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还是写了,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比较敷衍,剧情需要,增加厚度,铺垫、转折,承上启下。树敌,为下一个大剧情开篇。
  反正能说出一大堆理由。
  唯一不是理由的就是,疯子还是疯子,风格没变。
  第二个,比较显摆,或者说,也是我看清自己好斗的原因。
  不都说白吗?不都说幼稚吗?
  那就写点深的呗。不是不会玩儿,也不是玩不转,快四十的人了什么人情世故看不透?又什么尔虞我诈没见过呢?
  可以写,也写得好。
  就像最新的两章,又有兄弟说了,韩琦政治觉悟太低了,怎么可以走正门?
  猜不透吧?等着吧,会有交代。
  。。。。。。
  好在,这段官斗快完事儿了。
  呸!!!
  再特么也不碰这种东西,恶心!
  也有很多兄弟觉得这才是真实,确实,官场生态就是如此,只不过出发点可绝不是网文写的这么简单。
  我不认为这是真实,只不过是人性的丑恶罢了。
  有什么好看的?
  也特么是我天真了,知道你们喜欢这个,开篇就来多好。
  。。。。。。
  还有很多很多想说的,想聊的,只是。。。。。。脑袋要炸了,一下键盘都不想摸了。
  大伙儿记得开头的“闲话”哈。。。。。。
  一定记着,一定照办哈!
  。。。。。。
  完了
  (看完的都是真爱,下辈子娶你!)
  


第699章 胆怯的文彦博
  感谢“独孤克金”的五万飘红,并成为《调教大宋》第四十位盟主。 更新最快
  好久不见,一来就破费,多不好意思?
  啥时候还来?
  对不起,我暴露了。
  与此同时,观澜的休政殿中,赵祯与文彦博这对君臣也在进行着一场谈话。
  。。。。。。
  “陛下!”
  文扒皮恭敬一礼,先开了口,“事态有些,超出想像。。。。。。”
  “哦?”
  赵祯心下一颤。文彦博在京中彻查三司疑账,此时急急地赶回来,又说出这样的话,让他怎能不惊?
  “如何?”
  只见文彦博深吸一口气,凝重开口:“事情远比臣等想象的严重得多!”
  “经过包希仁几天突审,到案的十几位嫌疑使吏已经招认,那笔抵税粮款确实有问题。”
  赵祯闻之点头,这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他现在关心的是,到底怎么个严重法。
  文彦博也不停顿,把现已查明的部分和盘托出。一件瞒天过海的惊天大案,也就展现在了赵祯面前。
  。。。。。。
  此事说来简单,就是一百二十万石抵税粮在灾年出库,所得差价被相关人等侵吞。数目大概是多少,大伙儿一看账,再结合当年的实情,也都能猜出个大概。
  真正触目惊心的,不是数目,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和涉案人员。
  文彦博查案的过程中,据一个当年开封常平仓的小吏交代,这笔粮不是被偷偷运出常平仓,在外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被贩卖的。而是,在开封大水,槽运阻断,粮价最最贵的当口,就在常平仓中,大摇大摆地被开封粮商竟价买走了。
  粮商买走之后,是直接运到开封城中,高价售出。
  而从开封府到朝廷,当时竟无一人得知此事。
  这还不是让文彦博胆寒的,他胆寒的是涉案人数。
  具体有多少人,文扒皮都不用说了,他只与赵祯说了一点。
  常平仓归三司的屯田司掌管,账目出入归三司的支度司。
  这个案子从屯田使和支度使封顶,往下排,屯田、支度两司下面的账房使吏、常平仓值守、禁军城防、开封府、市政司,随便抓出一个下狱,绝不会是冤枉的。
  这代表什么?
  代表着,除了三司财相、政事堂的相公,还有赵祯这个皇帝,只要和这笔抵税粮沾边儿的人,就没有人不知道这个事儿,就没有人没参与这个事儿的。
  赵祯都有点慌了,他想过此事涉案的官吏应当不少,可是从没想过会是这么的“不少”。
  “真有这么严重?”
  文彦博凝重道:“回禀陛下,单这一案涉案的官员中,有从三品要臣一人、正四品三人、从四品属官十一人、正五品到从六品官四十七人、正七品以下属官八十四人、吏员两百五十四人、武职将官十三人、商籍民户二十三人。”
  “共四百三十三人!贪没银钱两百二十万贯。”
  “其中,有一百一十万贯赃银被这四百三十三人以不同数额瓜分。余之一半一百多万银款,则是下落不明!”
  “。。。。。。”
  四百三十三人!赵祯怔怔地坐了好久也没反过味儿来。
  四百多人,就瞒了他这个皇帝。
  猛的回过神来,瞪着文彦博,“那一百万贯去了哪里!?”
  文彦博苦笑,“陛下,这还用问吗?”
  “。。。。。。”
  “!!!”
  “这还用问吗?”赵祯瘫坐在龙椅之上,心如刀绞。
  咬牙切齿地恨恨出声:
  “尔等怎敢如此!?”
  “查!”一声爆喝。“彻彻底底地查!”
  “把大郎给你的那张纸上的烂账,给我细细地查!”
  “一笔账就四百多朝臣涉案,一百多万贯的进账。朕倒要看看,他们到底贪了多少,到底结了多大的一个党?”
  赵祯越说越是气愤,不由得站了起来,在殿上来回踱步。
  “也不用大郎使什么疯招了,只这一件,朕就绝不能再姑息养奸,朕要亲自办了他们!”
  “陛下!”
  文彦博长揖到地,高呼圣驾。
  “不能再查了啊!”
  他回来面圣,就是因为查不下去了,也不敢再查下去了。
  一笔账就四百多人陷进去了,三司从上到下一大半儿的官吏涉案。
  要是再查下去,文彦博都不敢想,会是怎样的滔天巨浪。
  他不是胆小,也非纵容贪官。最最要命的是,这事和汝南王府扯上了关系,那么就肯定不止这一件。那一家拉下水的官员使吏,也肯定不止四百多。
  有多少?文彦博不知道。
  但是,可以肯定的,这些贪官污吏之中,绝不会全部都是那一家人的簇拥。否则的话,赵祯也就不用折腾了,直接把皇位拱手让出去就行了。
  当然,这里面像贾昌朝那种,和那一家人在一条船上的肯定不少,不然这事他们也干不成。
  但是,相当一部分则是一时起意,贪了这么一笔。至于是忠君,还是忠汝南王府,倒还谈不上。
  可是,要是把那张烂账都查了,会挖出多少与那家结为一党的恶臣,文彦博算不出来,赵祯也肯定接受不了。
  这其中又有多少抱着贪一笔心态的小人,文彦博更算不出来。
  到时候,查完了,办是不办?
  就算法不责众,官家放过了这波人。。。。。。可是经此一吓,为求自保,就势倒向那一家,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这个朝廷就真成了那一家的朝廷,赵祯也就真得把皇位让出去了。
  大宋朝不是没出现过这样的局面,太祖最大的败笔就是要迁都,彻底把在开封有既得利益的朝臣推向了太宗一边。最后弟承兄位,成就了太宗一脉。
  原本历史轨迹中,赵祯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庆历新政又把一波人推到了悬崖边上,最后在立储的问题上,是选了一个悬疑最小的,还是正中下怀让那一家人得利的,更是成了千古迷案,谁也说不清楚。
  现在。。。。。。
  扑通一声,赵祯砸回龙椅,刚刚一时气愤难当,说出那番话。可是经文彦博一提醒,赵祯哪里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厉害?
  真的不能再查了。
  不说别的,只这一案,要是公事公办,严惩贫徒,那三司就得彻底瘫痪,干活儿的都被抓进去了!
  。。。。。。
  


第700章 以毒攻毒,破釜沉舟
  这不是查一个小贪小吏,更不是处置一个几人勾结的小党,赵祯清楚这其中的厉害。 更新最快
  而且,还有最最要命的一点文彦博没提。
  那就是:狄青还在燕云,没回来。。。。。。
  。。。。。。
  赵祯看向文彦博,“依宽夫之见,当如何处置才妥当?”
  文彦博深吸一口气,“全当没看见。。。。。。”
  赵祯心尖一痛,不甘心道:“又放过那一家人?这又白查了!?”
  文彦博低垂着头,坚涩出声道:
  “也不算白查!这十余年间,困扰陛下的那个问题,经此一次却是彻底明了了。那一家人到底是靠什么把一众朝臣绑在一处,也算清楚了吧?”
  说到这里,文彦博抬起头,“这一点,很重要!”
  赵祯沉吟点头,从其表情中就知,他还是认可文彦博的说法的。
  只要知道他们的底细,又有那一张烂账为引,花些心思彻底查清他们有多少人,埋了多少桩,也就一目了然了。
  想到这里,赵祯猛然抬头,“宽夫。。。。。。”
  “臣在!”
  “朕给你半年时间,务必将那一家的底细彻查个清楚,务必清理朝中关键位置的官员任用!”
  文彦博郑重点头,“臣领旨!”
  “到时。。。。。。”
  赵祯眼中杀机尽露,“定片甲不留!”
  文彦博闻之,亦是亢奋。心中暗道,也该与那一党算算总账了。
  急声道:“臣这就回京,令包希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作出放任之姿。”
  “等近日的民潮平息,定不辜负陛下所托,彻查彻办!”
  。。。。。。
  说道这里,文彦博不禁苦笑,“如此说来,倒真的要看大郎的疯计了。。。。。。”
  朝廷不敢查了,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可还真就是唐奕那个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弄死几个来的直接,既行之有效,又能转移主意力。
  这话让赵祯沉吟了起来,他原本是不太赞成唐奕这么做的,有些太过极端,对唐奕没好处,对他这个以“仁”立世的皇帝,也没好处。
  可是现在,不得不说,赵祯真的怒了。
  朝廷因有诸多顾忌,不敢掀出更多的弊案,但是。。。。。。
  恨恨地一砸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