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20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此次南下一战区,在经过陕西的途中,那位山西王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心思。从其设置在陕西固城的兵工厂内,给这位前部下补充了五百支晋造六五步枪,三十挺晋造捷克式轻机枪,以及二十万发六五子弹。但该军的装备水平,依旧在重庆方面算的上二流。

    尽管就在他背后的洛阳城内,就有一个意大利造一百零五毫米野炮营。但那位被吓破了胆子的战区长官,却死死的扣在手中,根本就不交给他。不仅如此,还将一旦担任洛阳城防的十五军,也扣在身边为自己保驾护航。

    这位战区长官唯一的支持,就是告诉战区兵站部门,给他补充了二十挺重机枪,五十万发子弹。只是他的两个军之中的主力三十五军,还是以晋造六五步枪和缴获的三八式步枪为主。一战区的仓库内口径繁多的子弹之中,就是没有这种晋造步枪弹药。

    这个主力军在作战之中,只能使用从绥西调来时自身携带的弹药,以及那位山西王给拨付的二十万发六五子弹。但对于一个军来说,这么一点子弹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强度的使用。

    火力上,主要是炮兵火力上相差的过于悬殊,弹药也略显不足。后边那位明哲保身的战区长官,在自己兵力只能勉强应对、火力不足,却扣着一个齐装满员精锐军,以及一个野炮营为自己保驾护航的变相掣肘。甚至这位老兄忙着转移财产,以及迁移他的长官部所引起的军心躁动,都让这位虎将战役打的异常艰难。

    但整体大局观还是很强的他,知道自己撤退回洛阳让开通道后,整个河南战场会变成什么样子与刚抵达一战区的自己无关,但对整个战局影响甚大的他。依靠着这些多年的老部下对自己的信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安抚住军心,始终在顽强的坚持着。

    他以在后套与日军多年作战的经验来判断,知道如果自己按照战区长官的要求,一味死守洛阳只能是被动挨打。他坚持与日军打对攻,就是要利用自己在后套地区,与日军蒙疆军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利用自己部队长于机动作战的优势。

    在野战之中拖住这个无后援、无侧翼支援,无补给,眼下只能靠缴获一战区储备在新安、绳池的物资,才能够坚持作战的三十七师团。逼着他们在缴获的物资消耗干净之后,自己支撑不住向北退过黄河。

    如果据城死守,放任日军在洛阳周边攻略。在洛阳城周边偃师、伊川境内,仅仅面粉就囤积了百余万袋,还有储备有大量军械、弹药等物资的大量战备仓库落到日军手中,这一战恐怕就更难打了。

    最关键的是他就整个战场态势来看,这个三十七师团的目标,不见得会是工事齐备的洛阳城。在无侧翼支援,孤军突入的情况之下,贸然攻击坚城是相当危险的。日本人虽说动不动爱头脑发热,其高级将领一向以攻取中国著名城市为自豪。

    但这并不意味着日军的高级将领,都是一群蠢货。这个时候攻取洛阳城的利弊,明显在哪儿摆着呢。所以他断定日军此次孤军深入一战区腹地,绝对不是为了拿下洛阳城。其真正的目标,应该是郑州一线。

    也就是说其真正的目标,是在豫东激战的一战区各个集团军的背后。一旦让该师团越过嵩山一线,进逼郑州、新乡一线,那么即将面临着三面合围的,一战区在新黄河以东的参战部队,就真的危险了。

    所以他坚持认为,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被动的死守洛阳。那样就等于将主动权交给当面的日军,让他们在整个一战区腹地,想打哪里就打哪里。不管那位战区长官愿不愿意,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攻代守,死死的将这股日军缠在洛阳城下。

    即便吃不掉这个三十七师团,也要消耗他的补给,逼着他自己北撤。才能保证豫东作战部队的侧翼,以及背后的安全。如果固守洛阳,那才是真正的正中长野佑一郎的下怀,如他的心意。

    更何况他心里很清楚,以那位战区长官的为人。只要自己撤回洛阳城内,有自己这个新上任的战区副长官替他背黑锅。他这个战区长官,肯定会脚底下抹油开溜。眼下他只是忙着转移财产,就已经引起了洛阳城的恐慌,并引起了军心浮动。

    一旦这个家伙真的开溜了,那么整个战场军心肯定会彻底的陷入崩溃。就算自己对这两个军的控制力再强,恐怕也要重蹈当年固守太原的覆辙。一旦全军离心离德,这仗也就没有办法打了。这个家伙死不足惜,但整个战场的结局就难以预料了。

    这位新调任到一战区的副司令长官,这个判断还是相当精确的。他放弃了固守洛阳,而是利用洛阳以西地形,采取与三十七师团打对攻战术,死死的缠住三十七师团部队。使得其根本就无暇对洛阳城周围,大量战备仓库下手,也无法越过洛阳一线。

    他的嫡系部队战斗力也的确强悍,以不过两个军的兵力和简陋的武器。从陇海路两翼死死的缠住三十七师团,让长野佑一郎多次想要摆脱,却都无可奈何。其所部的两个骑兵旅,还多次绕到日军身后,突袭其炮兵阵地和补给点。

    正如他所料,几天的激战下来,他的部队伤亡的确不轻。但几天的激战下来,让从新安、绳池缴获的物资,基本上已经消耗一空之后,尤其是炮弹补充困难的三十七师团,自己就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同时这位老兄的对攻战术,给那位战区长官乃至重庆,调集援军也争取了大量的时间。他以攻代守打响的第七天,在那位战区长官的再三催促之下。一战区派往晋西南的三十六集团军,总算在恒曲以西渡过黄河回援。尽管拖拖拉拉,但总算来了一部分。

    之所以该集团军动作磨蹭,还是有原因的。该集团军建制内一共就两个军,可在运城战场战火平息后,其所属十四军就地被剥离该集团军建制,被重庆方面给留下了防守运城。现在全集团军,就剩下一个下辖两个师建制的四十七军。

    这个四十七军原本是属于川军内部一个小系统,属于川军中的杂牌部队。虽说比二十军被赶出四川,连没有地盘的系统要好一些。但与那位四川王生前嫡系的二十一军、二十三军、四十四军这几个军相比,还是相差太过于悬殊。

    全军出川作战时无一门火炮,只有几门迫击炮。轻重机枪加在一起,不足中央军一个团的数量。到眼下距离当初出川已经数年,多年血战下来原本就低劣的武器,在补充不足的情况之下,经过连年损耗之后更差。

    作为没有太强硬后台,也就是说上边没有人说话的杂牌军,在补充上一向都是就低不就高。能不给坚决不给,能少给也绝对不会多给一发子弹。这个军的装备在整个一战区所辖各军之中,仅比新八军和暂十五军,那种杂牌中的杂牌好一些。

    眼下全军虽说有两万余人,看起来人数不少。但步枪全部加在一起不过三千余支,轻机枪二百余挺,重机枪只有六十挺。迫击炮的数量虽说多了一些,可也不过四十多门六零炮、十三门八二迫击炮,至于山野炮还是一门都没有。

    此次会战之前一战区才给这个军,补充了五百支意大利造步枪,六十挺中央军换装下来的捷克造轻机枪,十四挺重机枪外加两门八二迫击炮、十门六零炮,外加上一批中央军已经淘汰下来的掷弹筒和百余支冲锋枪。

    尽管出发之前,得到了自出川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批武器补充。可在之前的运城作战之中,即便是整个运城作战,装备最差的一个军。但却一直实打实的被当做主力使用的该军,在作战之中伤亡三分之一。在十四军这个中央军系统的军调走后,这个集团军就剩下一个装备差,损失不轻的四十七军。

    这个情况无疑让那位集团军总司令,对立即返回一战区作战,心存很大的顾虑。这不是逼人跳井吗?这个节骨眼上,将装备比自己好的多的十四军调走。剩下自己一个残缺不全,还未来及整补的军,孤军南下作战这几乎是等于羊入虎口。自己的嫡系部队,可就剩下这么一个军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豫中之战(二)

    但在那位一战区的司令长官,以撤销建制和番号为威胁之下,尽管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按照命令南下,只不过这个动作就有些缓慢了。这个集团军是距离洛阳以西战场最近的一个,但却以无渡船为借口,硬生生的拖了七天。

    而在该集团军在恒曲以西,渡过黄河回援的同一时间。因为放跑了三十七师团,而在重庆方面严厉斥责之下,面对日军已经深入一战区腹地,并打到了一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的洛阳态势。

    那位八战区副司令长官不敢有任何的怠慢,在他校长严令之下为了将功补过,率领九十军,以及在之前的战斗中虽说战损较大,但是建制还比较完整,还保持着较为完整战斗力的五十七军。

    并三十六军之一二三师,他的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直辖一个师,在夏县渡过黄河进入一战区辖区。至于装备最好,也是他那位校长以及他起家的第一军,被打残的新编第二军、四十二军则被他调回了陕西。

    之前战损过大的新编第二军和四十二军,的确是回去整补。至于那个一枪未放,始终在预备队位置上待命。三十七师团反击一开始,就在第一时间撤回汾河北岸的第一军,回陕西干什么去了,大家恐怕都心里有数。

    不过这位老兄也没有做的太过,第一军虽说调回陕西,但是他也将第一军直属炮团,三个师属炮兵营,抽调了两门美制榴弹炮、六门山炮组成一个炮兵营,以及从三个师的师属战防炮营之中,各抽调一个连合并成一个战防炮营,外加四个团属小炮连给带过了黄河。

    他的动作并不慢,但是调整建制却耽误了一定的时间。三十六集团军所属的十四军,则按照重庆的命令,在一战区危局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