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
  董靖瑶下意识地望了一眼萧巧哥,这下阙却不是为了桃花庵而作。
  刘几一看最后一句是什么‘又摘桃花换酒钱’,已经在心中鄙夷了。
  四句连在一起皆是无病呻吟,完全没有实际的意境,虽然和前三句契合,但这一句填的,还真不如他的那句“岁过三秋染明前”呢!
  可是,还没等他开始得意,唐奕竟笔下不停,继续写道: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靠!!
  刘几差点没骂出声,不是四言诗?这还有下文?
  谁也没想到,“半阙郎”在桃花庵留下的三句诗,后面不是一句,而是很多句!
  谁也没想到,唐子浩会在五年之后,才在这个时间、这种心境之下,突然把那半阙诗补齐。
  。。。。。。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趣,酒盏花枝隐者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
  五年前,唐奕因这首《桃花庵歌》与当时的情景不合,才只写了三句。后来,不论董惜琴和董靖瑶怎么苦求,也不道出全诗。
  但是如今。。。。。。
  这首《桃花庵歌》却正合了唐奕现在的处境。
  借诗讽今,唐奕这是明着告诉赵允让那帮人,什么功名利禄,在老子这儿,就是个屁!
  宁可老死花酒之间,也不愿躬身车马前。
  车尘马足非我所愿,酒盏花枝谓我所求。
  虽一在天上一在地,却是彼为碌碌我为闲。
  无甚不可,
  无甚可!
  “好诗!”
  待唐奕写完,萧巧歌忍不住欢声大赞,更是情不自禁地靠到近前,扯着唐奕的衣袖,“小妹就知道,唐哥哥一定有佳句的呢!”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这世上的人都只道唐子浩是唐疯子,又有几人能懂他眼中的大义、心中的坚持,和性子里的洒脱不羁呢?
  唐奕痛快地长出一口气,心道,老唐啊,反正咱们是“一家子”,谁用不是用呢?就先让我痛快痛快吧!
  把大毫毛笔直接往地上一扔。
  “痛快!”
  回头横了一眼刘几,一言不发的在萧巧哥和君欣卓的簇拥之下,转身进了桃花庵。
  放在以前,刘几敢这么挤兑唐奕,不大耳刮子扇他,唐奕就不是唐奕了。
  可是,经过这次波折,唐奕反而沉稳了不少。
  像刘之道这种酸秀才,你就算扇了他,又有什么意义?
  好吧,主要还是,扇他没什么成就感!
  况且,这首《桃花庵歌》也不是为了和他置气才补全的。
  唐子浩在人前第一次补了下半阙,要是没点儿作用,那还写来何用?
  。。。。。。


第355章 玩舆论
  桃花庵前挂了五年的“三句桃花”有下文了!
  。。。。。。
  这在开封绝对是一等一的大事,甚至比唐子浩犯下的那些龌龊更加的引人注目。
  大宋朝奇葩就奇葩在这里,任何事情,只要不是亡国、侵地的大事儿,就没有什么比一首悬了五年之久的残诗更能点燃人们的激情。
  这是文潮风雅的时代,唐奕就算作出花儿来,那也只是市井八卦,跟文雅的诗句、名词是没法比的。
  短短几日,开封大街小巷、酒肆、茶舍,无处不在谈论唐子浩的这首《桃花庵歌》。
  而曹潘几家一看唐奕弄出这么一首自比隐士的诗来。。。。。。
  “这是个机会吧?”
  曹佾点头,“确实是个机会。”
  王咸融道:“你们说怎么办吧?反正这口气大郎咽得下,我老王也咽不下!”
  曹佾一咬牙,“华联各铺、酒坊、酒楼、曲厂、回山街市,放假十天,每人发一贯酒钱,把人全给我撒出去!”
  曹佾这是发狠了。
  潘丰一听,猛一捶桌案,“得勒,早就该动了!我把家里的仆役佣工、丫鬟婆子也都撒出去。”
  王咸融乐了,“我家守忠的御前侍卫们也该放个假了。”
  玩舆论?
  我们是你们的祖宗!
  ——————
  唐奕手下的那些生意要是放假十天,会是什么效果?
  开封半个城都得停摆!
  别说华联铺现在掌握着开封三分之一的民生百货,光酒行停业十天,百姓们想买酒就成了问题,酒价最少得飞涨五成。
  而这些,都还不是主要的。
  华联仓储和酒坊、酒楼、曲厂的用工,加在一块儿得有几万人,再加上御前的侍卫营、各家的佣工,这得多少人?
  把这些人撒到开封的大小酒楼、茶舍,那得是多大的声音?
  。。。。。。
  春暖风轻,午后的艳阳撒在开封城,让每一个角落都透着慵懒。
  秦家瓦子里面已经是人满为患,开封的闲人们一边看着杂戏百艺,一边品着豆蔻香茶,一边儿还议论着现今城里的新鲜事儿。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啧啧,都说唐疯子是浪得虚名,半阙郎也就是个沽名钓誉的幌子。现在都闭嘴了吧?原来人家是有真本事儿的!”
  “可不,前四句桃花叠句,由远而近,把桃花庵那一方景致描述的跟就在眼前一样。谁能想到,三句桃花后面跟的不是一句,却是许多句。且意境之高绝,气冠当代啊!”
  “其实,柳七公就曾说过,三句桃花可能只是一个铺垫,真正的绝句还在后面呢!”
  “柳七公这算是点出来后面不止一句,可是,谁也填不出符合那三句桃花的句子啊?”
  “唉!”有人叹道。
  “可惜了唐子浩的才学。有惊世之才,却无服人之品,这么好的文采,却是个泼皮无赖的性子。”
  有尖脸儿汉子不服了,“切,你知道个屁!”
  “怎地?”
  说话那个被骂的一滞,辩白道:“现在城里传的那些事儿,还不都是他唐子浩做出来的?”、
  “是他做下的不假,可事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咦!”众人一惊,“那是怎么回事儿?”
  那尖脸儿的来了精神,“跟你们实说吧,我有一表哥,就在华联铺做帐房。对于唐子浩和将门几家的那事儿,还是有所了解的。”
  “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
  “我那大兄说了,这次是有人蓄意重伤他们东家!”
  “。。。。。。”
  众人一震,细想之下,还真有些蹊跷。
  唐子浩在京里这么多年了,一直是小打小闹不断,却从没像这段时间一般,一下子冒出这么多诟病之言,连多年前的事也都被翻出来了。
  这要是没人刻意操纵,谁信啊?
  “可是,他屯币千万、戏耍宰相、掌掴朝臣的事,总不会是假吧的?而且,他去年带人冲了张尧佐的府宅,可也是光天化日所为,很多人都看着呢!”
  “就是,张尧佐都出来做证了,都是真的。”
  尖脸汉子左右看看,见旁桌也都围了上来,更是得瑟,“你们这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唐疯子有钱不假,家资千万也不假。可是,我表哥说了,人家根本就没屯币祸民那一说。”
  “知道唐疯子拿钱干什么了吗?”
  “干什么?”
  “知道北边儿在修的通济渠吗?”
  有人撇嘴道:“这谁不知道,朝廷要花大力疏通南北,这是造福万民的大事。”
  “狗屁的朝廷!修河的钱朝廷一分没出,全是唐疯子倾家财之力干起来的。”
  “真的假的?”众人倒吸一口凉气,那可是近千万贯的大工程啊?
  “当然是真的!”尖脸儿汉子立着眼睛。“我表哥是华联的大账房,华联和唐疯子的钱都去了哪儿,他还能不知道?”
  “而且。。。。。。”汉子见人越聚越多,卖了个关子。
  “据说,当时定下的章程是唐疯子出钱,朝廷出工、出地,合力修通通济渠。可是,曾相公和韩相公起了贪念,一张嘴就管唐疯子要修成之后得利的六成份子,唐疯子哪能干?这才有了戏耍宰相之说。”
  大伙儿哄的一声议论开来,“这么说来,曾、韩两位相公也不地道啊?人家拿千万贯修河,他们却想要大头儿?”
  “就是,出工出地?河地值什么钱?出工更是容易,一句话的事儿,就让各州出役了。”
  有人又道:“可是,他和张尧佐的过节总不是假的吧?冲了人家的府,打残了人家的儿子,还在大殿上甩耳刮子。”
  那尖脸汉子撇嘴道:“所以说,你只知其然嘛。”
  说着,汉子伸出两根指头,“两件,这其实是两件事儿!”
  “知道为什么冲了张府吗?”
  大伙儿不耐烦道:“快说,快说!”
  尖脸汉子嘿嘿一笑,知道再拖就要犯了众怒,直声道:“话说,这是张俊臣有错在先。传说,是他为了董惜琴,差点没把唐子浩手下的一个护卫打死。唐疯子为了给护卫报仇,冲了张府,废了张俊臣。”
  “护卫?”大伙儿一怔。“他身边好像就一个护卫吧?”
  有人附和,“对,就一个黑脸大汉,我见过。”
  “怪不得,有一次在街面儿上见到那黑汉是让个俏小娘搀着身,原来是受了伤。”
  “那俏小娘就是董惜琴吧?”
  “说远了,说远了!接着说张家和唐疯子的恩怨。”
  那尖脸汉子见楼要歪,出声把众人拉了回来。
  “至于那个殿上掌掴,也是真的。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为了护卫,而是为了曹家的老二,曹觉!”
  “曹老二?涅面小将军?”
  。。。。。。


第356章 大宋说书人
  现在的曹老二与狄青家的狄老二狄咏,并称大宋两个“人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