸都这么精确,威力都这么大,要是以大队为建制行动,恐怕伤亡数字同样不会小到那里去的。
虽说自己的同僚,白天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是从师团通报的伤亡数量来看,远没有自己多。眼下人家扛的起,可实在有些伤筋动骨的二十八联队现在却是扛不起。要是白天的遭遇在来一遍,那么二十八联队就真的要打道回府了。
一旦二十八联队此战未能建功,便损失惨重。自己所谓建功立业的那些想法,只能成为一群群发酵后便破灭的泡沫。还少将?自己不因为二十八联队损失过于惨重,被提前打发回家就不错了。
对于自己这样无天组出身的人来说,陆军高层可是历来宁杀错,不放过。自己可没有遍布陆军高层的那些陆大的教官和同学可以依靠,如果失去高层的信任,打铺盖卷回家那是肯定的了。所以在国崎登中将命令的基础上,这个过于患得患失的家伙又打了一些折扣。
其实也不算是这个家伙,在抗联夜间空袭之中有些反应过度。抗联在此次会战之中,投入的血本,特别是空地火力打击的力度,的确是之前这些日军在中国大地上横冲直撞时候,从来没有遭遇过的。
长期与装备极差,重武器严重匮乏的中国军队作战,让这些日军的大部分军官,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现代化战争,更没有领教过什么叫做现代战争中的火力打击。长期在战场上处于绝对的火力优势,让大部分的日军军官普遍缺乏应对优势火力打击的经验。
这位即没有出过国,见过真正强国陆军火力。又没有遭受过真正火力打击的一木清直大佐,现在面对着真正现代化的火力打击,思想上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来了一个天差地别的转变,到也不算什么意外的事情。
确切的说,他被抗联在火力上的优势给打的怕了。生怕已经忘记了在军校的时候,老师曾经教过怎么样去应对敌军优势火力的自己,会因为自己的部下被敌军优势的火力,杀伤过多而被踢回老家,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将军梦。
面积虽然广大但又积弱,还是农业化国家的中国。自己那薄弱的工业基础,根本就无法为自己的军队提供什么的现代化装备。面对一支近现代化的军队,只能以血肉之身躯和士兵的英勇来作战。
而大部分的中国军队,也几乎没有受过任何的现代化训练。即便是那些德国顾问训练出来的所谓的德械师,除了步炮协同能力还能勉强跟得上之外。其余的军队,所受的还是国内内战的那种步枪对决作战的训练。
步炮、步坦,地空协同作战、防空训练等别说受过类似的训练,恐怕大多数的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甚至大部分的军队,连坦克是什么样子的都没有见过。同样还留在内战时期的装备水平,更无法提供任何的火力保障。
在与中国军队作战时候火力上的悬殊,贫弱的中国军队,那点基本上没有让日军感觉到威胁的火力。让已经习惯了与火力贫弱中国军队作战的,大部分还没有经历过什么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什么叫做现代化战争,眼皮子很窄的日本陆军一向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长期对自己对手保持着绝对的地空火力优势,让这些日本军官早就已经习惯了在战场上自由行动,而不用担心对手的火力打击。在眼下这个优势逆转过来的情况之下,一些日本陆军军官反倒是不会打仗了。
因为在面对对手优势的火力之下,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应对。而且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心理上的巨大变化,甚至是不能接受的变化,让大部分的日军军官一下子从狂妄自大,直接走到畏手畏脚的地步。
第四百章 在中国被惯坏的日军
这位一木清直大佐,明显就是这种人中的一个。尤其是他们这些没有受过陆军大学高级指挥方面的系统教育,对合成化作战一知半解,主要依靠多年的经验指挥作战的无天组军官。与那些有机会出国任职的陆大毕业生相比,眼光更加狭窄。
只不过他们的那些经验,来自于与一个远远弱于他们自己的对手多年打交道得来的,而不是真正与强手对决。而对于一木清直来说,包括他的同僚在内与多年积弱,内战经验更甚于对外作战的对手作战养成的那些经验,对于日军来说,很不幸并不是一个好的经验。
当面对着火力比日军还强的真正对手时,就表现的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于可以说压根就不会打仗了。除了少数人之外,大部分的人就只会死打硬拼。也可以说,这帮日军军官手中掌握的武器虽说比较现代化,但是真正的现代化作战还没有学会。
日俄战争之后,就没有与任何一个现代化强国作战过的日军,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现代的战争。虽说也参加过一战,但是几万大军去打一支孤悬海外的孤军,根本称不上一场现代化的战争。日军对新式武器很敏感,但是对新的战术和战略,却是保守的紧。
缺乏真正的现代化战争经验,在加上短视的战略目光,这也是整个二战结束之后美军对日军大部分的将领,真实评价并不高的原因。因为他们不会面对真正现代化军队作战,更不是打真正现代化的战争。
严重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让养成张狂习惯的日本军队已经不习惯,甚至是不会与优势火力的敌军作战。一句话日军的眼下的张狂劲头,是在中国战场上被积弱的中国军队灌出来的。
在中国战场上绝对压倒性的优势,成全了日本陆军所谓的赫赫军威,但是也真正害了日本人。重武器升级换代缓慢,大部分的军官,尤其是真正处于一线指挥的军官,缺乏真正面对现代化战争的实际经验。
面对着具备真正优势火力的敌军,就不知道该怎么去打仗了。诺门罕战役之中日军的确给苏军带来很大的伤亡,但是那是靠着步兵严格训练,养成的极高军事素养,以及死打硬拼换来的。日军的确在基础训练上和士兵的技战术上,占据着优势。
其低级军官的战场指挥能力,也还算可以。但是最关键的中高级军官的实际指挥能力,尤其是最至关重要的联队一级军官的实际指挥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在优势的火力打击之下,除了死打硬拼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应对手段。
最关键的是,中国战场上的所谓胜利,让日本人养成的目空一切的毛病。自认为只要凭借强大的武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大部分的日本军官,尤其是年轻军官来说,这世界上就没有他们不敢去惹的东西。
被中国人搞的自己反倒是不会打真正的现代化战争的日军,最终还是便宜了美国人。太平洋战场上,日本陆军的表现,除了旺盛的决死精神之外,其余对真正现代化战争的陌生,让美国人其实是捡了一个很大的便宜。
虽说这一点对现在的抗联很是有利,但是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一种悲哀,更是一种无奈。任何一个稍微有一点血性的人,也不愿意见到侵略者的铁蹄在自己的国土上践踏。但是贫弱的中国,能够坚持到眼下还没有崩溃。
一支没有现代化工业支撑,几乎什么都缺乏,甚至身后的国家连维持人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粮食,都无法得到充足供应的军队,还能在抵抗,还能在继续坚持,就已经是这个国家和军队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几乎未做抵抗便撤进关内,剩下的东北军抵抗的时候很少。大部分留守东北的东北军,不是一枪未放便缴械投降成了伪军,就是就地溃散,关东军侵占东北真正战斗打的少的可怜。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关东军大部分的战斗都是与只有轻武器的东北义勇军或是抗联作战。而这种作战与其说是常规战斗,还不如说是反游击战。无论是东北义勇军还是之前的老抗联,都是缺枪少弹,基本上没有什么重武器的。
东北军留在东北的重武器,不是随着投敌的东北军一起成为日军的打手。就是原封不动的被日军缴获之后,用来打中国人。或是武装他们在中国各地拉拢的,以便将来有一天能为自己效力的形形**地方武装,或是直接武装伪军。关东军侵占了整个东北,除了锦州一战和嫩江江桥一战之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什么真正的战斗。
而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后的中国战场上,规模庞大但装备极为落后,无论是坦克、火炮,还是飞机都严重缺乏的中国军队始终未能占据过火力上的优势。甚至哪怕是在一场小规模战役之中,占据过从步兵武器到炮兵所有火力的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