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7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抬眼瞄了一下唐奕,韩瘸子没少给唐奕使绊子,现在唐奕得势,能有韩琦的好日子才怪。
  文彦博当然不是想给韩琦求情,他是怕唐奕一发狠,直接把韩瘸子咔嚓了。
  小声道:“毕竟开国百年,没。。。。”
  “我知道!”唐奕打断文彦博的话。“这个例不会破!”
  不杀士大夫,这是底限,唐奕也不敢碰。
  横了一眼文彦博,看在他办了件好事儿的份儿上,没说什么重话。
  缓和了语气,算是安慰道:“奕不会给官家惹来非议,况且。。。。”
  “奕也非嗜杀之人!”
  。。。。。。
  文彦博听罢,心终于放下,恭敬一礼,“子浩高义。”
  有唐奕这句话,他就放心了。
  “那王安石呢?”
  “王介甫,子浩的意见当如何处置?”
  “王安石。。。。”唐奕喃喃出声,一时也没了主意。
  说实话,这孙子干那个事儿,砍八段都不冤枉。
  就算有不杀士大夫这条铁律,唐奕也有一百个理由让这孙子死的干净。
  可是,真动了杀心,又有点于心不忍了。
  抬眼看向众人,“你们的意见呢?”
  文彦博想了想,最后道:“革职为民!”
  “对!!”下首众臣有文相公开道,登时来了精神,八嘴七舌就议论开了。
  “这算轻的,当途之万里,永不归朝!”
  。。。。。。
  “依吾之见,当将其罪行昭告天下,为富彦国平反!”
  。。。。。。
  “不错,先帝都说,王介甫欲陷皇家与不义。此为忤逆大罪,断不可善了!”
  唐奕无语,心说,王介甫啊,王介甫,瞅你这人缘混的!特么刚才说韩琦的事儿,大伙儿也没这么大的反应啊?
  他哪知道,观澜系的朝臣就不说了,那道圣旨差点毁了大局,太子党那边也恨不得扒了王安石的皮。
  这货算是众叛亲离,把人都得罪光了!
  。。。。。。
  真把王安石一撸到底?真让拗相公从历史上彻底抹去,钉在耻辱柱上?
  唐奕有点。。。。
  可是,依这货的性子,留着他,将来很可能还是一个祸害!
  。。。。。。。
  不能杀,不想贬,又不可留。。。
  除非。。。
  “噗!!!”
  想着想着,唐奕突然就笑出了声儿。
  暗道,要真这么处理,是不是太损了点儿?
  。。。。。。
  大伙儿都愣了,唐疯子没事儿笑什么?
  文彦博一脸的懵逼,“子浩这是。。。已有定计?”
  “嗯。”唐奕下意识做答。“你们别管了,王介甫我亲自处理。”
  。。。。。。
  “还有一事。”既然唐奕自己处理,文彦博等人也没必要多说什么了。
  “据北方来报,辽朝似乎有所异动。”
  “嗯?”唐奕一拧眉头。“大辽终还是按耐不住了吗?”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否则他也不会把涯州军派到燕云去。
  “非也!”
  哪成想,文彦博的回答恰恰出乎意料。
  “狄青奏报,大辽边军于数日前突然回撤三十里,且有十万骑军掉头北去,折返大定了。”
  “。。。。。。”
  唐奕一阵默然,这倒真是没想到。
  耶律洪基什么意思?借撤军向大宋卖个好心?
  他特么有那么好心吗?
  “急告狄帅,不可掉以轻心!”唐奕越想越不放心。“以防有诈。”
  文彦博也道:“我等也做此想,大辽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时机,其中定有奸计!”
  “算了,以不变应万变吧。。。。”
  有涯州军在,唐奕还是很放心的。
  “还有别的事儿吗?”
  文彦博道:暂无别的要务。
  “嗯。”唐奕松了口气。“那都下去了,事逢多事之秋,劳烦诸位了。”
  。。。。。。
  ——————————
  待朝臣皆走,唐奕这才转向赵曙。
  露出一个笑意,“刚刚说的,都懂吗?”
  赵曙一怔,下意识看向太后。
  只见太后露出一个鼓励的眼神,“这是在考校陛下,你要自己做答。”
  赵曙这才朝唐奕开口,“有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
  “哦?哪些听得懂?哪些听不懂呢?”
  赵曙道:“韩稚圭是奸臣,可是为了安抚忠臣,所以暂时不能对韩稚圭太过严苛,否则难免落下秋后算账的话柄。”
  唐奕不动声色,“还有呢?”
  “嗯。。。。”
  赵曙一阵沉吟,胆子也大了起来,朗声道:“燕云之地,乃大宋兴亡所在,同时也是大辽安危的关键。”
  “所以,南北两朝皆十分重视,如今朕做了皇帝,年幼无知,辽朝皇帝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撤兵只是假象,其中必有谋划。”
  “只不过,我们还不知道他们耍的什么把戏,镇疆王只能按兵不动,见招拆招。”
  唐奕漏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
  赵曙从小授帝王之学,分板的还是很有条理的,只不过尚无经验,仍需磨砺。
  “陛下说的很对!”
  “不过。。。。”矮下身子,蹲到赵曙身边。
  “首先,做为一国之君,是不能轻易给臣子做评的。特别是忠、奸漏骨之说,更要慎之又慎。”
  “韩稚圭是奸臣不假,但是这种话陛下不能说。你说了,就失了君德。明白了吗?”
  赵曙茫然点着头,“明白了。。。”
  “可是。。。”显然还是没明白。“既然他是奸臣,朕说了实话,为什么就失了君德呢?”
  唐奕道:“因为你是皇帝,是万万之上的国主!”
  “你的话,臣子也好,百姓也罢,必须要听。”
  “陛下说韩稚圭是奸臣,就等于是判了他的死罪。”
  赵曙拧着眉头,“难道他不该死吗?为什么朕判了他的死罪就是失德呢?”
  唐奕笑了,“陛下判他死罪不是失德,是本分。。。”
  “失德是因为。。。草率。”
  “草率。。。。”赵曙显然不懂。
  唐奕耐心道:“陛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圣意,皆可定人生死,决国成败,这就是所谓的金口御言。”
  “这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
  “纵使该死之人,但是从陛下的角度出发,也要慎重至极,不可轻易言出。”
  “陛下觉得,草定生死是不是不负责呢?是不是失德呢?”
  “朕明白了。”赵曙恍然大悟。“父皇在位四十余年,连怒骂抱怨也从不说一个死字,就是这个道理吧?”
  “对。”唐奕看了眼赵祯的灵位。“陛下要学先帝,做个好皇帝。”
  “好了!”收拾心情。“现在说说,有什么不懂的吧。”
  赵曙显然已经放松,不加思索道:“不懂镇疆王为什么不惩治王介甫。”
  “他欺骗母后,吓唬朕。若不是狄青忠义,燕云就没了。”
  “且不得人心,人人喊打。”
  “这种情况下,严加惩治也是顺理成章,为什么镇疆王还是犹豫了呢?”
  唐奕闻罢,看着赵曙,“我先问陛下一个问题,再回答陛下可好?”
  “好。”
  “陛下说心里话,希望我严惩王安石吗?”
  “。。。。。。”
  “这。。。。”赵曙一阵犹豫,却不敢搭话了。
  “没关系,有什么说什么。”
  “不。。。不想。。。。”
  赵曙低着头,声音很小,“王介甫怎么说也是拥戴于朕。。。。纵有罪责,也是为朕背复的罪。。。。”
  只见唐奕笑而不语,其实,赵曙已经自己给了自己答案。
  那就是,唐奕不单单要考虑自己还有朝臣这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环需要顾及,那就是他这个官家。
  不管他是不是尚未成年,也不管唐奕现在是不是大权在握。
  “朕懂了。”赵曙聪明至极一点就透,恭恭敬敬的给唐奕作了个揖。“多谢镇疆王提醒。”
  “朕日后做事,必要面面俱到,慎言慎行才是。”
  唐奕站起身子,“陛下以后不要叫什么镇疆王了,大宋没有镇疆王。”
  “那。。。那朕应该叫您什么?”
  “。。。。。。”
  思索片刻,唐奕喃喃道:“若是不弃,就跟宗麒一样,叫我一声姐夫吧。。。。”
  。。。。。。
  此时此刻,赵曙身后的曹皇后眼角湿润,先帝泉下有知,必可含笑了。
  心中默念:“听到了吗?您选了一个最好的辅政之臣!!”
  在身后轻推赵曙,“还不快叫?”
  赵曙乖巧,立刻应声,“姐夫。”
  “唉!”唐奕心中暖暖。“咱们是一家人。”
  。。。。。。
  ————————
  “姐夫!”
  出得灵堂,赵曙少年心性,很快就放下多日的胆怯。
  “尚有一事不明,需姐夫解惑。”
  “问吧!”
  “姐夫到底要怎么处置王安石?”
  。。。。。。
  此一问,连曹太后都竖起了耳朵,等着唐奕的回答。
  太后也是好奇,刚刚唐奕自己想着想着可都笑出了声儿。
  “噗。。。。”
  没想到,唐奕又笑出了声儿。
  灵堂庄重,唐奕又往回憋,弄的满脸通红,半天才缓过来。
  “我帮陛下分析一下吧。”
  “王介甫留京不行、罢黜不恰当,杀之又可惜。”
  “可是这个人有哪些优点呢?”
  赵曙细思,“姐夫是说,物尽其用?”
  “可是。。。。”小皇帝脸色一苦。“现在看来,王介甫除了学问一流,好像没什么长处啊。。。”
  “姐夫不会打算让他去观澜教书吧??”
  “咦!?”唐奕使劲撇着嘴。“他想去,我还怕他误人子弟呢!!”
  “其实,王安石有长处。”
  “哪些!?”
  “执拗、偏激、一根筋!!”
  “这。。。。”连曹太后都听不下去了。“这也算长处??”
  “算!!”
  唐奕笃定道:“于为人,这是缺点。但是于陛下,于大宋。。。。。。”
  “陛下要记住,任何特性都有可用之处。不论是好是坏,只要放对了地方,那就是长处。”
  “哦?”赵曙来了兴致,这可是宫里的老儒不会教的东西,比之乎者也有意思的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