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窑口。。。唐奕拿起一个烧好的玻璃灯罩递给曹佾。
  曹佾一看,不禁皱眉。
  这灯罩比大食商人那里订做的可是差远了,淡绿色,很浑,而且里面小泡密布。
  “琉璃很简单,沙子、纯减、长石加石灰,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烧制就行了。”
  “那为何咱们烧的不如红毛子的呢?”曹佾有点失望,本以为又是一门好生意呢。
  “两个问题解决不了,一是铁,二是去除气泡。”
  “铁?”
  “对,沙子里含有少量的铁,这就是为什么咱们烧出来的发绿,而不透亮的原因。”
  曹佾听不懂,但仍问道:“就没什么办法?”
  “有!”唐奕答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沙子换成高品质的石英,粉料之后,再过一遍磁石筛子。”
  “那怎么不换?”
  “因为没必要,气泡的问题解决不了,什么都是白费。”
  “。。。。”
  这还真是个问题。。。。。就算再晶莹剔透的琉璃,一但有泡,就卖不上价钱了。
  “不过,这样也够用了。”
  “这有啥用?”
  曹佾撇着嘴,做灯罩都没人用,谁会花几百贯装了沼气灯,却用这么次的灯罩?
  唐奕嘿嘿一笑,“你等着看就知道了。。。”
  奶奶的!曹佾又想暴走!这混蛋又是话说一半。。。。
  。。。
  之后半月,回山花田尽数收割。
  若按往年流程,农户就要着手平整田地,为种冬麦做准备,可是今年却不同。
  可能是唐奕搞建设搞上瘾了。。。。
  望河坡和城中店铺两片大工地还不够,唐奕又雇了一大批泥瓦匠,在回山的三百亩旱田又盖起了房子。
  这回不光曹佾,连王里正都是极力反对。虽然今年种花田回山收入不扉,但这三百亩好田是回山人吃饭的根本,盖上房子干啥?
  但是,唐奕一解释。。。王里正就惊了!
  唐奕要种大棚蔬菜!!
  。。。
  《汉书、召信臣传》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
  古代很早就有温室蔬菜,但却一直无法普及,更形不成产业。
  为什么呢?因为耗费太大!温室蔬菜在古代那属于“高精尖”项目,投资很大。
  从‘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就不难看出,蔬菜得种在屋子里,日夜烧火保温。
  汉书中记载的温室仅供皇家用度,每年就要耗费几千万钱,而当时天灾人祸不断发生,百姓衣食尚不得温饱,皇帝也吃不起这比金子还贵的鲜菜!
  至于大宋。
  也有反季蔬菜,而且技术比汉唐更先进。宋朝已经可以用火炕来无土栽培豆芽,可以利用光洼(有阳光的坑洞)来形成温室效应。但依然产出有限,且花费极大。
  “大郎要把三百亩地都种上鲜菜!?”曹佾有点上头。有钱不是你这么花的啊!三百亩地的温室蔬菜,那耗费得多大?谁也不敢这么玩啊!
  唐奕笃定道:“放心,咱这温室耗费极小,入冬几乎不用以火薪升温。”
  不用生火?那还不都冻死了?
  古代制约大棚蔬菜发展的,主要就是透光材料的的问题。古人以纸蒙窗,那透光性得有多差?光源不足,导致形不成温室效应,只能用生火来提高室温。
  而唐奕现在有了玻璃,虽说都是气泡,但是简单压制,做成平板的采光玻璃却是没问题的。。。。。


第105章 晒太阳
  感谢“king冰衫、Janzsy、书友160829204027221”的打赏,谢谢支持!
  
  做温室的“房子”建得极为简单,用土坯垒成,不求精美,只求厚实保温。建的是‘一面坡’样式,一面墙只有四尺来高,对面的墙不过七尺,不封顶盖,而是做出木格,铺上玻璃。
  这样的简单大棚,几个瓦匠一天就能垒一橦。不出两个月,回山三百亩旱田就都变成了‘一面坡’的大棚。
  曹佾看着新奇:
  “屋里和外面一样亮堂!”
  唐奕笑道:“不光亮堂,而且保温。冬日只要晚上在棚顶盖上草席,早上撤去,除了极冷之时生一点火提温就可。”
  “开春把琉璃一撤,就能正常播种花田。”
  “怎么样?有这个大杀器,还怕咱们的新店不火?”
  曹佾笑得合不拢嘴。
  反季蔬菜,只要耗费不大,那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现在即使是在开封,冬日菜品也是极为单调,除了淞菜,就是萝卜,还能有点南方的鲜耦就算不错了。
  只有像曹家这样的大户,隔上十天半月能吃上一点别的花样儿。
  “如此一来,今冬算是有口福喽!”曹佾心情大好。
  可是,樊楼却是要倒霉了。
  直到现在,曹佾才知道,唐奕为什么把铺面几乎重建了一遍。。。这小子脑袋里的点子。。。
  简直匪夷所思!!
  扫见王里正还是一脸的疑惑。
  曹佾竟有心情和一个老佃户调侃起来。
  “你这老汉还不谢谢大郎?这可是一门能让回山富得流油的好买卖!”
  。。。。。
  唐奕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一切都为了东华门大街上的那个铺面。。。
  等到其开业之时,就是唐奕向开封商户们宣布——我唐子浩来了之日!
  十月中。
  唐奕从曹佾那里借来的人也陆续从各地回转,带回来的消息让唐奕心情大好。
  “最早的货船下个月就可进京,最晚的要出了来年正月底了。”张晋文拿着外出之人报上来的情况一一向唐奕汇报。
  “黑子哥和憨牛有信儿了吗?”唐奕沉思问道。现在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只等铺子完工。
  “信到是没来,不过,定州那边定的日子是五天前交货,他们应该快回来了。”
  “那就好!”唐奕长出一口气。
  “那现在是不是可以招工了?”张晋文试探着问道。
  “嗯,招吧!你亲自去把关,亲自培训,绝对不能有一点差错。”
  张晋文脸色一苦,“使唤佣工而已,用不着这么较真吧?再说,大郎开出的佣资也太高了一点。”
  “照我说的办吧。。。”唐奕有点不耐烦地拧着眉毛。
  两辈子就没像今年一年这么累过,要不是一口气顶着,说不定早就累趴下了。
  最近越是临近新铺开业,心情越是烦躁。
  张晋文知他最近疲累难当,连带着脾气也不好了。也不再絮叨,乖乖下去办事去了。
  。。。。
  等张晋文走后,君欣卓从里间出来,拿着一张薄毯。
  “躺一会儿吧,已经两天没怎么睡觉了。”
  唐奕勉强一笑,“想出去走走。”
  说着,自顾自的出了屋子。
  君欣卓扭不过他,只得跟了出去。
  现在回山书院已经初具规模,除了一些室内的布置还没有完成,大体上已经能看出后世留园的影子了。
  唐奕一路向下来到书院正门的空地,看着整个回山,猛然想起,开春时也是在这里说过的话。
  苦笑着回头对君欣卓道:“开春的时候还说,要搬张竹榻,在太阳地里晒个几天,好好歇歇呢,哪成想。。。。。”
  “还没忙完。,。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君欣卓心中莫名一颤,柔声道:“何必勉强自己。。。该歇的时候要歇歇的。”
  唐奕摇头,“邓州两大家子人,你、黑子、憨牛,还有跟着你们的那些流民、回山一百六十多户佃农、老师、尹先生,杜先生、曹家、官家。。。”
  “别数了。。。。”君欣卓打断他。“知道你不容易。。。。”
  唐奕无奈地一摊手,“我怎么这么命苦?想吐吐苦水,还让一个使唤丫头给堵了回去。”
  “谁是你使唤丫头。。。。”君欣卓白了他一眼。
  “站在这儿等着,别动。。。”
  说着,君欣卓折回书院。,不多时,便引着仆役抬着一张竹榻出来。
  “你。。。。你干嘛?”
  “不是要晒太阳吗?何必等忙完了?现在就能晒。。”
  唐奕有点无语,那只是形容一种放空自己的状态,谁要真躺在这儿啊!
  “你也太实在了吧?真躺这儿,全回山都得以为我有病!”
  “。。。。”
  君欣卓窘着脸,“不晒拉倒,搬回去就是。。。”
  “别别。。。。”唐奕就见不得女人甩脸子。
  “晒就晒!以为爷不敢啊?“
  一轱辘的翻上竹榻,顺势就躺了下来。。。。
  双手枕于脑后,初冬的微寒就着阳光撒在脸上有点暖,又有点凉。。。
  君欣卓立在那里,看着他自以为很享受的样子,伸手帮他盖上薄毯,也坐到了榻边。抬起唐奕的一条腿放在自己腿上,帮他推拿。
  “你要好好吃饭了,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唐奕好像没听见一样,面上挂着笑意,眯着眼睛看天。
  君欣卓气恼地一拍唐奕的大腿,“听到没有?”
  “莫要学马婶,整天就絮叨这些,我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
  “对了!”唐奕一个翻身,从平躺变成了侧卧。这样一来,倒变成了唐奕的两条大腿夹着君欣卓。
  君欣卓被他突然的动作弄得面红耳赤,可唐奕却好像全不在意,枕着胳膊道:“等过了这段儿,你教我功夫吧,咱也打熬一下筋骨。”
  “你。。你先起来。。。”君欣卓僵在那里,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起来干嘛?”唐奕装傻。“挺舒服的。。。。。你先说教不教吧。”
  “教。。。教你就是,起来。”
  “那说这么定了!”唐奕动了动身子,捡了个最舒服的姿势,闭着眼睛好像要睡觉一样。
  嘿嘿。。。。。
  起来?他其实就是找个由头,占点便宜。。。哪那么容易就起来?
  “哎呦喂!!”
  只不过,他这便宜才没占多一会儿,就听怪声怪气一声尖叫!
  “唐子浩!你白日宣淫啊!”
  唐奕还没反应过来,君欣卓却是一激灵。万没想到,有人过来了。
  作贼似的腾站地起来,把唐奕直接从竹榻带到了地上。。。
  唐奕气急败坏地从地上爬起来,”奶奶的!哪个不长眼的坏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