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联怎么会出事?”唐奕劈头就问。
  曹佾一叹,“是我疏忽了。”
  “现在说这些没有意义,先说说,是怎么回事儿?”
  曹佾也不莫几,“江淮,江淮那边出了问题。”
  “江淮?”唐奕心里咯噔一下子。
  “江淮”二字,任何一个朝代都代表着富庶、丰饶,是淮河、长江靠进入海口的大片地域的统称。
  江宁府(后世南京)、庐州(后世合肥)、扬州、苏州、杭州,这几个大宋最富足的地方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曹佾说江淮出问题,唐奕怎能不惊?
  眉头深锁,深吸口气,“说吧,是怎么回事儿!?”
  曹佾神情一暗,华联刚交到他手里没几天就出了事儿,确实有些丢人。
  原来,现今华联铺向外扩张,首先铺开的就是长江、淮河两线,还有两河海岸的富庶之地,江淮几大重镇更是最早铺开的地方。
  现在,那边的几间大店早就装修停当,眼看着就要开业了,可是,偏偏在这个接骨眼儿上,出了事儿。
  事情的起因源于今年南方大旱,不但粮产锐减,连带桑茶之业亦是不振。
  华联铺江淮路管事觉得这是个机会,借着开业备货,手中尚有大笔资金的情况下,大肆屯积丝茶。
  本来,这也没什么。商人因时而价,伺机而动,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这回华联做的太大太过了。
  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江南东路,外加两浙路的丝茶,几乎让华联买空了。
  囤积居奇,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分是谁来做。
  要是士族大家,朝廷要是想查,最多也就是重拿轻放,象征性地责罚,且恢复市场也就算了。谁让大宋朝就是这么尿性,把文人惯出毛病来了。
  但,这事儿要是和曹家沾上边儿,特别是手握华联仓储这个庞然大物的曹家沾上边儿,那事情可就大了。
  不说曹家身分敏感,身为将门,又有女贵为后,单是华联开始囤积居奇这一个由头,就够曹家喝一壶的了。
  “他…妈张晋文是干什么吃的,这种事也能干得出来!?”唐奕一听完就怒了。
  江淮的丝茶,那是大宋税收重产,张晋文得多脑残敢在这上面下手!?
  再说了,咱们很缺钱吗?
  “不是张晋文。”曹佾解释道。“老张现今正在荆湖路一带奔波,主持那边的新铺。”
  唐奕一愣,“那是谁?”
  曹佾窘道:“是曹福的外甥,叫马安良的在主持。”
  “福伯?”
  对于曹府那个老管家曹福唐奕很熟悉,可是福伯的外甥,唐奕还真没见过。
  唐奕不无责备地道:“哪儿来的?这么要命的地方你怎么扔给了一个外人!?”
  “也不算外人。”曹佾解释道。
  “马安良给我曹家打理生意已经十多年了,谁能想到,一撒出去就捅这么大的篓子。”
  “不是我说你,曹景休!”唐奕不干了。
  “你真当华联是你家的买卖了啊?把自己家的人派去管四路之地的生意?”
  曹佾苦着脸,委屈道:“你当甩手掌柜的倒是说的容易,我不用自己家人,那用谁?人呢?”
  呃。。。。。。
  唐奕也知道,摊子铺得越大,就越缺信得过,还有能力的人手。
  “先不说这个马安良,现在是什么情况?”
  “还能什么情况。”曹佾一摊手。
  “闹大了,江宁府的丝商、茶农在咱们华联铺接连闹了好几天。现在杭州、苏州也有民愤的兆头,事情已经惊动了当地的府衙,估计最多三天,消息就得传进京。”
  ****!
  唐奕暗骂一声,真特么是没一个省心的!
  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华联还扩张个屁?
  囤积居奇的帽子要是坐实了,别说曹家百口莫辨,华联再想开遍大宋,那也是不可能的了。
  就算是赵祯,也不会想见到这样一个庞大的商业体系,搅和到这种祸国殃民的大恶之事上来。
  华联要是开始操控市场,那可不是为祸一方的事情,整大宋都得跟着颤三颤。
  赵允让巴不得与唐奕有关联的几家将门,都老老实实地缩着呢。
  “等等!”
  唐奕想到这里不禁一滞,“赵允让?这事会不会。。。。。。”
  “有什么有可能与汝南王有关?”
  唐奕没头没脑地来了这一句,让曹佾也是一愣。
  “不能吧?赵允让能把手伸到华联里来?”
  “再说,马安良可是在我曹家十几年的老人了,不太可能与赵允让扯上关系。”
  唐奕冷笑一声:“你再想想,真的不可能吗?”
  “。。。。。。”
  曹佾不敢那般笃定了,要是换了别人家没可能,一个人埋下十几年?赵允让还没那个耐心。
  但是,曹家。。。。。。
  他有个姐姐是皇后啊!
  “要真是那样儿,可就坏了!”曹佾有点急了。
  赵允让有“初一”,就一定有“十五”,肯定要拿这事儿大作文章的。
  “要真是那样儿,可就好了!”唐奕笑容舒展。“也许可以通过这件事,做点什么。”
  “你现在就派人把马安良招回京,控制起来,让张晋文立刻到江淮去主持大局,把囤货全甩出去,赔多少都认了!”
  “嗯,我这就去办。”曹佾点头应允。
  “那京里要是闹起来怎么办?”
  “让他们先闹着,越大越好!”
  曹佾一翻白眼儿,“能不能别玩心跳?这损的可是我曹家的根基。”
  唐奕安慰道:“放心,要是赵允让不参与,这事闹不大。朝里现在都是自己人,不会坐视华联倒下。”
  “那要是赵允让参与呢?”
  “那更好,保准你曹家安然无恙。”
  “。。。。。。”
  “对了。”唐奕话锋一转。“不行把周四海从大辽调回来吧,那边留刘韬一个也就够了。”
  曹佾点点头,现在真的是缺人手,不光华联这边缺,潘丰那边也缺。
  “那我先回去了。”
  “一块儿走。”
  “你干嘛去?”
  “回观澜。”
  曹佾愣道:“眼瞅着关城门了,明天再回呗。”
  唐奕嘿嘿一笑:“要的就是这个时候回去。”
  。。。。。。


第379章 学坏容易学好难
  说点啥呢?
  求票吧!
  现在起点发包开始收费了,发月票包的也少了,要是没什么用,就把月票扔给苍山吧!
  养的也差不多了,周一开始,火力全开!
  ——————————
  将将在关城门之前出了城,借着月色,顺汴水南下,等回到回山的时候,已经是月上中天。
  在街市上,唐奕还特意四下扫看,心说,这些小子也不行啊,这都十多天了,竟在街上没遇到一个出来喂肚子的。
  回到书院,唐奕让君欣卓先回小楼,自己则朝儒生宿舍走了过去,
  走到屋外,里面一丁点动静都没有,唐奕直皱眉,“这是都睡了?”
  忍不住开门进屋。
  好吧,睡个屁!屋里别说人影,连个鬼影都没有。
  摸到曹满江的住处,见老曹和李方休、胡林正就着几样小食在吃酒。
  。。。。。。
  老曹见到唐奕有点意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唐奕抓起两粒罗汉豆儿(蚕豆)扔到嘴里,“京里出了点事儿,就提前回来了。”
  老曹点头,“嗯,早点回来也好。”
  唐奕听他语气不对,“怎地?那帮小子又不上道儿?我刚去看过了,宿舍没人。”
  老曹撇嘴道:“这个点儿,你上哪儿找人去,不过子时,宿舍肯定见不着人。”
  李方休也是冷笑一声:“还不上道儿?是太他…妈上道儿了!你要再不回来,我都琢磨着,明天是不是拿麻绳把他们都拴上。”
  唐奕动作一顿,“不至于吧?”
  老曹苦笑道:“你出的好主意,还不给饭吃。现在好了,这帮混小子,白天为学,夜间为盗,一个个到夜里眼珠子都是绿的,都快成飞贼了!”
  噗!!!
  唐奕直接喷了,有没有这么夸张?
  飞贼?
  这才十天不到,至于这么吓人吗?
  “你是没看见啊。”老曹三人开始诉苦。“你走的头两天还好,宋为庸组织他们摸鱼自食。”
  “可是,只过了两天,这帮小子什么都学会了,开始各自为战。”
  “一百多条饿狼撒出去,那可是什么都敢干啊!不说别的,王伯的鸡窝都快绝种了。”
  “。。。。。。”
  唐奕一阵无语。
  王伯养的鸡可不是一般的鸡,而是唐奕从江西泰和运回来的“武山鸡”,也就是后世的乌鸡,是专门养来给几位老师补身体的。
  “这帮孙子怎么好意思啊?”
  唐奕一阵哀嚎,那些着宝贝他都不舍得动的。
  “怎么好意思?”老曹笑道。“你去鸡舍看看,就剩一只光棍儿大公鸡了,全家都让他们抄走了。”
  “。。。。。。”
  “还有,食舍现在晚上要不派人守夜,光是上锁已经拦不住他们了。这几天,光窗户就被撬了三来,门锁换了两把。”
  “。。。。。。”
  “还有。”胡林绘声绘色道。“连敬德堂给圣人上供的供品,他们都没放过。”
  “。。。。。。”
  “祸害完山上,又开始祸害山下。大前天,你猜怎么着?”
  唐奕愣愣问道:“怎么了?”
  “章惇半夜里背了一扇儿猪肉回来。”
  “日!哪儿来的?”
  胡林一立睛珠子,“我当时也奇怪哪儿来的。结果,第二天山下的郑屠户就找上门来了。原来,章子厚把人家刚杀的猪给顺走了一半。”
  “。。。。。。”
  “偷就偷了呗,这货还挺仗义,给人家留了张欠条,害得老子帮他赔钱不说,还让郑屠那厮好顿数落。”
  唐奕彻底无语了。
  家里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把他们培养成温文尔雅的文士,可是,从文士到飞贼。。。。。。只用了十天!
  当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啊!
  老曹又道:“怕坏了大郎的打算,我们也不敢管啊!你要再不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