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7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飞机多批次的沿着日军行军队列,一顿机枪狂扫。直到将飞机上携带的子弹和炸弹全部打光,才心满意足,一身轻松的飞走。而在攻击机完成轰炸之后,担任掩护的八架p四零战斗机,在没有遭遇到任何威胁的情况之下,也跟着俯冲了下来。以机载机枪,又是一顿狂扫。

    而就在a二零攻击机与掩护机群,在六十九师团上空施虐,将携带的炸弹与机枪子弹毫不吝啬的挥洒在六十九师团头上的时候。在抗联之中因为小巧玲珑而被称之为松鸡的法制ms四零六攻击机中队,掩护着易良品的坦克机械化集群,已经从身后追了上来。

    还没有等六十九师团,从暴风骤雨般的空中打击之中清醒过来,易良品已经指挥他的坦克集群分别从东、北两个方向高速冲了过来。而在同一时间陈翰章指挥的装甲骑兵集群,也以骑兵为先导,配合坦克在炮火的掩护之下越过平绥铁路,从西、南两个方向,向日军所在地冲了过来。

    面对着四面围上来的抗联坦克装甲骑兵集群,仅有的几门火炮,早就在空袭之中被摧毁余烬的六十九师团,根本就无力抵抗。好不容易集结起来部分兵力,试图阻击四面合围上来的抗联部队。

    却被天上俯冲下来的攻击机,一顿空对地火箭加上机枪横扫,将集结起来的部分兵力又给打乱。好不容易挨到这些飞机打光了火箭弹与机枪子弹撤退。抗联的远程炮火,却是又炸了过来。

    在轰炸之中伤亡惨重的六十九师团,在空地火力夹击之下。还没有来得及构筑工事,整个行军队列就被在炮火掩护之下,高速冲过来抗联的坦克骑兵攻势,给撕扯的七零八碎。开战仅仅一个小时之内,便陷入了全军都陷入了混乱之中。

    平原地区,无工事掩护之下的步兵与坦克骑兵机械化集群作战,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一个悲剧。尽管悍不畏死的日军,依旧不改凶悍之气。派出大量的决死队员浑身上下捆着手榴弹,试图在抗联的坦克攻势之中打开一个缺口,掩护师团主力突围。

    但派出的敢死队,在抗联掩护坦克集群步兵的密集火力打击之下,却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派出的部队,不是在还没有接近坦克侧翼半履带装甲车上的机枪,给被打成了马蜂窝。就是被坦克车上拉着的步兵,手中的自动步枪在二百米的距离上被打成了筛子。

    为了遏制住抗联坦克冲击,日军的决死冲锋,非但没有能遏制住抗联的攻势,反倒是自己搭进去了相当一部分作战兵员。尽管井上贞卫在临出发的时候,用汽油和酒瓶制作了大量的燃烧弹,但这些肉弹攻势给抗联的坦克带来的损失,却只能用微不足道来形容。

    战斗打响之后不到四个小时,陈翰章已经干净利落的完成了对六十九师团的分割。整个六十九师团,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六块。在右翼的部分兵力,甚至被易良品的坦克机械化集群,连冲撞带碾压,慌不择路之下硬生生的给赶下了黄旗海。

    在完成对六十九师团分割之后,陈翰章没有丝毫犹豫的立即发起了总攻击。为了减少伤亡,以及加快战斗进程,尽管知道将燃油和炸弹从大后方运到归绥不容易。但是陈翰章还是命令已经进驻归绥的航空兵,再一次起飞对已经完成分割的日军进行空袭。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当面的日军,是陈翰章此刻唯一的念头。

 第二百二十二章 采取一切手段

    被分割的日军之中,陈翰章将其中兵力最多的两块交给了航空兵。而他则集中坦克掩护步兵,对其余三块被分割的日军同时发起进攻。至于剩下的,困守在南营的大约两个半中队,以及大部分武装侨民的日军,他直接命令一个一二二火箭炮连来了一个火力覆盖。

    当然如果他要是知道这两个半中队的日军之中,有六十九师团部的话,他绝对不会如此的大方。其实眼下六十九师团所处的无工事,无掩体的集团态势,正处于可以发挥火箭炮最大作用的时机。

    但考虑到火箭弹的补充困难,此次作战陈翰章在使用火箭炮上,一向都是很慎重的。毕竟这种武器,一次齐射就是四十发火箭弹。高射速、密集火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弹药的高消耗。

    而此次迂回穿插作战,在交通线没有打通的时候,补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不到他认为最佳时刻,陈翰章是轻易不会动用火箭炮兵的。但眼下为了加快战斗进程,减少伤亡数字,以便迎接下一步可能会更加残酷的战斗,陈翰章也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

    陈翰章表面上看,虽说对大同的战局多少有些漫不经心。但是实际上,他视线的重点一直都是在大同战场。穆长秋现在兵力不足,虽然突破了大同外围防线以及城垣,但是自身也在周边应县、怀仁、左云的日军围攻之下,显得有些左支右撑。

    尽管这些第一时间来增援的日伪军,兵力相加也不过一个半大队。但是再加上大同城内,以及周边的日军守军,就给穆长秋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整个大同境内山地纵横,究竟有多少条山路可以与周边日军据点联系,别说远道而来的穆长秋,就是活动在当地的游击队也不清楚。

    穆长秋手中只有两个步兵团,外加一个骑兵旅。面对大同城内死守不出的六个日军步兵大队,以及外围一个半大队,同时还在不断增加的日军,多少显得兵力不足。尽管他可以利用手中部队机动能力强的特点,采取机动防御,集中火力、兵力逐一解决的办法。

    但他手中的兵力,并不足以应付所有的敌军。两个步兵团,面对有着坚固城防工事可以依靠的日军六个步兵大队,实际在兵力上是处于劣势。只不过抗联摆在大同城外的坦克部队,让城内的日军不敢出城反击。

    但大规模的反击没有出现,不断的战术反击,却始终没有中断。突入城墙的部队,几次差点因为缺乏后续兵力,而被日军在城内的反击给赶出来。如果不是突破口两侧的坦克,利用炮火硬生生的将向着突破口两侧,发起反冲击的日军给压制住,突破口早就丢了。

    而让穆长秋头疼的不单单是兵力上的不足,其实最让他头疼的问题是,粮食严重短缺的问题。穆长秋在进入大同的时候,在大同周边各大煤矿之中,解救出来数万矿工。仅仅在大同城西南的忻州窑矿,就解救出上万名矿工。

    这些矿工在日伪方面采取的不计后果,以人换煤的开采方式之下。大部分人被摧残的身体极度虚弱,急需营养补充。但穆长秋别说解决这些人身体问题,就是勉强让这些人糊口,都很难能够做到。

    虽然活动在左云的晋绥地方武装,调集了一部分小米、高粱以解燃眉之急。但是本就属于山西省内最贫困的左云,那里能够筹集足够的粮食去养活这么多的人?无奈之下,穆长秋只能给陈翰章一天一个电报。

    让陈翰章急于解决六十九师团的原因,也不单单是穆长秋的求援电报。在陈翰章看来,大同如果战局长期相持不下,同样也会牵制抗联大批的兵力,影响到抗联下一步作战计划的展开。

    面对着大同周边的敌情变化与形势的发展,利用这个六十九师团自己出城南撤的机会,不计手段、不计损耗的,在最短时间之内解决这股孤悬在绥南的敌军,也就成了陈翰章现在唯一的选择,也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别说火箭炮,就是手中如果有毒气弹的话,恐怕陈翰章都一样会毫不犹豫的使用。

    而对于暴露在光秃秃,没有任何工事掩护的平原,又被压缩的相当密集的敌军来说,一个一二二火箭炮连一百六十发的齐射之后,恐怕连渣都剩不下。陈翰章没有时间去一个个的啃,对于这块孤悬在南营的日军,直接调动一个火箭炮兵连打了一个齐射。

    实际上当这个火箭炮连一个齐射打完,整个六十九师团部加上掩护师团的两个半中队,一百余名武装侨民,连同师团部的大功率电台以及师团部的高官在内,一起彻底灰飞烟灭,什么都没有剩下。包围圈内的所有人,只剩下一堆残肢断臂。

    只是只图省事的陈翰章,要是知道六十九师团部也在南营这堆日军之中,他会不会还这么做,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井上贞卫中将虽说连同他的师团部一同被密集的火箭弹雨,送上了西天,但是死法要比他的部下或是被活活烧死,或是被坦克碾压死舒服很多。

    而在被分割在大山尖、北房子日军两块最大的据点,则被重新装满油弹后,再一次光临的攻击机群,使用高爆炸弹从试图进行最后顽抗的村子内赶出来后,再投掷凝固汽油弹,以及使用空对地火箭和机载机枪一顿横扫。

    这一线所有的村庄,百姓早就被迁移了出来。抗联无论是使用炮火,还是空中打击,自然不会有什么好顾忌的。怎么样能减少自身伤亡,怎么样能加快战斗进展,才是陈翰章此刻的考虑。

    当参战的作战飞机,全部撤离之后。这两大块合围圈内,近三个步兵大队的日军能够站起来的已经不足一半。残余的日军,随即便被骑兵二旅的两个骑兵营外加机械化步兵一营,以及两个步兵营一拥而上,用马刀加机枪火力轻松的解决。

    试图突围的日军,不是被马刀砍死,就是被坦克机枪和炮火打到。困守在大山尖的一个多大队的日军,仗着自己兵力众多,不顾天上飞机轰炸扫射,强行向平绥铁路以西突围。还没有摆出战斗队形,就被冲上来的装甲一师机械化步兵一营,加上两个坦克连,一个骑兵营一顿横扫,三个小时之内全部解决战斗

    至于剩下的那两个合围圈,在各师团所属炮兵以及平射的自行高炮,以及营团所属高射机枪巨大威力掩护之下,一拥而上的坦克、骑兵,加上大量的步兵,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半天之内便全部结束战斗。

    战至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